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儿子成长的足迹与教育体会
从快递员电话通知拿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来了,尽管早已经确保无疑!
孩子13年的学习生涯,是人生最基本的打基础阶段,只有具备了全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游刃有余地走向社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我的孩子18年的成长道路,走的其实很平常,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从呱呱坠地,到学前教育,从小学、初中的磨练,到高中生活的坚守,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定,没有大的波折起伏。我作为家长,一个普通的企业管理人员,这三个阶段都有过被学校班主任老师安排在家长会上介绍教育经验的经历。甚至周边的亲朋好友、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都在打听询问好的经验、体会传授。我个人觉得,孩子的成长,不单纯是学习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他处理事情、待人接物、适应社会等等一切的锻炼培养。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现在的阶段性成功,是在十几年来一个个琐碎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始终坚持、不断地培养、引导、启发、督促……
但是偶然中似乎有必然!我边回忆边娓娓道来。
成长
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关系,南下广东,在那里做事业半年多,期间只是定期不定期的电话和他母子俩沟通一下。孩子还小,两岁左右,并没有想太多。但是当春节回家下车放下行李,欣喜的去托儿所接他放学时(那时没有人照看,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早早地送到厂里的托儿所了),眼前一个娇羞的、扭捏的、腼腆的、畏手畏脚的孩子站在我的面前!那一霎,我除了看到孩子的激动外,潜意识中立刻闪现一个念头,我不能离他太远,我不能长期失去对他的教育,尤其是男孩子,必须把他男孩子应该有的素质培养出来。于是乎,过了春节,我再也没有南下,当然也有那边事业没有成型、不宜继续打拼的缘故。
于是乎,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家长,在这十多年里,除了他在学校正常学习外,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利用各种闲散的业余时间尽可能走出家门,走向户外,走向大自然,给他增加丰富他各种阅历知识的机会。周末带着他游玩,并不一定非得是去那些名山大川,我们小县城周围的田园风光、周边的小山溪流、农家院落、庄稼地蔬菜地,都是我们经常走过的地方。不管春夏四季,天热天寒,寒暑假探亲更是不能错过。
游玩
回头想来我的做法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尽管当时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也很随性、随意。总结起来,游玩并不是简单的游玩。不同阶段带领他走的地方也不一样。每次出去总少不了根据他的年龄阶段,沟通学习交流相关知识。我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天才型的绝佳聪明、出色的孩子,但是我会适时的根据他成长的不同阶段,与他交流、带他认识、提高很多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的学习知识,丰富他的知识结构。在上小学之前,我就引导他知道了很多地理知识,各省省会、河流山川名称。待到慢慢长大,根据他的学习进度,边聊天边引导他学习思考。
那时候孩子总爱问为什么,刚开始还觉得孩子好奇是好事,对知识的探求兴趣浓厚不更好吗?但后来发现,挺简单的问题,他不想思考就问为什么,希望从中得到答案,这是万万不可以的!我开始感到烦躁,生气,这怎么行呢,于是乎一段时间向他发脾气。后来静下来想一想,孩子是无辜的,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你简单草率地处理,怎么引导他思考、成熟与提高呢?于是慢慢的给他讲道理,慢慢的一层层的帮他分析,直到最终找到答案,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同时养成了他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当然,游玩也是有目的性的,有时也有些功利的。小时候为了增长基础知识,慢慢长大了,就要开始“对症下药”,结合他学习过程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科知识,引导他扩展知识面,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乃至美术、体育,甚至NBA、世界杯等等都在不断贯穿于各种游玩社交过程。
逐渐的,家庭条件好一些,购置了私家车,带他走得更远些,既游历了更远的江河湖海,还走进偏远山区,力所能及的参与扶贫济困、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自己也和兴趣相投的几个同学一道,利用暑假、寒假、周末,参加公益活动、走访老革命、走进社区敬老院、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中,慢慢地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还有男子汉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把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勤俭节约、遵章守规、刻苦努力等等必须具备的品质、素养逐步在他心灵中形成并牢牢扎根!
习惯
说到习惯,我认为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个人觉得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不同程度的有欠缺。良好的生活、学习、作息包括孩子自己的内务整理、琐碎细节的亲自动手能力也是需要从小慢慢培养的。回想一下,这方面他妈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开始上幼儿园就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休息习惯。记得那个成长阶段,孩子睡前总会说个似乎是顺口溜的几句话:洗脸、刷牙、洗屁屁,上床看书睡觉觉……呵呵!后来慢慢长大了,生活中的很多好的习惯只要我们确定好了,是不用督促的。从上初中开始,周一到周五,晚饭前后先做作业,完成后再放松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完作业必然会有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的第二天课程预习环节,学习完成必然会把自己的学习桌整理整齐,然后按照课程表把第二天上课的书本、教材、作业本、文具等有序的放好。这样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忙手忙脚。预先进行了好的预习,知道了不明白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薄弱环节,第二天上课也就有针对性的听老师讲课。也正因为如此,十几年来,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
当然,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句话能够形成的,必须尽可能的从小培养!但也并不是说大了就不能养成。只是更难了!这是需要个毅力与坚持的过程。刚开始确实难,要打破过去约定俗成、或者觉得很自然、很顺手、很省力的行为扭转过来是需要一定的坚持意志的。回头想想,我们大人有时候要改变一个不好的做法都挺难,何况是孩子!这既需要协助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进度表,每个进度阶段都要他努把力才能做到,不能过高让他觉得高不可攀而放弃,太低没有压力顺利完成而失去意义。家长要适时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在他一个个的完成后适当的给与鼓励与激励。慢慢的习惯逐步养成,一切似乎就轻松自然!
自律
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的能力,更是孩子成长过程应该具备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素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事情需要家长反复的督促、教导、强迫,就是缺乏自律意识。
与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样,我的孩子从小锻炼自律意识也是值得总结的。学龄前看动画片,初中玩游戏,上街游玩遵守交通规则,准时、按时、对时间的把握,等等,也都是从小慢慢的一步步的养成的。说起来有点汗颜,孩子的自律意识很多时候都影响了我这个大人的日常行为。由于自律,孩子做事必然认真,一个个的阶段性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举几个例子。还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带他在街道玩,有一个事情需要我单独出去一下,我就顺口说了个等我三分钟,回来的时候他生气地说已经四分多钟了,说我说话不算话,原来他站到路边上无所事事的一秒一秒的数啊!搞得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上初中的时候,周末回家我看到他在家里电脑上玩游戏,电脑旁边放着他的小闹钟钟表,那是平时放到他卧室早晨叫他起床的。我问他,放电脑桌干吗,他说看时间啊!我就说电脑屏不是显示有时间吗,他说我玩的游戏不是全屏的吗,看不到时间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规定他玩游戏不能超过50分钟,要起来活动休息一下,对眼睛有好处的。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把握控制时间的,哦,原来如此!他的视力一直不错,至今不近视,我也自豪!哈哈
再举一个事例,很多家长问我,你的孩子成绩始终那么好,寒暑假、节假日休息参加过社会上的辅导班吗?我的回答是从来没有。从高中开始,寒暑假学校不组织补课,他们同学们会自行组织自主学习班,有条件的同学家长帮忙安排一个单独的房间,大家在一起做作业,互相探讨学习提高。他们会提前制定好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十几个人一组,自觉自律的按照计划进行。而这些孩子共同的一个意识是,在家里做作业,电脑、电视、手机在那放着,总想摸几下……干扰太多,难以自我控制!
兴趣爱好
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教育,不单纯看成绩,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知识结构的形成,才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创新的意识,是一个完备社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多方面培养他兴趣爱好,增加阅历与见识,是我多年来不断引导他做的事情。
除了学习,我会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安排参加一些必要的培训辅导,从小的绘画美术、象棋、各类球类活动学习,都有涉猎。小孩子还不定性,一会想学这个,过了不几天,厌倦了又想学那个,这是很多家长都有感受与体会的。这时候还是要引导,给孩子讲道理,坚持做好一件事,有所体会、有所认识后再调整改变是必须的工作。
孩子慢慢长大了,兴趣广泛了,体育、音乐、篮球、足球、赛事、歌星、音乐会等等,他们会或多或少的参与,甚至追星、崇拜、模仿,这都是正常的。作为家长也需要适时的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毕竟我们的社会见识阅历会更丰富一些,一起享受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更深的哲理,帮助他们体会其中的奥妙、挖掘更深层的哲理性的东西,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才是一起成长的根本。
教育体会
回首过往的时光,孩子成长过程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欢乐,还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是他让我品尝到了做父亲的幸福快乐,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回过头看看,翻开那些逝去的日子,总能重拾旧时的喜怒哀乐,也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成长中所走过的足迹。
通过以上的点滴细节描述,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我慢慢的也形成一点体会也分享给其他家长: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我的体会是:
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来”。
学习中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有张有弛,文武之道。
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孩子成长了,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校园。后面的路,我们作为父母的,会慢慢的变成“爱莫能助”了。只是我们坚信,有十八年的培养教育、拼搏努力打来的坚实基础,他们的路会在这个北大这个优秀的、一流平台的支持下,变得更加宽广!
【本文作者:子壮爸爸(微信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