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大暑>

2023大暑节气各地气候特征

浩然分享

2023大暑节气各地气候特征适合人们进行采纳。而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大暑节气各地气候特征,欢迎查阅。

2023大暑节气各地气候特征

2023大暑节气各地气候特征

1、大暑气候特征:高温湿热、雷暴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成长。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2、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3、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4、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约从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什么是大暑节气?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节气的饮食注意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

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消暑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是什么?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大暑为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

大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面食。

北方在大暑的时候一般都会吃面食。大暑来临的时候一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北方的小麦已经收割结束了,新种植的各种作物也在飞快的生长,大暑正处理在农闲时期,这个时候一般的老百姓会用新磨的面做些面食来吃,权当休息享受了。

对于面食,因各地会有不同的吃食习惯而产生了不同的做法。像山西,就会吃些凉面、剪刀面,而河南就会吃烩面,北京不仅会吃些面食,还会做些冰镇酸梅汤喝。山东南部地区还会有喝羊肉汤吃面条的习俗。



    196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