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2024橘子果冻的做法

晓芬分享

橘子的果肉可以生食或加工成各种美食,如橘子果冻、橘子沙拉等,口感清爽可口。橘子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效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橘子果冻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4橘子果冻的做法

橘子果冻的做法

材料:橘子、鱼胶粉、草莓。

1、将橘子去皮取肉,留大约100克的果肉备用,剩余的果肉榨出新鲜果汁。

2、将草莓洗干净,鱼胶粉用少许的果汁泡一下。

3、将果汁倒入奶锅中,用中小火煮开。

4、隔水将鱼胶粉融化成液体状,在温热的水中保存液状,别让鱼胶粉凝固。

5、果汁煮开的同时倒入鱼胶粉溶液,并不停地搅拌果汁,直到鱼胶粉完全融合,果汁煮开为止,随后关火、放凉。

6、将果汁倒入装有橘子果肉的小瓶子里,也可再加入自己喜欢的其他水果,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一夜即可。

橘子发苦是什么原因

橘子发苦可能是由于未完全成熟、受冻、存放不当等因素所致,橘子出现明显苦味时不建议食用。

1、为完全成熟

橘子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在未完全成熟时,有机酸未完全糖化,食用后可能存在发苦的情况。同时未成熟的橘子中含有柚皮苷、新橙皮苷,这两种物质具有苦味,在橘子未完全成熟时会出现明显苦味。

2、受冻

橘子属于南方水果,成长于较为温暖的环境,在秋冬季成熟。在运输过程中或寒冷极端天气中容易遭受低温损伤,出现冻伤情况。冷冻后的橘子表层果皮受到损伤,其中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可能进入果肉,使橘子出现发苦情况。同时受冻后的橘子可能存在大量细菌和微生物,使橘子味道发生变化。

3、存放不当

橘子中含有大量水分,保鲜时间较短,正常状态下橘子果肉受橘子皮保护。当存放在潮湿、温暖、细菌滋生的环境中时,橘子皮可能受到细菌、微生物、霉菌等有害物质的侵害,出现腐烂变质情况,使橘子果肉出现发苦的情况。

橘子发苦后不建议食用,除口感不佳外,可能存在大量细菌微生物,食用后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吃橘子的好处是什么

1、理气消食

因为橘子中含有橘皮甙,对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抑制肠道平滑肌达到止痛、止呕、止泻的效果,还能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等症状。此外,橘子中含有的挥发油,能够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可起到祛痰、止咳、平喘的好处。

2、抗疲劳

因为橘子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能转化成人体必需的碱性成分,加快人体内乳酸的代谢,可起到抗疲劳的效果。此外,因为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些天然果糖。不仅可保持皮肤的水嫩,还有助于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且还能消除皮肤表层的炎症,使皮肤变得细嫩有弹性。

3、保护心血管

因为橘子中含有170余种植物化合物和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大多数物质均是天然抗氧化剂。其中,天然芦丁这些物质,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血管,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且还能防止血压、血脂升高。

吃橘子的坏处

1、引发上火

因为橘子属于性温水果,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过多食用可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大便秘结等一系列上火的表现;由于大量的热量不能及时转化代谢,从而引起体内的热量过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从而造成一种失衡的现象。

2、引发结石

因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在体内代谢时会导致草酸增多,导致泌尿系结石或其他问题出现。且橘子较酸,对于口腔、牙齿、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食用。

3、导致皮肤变黄

因为橘子中含有胡萝卜素,过多食用或短期内摄入太多,会导致肝脏无法完全分解,使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过高,从而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和黏膜部位,出现皮肤黄染症,也就是“胡萝卜素血症”。

    214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