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日泼水节是什么样子
节日一直在我们生活里出现,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那么少数民族节日泼水节是什么样子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少数民族节日泼水节是什么样子
“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年节,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傣语又称“楞贺尚罕”,即傣历新年,每年公历4月12日左右举行,节期为3~4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刊”,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春节。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德昂族、布朗族、佤族与傣族时间相同,阿昌族“泼水节”则在农历五月廿三举行。
泼水的习俗源于印度,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后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一种仪式。在大约700年前,经缅甸,随小乘佛教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泼水仪式逐渐演变为“泼水节”,因此,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但节日期间,除祭祀、浴佛外,庆祝与欢娱的活动日益增多,场面更为壮观。
现在,“泼水节”已成为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等地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都在“宛恼”这天举行。在众多民族的“泼水节”中,以傣族的“泼水节”历史最久,场面最热闹,影响也最大。
傣族泼水节
关于泼水节,傣族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神将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并把人间播种、中耕、收获的时间,交给另一神掌管。但该神胡作非为,下雨降温不按时,使人间冷热无常,旱涝频仍,瘟疫流行。最高天神英打拉提知道后,便扮成小伙子结识该神的7个女儿“串姑娘”,暗中告诉她们父亲的恶行,使这7个姑娘联合起来,大义灭亲。但她们父亲的头颅落地以后便会生火灾,姑娘们没法,只好轮流抱着父亲的头,不使落地。每当轮换下一人后,姐妹们便打水来冲泼在前一个姐妹的身上,以冲去秽气污臭。
傣族泼水民俗活动
傣族百姓为了纪念这几位明晓事理的姑娘,所以每年也在人间泼水,为她们洗身祝福。这个传说,为泼水节增添了扬善抑恶的正义精神。
在节日来临前,傣族家家户户便忙着宰猪、宰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同时要制新衣,收拾房屋,家里焕然一新。节日一般都分上山采花、赕佛、献佛、沐佛、泼水祝福、跳舞娱乐等几个过程。
傣历新年的第一天清早,人们先用采来的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然后群众性的泼水活动才开始。开始泼水时,彬彬有礼,姑娘们提着一小桶掺有香水的凉水,用树枝蘸水向长者、来宾脖后轻轻泼洒,以表示祝福,这是礼节性的泼水。泼水进入高潮时,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水花放,傣家狂”,“泼水节”成了狂欢的节日,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顿时活跃起来,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们对泼。水花在空中飞舞,传递着吉祥与祝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赶摆”与“丢包”是“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新年的第一天举行。“赶摆”也是野外联欢活动。“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在节日期间最为浪漫而含蓄的活动。姑娘手中的花包,是她们精心制作的,花包内装有棉籽或绵纸,花包四角和中心缀着五条花穗,这是姑娘传情的信物,所以称为丢包传情。“丢包”开始时男女青年分为两个阵营,相距三四十步。起初,姑娘们似乎无目的地把花包丢向对方,要是小伙子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孔雀髻上,姑娘接不住小伙子丢来的包,就把鲜花插在小伙子的胸前。渐渐的,姑娘与小伙子有了默契,相互选中了,姑娘手中的花包会准确地丢向目标,小伙子也会稳稳的把花包接在手里。飞舞的花包,含蓄地传递着傣家青年男女纯洁的情感,浪漫地表达着傣家青年追求恋人的方式。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赛龙舟一般在新年的第二天举行。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赛龙舟活动已成为傣历新年节日活动中场面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一项活动,把“泼水节”推向高潮。
夜晚,傣族各村寨还要燃放自己制作的焰火,称作“放高升”。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到处是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妆点得特别美丽。夜晚,傣族青年要围着篝火,这时,能听见独具特色的章哈演唱,大家在“金絆”、铓锣、象脚鼓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舞蹈,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白象舞”,也有的跳“玉腊呵舞”,跳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德昂族泼水节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比较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多在农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德昂族的“泼水节”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天上仙女们羡慕人间美景,就悄悄地飞到人间。在一次洗澡中不慎被人们发现,仙女们含羞披衣飞回天庭,临别时赠语德昂族先民,只要在每年清明节后给佛洗身,互相泼水,上天就会降福给人间。从此,德昂族每年举行“泼水节”以祈福。
临近节日前,德昂族百姓忙着准备制作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人则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节日当天,大家齐集寺院,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然后,年轻人要将水桶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之后,大家在象脚鼓的前导下,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同傣族一样,德昂族的“泼水节”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但与傣族的“丢包”不同,德昂族则流行在“泼水节”前赠竹篮子,趁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最漂亮的篮子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而答案只能在“泼水节”这天揭晓。姑娘究竟钟情于谁,要看泼水节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因此,“泼水节”这天,德昂族的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小伙子们则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所送的竹篮。一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阿昌族泼水节
云南德宏一带阿昌族的“泼水节”,又称“桑建节”或“浇花水节”,节日来源于阿昌族的椎栗树神桑建战胜恶魔给人们带来幸福的故事。每年农历五月廿三举行,节期4天。节日第一天,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子会集起来,进山采椎栗花。行进途中,要有人在队伍前面挥舞阿昌刀,其他人边放枪边走,采花前还要放鞭炮。采花返回时,一路上要敲象脚鼓。留在村里的妇女们则要准备好苏子粑粑,听到枪鸣,立刻到村外迎接采花队伍。小伙子们向姑娘献上椎栗花束,姑娘们将粑粑献给小伙子。吃完粑粑,大家一起边歌边舞回村。村里的老人们则在广场上立好竹竿,迎接采花队。人们把椎栗花一圈圈扎在竹竿上,搭成花塔或花轿。夜晚,人们围着花塔、花轿,载歌载舞到深夜。第二、三天的活动主要是浇花,男子敲响象脚鼓、铓锣等,扛着四色彩旗在前面开路,姑娘们则排成一长串到河里挑清水来浇花塔、花轿,并用清水沐浴花轿里供着的佛像。第四天是节日的高潮,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但阿昌族的泼水则要文雅许多。首先要请村子里50岁以上的老大妈按年龄依次排成一排,姑娘们将清水泼洒在老人们的衣袖或手里捏着的汗巾上,以示消除灾难祝福长者长寿。然后,未婚男女青年互相泼洒,要求器具干净和泼的水清澈。泼水时还得先用歌声问对方是否同意,同意后由男的先泼,女的后泼,并互相祝福,说声“阿弥陀佛”。泼完后,有情者则相约到草地或山坡上对歌,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
布朗族的“泼水节”也称“厚南节”,也是布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于布朗族关于太阳月亮的传说,所以也称为“迎接太阳的节日”。因此,节前人们事先在村东搭一彩棚,在太阳还未升起时,大家即穿着一新,带上摆着糯米、酒、肉和芭蕉的小篾桌,来到彩棚处,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迎接仪式,人们迎着太阳载歌载舞,然后就地吃早餐,吃完早饭,列队到佛寺中堆沙、插花、浴佛,用树枝蘸水向老人滴洒,然后青年男女则互相泼水以示祝福。泼水一般在山寨的水池边举行。节日期间也有与傣族青年男女一样玩“丢包”的游戏,还经常举行一种特殊的游戏——打竹球。
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使者,是生命之神,互相泼水,就送去了最真诚的祝福,满身湿透,吉祥平安。因此,节日期间泼水送去祝福已广为南方地区少数民族认同,在许多节庆活动中也都有类似的仪式与习俗。现在,傣族“泼水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昌族的“偷鸡头”
阿昌族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俗,那就是“偷鸡头”。“泼水节”期间,姑娘家要备好8大碗菜肴招待来串门的小伙子,等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落座入席。而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在三都县有什么少数民族节日
端节:
又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节日”,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因此,端节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卯节:
又称"歌节"、“东方情人节”,水族重要的民间节日。每年水历九、十月(农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当天,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唱歌、歌舞和游玩。晚上,人们汇集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等。还邀请客人饮宴。
吃新节:
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如苗、侗、仡佬、基诺等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丰收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游方、祭祀、斗牛等活动。
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 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 会来吃庄稼。而在苗族,"六月六"则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