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有哪些
不管是在工作上,学习上,还是在教育孩子上凡事都要讲究原则。那么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一
★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
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不要因为孩子要依靠父母抚养,就可以随意斥责或打骂。这样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欢的活动也让孩子参与,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
★ 在行动上,宜诱导勿控制 ★
孩子的行为常有随意性与多变性,因此,父母要经常诱导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既感到自由,又不失过分。如:孩子玩玩具,应尽量满足供应,但在每次玩完后应教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而不能怕玩具散落满地就不让孩子玩。
★ 在方法上,宜明理勿强迫 ★
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但简单的道理是会明白的,不能过低估计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别是在孩子犯无知之过时,更要求父母在责骂之余,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之知错,并有所改。不讲明道理的强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气。
★ 在童真上,宜理解勿责难 ★
孩子有孩子的童趣。有些在父母看来是无聊的事,可孩子却玩得津津有味。这就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伴之而来的不同阶段的游戏活动, 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来评估孩子的“创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与阻止。如:孩子好玩弹球与跳牛皮筋,在父母的眼里是无聊的,殊不知,这些“无聊” 之事,也曾经伴随着父母们度过自己的孩提时代。
★ 在教育上,宜启发勿压制 ★
孩子对世界特别好奇,他们的追问有时会抵得上“十万个为什么”。而对如此求知的孩子,父母应该感到高兴,不可视之厌烦,处处压制,那样会磨灭孩子那脆弱的求知欲。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采取启发的方式,尽自己所知讲解。
★ 在游戏上,宜同乐勿漠视 ★
孩子们玩游戏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与之同乐。这时,如果父母有时间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失望。长此以往,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 在习惯上,宜培养勿强制 ★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采取种种办法促其形成。但是培养习惯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强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并创造条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动养成习惯为上策。
★ 在特长上,宜发现勿施压 ★
每当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专长时,总想培养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种特长。于是就生搬硬套,采取高压手段“拔苗助长”,一旦“恨铁不成钢”时,就拳 脚相加,这样做很难培养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心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 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 在活动上,宜得当勿过火 ★
活动是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活动开展得好坏,活动质量的高低,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父母要科学安排孩子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 采取室内外相结合、动静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等方法,既让孩子感兴趣,又不失教育的机会。活动的内容与时间要因人而异,切不可过火,否则会事半功倍。
★ 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于别人,于是就采取超前培养,超量灌输的办法,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这样既苦了孩子也 累了父母。应该明确智力是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如:先天遗传和年龄变化等。有的孩子年龄只差数月,其智力就有质的飞跃。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养。当然,父母也不能任其发展,也要主动地营造学习的氛围,有意识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尽快健康成长。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二
第一、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事与自己平等的人。
第二、尊重原则
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则就对孩子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第三、感情交流原则
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有书你读,有饭粒吃,有衣服你穿,还想什么?
但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第四、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的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五、统一原则
家庭的教育要和学校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念要一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
第六、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第七、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候就很信任他,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第八、宽容原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当宽容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伺候。
第九、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就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第十、方法转变原则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总之,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TA富有爱心,充满爱心,对前途满怀期望,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家长。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三
规则的制定要从小
规则制定的黄金期是在孩子2岁左右,一些简单的、基础的规矩应该让孩子知道了。最简单的:见到长辈和客人要问好、按时吃饭睡觉、尽量收拾自己弄乱的玩具或者物品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等。孩子如果违反,家长当予以制止。制止的手段可以灵活,但是要注意奖惩并施、互相平衡,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很有道理:赏过不知恩、刑过不知辱。最主要的是,在奖或罚的同时,要告知孩子的被奖励、惩罚的原因——很多家长做这样事情的时候,都会犯一个毛病,就是爱讲大道理。实际上以孩子当时的智力发育水平和生活经历根本不足以理解这些道理的内涵,说多了,孩子反而会觉得家长唠叨。所以你只要告诉他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就可以了。这种简单直接的理念,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理解自身行为的正确或错误性。
从小劳动很重要
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勤劳,更主要的是在劳动中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环节来锻炼孩子的条理性和观察能力。观察、思考、执行是孩子日后学习、生活的基本能力,从小培养不光能增加孩子的自理能力,对日后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毕竟现在是一个注重细节的社会,没有观察怎么能注意到细节,不注意细节又怎么会做到与众不同?
满足合理要求
尽量不要去拒绝孩子的合理性要求,比如:爸爸/妈妈陪我玩一会儿、去动物园好不好等等。如果,家长真的有急事需要处理,可以告诉他原因,并请他等待。这么做不光是为了亲子,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说到这里,纠正一些家长的不良习惯——在孩子说的时候,尽量压抑住自己的不耐烦,看着他们并且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这是起码的礼貌,同样的倾听也是了解别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合理的拒绝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要求比较过分时,比如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是依然想买更多玩具时,家长会以一种歉意的方式向孩子表示拒绝,或者干脆退而求次,换一个其他的东西来补偿孩子。家长认为这样既然达到了自己拒绝的目的,也照顾了孩子的情绪,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家长拒绝孩子是因为要求不合理,而非其他原因。可是这样做的情况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要求是对,家长是因为不想给自己买所以才会如此,那么相比之下家长的拒绝才是不合理的。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应该获得满足,从而对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有过分的认知。很多时候任性的孩子就是这么惯出来的,无限度使用自己的权利不仅仅激发孩子的过于自我的性格,也会造成只知索取不知回报与感恩的本我人格,对孩子成长相当不利。
开拓孩子的朋友圈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家开始越来越宅。而如今宅文化也开始慢慢的渗透进孩子的世界,而孩子小的时候正是通过朋友圈开始进行娱乐、学习、交流的时候,如果过宅会导致孩子的身心发育迟缓、甚至出现自闭、自卑等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开拓朋友圈,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是促进孩子气质养成的一个主要手段。毕竟,孩子的气质培养除了家庭培养,社交圈的影响也很重要。
不要恐吓孩子
中国式家长的通病,常用手段有:再不听话就把你从楼上扔下去、再XXX我就不要你了。这些话初期的时候会有效果,然而效果并不持久,最主要的时候,你根本做不来这种事情又何必去说?久而久之的,孩子只会认为你在骗他。对家长的信任度、亲密度降低。
别拿孩子出气
实际上很多家长都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使用惩戒权,个人也是 比较赞成适当运用惩戒权的的。只不过凡事都有个度,戏过了就没效果了。最主要的是,很多家长根本不是因教育孩子为目的,更多的时候只是了为发泄自己对孩子的怒气。真正的惩戒是有强烈的目的性、原则性的,其中最本质的一条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尽量降低对孩子的伤害。而且惩戒权的使用也是要和规矩的制定严密结合的,家长要告知孩子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一旦犯错是要受到惩戒的,并且将惩戒的数段、程度都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比如说:告诉孩子说脏话是不对的,如果发现说脏话会用竹尺打手心5下,并且停掉一天的零食。那么孩子如果犯了,家长就应该严格执行,告诉孩子被惩罚的原因,执行惩戒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你们之间的协议——说打手心就别打屁股、说好了打5下就别多也别少。因为惩戒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守规则,加上辱骂就是撒气了,孩子心理不会服气的,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
不要在孩子面前反驳自己的配偶
家庭教育的时候通常会树立起家长的权威,如果在配偶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反驳或者护短,会让孩子质疑你配偶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正确性,从而质疑你配偶的权威,以后你的配偶再教育孩子一定会被排斥。同时,孩子自觉有了靠山,就会藐视规矩,各种钻空子,最后剩下的只有家长和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家庭教育也就不存在了。
小孩子容易忘记痛苦,但是他们不傻
很多家长都明白,孩子被教育之后很快又忘记伤痛,抱着你的脖子和你亲热。然而别总以为这样就是孩子忘记你们之前的一切了,当时间推移、你们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会成为他叛逆、反驳你的理由。
所以,管教孩子的时候,千万别带着个人的情绪。管教就是管教、惩罚就是惩罚,管教之后,你们依然是一家人,别因为教育孩子而变成仇敌。
尽量减少说教
尽量减少说教,更多的用事实说话。将各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融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去,给孩子以身作则。小孩子毕竟喜欢模仿,尤其是模仿自家的大人,因为每一个父母都是自家孩子最初的偶像,你们的一言一行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所以,与其空洞的说教,还不如用行为来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