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处暑>

处暑节气风俗活动

丹梅分享

处暑时节,炎阳不再炙烤,蝉儿不再鸣叫,盛夏渐行渐远,秋意愈来愈浓。处暑节气风俗活动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处暑节气风俗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处暑节气风俗活动

处暑节气风俗活动

祭祖迎秋、放河灯、开渔节、吃鸭子、拜土地爷等。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是农历什么时间2023

2023年处暑是农历的七月初八,公历时间是:8月23日17:01:06。处暑是属于秋季。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吃什么

1、吃鸭肉

处暑之所以要吃鸭,是因为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饮食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这个时期的饮食应该遵循润肺健脾的原则,而鸭子味甘性寒,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定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可主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因此鸭子是非常适合处暑之际吃的润燥食物。

2、吃莲藕

莲藕,美容解疲,浑身是宝。民间也有吃糖醋莲藕的习惯,并且莲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无论是促进新陈代谢还是缓解疲劳,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莲藕虽小,浑身是宝。除了蕴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以外,它还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

3、吃石榴

处暑是吃石榴的季节。石榴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都高于苹果和梨。红粉皮石榴含维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维生素E高。石榴性味温甘酸涩,有生津止渴、杀虫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饮用。酸石榴对防治腹泻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4、吃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5、吃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6、吃玉米

处暑是玉米成熟的季节,新鲜玉米中的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极少,因此,新鲜玉米是赖氨酸的主要来源之一。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

7、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8、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为什么叫处暑

处暑,即“出暑”,意思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一节气的到来,代表着进入了气象意义的秋天。

进入处暑,开始形成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雨季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的是刮风天气,若天气中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的是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秋雨过后,人们会感受到明显的降温,就是人们常说的:下一次,冷一点;或者一场秋雨一场寒。

进入处暑,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雨后艳阳高照,人们往往对这种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是特别适应,容易引起感冒、呼吸道、肠胃炎等疾病。

处暑的特点有哪些

温度下降

在处暑时节,气温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太阳不断向南移动,太阳光照少了辐射也更低了,同时蒙古冷高压向着内陆移动,带来了更多凉爽。

秋老虎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的,在某些南方地区,因为副热带高压影响之下,热气卷土重来,温度重新走高,感受到秋老虎的威力,某些地区可能因此产生干旱的情况,这个时候山林比较容易着火,一定要小心防范。

雷暴天气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雷暴天气还不是很多,可能没有夏天那么活跃,但是在华南、西南和华西等地区还是有着比较频繁的雷暴天气。

    197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