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处暑>

二十四气节处暑介绍

丹梅分享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二十四气节处暑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二十四气节处暑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十四气节处暑介绍

二十四气节处暑介绍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气温进入了明显变化阶段,温度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了。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处暑时节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体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应该采取养阴生津润肺措施以避免发展成为秋燥症,可以适当多吃鸭肉、乌鸡、牛肉、猪肺、红枣、莲子、蜂蜜、山药、桂圆、薏苡仁等食物。宜多食咸味食物,如沙葛、粉葛等,少吃姜、蒜、韭菜、大料、茴香等辛辣食物。

处暑气候特点

处暑时节,最大的气候特点便是,中午偏热、早晚气温偏低,有一丝凉意,昼夜温差较大。处暑大约是处于夏季和秋季交接的时候,所以天气由热转凉。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虽暑气呈退减趋势,气温不会异峰突起,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而但并未真正凉爽,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这个时候,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也慢慢显示出来。

处暑是什么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的时间是什么

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处暑。它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接。“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意味着炎热的酷暑结束了。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虽没有夏天酷暑,但仍会闷热,并且干燥,天气由炎热转向闷热。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候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的节气。也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凉爽。

处暑的天气特点

处暑节气从天气的角度说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处暑节气,气温开始走低。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在冷高压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天气凉爽,非常适宜外出运动等。

    19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