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历史和立法背景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知识!
历史背景
南京大屠杀(英语:Nanjing Massacre, Rape of Nanjing)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普遍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5]
“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安倍政权领导和推动的日本右倾化行径是历史的倒退、时代的逆行、对公理的挑衅。企图否定和美化法西斯主义罪恶侵略历史,企图挑战与颠覆二战战后国际秩序,企图污蔑和攻击人类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企图漠视或泯灭中国人民抗战牺牲与贡献;此类历史修正主义、历史翻案之风,都是绝不允许的,都是必被坚决反对的,也都是必然失败的。
立法背景
为二战历史确定国家纪念日和设立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二战后,相关国家每年都会定期在诸如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举行国家纪念与公祭活动。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参考国际上一系列的做法。
“国家公祭”虽然只有一天,但公祭的意义需要也一定要延续,这在国外也有先例,比如,美国的老兵日会对老兵提供一系列优惠活动,以此增加老兵福利;以色列则在阵亡将士纪念日限制娱乐活动。凡此种种,都是在增加普通民众对国家公祭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普通民众对历史的参与和审视,如此进一步将“国家公祭”的实质细化、落地,方能使“国家公祭”先形成民族习惯,再化作民族精神,使每个国人都可以在此熏染之中,逐渐具备大国公民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国家公祭日”古已有之,在古代称为“国祀”,向来是先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大事,《左传》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朝历代,在复杂的礼仪中,始终凝结成一个不变的核心,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如果说过去的祭天、祭地、祭祖的祭祀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文明成熟程度的话,大家对一段历史的复原以及回忆,乃至将其定格、固化为一个“公祭日”,反映的则是整个民族的成熟与强大。
立法目的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立法历程
中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不充分。20世纪50年代虽然有在报纸和教科书中提到南京大屠杀,在20世纪60-70年代有很大的空白,如195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第四册有南京大屠杀,但1960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国历史》第四册62页就没有南京大屠杀的事[7]。在“”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连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了,如197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用的高中用《中国现代史》71页只写了“千百万人民遭到杀害”却没专门提到南京的屠杀。根据《南京大屠杀在公众记忆中的消失》1978年定稿的《中学基础知识手册-历史增订本》虽然说了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城乡变成废墟”却没提到南京。徐师大1977年编订的《中国历史大事纪年》也不曾提到。朱世巍曾经提到他的老师做贼一样告诉他南京大屠杀的事。传媒也有类似的现象:《新华日报》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有30多篇南京屠杀的报道,之后到82年就没有一篇了,人民日报在1960年5月30日登出了《决不容许历史的惨剧重演 南京人民怒斥美日反动派》之后,到了1982年才又刊登南京屠杀的报道。南都的《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提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谈起南京大屠杀,第一个想到的是他外公,一位没有经历南京大屠杀,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人。20世纪70年代,吴先斌上小学。有一次外公带他去南京秦淮河洗澡。在石头城桥边时,老人说:日本人在这里杀过很多中国人。年幼的吴先斌听了非常震惊。“关于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曾经缺失了,但民间记忆一直没有断过。”吴先斌觉得官方的修史不能表达全部情感,后来产生了创办关于南京大屠杀民间博物馆的想法。从1994年开始,江苏、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
200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赵龙提交提案,呼吁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由国家领导人参与公祭活动,同时还建议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5日下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决定草案向会议作了说明。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