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给青年人的启示论文
在抗日战争纪念日来临之际,同学们可以写一篇论文表达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给青年人的启示论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给青年人的启示论文篇1
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5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
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正如一位青年评论家所指出的:“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73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历史学家的评论一针见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抗日战争给青年人的启示论文篇2
抗日战争对当下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追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教训,用民族过去的失败和成功来指导今后的生活。抗日战争到今天已过去60余年,但因为日本政府的百般抵赖使得两国摩擦不断。日本政客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东亚人民的感情,篡改教科书污曲历史。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场战争,表明了我们不忘教训的态度,也能让我们的青少年知道祖辈的付出,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日军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并向关内进军由于东北义勇军的牵制日军主要精力指向关外,与国民党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全面侵华赢得了时间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准备)。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标志着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此后,不到一年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保守估计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向盟军投降,同时下令所有日本军人停止一切战争行为。中国因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持续八年,双方投入兵力数百万,前后共进行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厮杀。贸然谈论不免以小失大,今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些我的浅薄陋见,这些也是我作为90后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最直接思考。
第一是国民党的功过问题。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国民党是民国政权的执政者,也是抗战的主要组织者。但其在抗战初期的绥靖政策几乎陷全民族于死地,甚至有资料显示其政权核心蒋介石靠着出卖民族在东北的利益换来日本人的支持,在军阀战争中得以上位。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更是试图同胞残杀,妄想转移国内压力,打击共产党领导下的正义抗战力量,幸而最终蒋在西安自食恶果,被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并在共产党帮助下建立涵盖全国各民族与阶层的抗战统一战线。抛开起抗战目的不说,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付出与功绩是巨大的,有资料显示------可见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主力军,是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抗日者,我们应当肯定其功绩。令人心寒的是国民党老兵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未受到公正的待遇,许多老兵没有办理军人凭证,在建国后屡遭批斗和打击,甚至于沦落到讨饭的地步。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是大为不利的,跑开政治立场不说,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优待。
第二是抗日战争对当下时局的影响。当下的中国要想崛起,中日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中国要想获得优良的外界崛起环境,中日关系必须要实现正常化,如今中日的交往正如日本的国情--“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中日文化渊源深厚,相互经济贸易量巨大,且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但两国却有着极不稳定极不成熟的政治互动。我们可以看到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来不断有双方领导人的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一类,但两国关系始终晴雨不定,时常受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等岛屿争端影响。这对于中国的崛起是极为不利的,中国对于日本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战争,而是以绝对的实力优势去征服。若中日开战,那必定是与他人有益,且两国之间将再无宁日,增添更多无益的历史仇恨。这很考验我们的当政者对于人民情感的引导以及国际博弈的手腕与技巧,源于中日间巨大的历史仇恨,中日关系的走向也是接下来我们时代最值得关注,受人重视的焦点问题。
第三点是我们的国民对于日本的态度与中日关系的思考。每逢两国摩擦期间国人必以打砸日货,抵制日货为发泄。中日两国民间互相敌视着对方,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很难对日本有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接下来我国对于日本问题的经营是极为不利的。民众太敏感反倒会限制当政者的操作空间。日本是一个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其国家体制与运作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的地方,对于日本我们应该抱着的态度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事实上我们也忘不掉历史。其次我们应当正视现实,中国与日本在21世纪这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是很不可能开战的,中国真正的对手是美国而不是日本,争取了日本,我们与美国的博弈反而更有胜算。这就带给我们的教育者一个问题,怎样向我们的年轻人讲述历史。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首先要加强抗日遗物遗迹的保护,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能方便我们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第二要加强对抗日神剧一类抹污抗日史实的作品的限制,给与我们的大众更多了解历史的优秀窗口。第三要立足当下,明确告诉我们的青少年中日两国必然要有和谐的未来,要尊重历史更要珍惜当下。
以上主要谈了三点,总体来说我的思路是这样,记忆与总结历史都是为了尊重过去和活好当下,我们对于过去的精力应当多花在整理遗物与记录事实上。对于当下则当抱着更理智的态度去生活。希望中日两国的关系能更成熟和稳定,我们的民族也能获得更优良的发展环境。
抗日战争给青年人的启示论文篇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中国的国势,古老国家得以重生。
近代中国从东亚中心的“天朝上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列强的冲击、掠夺和分割下风雨飘摇、支离破碎,山河崩裂、天地改色,国家危在旦夕,中国的民族热情和爱国能量在抗日御侮的大旗下前所未有的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指引下,中国的青年作为国家的脊梁,战斗在抗日的各个战场,投笔从戎、弃犁从戎、以笔为剑……竭尽血力以青春、智慧、意志、生命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不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也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色彩。
中华文明五千年,辉煌而绵长,盖希腊罗马,超埃及印度,有人说得益于独特的地缘条件,有人以为是由于有早早成熟的思想,但最根本的还是中华的伟大活力!这活力,来自一代又一代充满朝气的青年。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大蒋梦麟,面对“炸弹像冰雹一样从天空掉下”的残酷场景,在潮湿的防空洞中这样预言:“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曲,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始终未变。她日以继夜,积年累月地向东奔流,在未来的无穷岁月中也将同样地奔腾前进。不屈不挠的长江就是中国生活和文化的象征。”昨天,国有大难看青年,今天,助国鼎兴是青年,青年要成为扛鼎的力士,青年又将与国俱兴,成为中华子民中最富成就者。这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高前浪。
中国梦中的青年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是什么?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青年要做知行合一者,有激情、有理想、有行动。一沓纲领抵不过一个具体的行动,青年要从坐而论道转为起而行之,做国家的建设者、保卫者、创新者。成为为富强、文明的国家理想而尽己所能的建设者;成为中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保卫者和世界和平的保卫者;成为为国家和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动力的创新者。
在国家存亡、民族荣辱的考验中,中国青年向国家、向历史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那是一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优秀代表,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新的作为。沈从文1938年在《给青年朋友》中写到:“盼望青年朋友,相信青年朋友,从本身起始来努力,作一个人,作一个中国当前所需要的国民……建立一个标准,一种模范,由此出发,再说爱国,救国,建国。”中华民族涅盘需要青年的浴火重生,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行动方式方面具有更宽广的世界胸怀,能感知世界、感悟世界、感召世界。
感知世界,就是眼里有世界,心里有天下,能够知道天下大事,预判天下大势。《孙子兵法·谋攻篇》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近代中国由上至下的闭目塞听是衰败的主要原因。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打完后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对世界的茫然无知一开始就注定了战争的结局。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可谓“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相反,日本对于中国可谓费尽心机、了如指掌。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前,有很多号称中国通的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几乎比中国人自己还了解,甚至日本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军队自己用的还准确,研究中国的各种书籍资料纷繁多样,这些有针对性的准备使得他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今天与近代相比,中国已经不是东方的中国,不是欧亚大陆的中国,而是世界的中国,全球的中国。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亚马逊河的一只蝴蝶抖动翅膀真有可能使长江涨水。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谁先发现新世界,谁就先发展先强大,谁就有可能成为地球之王。现在是对世界感知得全面,感知得深刻,才能把握世界规律。这就要求中国青年不仅仅看到世界的表面,还要看到世界的更深层次;不仅能看到静态的世界,还要能看到动态的全球。
感悟世界,就是善于学习世界的先进技术、文化、思想。只有善于学习的国家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依次从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到了美国。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本质上就是学习能力的转移。二战时期,美国吸纳了全世界的优秀科学家,从此成为一个不仅有爱迪生,还有爱因斯坦的国家,从一个仰视欧洲科学的国家转变为容纳欧洲科学家的国家,从而迅速成为世界科学中心。感悟世界的敏锐度决定了发展的高度。国家是如此,个人也是如此。马汉研究英国在拿破仑时代中获得海上霸权的历史,振聋发聩地为美国提出了一条走出孤立主义走向海洋的道路。1919年,毛泽东26岁,他创办了《湘江评论》并发表创刊宣言。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并号召“由强权得自由”。这样洞察世界大势的判断得到了李大钊很高的评价,被《晨报》认为“魄力非常充足”。在全球化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政治瞬息变化,今天的青年需要更宽广的世界视野、更深厚的科学知识以及更强的俯身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青春不负国家。
感召世界,就是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达到感召世界的新境界,形成吸引世界新的中华软实力。在历史上我们曾经长期感召世界。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不仅首都长安是国际大都会,而且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定居,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唐朝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到威尼斯后,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17世纪德国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茨高度评价了中国文化,认为中国的知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他认为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竭力计划在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设立有中国研究部门的学士院。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眼里,中国是近乎完美的,他说:“在欧洲,我们没有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证明是能和中华帝国相媲美的。”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在他写的《中国问题》书中有一句感动世界的话:当一个国家强大得不想去侵略别国,那么,这个国家就叫中国。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类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应该让她的光芒照耀得更亮更远。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精辟地分析过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注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和痛苦。”大国的青年因此得承担更大的责任。今天的世界,需要中国走出内敛式的自我发展,已经到了破除强必然霸的迷梦的时刻,到了中国走回自身的时刻,到了中国承担与之能力、地位相应的世界责任的时刻。
70多年前,林徽因以血泪写了诗歌《哭三弟恒》,来祭奠1941年空战中牺牲的弟弟:“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那不朽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此时,让我们为青春,为国家再读读、再想想、再出发。
猜你感兴趣:
2.抗日战争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