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大暑>

大暑节气养生妙招

倩愉分享

实际上,大暑的气候还不是特别稳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刻用凉水冲洗,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饮食营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养生妙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暑节气养生妙招

大暑节气养生妙招

一、保持良好心境

“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采用心理纳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婆娑、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避免不良诱因刺激。

二、调整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三、药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制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与主治: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消暑的功效,适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功效与主治: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无味者食用。

四、注意饮食调养

1、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等都是进补佳品。

2、补充蛋白质。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首选。

温馨提示:大暑节气中锻炼中或锻炼后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锻炼者出现头痛、呕吐、眩晕、视觉模糊、虚弱、出汗过多或无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锻炼或去医院检查。

大暑时节有哪些习俗

大暑喝暑羊

“喝暑羊”即喝羊肉汤,主要流行于山东鲁南地区的大暑习俗。暑天喝暑羊能温补肾阳,补肾益气,是夏天滋补佳品。

大暑送暑船

“送暑船”的活动主要在我国的浙江沿海地区,每年到暑期,当地人就会制造一艘暑船,上面摆放各种祭品,并举行一系列的祭祀祈福活动,然后将暑船送入大海,在还海上点燃。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家人安泰。

大暑饮伏茶

饮伏茶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的习俗,但不同地区伏茶的配方略有不同,大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的等十几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熬煮成茶水,在大暑天饮暑茶有清凉解渴的功效。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作为农事节气,最早记载大暑的是《逸周书·周月解》。该书中明确指出,“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二十四节气系统至周秦时期应已出现,汉代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

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明代文学家钟惺《夏冰》即是对此事的记载。

当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直到清代仍存,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沿湖赏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佳趣。盛夏六月荷花盛开,无论北京、杭州、南京,人们在傍晚时分,出门欣赏新开的荷花。

相较而言,萧放认为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而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是盛夏赏荷的胜地。

暑月游船也是当时民俗之一。旧时南京人在大暑时节,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谈”,赏月观景,风光无限。

大暑节气的特点

在大暑时节的时候,最简单的一个特点就是日照最多,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

大暑运动养生五大事项

1.穿着棉质服装

大暑里穿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衣服队热量的吸收,这样穿起来比较凉快;而深颜色的衣服则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子会使人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大暑天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

大暑天时天亮的时间都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是其实晨练的时间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避免阳光直射

大暑天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

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4.控制运动强度

大暑天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及时适量补水

大暑天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大暑天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

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以避免增加胃的负担。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182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