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化妆>美容知识>美容养生>

大寒中医养生的方法

梁珊分享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那么,大寒中医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寒中医养生的方法

  冬属水,水性滋养、下行、寒冷、闭藏。风寒冰冽,草木凋零,阴盛阳衰,万物闭藏。同时,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潜。皮肤汗腺收缩,气血流于体表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变缓,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能量,但是,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降低了。因此, 冬季养生, 要注意精血内藏,宜于护阴;外寒阳衰,则当育阳。

  由于南北方气候水土不同,养生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中医专家说,南方的冬季,气温比北方高,湿度也相对较高,但冬天跟春天、夏天、秋天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南方冬季的养生不能照搬北方,也不同于其他季节。

  冬保三暖抵挡寒潮伤身

  最近寒潮来袭,冬雨不断,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中医专家强调,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他分别从出行、起居、饮食详细介绍了南方冬季养生的特点。

  冬季外出锻炼不应太早

  《黄帝内经》强调冬季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才能避免受寒,保护阳气。中医专家指出,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运动习惯量力而行。 “太阳浴”是最好的补钙的方式。

  起居做到冬保三暖

  一是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二是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三是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温水刷牙、洗脸、热水泡脚。“ 睡前用热水(中药)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中医专家支招说。

  大寒节气日常养生的要点

  1.精神:心情舒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3.生活: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最好养成睡前洗脚的好习惯。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4.运动: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5.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大寒中医养生的方法相关文章:

1.大寒养生保健的方法

2.大寒节气养生的方法

3.大寒艾灸养生的方法

4.大寒节气养生小方法

5.大寒养生要点

6.大寒养生食谱

7.大寒时节如何养生防病

    227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