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除夕>

关于除夕夜吃饺子的由来

华华分享

  除夕,又称大年夜,指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是除去的意思;夕,是夜晚的意思。所谓除夕,就是送走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迎来新年的第一个清晨,辞旧迎新,万象更新。除夕夜吃饺子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除夕吃饺子的来历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

  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

  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二说与女娲造人有关

  民间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

  究其原因:

  一是饺子形如元宝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二是饺子有馅

  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锁除夕夜吃饺子的史上最佳姿态|全榜食史

  阿莲 《舌尖上的丹青之——饺子》

  豪放派吃法

  就要吃个十几天才够痛快

  叱咤风云的少帅张学良,晚年回忆起吃年夜饭的情形,印象最深的还是饺子。

  张学良

  “由过年那一天大年初一起,一直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完二月初一,没什么事就吃饺子吃饺子……”

  不是论个吃,也不是论斤吃,饺子的计量单位直接飙升至“屋子”,加之冬天,寒冷的天气形成天然的冻箱,包好的几屋子的饺子可以比平时多保存几天。于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少帅家里就请人来排队包饺子,原本空荡荡的几间屋子里,全部被饺子填满。

  此后不管谁来了,把水烧开,然后饺子下锅,连菜都不用炒,方便又快捷。

  的确,过年期间,人人都抓紧空闲,走亲访友饮酒作乐。像少帅这样的军阀世家,自然少不了前来登门拜访的客人,来的时间又不固定,但招待的礼数总不能少。在这种情况下,饺子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但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皇室,

  饺子可不是这么吃的。

  婉约派吃法

  饭前礼仪不能少

  春节期间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盛行起来,但吃之前,就不只是洗洗手这么简单啦。

  清代皇帝在除夕子时这一重要时刻,先要进行一系列的瞻拜仪式,才能吃饺子。而皇帝的瞻拜活动,是在总管太监引导下进行的,没有绝对严格的时间规定。但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就要出锅,旋即端上膳桌。如何准确掌握煮饺子的时间成了御膳房的厨役们面临的挑战。

  恰好清宫规定,元旦前后,皇帝出门、入门,都要放纸炮作前导。聪明的厨役们便充分利用这炮声的远近,推测出皇帝的行踪。

  嘉庆帝

  史书记载,嘉庆四年除夕,当嘉庆帝在奉先殿行礼毕,下台阶时,膳房即开始煮饺子,他刚到昭仁殿,太监立刻传:

  “送万岁爷煮饽饽(饺子)一品!”

  嘉庆坐稳后,首领太监便将两个碗呈了上来:一碗内装素馅饺子6个,另一碗内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个。皇帝吃完饺子后,小太监用瓷碟盛饺子一个、红薹一块供在昭仁殿的小佛堂前,以示敬佛。

  由于清官中有许多礼佛奉道之所,春节宫中讲究吃素,饺子也必须是素馅的。皇帝信佛,故而皇帝吃的饺子与敬佛的饺子要同一锅煮出来,以求新的一年平安、素净。

  装盘,要精致精致再精致

  嘉庆帝除了要做瞻拜仪式,吃饺子用的膳桌、餐具也是极为讲究的,不同平日。盛饺子的器皿是一副红色雕漆飞龙宴盒,里面装有两件“三阳开泰”瓷碗。

  剔红飞龙宴盒

  马未都先生曾经在《观复蹡蹡》中介绍过一个清代康熙年间的瓷器,又名“饺子盘”。

  康熙年间的“饺子盘”

  中间最夺人眼球的是一条红鲤鱼,象征着过年一定要红红火火,四周还散落着鳜鱼、白鲢跟胖头鱼,这样的一个盘子,就能装二斤多的饺子。

  其实,饺子的产生远不止于清朝,而且最初也不是用来吃的。

  相传在建安初年的一个数九隆冬,张仲景在辞官还乡的路上,看到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穷苦百姓,衣不遮体,许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张仲景

  于是,冬至时,他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了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将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治病的穷人,一人一碗汤加两个“娇耳”,一起服下,这药就叫做“祛寒娇耳汤”。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一直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张仲景给百姓们熬制“祛寒娇耳汤”

  此后,人们也模仿着做“娇耳”的样子,做起了食品,才诞生了饺子。


除夕夜吃饺子相关文章:

1.除夕夜吃饺子的来历

2.除夕之夜吃饺子作文

3.除夕吃饺子是纪念谁 除夕吃饺子的原因有哪些

4.关于除夕的作文:吃饺子

5.除夕之夜的打油诗集锦

    402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