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电脑>网络知识>路由器>路由器基础>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范文

光宁分享

  无线路由器是用于用户上网、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笔记本电脑、支持wifi的手机、平板以及所有带有WIFI功能的设备)。市场上流行的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支持专线xdsl/ cable、动态xdsl、pptp四种接入方式,它还具有其它一些网络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务、nat防火墙、mac地址过滤、动态域名等功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范文(一)

  现在到哪里都是第一时间找WiFi无线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和路由器扯上关系的,但是依然很多人只会用,不会自己动手设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下,路由器怎么设置,和无线密码设置和修改。

  路由器连接的光纤猫

  首先,肯定要把路由器设备用网线和电脑连接。通常情况是你把路由器连接到家庭猫上,猫就是比如电信公司送你的入网设备(专业术语叫:调制解调器),就是从猫出来的一根网线和路由器的“WAN口”连接。

  猫和路由器连接方法

  连接好了以后,一般需要重置一下路由器,就按路由器上面的一个“RESET键”。通常这种重置按键根据不同的路由器存在的方位和方式不一样,有一种是隐藏式的小孔,有的直接突出在外的重置按键。

  路由器重置按钮

  按住重置按钮,5秒钟左右看到指示灯闪烁然后松手就可以。这时的路由器会自己重新启动一次,表示重置成功了。

  然后我们看怎么用手机设置路由器,其实手机设置就是比较方便而已,步骤和方法和电脑大同小异。

  路由器

  先根据路由器背面的网站或者IP地址,找到路由器页面,填写初始名称和初始密码。然后就进入到管理页面。

  路由器用户名密码

  到管理页面后,你先需要填写上网账号,包括上网的密码,这样设置才能保证路由器连接网络(如果忘记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拨打运营商客服询问)。

  路由器登录页面

  然后在管理页面的后台左侧找到无线设置的选项,这里演示的TPLINK路由器,其他路由器管理页面是大同小异的,相信你也很容易找到的!然后就可以设置无线名称,无线密码,其他的信道和模式通常都默认就可以了。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范文(二)

  什么是路由?路由是指导IP数据报文发送的路径信息。

  选择一个将数据包发往某个目标网络段或主机的路径就是路由的过程。用户产生的数据流比较文件,视频,Email等应用被从一个源地址转发到另一个目标地址,用来表示源和目的地的是IP地址,因此我们认为路由的过程就是将不同的IP地址网段的IP包进行转发。就相当于我们一个地方出发去另一个地方一样,会有很多路,那么你就需要从中选择一条你认为比较合适的路。那么实现这一功能的设备我们就称之为路由器。所以我们称路由器是数据包的运输工具。

  路由器中有个路由表,作用是表明你从源地址到目标地址应该怎么走,相当是一个导航仪,路由器只要根据这个路由表就知道这个数据包应该转发到哪个地方?路由器如果要想管理这些路由表必须使用路由协议,所以路由协议的作用是:进行路由选择以及管理路由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据包交给了路由器,路由器会利用路由协议来检查自己的路由表:从源到目标有没有相应的路径,一旦选择了一条合适的路径后,路由器就会路由被路由协议。

  其中这里出现了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路由协议和被路由协议:许多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分不清楚,其实并不难,听我慢慢道来:

  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中用来进行路径选择以及管理路由表所使用的协议,如:RIP,OSFP,EIGRP,IS-IS等。

  被路由协议:以最终选择的路径为基础,将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另一个设备提供服务的第3层协议

  “杜氏”总结:路由器可以使用RIP,OSFP,EIGRP,IS-IS等路由协议来学习最佳路径,并进行路由选择,而被路由协议负责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及最佳路径封装到IP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也就是说像IP,IPX是支持路由的协议,所以称为可路由协议或被路由协议,那么有不可以被路由的数据包吗?有啊,如:NETBIOS就不能被路由,

  那么路由器进行选路也就是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关键,起指导性的一个东西就是路由表。可以说路由表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的操作系统中也有路由表,如在windows中显示路由表的命令是:routeprint,

  我们路由器中显示路由表的命令是:show ip route

  虽然windows中的路由表和路由器中的路由表长的不一样,但有两项必须要有就是目标地址和下一个接口,也称为下一跳。所以路由表的主要作用就是决定了到什么地方的数据包,怎么走!当然我们讨论的是路由器的路由表,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协议类型:创建路由条目的协议!

  目的地址:数据包的目的地!单播,广播路由都关心的是目的地址,只有组播才关心源地址。

  下一跳:怎么走!数据包应该交给谁!下一跳可以是本地接口也可以是下一跳路由器接口地址。

  总结:路由表的作用:路由表中的每一个路由条目都指明了数据包到某个子网或者是网个主机应该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出去,然后再到达下一个路由器或者是不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而是发送到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目的主机。

  在上图中,如果10.120.2.0中的一台主机想发一个数据包到172.16.2.0中的一个主机上,首先这个数据包出来之来将给第一个路由器A,这个路由器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路由表发现,发现这个数据包的目标网络是172.16.2.0这个网段,这个网段的数据包是通过自己的S0端口送出去的,于是通过自己的S0口送到了路由器B,此时路由器B再检查自己的路由表来决定下一跳的地址,当送到路由器C的时候也一样,一直转发到D上,D再检查自己的路由表会发现172.16.2.0是和自己直连的网络,于是就直接通过自己的相应端口把数据包送给目标主机。

  这里所谓直连的意思是说:某个网段直接和路由器的某个端口连在一起。不再经过其他的路由器,可以直接发给目标主机。如我们在一个房间里。我可以直接看到你,直接和你交流,不需要说我现在不知道你在哪儿,我把我所说的话再交给另一个,由另一个人再传给你!

  但是一个路由器如果能能力发送数据包,将数据包从一个网段发给另一个网段,从一个地方发给另一个地方,路由器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东西:

  目标地址:这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

  源地址:这个数据包是从哪儿发过来的。

  所有可能的路径:从源到目标所有可以使用的路由信息,一般情况下都不止一条路。这和我们目常生活差不多,可以是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

  最佳路径: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信息中找出一个最佳的路由项。

  管理路由信息:涉及到如何选路的问题,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个标准:日常生活中肯定考虑到时间,费用,那么路由器中需要考虑的是:管理距离这个东西,我们来介绍一下管理距离

  想了解管理距离就要先了解一下路由条目的三种学习方式,也就是说路由器知道路由信息的三种方式:

  1.静态路由在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里,网络管理员手动输入路由信息,由管理员手动设置,告诉路由器,去往某个主机或者某个网段的数据包应该怎么办!这种方法好处是无开销,配置简单,但只适合于简单拓扑的网络。

  2.动态路由在大型网络环境下,依靠路由协议,比如RIP,OSPF,BGP等路由协议来学习路由条目。特点就是开销大,配置复杂,但适合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

  3.直接路由路由器会自动学习周边网络的情况无需人工维护,但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络的路由。

  那如果在一个路由器中发现到达对方有多个路由条目同时存在,那可怎么办呢?不可能说同时使用多个,就像我每天从回龙观的住处到中关村的培训机构ITET,不可能说我同时又坐公交,又坐地铁。那这个数据包的转发也同样,必须选择一个最优的路由条目,在选择最优路由条目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条件需要考虑:

  1.比较不同路由条目产生的方式是否最可靠

  比如是由直连路由自动发现的,还是静态路由产生的,还是由路由协议产生的,再比如是由什么路由协议产生的,这都制约着这个路由条件能否被选中做为最佳路由来使用。比较路由条目产生方式的值在华为的路由器上我们称为路由优先级,在思科路由器上我们称为Distance。当然我们在此只讨论思科路由器。

  Distance在这里称为管理距离,Cisco路由器比较的就是这个Distance管理距离,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当一个路由表中有多个到达对方的路由条目时,思科路由器是从管理距离最低的协议获取的路由条目最先被选中,作为最佳路由使用,如默认OSPF的管理距离是110,EIGRP是90,IGRP是100,RIP是120,IS-IS是115,静态路由是0或者是1,直连路由是0,那么路由器就会查看路由条目的产生方式,如果有直连就走直连,否则就会采用静态路由配置的路径,依次类推。就相当于我从北京到安徽坐火车比坐船的路程要短,所花的时间也少,那么我肯定是坐火车!所以管理距离用于不同路由协议间之间的路由选择!

  2.在相同产生方式的情况下比较不同的链路的代价

  比较同一产生方式的不同链路的值,思科称为度量值(metric),华为称为路由权(cost)表示到达这条路由所指向的目的地址的代价,通过以下因素会影响到路由的权值:延迟、带宽、线路占有率、线路可信度、路数、最大传输单元。

  直连路由很简单,在此不作解释,我们来看一下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我们把静态与动态放在一起讨论,是为了容易对比

  静态路由:管理在路由器上手动添加的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的目的。

  动态路由:根据网络结构或数据流量的变化,路由协议会自动调整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

  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我们说静态路由需要管理员手动添加,但并不意味着动态路由就不需要管理员配置,同样也需要进行配置,只是当网络规模较大的时候,使用静态路由会使管理员的工作量很大,而使用动态路由可以让路由器之间自动学习路由信息!如现在规定我从北京到安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可以把它当成静态路由,但是如果有一天这条路不通了,由就无法通讯了,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动态路由,如果这条路不通了,它可以根据网络变化来自动调整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先摆平它再讨论动态的,静态路由只适合于小型网络,而且没有过大的扩充准备,这是比较适合使用静态路由的。

  静态路由,因为总共数据器的数量就两个,当然只要按照我这个图进行操作,当你把IP地址都配好之后,默认情况下,每个路由器上都会有两个直接路由,我们来查看一下:

  我们在路由器1上查看它的路由表情况:输入:show ip route

  我们可以看到此路由器上有两个直连路由,那么我们来测试一下网络的连通性:

  我们可以看到路由器1到其他网络都是通的,是因为它知道查路由表发现有到达对方的直接路由,但是ping10.10.20.1不通,是因为它不知道该如何到达这里!

  既然没有直连路由,这里就只能使用静态,默认或者是动态路由,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静态路由,所以我们就给它们配置上一个静态路由

  配置语句很简单:

  (Config)#iproute目标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distance][permanent]

  注意:

  目标网络可以是一个网段也可以是一个IP,但一般都不用IP,因为这样的话,就是到一个具体的主机,而不是到一个网段了,也就是说只能和某一个主机通讯,其他主机不能通讯。

  下一跳可以是本路由器的接口也可以是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接口上所配置的IP地址。)

  Distance:可以指定管理距离

  Permanent永久生效,不论下一跳接口是否UP,都会路由表中显示这个路由条目。

  那么如果我们上图中的路由器1如果希望转发10.10.20.0网段的数据包就需要配置一个静态路由,我们看一下如何配置:

  Router(config)#iproute10.10.20.0255.255.255.010.10.1.2

  将去往10.10.20.0的数据包送给10.10.1.2也就是与本路由器所直连的那个路由器的接口IP。

  现在还不能使用,对方还必须设置一个回来的路由如在路由器2上:

  Router(config)#iproute10.10.10.0255.255.255.010.10.1.1

  这时双方就可以进行通讯了:当然PC机上还需要将网关指向相应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此时在pc2上再pingpc1就一切都OK了!

  反之也一样!不再测试!那么如果想删除静态路由,则只需要在配置语句的前面加上no即可!如:

  Router(config)#noiproute10.10.10.0255.255.255.010.10.1.1

  也可以不用下一跳

  在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一个比较特殊的路由条目,我们可以认为是静态路由的一个特例,叫缺省静态路由,又称为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没有找到任何匹配的路由条目的情况下使用的路由,即没有任何合适的路由时,才会使用默认路由,也就是默认路由的优先级是最低的,就是规定最低,老天爷规定的,还不够你臭屁的!

  默认路由一般在家庭或是最终用户用的是比较多的,因为现在互联网上的路由信息太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我们希望访问这些地方,那我们最终用户是不可能把存放这么多的路由项的。所以一般就设置一个默认路由,我不管外网有多少个地址,我统统交给它,至于说怎么到其他地方,就是它的事情了。所以咱们的PC机一般也有一个默认路由就是modem的地址!

  默认路由的设置更简单:

  (config)#iproute0.0.0.00.0.0.0本路由器接口或是下一跳地址

  所以刚才那个例子,我们也可以使用默认路由来实现,但是注意在两端路由器上相互配置默认路由,否会出现路由环路的现象。

  路由器1的配置我们还是使用静态路由,路由器2我们改为默认路由,使用命令如下:

  Router(config)#iproute0.0.0.00.0.0.0fa0/0

  此时再来测试即可: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范文(三)

  网络的根本目的非常简单:方便人们交换所获得的信息。但是网络的应用需求非常复杂:有的用户希望高带宽,但并不要求很长的传输距离;有的用户要求很长的距离,但对带宽要求很低;有的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而另外一些则要求较低,等等。这些都导致了网络的多样化,现在比较常见的局域网有以太网、令牌环和FDDI,广域网有DDN、X.25、帧中继、ATM等,这些网络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用户需求。这些网络的物理介质和协议都不相同,彼此之间不能直接相互通信。将它们相互连接,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之间可以交换信息的技术就称为网络互联技术。 实现网络互联的技术有两种:协议转换和隧道技术。 TCP/IP 和Novell的IPX是两种常见的协议转换技术。 Novell的IPX曾经红火一时,但现在网络互联中占统治地位的是TCP/IP,风靡世界的nternet就是利用TCP/IP作为互联协议的实例。 路由器就是一种利用协议转换技术将异种网进行互联的设备。而现在非常时髦的(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私有网)则是隧道技术的代表。

  路由器实质上是一种将网络进行互联的专用计算机,路由器在TCP/IP中又称为IP网关。本章拟以TCP/IP技术为例介绍路由器。大家都知道OSI的七层模型,

  路由器的软件结构就是以TCP/IP协议栈为核心的,

  路由器的协议转换发生在IP层。如下图所示,路由器试图互联局域网和Internet。 局域网是以太网,运行IEEE802.2 和IEEE802.3。路由器和接入服务器之间为专线,而链路层协议为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以太网上的主机以及Internet上的接入服务器的网络层协议都是IP。主机将IP包封装在以太网帧中发向路由器;路由器的以太网口收到主机发来的以太网帧后处理帧头并上交路由器的IP层;IP查看报文头后将IP包交给广域网口的PPP;PPP将IP包封装在PPP帧中并通过专线发往接入服务器。上述互联原理具有普遍性:某种网络设备要在第n层上互联异种网N1和N2,那么N1和N2在第n层及以上的协议(若有)必须相同。这实际上也是N1和N2能够互联的充要条件。

  问题是主机如何知道把要去Internet的报文交给正确的路由器(假设以太网上有多台主/路由器),而路由器又是如何知道将主机报文发给哪个接入服务器(假设路由器有多个广域网口,且每个广域网口都和一个接入服务器相连)的呢?答案是依靠寻址和路由机制。

  IP地址被用来标识一台工作在IP层的网络设备。在相互联结的网络中IP地址应该是唯一的,即一个IP地址不能同时被多个网络设备使用。但是TCP/IP允许一台网络设备占用多个IP地址,这种设备称为“多穴主机”。路由器就是一种多穴主机,它的每个端口都有一个IP地址,甚至于一个端口可以有多个IP地址。IP地址长度为四个字节。如下图所示,TCP/IP将IP地址划为A、B、C三个基本类(实际上还有D类和E类,这两类很少用到)

  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分别相当于电话号码中的局号和用户线路号。 我们平时使用点分十进制的形式来表示IP地址,如我的IP地址是129.102.1.56,129.102是指北研所局域网,是个B类网,而1.56则是我的主机号。RFC不推荐把零作为IP地址的某个字节,如129.102.1.0。

  TCP/IP还允许使用掩码来将IP地址非标准地(意指与三种基本类不同)划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如果用二进制表示掩码,则IP地址中与掩码中的“1”相对应的比特属于网络部分,与“0”相对应的部分属于主机部分。掩码的习惯表示法也是点分十进制。若使用基本划分方法,则A类网的掩码是255.0.0.0,B类网的掩码是255.255.0.0,C类网的掩码是255.255.255.0。仍然以129.102.1.56(10000001.1100110. 00000001.00111000)为例,如果不使用掩码(实际是使用基本掩码255.255.0.0),则其网络部分为129.102,主机部分是1.56。如果使用掩码255.252.0.0(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则其网络部分为129.100,主机部分为2.1.56。掩码中的“1”可以不是连续的,但是既没有必要又费劲,RFC也不推荐使用。

  IP地址属于高层地址,物理层只能依靠物理地址进行通信。数据发送者怎样通过接收者的IP地址找到所对应的物理地址呢?如果发送者与接收者在同一个物理网上,则可以通过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或手动配置来确定接收者的物理地址。

  ARP用于共享式网络,如以太网。其工作方法如下:IP把要发送的报文交给以太网链路层,同时要告诉链路将报文转发给哪个IP地址(记做A);链路用以太网广播帧的形式向本网询问谁是A;A收到ARP请求后回答自己的物理地址(记作P);发送者收到ARP响应后将IP报文发给P。设备可以使用缓存,只有在缓存中查不到的才做ARP请求,收到回答后将学习到的物理插入缓存。这样可以提高ARP的效率。为适应网络的变化缓存要有时限,超时后缓存失效。

  手动配置方法主要用于不能运行ARP的非共享式网络。例如2501上需要配置Dialer map将IP地址与电话号码相对应。其中的电话号码就相当于电话网中的物理地址。其他,如X.25网、帧中继网等都需要手动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相匹配。

  如果发送者与接收者不在一个物理网上,则需要路由。

  一条路由主要包括目的地址和下一跳两部分。目的(记做D)可以是一台主机,也可以某个网络,还可以是某个网络的一个子集。下一跳(记做N)是直译,英文称为“next-hop”,理解成“下一个驿站”可能更形象。正个路由信息所表示的意思就是要到达D,先要去N。比如“经北京去往美国”就是一条路由。路由的目的是一个复合成员,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掩码组成。目的掩码为全“1”(255.255.255.255)的路由俗称主机路由,它的目的地是一台主机。如果目的掩码不是全“1”,则该路由是要去往某个网段(子网)。根据下一跳的性质可以将路由分为直接路由和间接路由两类。如果到达目的需要经过路由器转发,即下一跳是一台路由器,则该路由称为间接路由,否则称为直接路由。理解直接路由器有点困难,举个例子:路由器的以太网口接在局域网上,路由器启动后会有一条目的地为该以太网的路由,这条路由是路由器自动产生的,不需要手动配置或运行路由协议来获取。这条路由就是直接路由。一个更形象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北京,要去美国,而北京有直飞美国的飞机,不需要中转。

  路由器获得路由的方式主要有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和路由协议(动态路由)两种。静态路由主要用于规模较小、相对稳定的网络。如果网络规模较大或经常变动,如经常增减网络、主机等,就需要路由协议。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Route Information Protocol)、IGRP(Internal Gateway Route Protocl)、EIGRP(Enhanced IGRP)、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前三种都使用VD算法,OSPF使用LS算法。IGRP、和EIGRP都是cisco的标准。

    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