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的善良

欣怡分享

  想要孩子关心他人、有礼貌、负责任,有一颗善良的心,父母该怎样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家长教育孩子善良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家长教育孩子善良的建议

  1.让孩子懂得要关心他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将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作为重点,让他们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所以,父母应常在孩子面前强调关心别人、信守承诺等,对孩子关心、善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肯定。比如,当孩子要放弃一项团队任务时,让他明白自己对朋友、团队的责任,鼓励其不要轻言放弃,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制造机会让孩子学习关心和感谢别人

  关心和感谢他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之一。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学习、“模仿”如何关心别人,同时学着向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研究表明,习惯于感谢别人的人往往更热心,更宽容,更具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也更加快乐、健康。所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先学会感谢父母,才能感谢他人。父母也可以定时打电话关心长辈,教孩子说些慰问的话。

  3.扩大孩子的关心范围

  几乎所有孩子都关心小范围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的挑战是帮助孩子学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关心这个圈子以外的人。家长可以试试看,经常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班级同学的印象等,确保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保持友好和感激的态度。当老师、同学生病时,要求孩子主动打电话慰问,鼓励他们关心脆弱的人。

  4.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会观察他们所尊重的成年人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价值观,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必须诚实、公正,关心他人。常带孩子去看亲人,能让他们学会孝敬长辈。夫妻间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道德“模范”。

  5.指导孩子控制破坏性的情绪

  愤怒、羞愧、妒忌或其他消极情绪往往会削弱关心他人的能力,所以,自我控制是塑造孩子良好品格的重要环节。父母要告诉孩子,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只是要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消极情绪。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应帮其冷静下来,如深呼吸。然后倾听孩子负面情绪的来源,帮他转移注意力,“消化”消极情绪。

  家长教育孩子善良的技巧

  1、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做好“饲养记录”。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微博]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做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做———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2、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方面。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3、同情弱者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做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曾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8岁的小男孩将一位上门乞食的老者赶走了。事情发生后,男孩所在的学校展开了一场讨论,通过启发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弱者也有尊严,关爱弱者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心地善良、心灵美好的体现。

  这个我就更看不懂了。不善良,是多大的一件事啊?还用得着兴师动众开大会吗?据我的耳闻目睹,中国的学校要开大会,不过是做两件事:一是大力表彰学习成绩好一俊遮百丑的学生(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品德高尚学生统统都在此内),二是要整肃校规校纪,拿几个不玩命学习而违反校规校纪的捣蛋学生开刀,杀鸡给猴看,让其他学生引以为鉴,今后只能沉沦到学习中去。德国人竟然因为学生不善良而开大会,呵呵,以我们这小人之心度之,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然而,我们不屑为之的小题大做,德国人却做得津津有味。他们这是为国家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事实上,德国在二战战败的废墟上能够重新崛起,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与他们过硬的国民素质密切相关。谁能说,这其中没有“善良教育”所起的作用呢?而我们中国推翻帝王的专制统治已经一百年了,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一代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理想却始终实现不了,这难道与我们缺乏“善良教育”没有关系吗?

  家长教育孩子善良的注意事项

  你弱势他强势

  有一天,有位妈妈去学校接孩子迟到了,一个人贩子抓住机会,趁机哄骗她的孩子。骗子说:“哎呀,小朋友,我东西丢在厕所了,现在你能不能帮我去找一下。”

  他是想把孩子引到厕所里,好让同伴下手。结果她连续问了三遍,这个小孩子一直摇头。他恼了,“你这孩子,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

  小孩瞪了他一眼,跑到老师身边去了,人贩子看这个孩子机警,马上转换目标。没到十分钟,他们骗到另一个小孩儿,正打算开车走人的时候,被警察抓了个正着。原来这个小孩子跑到老师身边,很笃定地跟老师说,这几个人是坏人。老师半信半疑,但是为了安全着想,还是报了警。

  结果没想到,他们真的是坏人。老师就问这个小孩,“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坏人的?”小孩子说:“妈妈说过,如果有大人找你帮忙,不要理他,因为如果大人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一定会寻求成人帮忙,而不是比他还弱小的孩子。”

  成年男子一般不会找孕妇帮忙,健壮的成年人一般不会让老人帮忙,大人一般不会找孩子帮忙,寻求帮助一定是因为你比他强,所以他才找你帮忙。如果你本就是弱势,而强势的一方反而要你帮忙,那么说明他一定另有所图,这时候,请务必收起你的善良!

  避免进入封闭环境

  有天下雨,有个孕妇见门口有个乞丐在淋雨,于心不忍,于是请他进来歇歇脚。乞丐感恩戴德地进了她的家,吃饱饭之后,他发现只有孕妇一个人在家,于是威胁孕妇给他一笔生活费。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下,只有他们两人在,她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破财消灾,付了一万块钱给乞丐。

  当一个场合,从开放变成封闭,缺少了大家的监督,很难想象,人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在人前可能是谦谦君子,但是到了人后,明显你弱他强的封闭环境中,你只能任人摆布。所以,助人为乐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在封闭的空间里。

  善良有时也会坏事

  有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游客在禁猎区保护组织的护送下,来到了神秘的可可西里。一只可爱的小藏羚羊跑了来,好奇地探头探脑。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游客们顿时骚动起来,纷纷上前拍照,拿出食物和饮水,要喂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突然之间,一声怒吼响起:“走开!”禁猎区的保护队长冲过来,赶跑可爱的小藏羚羊,不许游客们喂食。游客怒了:“你这是干什么?怎么可以如此粗暴的对待小动物?我们爱护这些小动物,又有什么不对?”

  “你们这是在造孽!”保护队长喝斥道:“如果你们对待野生动物太友善,它们就会以为人类都是善良的,一旦遭遇盗猎者,就有可能惨遭猎杀。”这样啊,游客们惊呆了。——你的善良,必须要经得起人心的复杂!

猜你喜欢:

1.家长怎么教育孩子主动学习

2.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4.家长如何才能正确教育孩子做人

5.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7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