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

2020年广告公司年终总结精选

自畅分享

  广告一定要讲究创意,一个好的广告往往能够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广告公司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一:广告公司年终总结

  一、上半年

  (1)运营:上半年地铁二号线运营线路新增加了4个站段:车晓门——刘谦门(双向);罗海琼——小沈阳(双向)。老线路:阿凡达——孔子5、6、7号线设备也全部跟新升级。

  (2)地铁公司:对于东京地铁公司要求地铁所有媒体(城通颜欢、日金有大、高德越高)每周三到地铁广告事业部开会,报告各媒体公司一周的工作情况,传达东京地铁公司要求及文件。对此工作可以做到认真完成,均无缺席。

  (3)客服工作:上半年,我们部门将拍摄设备进行了购置,添加了一台照相机,对于现有的六十四型设备,相机拍摄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交给客户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但对于老设备我们还是采取了摄像机拍摄。为了能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不厌其烦的重复工作(重复拍摄,直至有了一个令人满意得效果)。

  二、下半年

  (1)运营:十四号线的开通(2010年9月28日)我们公司又开通了五个区间7套系统:动物园—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魏公村、魏公村—人民大学、人民大学—海淀黄庄、海淀黄庄—中关村。对于这几条线路的开通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多赶出几条运营线路,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不分白天黑夜持续在地铁隧道中工作了48小时,为了抢工期同事们你争我抢对自己负责的线路进行精细的检查和施工,只要地铁给我们施工时间我们就克服任何困难,坚持工作。

  离开线还有几天的时间京港地铁又有24小时的时间可以给我们用,各部门协商,充分利用此时间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试,此时距48小时抢攻后只有一天时间,公司领导对大家说:实在顶不住的同事就在家里在休息一下稍后再去顶替第一批的人员结果此次的24小时安检工作,公司可去员工无一人在家休息,全部赶赴一线。对于这样一个***的大家庭,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非常自豪。

  岁末年终东京地铁十四号线又开通了:西四—平安里;平安里—新街口;西直门—动物园。三个区间4套系统。港京京地铁开线后对于我们运营工作量来说确实加大了许多,为此公司在10年11月底也给我部门配备一名设计人员。增加了对上刊画面的制作质量。

  10年十月份嘉欣部门办公地点也有了变化,将原有的运营部门(总部)和销售部门(现代城)集中到了东三环统一办公。对于此次的搬家工作,各部门同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助。现在人员上也增加了许多,从原来的三四个销售到现在的七八个销售,可以说是翻了一番。

  业务量也大大的增加了许多,我的审批工作,上刊量也相应增加了许多。但为此我确尚感欣慰因为无论是搬家工作还是我们业务审批上刊等等工作均可以做到忙中有序,没有出现过误差。而且大家工作起来也很团结,能过做到相互沟通,相互支持。也要感谢公司给了我们这个稳定的大平台。

  (2)地铁公司:下半年东京地铁公司的审批由原来的侯耀华换成了郭德纲,沟通顺畅。没有耽误一期客户上刊。10年我们在二号线又增加了三个区间6套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10年底只完成了一个区间2套系统。虽然工期没有如期完成,仍然得到了东京地铁公司的认可。

  篇二:广告公司年终总结

  20XX年度我科在市局直接领导下,在区局商广处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市商标广告业务实际情况,商标广告工作以宣传贯彻落实新《医疗广告治理办法》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清理、整顿、规范户外广告,加强对我市“两台两报”的监测为工作重点,扎实地开展工作,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今年来商标和广告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

  把学习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和推进城乡清洁工程、规范我市广告发布行为,净化广告市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把为企业服务作为业务工作开展的宗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努力。

  二、业务工作

  1.认真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通过设点、上门服务等形式进行宣传,把行政建议书、指导书送到企业手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防范商标侵权行为的工作机制,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

  2.进一步提高商标执法水平,加大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以保护驰名和闻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为核心内容。我科在工作中,不分辖区与外地的注册商标,均能做到行政行为预警制,即保护了商标专用权,又防范了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

  3.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我市广告发布行为,净化广告环境,促进广告市场健康发展,我科起草制定了《贺州市工商行政治理局关于规范全市广告活动的通知》。对我市的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从相关所抽调人员,汇同电视台对全市的户外广告进行集中整治。通过综合执法,增强监管合力,收到良好效果,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好评。建立广告监测制度和预警机制,对本市4个媒体加强了日常监管,随时把握违法医疗广告产生的苗头和重点区域,并对发布违法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的媒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出行政建议书和行政指导书。对一些虚假广告和严重违法广告,及时立案查处。载至11月止,共清理户外违法广告185条;查处各类商标广告案件55起,罚没款14.15万元(其中:广告违法案件33 起,罚没款10.19万元;商标侵权案件22起,罚没款3.96万元)。

  4.切实做好商标战略促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及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我们着重做了:⑴为广西灵峰药业有限责住公司申请保留此标记报全国驰名商标工作正在进行中:(2)继续做好商标战略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广“公司--农户--商标” 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3)开展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专项整治行动:(4)查处侵犯“梦特娇”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

  5.严格执行市局有关规定,规范行政执法。日前,我们坚持到三县一区基层工商(分)局商广业务股室做好行政执法指导工作,继续结合我市2006年行政执法的要求,把行政建议书、指导书、处罚书的实施发出按部就班的进行,对稍微违规的企业发出行政建议书,对一般违规的企业发出行政指导书,对严重违规的企业作出行政处罚,把商标广告违法行为扼制在萌芽状态,减少了违法案件的产生。

  6.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商标广告法律知识,宣传工商部门在商标、广告治理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提高公众尊重爱护商标的意识和识别抵制虚假违法广告的能力。配合相关部门在3.15活动和4月27日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张贴横幅、条幅、标语6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组织各媒体发布“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公益广告,公开曝光国内十大商标侵权案例,提高了全社会商标广告意识和观念。做好企业回访工作,向企业广泛宣传商标广告法律知识,宣传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诚信守法经营,推动诚信建设。

  7.按市局的要求,组织撰写岗位目标、工作计划,制定商标广告监督治理的各项制度,为基层工商行政治理人员开展商标广告监督治理工作提供行为指南。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科室人员少,既要保证日常的商标广告监督治理及服务工作,又要下基层做好指导工作,从而造成了行政执法工作得不到长足的开展。

  2.由于广告监测设备的落后,使广告监测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造成一些虚假广告的产生而得不到及时的查处。

  四、今后工作计划

  1.把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以提高商标广告执法人员的行政能力、为民服务能力、机关工作能力和微机操作能力。

  2.举办商标广告治理干部培训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举办广告经营者经营单位的广告业务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及规范行业标准。

  3.强化对行政执法权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商标广告治理人员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开展行政审批和案件查处工作,做到公正廉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质量。

  篇三:广告公司年终总结

  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广告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些小型的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小型的广告公司相对于知名的广告公司,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创意策划和设计水准,更需要业务的开展与延续。加之今天广告主的主导地位日益突显,广告业的竞争白日化现象,小型广告公司的生存愈发困难,

  从小型广告公司的类别看,小型广告公司大致有五种类别,这里是指广告公司的重点经营项目,

  1.以广告代理为主的广告经营公司,涉及媒体的代理,广告的投放等方面

  2.以影视制作为主的广告公司,主要涉及各广告摄影,编辑方面的制作,

  3.以设计为主的广告公司,主要涉及CI的导入策划,VI的设计,宣传画册设计等

  4.以制作印刷为主的广告公司,喷绘写真等

  5.以文化传播策划为主的广告公司,设计品牌策划,市场策划,婚礼策划等

  小型广告公司的业务基本全是靠公司老大,及员工的人脉资源开拓业务,没有固定的业务人员。基本上没有广告主主动找上门的,所以支持这类小型广告公司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就是把握好已有广告业务。本文不涉及如何开展业务,主要是针对已有业务,如何跟踪保护,不让到手的业务流失,同时如何逐渐提升广告公司的整体实力及规模。

  首先,合理管理

  1.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广告公司一般存在经常加班熬夜的现象,不否认晚上工作的时间是效率的,所以上午工作时间可以适当放宽,给员工既合理有人性的工作时间

  2.工作分工安排的问题,针对工作及工作时间限制合理安排人员分工,责任到个人警戒“猴子”现象的发生,同时注意属于一个人的工作任务,就让一个人去完成,而不要因为有人空闲,就安排两个或三个人来做,这样会间接的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责任点的分散。

  3.工作环境guǎn lǐ,合理把空工作环境,不能因为让工作环境死气沉沉,这样员工感觉压抑,工作效率自然低下,但又不能搞的象KTV,QQ声再跳个不停,这样的工作效率也可想而知

  其次,客户服务

  1.沟通,与客户有效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项目最后是针对消费者的,所以根据市场需求是必然的,但首先需要通过客户的认可,所以,我们只能尝试引导客户,而不能强加意识给客户,这样会造成双方的矛盾,最终导致合作的终止。

  2.策划,策划是对一个项目首先的工作,根据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有效的策划是准确把握项目的定位,及市场需求,这样的基础下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切实可行,而不是天马行空。

  3.设计,一定要源于现实,而不能脱离现实,同时不失创意,要有独特的视觉,崭新的展示。

  4.守时原则,和客户约好沟通见面前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约见守时。

  5.执行力,这是项目后期,执行力直接影响到广告公司作品的成功与否,客户不会意识自己执行力不到位,而会觉得公司项目策划设计的问题,从而影响以后的合作。

  然后,留住员工

  分析员工工作的主要2个目的:1,挣钱为生活;2,学习东西

  最有效的留住员工方法

  1. 合理的薪资分配

  2. 培训带来新知识

  合理的经济分配,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员工之间的摩擦,及员工本人的不满情绪,

  培训也是留住员工有力的武器,可以成立培训小组给员工带来新知识,也可以外请一些客户作为交流学习的培训讲师,这样可以减缓员工觉得工作已经不能学到东西发生。

  最后,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广告公司成就很多企业的发展,所以不能忽略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规划,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资源实力,发展方向等科学可行的制定适合自身广告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

  小型广告公司的出路是:留住员工,真诚有效的服务客户,严格执行自己的定位路线。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小的广告公司,这些所谓的广告公司,其生存之本大都是从事复印、打印、制作名片这些简单的作业,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一些中型的广告公司也在外来国际广告公司的压制下举步维艰,多数靠关系生存。中小广告公司的出路何在呢?

  一、正确定位找准市场位置

  广告公司深谙于定位理论,为其他企业、品牌、产品进行成功的定位,帮助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但很多广告公司却忽视了自身定位的重要性,广告公司不知道自己的市场位置,客户就更无法了解广告公司,造成客户的无端流失。广告公司之间同质化程度高,不仅造成客户选择代理的困难,而且加剧市场竞争,增加经营难度。一些中小型广告公司实力虽然并不强大,但如果能审时度势,量力而行,由定位而占位,通过差异化营销立足市场,相信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调整定位应对市场与企业的变化

  广告公司的定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公司自身的变化而相应地做出调整。如今正值广告业的成长期和广告市场的全面开放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新兴媒体技术的应用、快速的信息传播、广告主的营销传播创新要求、受众群体的不断变化等等,这些都将带动广告业的发展,促进广告市场的细分和广告业分工的细化,从而拉长广告业的产业链,开启广告经营的新领域。所有这些因素都督促广告公司必须时刻审视自己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定位,为应对生存大环境和广告业自身的变化作出相对应的调整。

  三、以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

  构筑核心竞争力,就有了占据市场制高点的优势。那么,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广告公司的多样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多样化,主要是以媒体、创意、制作、特殊人士、服务、信息这六种资源建构核心竞争力的盈利模式。竞争力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发挥,有助于缩小本土广告公司与国际广告公司的差距,同时促进了公司之间的合作、优势资源的整合。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从层面来看,它的成功光靠广告是做不到的。0年前,因为市场噪音很少,产品短缺,所以,只要拍一条广告,并且敢于投放,就会让产品大卖。

  但今天,几乎所有产品都了过剩时代,广告的威力不那么大了,企业和广告公司都很认可的广告,对消费者却没那么大的销售拉动力。投5000万,不见效;再追加5000万,依然不一定有效。

  企业家们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怀疑广告,并进而怀疑广告公司的价值,而广告公司也觉得已经尽了全力,内心喊冤,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要理解企业对广告价值的怀疑以及抱怨。事实上,0年前那种“广告一放、黄金万两”的现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而今天的现状,则是对正常现状的回归。由于0年前,广告超乎寻常的作用,加上经常流传的“一条广告成就一个产品”的神话,使很多中国企业家过高地评估了广告的价值,也掩盖了企业在非广告方面的诸多不足。而在回归正常的今天,要想真正卖好一个产品,除产品本身的产品力外,企业的队伍、渠道、终端陈列、传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告,一样都不能差。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可能达到理想销量。卖一个产品的重担,只压在广告上,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按理说,企业在队伍、渠道网络、终端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应由企业自己完成,或者是聘请专业的guǎn lǐ咨询公司来完成,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没有多余的钱去找guǎn lǐ咨询公司,他们把这些不包含在传统广告业务中的课题,明确或不明确地丢给了广告公司。所谓不明确,是他们希望同广告公司合作,一定要卖好产品。卖好了,就是合作成功;卖不好,就是合作失败。而广告公司不解决上述问题,产品是不可能卖好的。对目前绝大多数广告公司,他们的核心价值就是创意和执行。

  对队伍、策略、终端渠道等环节,知道得很少,或是完全不知道。那么,他们到底应不应该迎接这种挑战,突破传统的创意和执行,全方位介入得各个环节。我认为,广告公司要想在企业处更有价值,不管愿意不愿意,恐怕都得迈向这一步,或者深、或者浅。因为企业与广告公司合作,要的是最终的结果。你的创意再好,如果最终销量做不上去,你还是面临着被全盘否定的危险,你的确可能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但结果是,企业觉得花钱花得更冤。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更看重广告公司的策划能力,而不仅仅是创意能力。走到这一步,对广告公司人员素质要求比以前要高得多。也就是说,广告公司的人更辛苦了。你要懂得更多,因为你要学得更多,否则,你就没有价值。比方说,以前广告公司的文案是不管市场的,不懂销售流程的,这个产品从流出市场后,一步到哪儿,二步到哪儿,到一级商那儿是几扣,到二级商那儿是几扣,他是不关心的。但现在,你让他写经销商大会的方案,他不会写,那他不学习不行。所以,我说我们现在广告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除了能写写泛泛的文案之外,真正有销售力的文案,真正有市场价值的文案,他很难写出来。不转型不行,但这种转型非常痛苦,这种人才也非常难找。当然,如果这种转型非常困难,我们也可以坚持做所谓的传统广告,也就是我们只做创意和表现,而不去管那些头疼的渠道队伍、终端建设。这也是一种选择。但如果是这样的一种选择,那你就要心平气和,不要抱怨企业给你的钱太少,而且还要做好他给你更少钱的准备。因为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现状下,你的创意和表现,可能只值这些钱。你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理。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毛泽东式策划,因为他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管什么书本,什么伟大理论,重要的是看事实。

  你看,现在的现象是:一个广告公司服务于一个企业,固守老一套,只做创意和表现,已经被人瞧不起了,觉得它的用途不大。它却没有想到,为什么我用途不大?到底我有没有帮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尽早地从事实出发,我觉得这种事情绝大部分不会发生。遗憾的是,人类很多时候都被教条束缚了。我们灵诺刚开始也做传统广告,只做创意和表现,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发现仅仅做创意和表现已不够了,要想真正对企业负责,帮它取得成果,必须介入渠道、等领域。于是,为了得到尊重,为了帮企业解决问题,我们不得不改变,这既是很痛苦的改变,也是很自然的改变。没有谁教我们改变,我们改变,因为我们想活得更好。我们突破了广告的传统领域,但实质上,我们依然还是在做广告。我感到奇怪,总有相当多的人拿外国的东西来衡量广告:做广告只应该做创意和表现,而不应该做其它;做广告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这样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广告就是为了帮助销售。你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你就是好的广告。无论你是以怎样的概念,怎样的模式去做的,无论你是否超越了创意和表现,一切都应该从市场实际出发。这实际就是我们到底拿什么安身立命的问题。

  中国早期的广告接受西方的东西太多,现在,在思想上也应该实事求是了。再好的理论,跟事实不符,就应根据事实调整,向事实学习,然后也许能走出一条真正有效的路子。我们先别考虑理论,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作为真正有自信的行业,不必总看发达国家怎么走,就是怎么管用怎么来。因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跟西方截然不同。中国市场发生了很多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有很多原创性的东西,先有实践,后有理论。我们现在做一些事情,不必在西方的理论中找一个印证。我们应该更自信地做一些事情,只要结果是好的,就没什么问题,就应该大胆推进。理论也是这样。当初认为,发达国家广告理论就一定是好的,而且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里传播、鼓吹。实际造成自己好的东西被淹没、被弱化,甚至根本没有声音,这也是非常遗憾的。可见,文化也有侵略性,很可怕,令人生气。新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从非主流成为主流的。而它的生命力就是它给人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一切要靠事实说话,而不是所谓的理论。歌德说得好:“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篇四:广告公司年终总结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告这个行业的确让人疯狂,因为他们在做着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

  中国加入 WTO 组织已三年有余,“过渡期”已经结束,诸如零售等行业都已经逐渐全面放开,而广告业也位列其中。面对进入中国的国际广告巨头,本土的广告公司应该如何应对——探讨、争执、实践——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本文中,我们试图总结本土广告公司在困惑中的思索、在迷途中的探索、在现实中的摸索,分成四个篇章分别论述:本土广告的困境、本土广告的理论探索总结、本土广告的经典发展案例和本土广告的未来发展模式。期望能够从中得出某些有益的线索和角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困境

  中国的广告经过了青涩和逐步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广告额度的快速增长和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的火热就可见端倪。

  但是,宏观上来讲:来自国际 4A 、媒体、专业化的执行公司等的压力,已经使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腹背受敌;同时,中国的几个广告快速发展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广告已经接近饱和,而广告公司、广告人才和资本却都积聚在这几个地方,因此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另外,国家经济大环境的政策影响,也使本土广告的发展变得扑朔迷离。

  而且,进一步分析本土广告公司在微观上的现实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

  1 、广告公司竞争中受到来自广告主和媒体的双重压力 。

  本土广告公司日益面临边缘化的处境,受到来自广告主和媒介的双重压力。由于广告主自身广告意识的觉醒,以及自身执行力的增强,对广告公司的要求也就越加苛刻。在从创意到制作、到执行、到发表,再到最后的效果评估,广告主会盯住整个流程,在广告公司制作的专业性、执行的科学性以及评估的收效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另外,由于门槛较低,一些广告公司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扩张阶段,无论在社会地位、人才素质和资源整合利用方面,与部分“越俎代庖”的媒介相比都处于劣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广告公司,由于资金较少、媒体代理总量较小等原因,在与媒体合作过程常常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没有足够周转资金为客户垫付广告费用,由于媒体购买总量较小而不能够获得较好的价格政策。种.种情况导致这些广告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 、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服务内容有待深化。

  随着广告主营销广告活动的运作逐渐走向了专业化、理性化和规范化的良性循环,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服务效率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广告公司提供专业化的贴身服务。使得广告公司的服务理念、专业素质、资源掌控等多个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广告公司的贴身服务会有效地增加客户对广告公司的信任和亲切感,有助于在感情上消除双方的隔膜,建立超越简单工作联系的长期合作。其次,成功的个性化服务将构成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客户也很难再去选择其他的广告公司。

  而纵观目前国内的广告公司,能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 ---- 我认为 ---- 即掌握并能把持住主要大客户、提供跟进式服务、时时与客户胡同信息的寥寥无几。广告公司在服务理念上的不足,成了制约本土广告公司壮大的一个主要绊脚石。在提供的服务的深度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不是草草制作了某个路牌、发起了某场运动就完事,要时时跟踪客户的走向,使着在整体品牌的规划、前期市调以及后期的消费者反馈等方面下功夫。

  3 、跨国广告公司的竞争压力。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广告市场完全向外资开放,跨国广告公司一方面占据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庞大的国际客户,一方面 自 2003 年以来,跨国广告公司已经逐渐不满足于只据守在京、沪、穗三地,开始通过与本土广告公司进行区域结盟或者直接并购的方式,积极向二线城市渗透,开发新的客户源。 如此“洪水猛兽”虎视眈眈地盯向大陆这个巨大的广告市场,在政府公共、社区公关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本土广告公司,给本来就在风雨中飘摇的本土广告公司经营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而本土广告公司不能坐以待毙,应主动采取对策。通过区域化经营拓展客户结构,比如一些本来据守北京、上海或者广州一个城市的公司开始逐渐向其他两个城市扩张,在当地建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 而一些二线比较有实力的本土广告公司则根据业务的发展,向离他们最近的京、沪、穗三地扩张,努力抓住位于产业链下线的客户群,丰富自己的羽毛,时刻等待反攻的机会。

  4 、客户结构单一,难以跨越地域的局限。

  本土广告公司有很多都是靠代理某一产品起家的,之后就很长时间在这一客户所在的行业转圈。广告公司应该跟据不同行业、规模、地域等方面的客户分布,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减轻其对大客户的依赖度,从而分散经营风险。

  近年来一些发展中的省份和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拓展客户构成、构建健康的盈利模式,广告公司如何打破地域限制,通过设立异地分公司、并购或是联盟的方式,整合客户资源,成了摆在本土广告公司面前的一个槛。

  5 、与广告主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年限不能持久。

  合作时间较短、合作关系不稳定是目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合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2004 年广告公司生态研究调查显示,将近 70% 的被访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平均合作时间在两年到五年之间。其中,合作时间在 2 ~ 3 年区间内的广告公司有 35.4% , 3 ~ 5 年的有 32.3% ,而 2 年以下或 5 年以上的比例都比较低。自祤为扛起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广东省广,与客户合作的期限长的,也一般在 5 年左右。

  这也反映了一定问题。在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中有 70 : 30 这个定律,即说吸引一个新的消费者的花费是保持一个已有消费者的 4-6 倍。这个事实在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合作的过程中同样合适。合作关系不能长久,使得广告公司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在不断寻求客户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这些时间本来可以带来更大的实际收益。

  6 、零代理费制与来自媒介的直接竞争。

  某些跨国广告公司则凭借其在全球范围内代理品牌的优势以及全球广告集团背景的支持,能够暂时不顾利润摊薄的压力为广告主垫资,以争夺客户资源,或是通过零代理来累积大买单获取与媒体的谈判优势,造成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有研究表明,媒体直接与广告主接触仍是广告公司与媒体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004 年媒体生态调查数据表明,媒体直接与广告主接触投放广告量占到媒体总广告额比例的 56.4% 。媒体越过广告公司直接与广告主接触,大幅侵占广告公司生存空间,给广告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媒体在广告经营中倾向于与多家代理公司合作,分散代理权的做法也导致单一广告公司难以承揽媒体大部分广告业务,与媒体的合作关系较不稳定,使得部分媒体代理公司在与媒体的对话中处于劣势。

  7 、经营结构单一,专业性欠缺。

  很多综合代理、媒体购买 / 销售公司致力于维护与媒体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直接冲击着本土广告公司的经营。他们凭借自身强大的资金、专业实力,依靠良好的信誉、规范化的运作赢得媒体信任,通过大批量购买、公关深度沟通、提供附加增值服务等措施增强与媒体的合作深度,提升与媒体合作中的话语权。

  广告公司在这种重压之下,要重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寻找其差异化、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使自身服务成为广告主营销活动及媒体广告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力量,并立足于此与媒体开展各个层面的合作。

  二、理论解决初探

  随着广告主营销理念的日渐成熟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告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纵观 20XX 年国内广告公司的运营情况,由于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竞争优势而陷入举步维艰境地的例子在广告业内依然屡见不鲜。

  作为广告公司服务的消费方,广告主和媒体的营销、传播等各方面的专业意识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升级,对广告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广告服务的同质化现象却愈演愈烈——无论是大型公司还是中小型公司,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准上,走向趋同。由于服务趋同,找不到核心专长,广告公司之间往往相互压价抢单,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造成广告公司的营业额/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投入公司的升级运作,无法积累更多的经验,而这一状况又使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更加困难……使广告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广告公司陷入恶性发展循环。

  多年来,许多本土广告公司安于小而全或在媒介代理上进行大比拼,而在真正的客户服务与品牌深度合作却停滞不前。许多本土公司要么四处寻米下锅,苦苦支撑;要么关门大吉。而跨国广告公司则四处出击,将一个个具有潜力的国内客户从本土广告公司中抢走。做公司生存也好,突破也好,没有灵丹妙药。贫富悬殊,有好有坏很正常。对于以上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讲,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进行解决:

  办法一、在宏观政策管理上,中国广告协会已经出台了广告经营资质认证等办法。

  给广告经营单位贴上标签,这对净化广告环境、培植优势企业、杜绝恶性竞争、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整个认证体系的科学性、执法的力度、数据的来源、信息的渠道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借助这个认证体系,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对每个相关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实行跟踪和监督,并引入黄牌和红牌机制,使中国广告业运作在一个良性的体系中,积极实行广告代理制,使每个人做该做的事,得该得的钱,真正与国际广告业接轨。

  办法二、广告公司自身的品牌化策略日见突出。

  作为广告经营的基本单位,广告公司的品牌化趋势不仅有利于吸引广告主,让企业更有效地选择广告服务,而且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型。即,品牌化的生存对广告公司的自身经营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持久经营、规范经营与诚信经营上有了明确的指归。品牌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 “ 要脸 ” ,要脸的人生肯定会过得累一点,但却一定是赢得尊重合创元收益的前提。

  办法三、广告经营的规模化。

  广告公司的做大做强与传统企业大不一样。传统企业依靠控制物理资源就可以成功,但广告公司必须调动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使公司变小;另外,社会整体的多元开放系统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品牌,都是一个企业,这给广告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带来新课题和机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当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让那些不负责任、缺乏能力的弱小公司自然消亡;那些讲信誉、有能力的强势公司通过兼并、控股等市场手段迅速发展与壮大起来。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对外,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谋求行业上的联合;对内,可以通过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在坚持固有优势不放弃的前提下,走国际化道路,从而形成高质量而收费合理的良好经营形象。

  办法四、广告服务的专业化。

  本土广告公司由综合化向专业化发展提供核心,是一条有效的趋利避害之路。目前,国内一批广告创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媒介代理公司、公关策划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都逐渐具备了与跨国广告公司抗衡的能力。从本公司擅长的领域入手,放弃“小而全”,追求更细化、更专业的操作在品牌化与规模化的基础上,专业化就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内容上谋求定位的单一化、纵深化和细分化。现在有一种社会性的误解 -----“ 什么都不会,就去做广告 ”! 一个行业的受尊重程度,与这个行业的专业度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必须提升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含量,从而有效提升广告行业的专业门槛。

  办法五、广告环境的公平化。

  品牌化、规模化与专业化一定是行业发展的方向。然而,一种有序、公平的环境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

  终结中国广告代理制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国的媒体业者。他们对于代理制不了解、不尊重,他们一方面炮制专属的媒介销售代理公司,刮取媒介代理暴利;另一方面各媒体的广告部有企图跳过一般的广告代理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给予广告主最低的折扣,夹杀真正的广告代理公司,以图最后绞杀中国的广告代理制。行业的混乱往往与guǎn lǐ、制度等环境因素不无关系。要让行业资源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合理配置,严格维护行业环境的公平合理。这也许是行业尊严的最为根本的要素。

  还是应该让一切回归广告专业的基本面:确实完善中国的广告代理制,让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体业者、媒体监测业者各自发展自己的专业,并且组织各自的利益团体,相互监督,有效沟通。最后大家都受益,而中国消费者则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由于我国广告市场门槛较低,一些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还处于低水平扩张阶段,无论在社会地位、人才素质和资源整合利用方面,与媒介相比都处于劣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广告公司,由于资金较少、媒体代理总量较小等原因,在与媒体合作过程常常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没有足够周转资金为客户垫付广告费用,由于媒体购买总量较小而不能够获得较好的价格政策……种.种情况导致这些广告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土广告公司和外资公司是各有千秋、各有优势,但也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差距是在guǎn lǐ系统上。进军中国的外国广告公司一般都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guǎn lǐ方法,包括观念、操作、财务等都有很规范的guǎn lǐ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生血系统”很健全。比如有的公司,既使人员走了一半,也能很快就复原,新人来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他的人就像螺丝钉一样,缺了一个就换一个新的上去,不会影响整部机器的工作。而本土的一些公司,往往主要人员一走立即就瘫痪,这主要是guǎn lǐ上的不健全引起的。

  综上一些理论上的探讨方向,我们还是会有希望:只要我们能够适时思考。将以上理论探索应用于我们的实践当中,那么,“雪域”和“草地”的困难终将被克服,“新长征之路”的出口依旧灿烂。

  三、案例——实践中摸索

  通过以上对本土广告公司的现状认识和理论探索,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本土广告公司在理论上的改进方向。然而,事实上,我们今天究竟面对着一个什么样的竞争市场?我们理论上的措施究竟能够成为实践中的真刀真qiāng、抑或仅仅是花拳绣腿?现实中的本土广告公司在困境中,已经做了哪些改进、或者是还意图做出那些改进?——这都要我们进一步的在实践中探索、观察和总结。

  本部分中,我将选取今天在各个方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家本土广告公司,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已经进行、或是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对我们上述的理论探讨做以检验、论证和提升。

  (一)、本土广告公司多元化发展的代表——广东省广告公司 (以下简称省广)。

  在国内大众媒体能够普及到的地方,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广州本田的这句经典的广告语:“起步,就与世界同步”。而这,正是广东省广的作品。

  作为 2003 年业绩就超过 12 亿元、年增长率达 23% 的中国本土的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具有强大优势的规范运作。省广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服务组,通过品牌业务局对客户总监负责、客户总监对总经理负责的三级负责制,化地整合公司资源。公司现下设 15 个业务局,并成功摸索出了:以业务局为中心,建立策划创意局、市场中心、媒介中心三个支持平台,策划创意局为顾客和品牌提供建议和策略,市场中心提供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分析,媒介中心提供媒介策略和媒介组合投放的综合化运营模式。

  历经 26 年的发展,省广几乎是与中国广告在同步探索、成长。在此期间,省广先后自发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战略转型。

  第一次是发生在 1994 到 1996 年。当时,省广未雨绸缪,率先实现了:来华广告转向国内广告,由依赖进出口广告转向国内企业,由单项代理转向全面代理。先见之明使得省广在后来的进出口业务终止之时,有足够的余地回身国内,成为中国首个全面代理总体策划、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新型广告公司。经营战略转型的顺利完成保证了省广在其后的赛道上一步。

  第二次 由国营广告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广告公司 的转型发生在新千年伊始。 2001 年 10 月,改制后的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广东省广新外贸集团持有 30% 的国家股份,其余皆由省广内部骨干持有。在“任何入股者都必须承担经营责任”的激励下,产权明晰的省广大批的吸纳了人才,上下一心,客户也随之更加稳定。

  今年,省广又将酝酿第三次的大转型。此次转型的主要方向将是:整合内外部资源,拉长产业链,实行一元化扩张、集团化经营。省广董事长戴书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省广将考虑拉长产业链,以参股形式,与相关的上下游公司建立跨行业的战略联盟,并已经展开了对咨询、户外、印刷、影视制作等一系列公司的考察工作。可以预见,大规模的并购行动将在省广吹出的东风下熊熊燃起。同时省广高层也坚决表示:省广的未来将会只专注于与广告相关的领域,坚持在保证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实现扩张,在一元化扩张的前提下延伸产业链。

  目前,省广正以自身的宣传口号——“品牌导航”为依托,整合出公司的十大优势:服务 30 多个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 223 人的专业人才队伍; 6 个亿的媒体经营资源;强大的整合营销沟通( IMC )能力;网络化的户外广告媒体基地;业界的顾问班子;军事化guǎn lǐ打造的快速反应能力;雄厚的物业及先进的服务硬件;良好的财务状况及信誉记录;具有与国际 4A 公司合资、合作的经验及良好的资本运作能力。力争达到“本土的广告公司”的目标。

  (二)、专业创意制胜—— 北京捷先广告。

  捷先广告的名字也许很少为外界所知,但是一提起来《联想电脑——孩子与猩猩的故事》的电视广告,几乎没有人不树大拇指,而它,正是捷先的代表作之一。

  捷先是一个以创意而知名的公司。在《联想电脑——孩子与猩猩的故事》一炮而红之后,它再接再厉,继而创作了广告作品《梅山神茶》,获第八届全国电视广告印象奖二等奖;《梅山减肥茶》获第八届全国电视广告印象奖二等奖;《冠北三文治火腿》获第五届优秀广告作品评选铜奖;同时在于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合作中,其创作的《李淑芬》、《从头再来》 ( 刘欢演唱)、《脚步》(那英演唱)等作品,更是广受好评。

  在捷先,员工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广告是一门投资科学,创意创造广告投资的回报”。在从上至下的积极气氛的熏陶下,捷先已经坚定的把创意当成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公司之本。

  捷先的灵魂人物——总经理兼创意总监 徐建 女士这样评价自己所认识的本土广告公司发展趋势:“现在广告公司的真正的创新策划能力越来越被媒体优势掩盖。他们应该在这场革命中重新焕发他们的作用。广告什么都不依赖,没有创意就没有广告。所有的煎熬在其他各个行业都有,在我们认为特别平常的时候别人认为我们挣钱很容易。这个行业既然有暴利的时候,到了微利时代说明是一种成熟。不是低迷而是发展规律在起作用。”

  (三)、户外广告的“霸主”——专注于专业媒体的白马广告。

  说起户外广告媒体,很少有人不知道广州的白马广告。然而作为今天国内户外媒体的“霸主”,白马颇具王者之风的背后,也是忧思重重。

  18 年前,凭借着一腔热情,刚刚大学毕业的韩子定和 5 个同学共同创立了白马广告公司。公司虽然不大,韩子定却把自己的公司视为中国 4A 广告公司中的先锋企业,先后成功操作了浪奇、浪潮电脑、太阳神、维维豆奶、红塔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的推广工作,初步确立了白马在广告业界的声望。

  1995 年,韩氏三兄弟共同入主白马,并且一致看好户外媒体这块广告宝地,从而正式开启了白马的“户外”之路。到 1997 年,白马广告已经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覆盖 18 个城市的户外广告媒体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白马集团,旗下拥有白马信息产业公司、白马广告公司和白马 Adshel 户外广告等 3 家主要公司。

  1998 年,白马广告公司吸引到全球的户外广告公司美国 Clear Channel Outdoor 公司的投资,这家得克萨斯州的企业控制了白马户外媒体公司 46% 的业务,随后策划并推出了中国候车亭广告网的第一个全国品牌——“风神榜 (AdshelNetwork) ”。

  2001 年 12 月 19 日 是白马发展里程碑式的纪念日,白马媒体在香港股市主板成功上市。凭借来自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白马公司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动作。截至 2004 年 8 月,白马已占有超过 2 万个的公交候车亭广告位,真正确立了其在户外媒体单一广告市场的霸主地位。而且,针对 2010 年在上海即将筹办的第十届世博会,公司计划从今年起在上海修建 2000 个出租车候车亭,并在其中配备卫星系统。如今,白马广告已建成的 “ 风神榜 ” 候车亭广告网络覆盖了全国 30 个主要城市,在白马广告的发源地广州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了 100% ,上海市场的占有率也到 95% 以上。

  但是,风头正劲的白马也有其“软肋”。首先,户外媒体的市场竞争异常残酷。车身、路牌、地铁等户外媒体公司一直在争夺着白马的市场。与白马同在香港上市的户外传媒企业就有媒体世纪、媒体伯乐、 TOM.COM 等 3 家。后者更是在 2001 年动用近 3 亿元一口气收购了国内 5 家的户外广告公司,其户外媒体网络已经覆盖了国内 25 个城市,拥有 19 万平方米的户外广告面积,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其次,白马集团在股权结构和公司经营上一直暗含有家族企业的阴影。韩氏三兄弟掌控下的白马集团、白马媒体、白马广告公司以及各地分公司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例如:白马广告是白马媒体的一家大客户,但是在 2001 年 11 月前,白马广告欠白马媒体应收账款余额达 7910 万元,占白马媒体应收账款总额的 87.7% 。

  再次,政策性资源既给白马带来了垄断优势,也给白马带来了一种不可预期的风险。 2004 年 1 月 4 日 ,成都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清理和规范机场高速路沿线两侧户外广告及其它设置的通告》,限期强令拆除违规影响市容的建筑,这一事件除了为那些户外媒体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以外,还反映了政府政策的不可预期性,虽然成都事件仅是一个偶然的缩影。

  (四)、专注于专业产业—— 上海元太广告公司。

  在中国的体育产业界,上海元太广告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个独特地思路。它以“国际化的思考、本土化的行动、通向中国市场的成功之桥”为企业理念,在成功树立了“元太广告——中国体育传媒的合作伙伴”企业形象。

  成立于 1997 年的元太广告是一家以专业媒体代理为主的民营综合性广告公司。它擅长体育媒体的经营和销售,拥有专业的媒介服务和销售经验丰富的客服人员,是目前全国体育广告销售量的广告公司之一,居全国体育广告销售的前 3 位。 2002 年,元太广告全年广告营业额逾 3 亿元,比 2001 年增长 100% ,蓬勃之势难矣遏抑。

  2002 年是元太广告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年里,它不仅完成了自身体育平台的扩建,在全权代理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同时,又取得了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代理权,使其的代理媒体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元太覆盖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也是全国广告投放量的三个城市粤、京、沪三地的战略布局。借助于三地的媒体平台,元太的客户资源迅速向以沪、京、粤三地为中心的全国内地广阔的市场扩展,而其中全国性品牌客户在客户总量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元太展开了以 “ 北京人的体育频道 ” 为主题的推广策略,力求突出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在北京地区的本地化优势,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广告价值较之 2001 年翻了十倍有余。而在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则以 “ 空前炙热的体育年 ” 为号召,在上海地区传媒整合的背景下,吸引更多的收视观众关注体育赛事,关注体育频道,大大扩展了上海体育频道的市场份额。

  其后的两年里,元太广告一直在不断地对沪、京、粤三地的媒体资源进行更为深入整合。同时,也在积极准备、积蓄力量,踌躇满志地为成为体育传媒及体育产业的先锋积聚力量。

  (五)、地方性广告公司的代表—— 金鹃国际广告公司。

  在地方性的广告公司中,安徽省、最专业的广告公司——金鹃的发展颇为典型。

  金鹃广告创办于 1993 年,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 93 —— 95 年间,主要的方向是走专业化道路,拓展影视广告的创意制作,并初建成效;

  第二阶段是在 95 —— 97 年间。在此期间,金鹃致力于专业的媒介代理——在企业、媒介、消费者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第三阶段是从 97 年 5 月一直延续至今。主要的方向是将自己定位为企业的营销伙伴,从而逐步建立综合服务、综合代理的全面发展。 不仅为企业提供从市场调研、传播策略、创意设计、制作到媒体代理传播服务,还提供包括营销战略咨询、营销策略制定、区域市场推广、新产品研发、营销组织设计等一系列营销顾问服务。

  今天的金鹃, 已成为兼具综合代理和媒介代理两大强势能力的广告公司 。目前, 它与前景传播事业公司、伙伴媒介传播公司、银鹃影视制作公司、金鹃营销咨询公司、精准市场调查公司、时尚广告传播公司合作,组成了一个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强大的专业广告、营销服务集团,已成为中国规模、最专业的本土广告公司之一。在中国广告协会组织的正式官方排名《 2000 年中国广告公司排序》中,金鹃公司位居全国 20 强之列。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立足于安徽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的地方性的广告公司来讲,实属不易。

  (六)、给别人做品牌,先要给自己做品牌——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 。

  1996 年,为春兰空调创意《台球篇》电视广告,以一杆打进 6 个台球为广告片记忆点,打响春兰空调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

  1997 年为 “ 小雨点 ” 饮料做的 “ 寻找小雨点 ” 悬念广告,被《中国经营报》评为当年度中国市场推广策划案;

  2000 年夏季的 “ 悄悄豆 ” 冰激凌策划、广告,使 “ 悄悄豆 ” 冰激凌单品销售额达两亿元人民市,成为全国当年冰激凌单品销售冠军;

  同年 9 月播放的 “ 北极绒保暖内衣 ” 广告策划—— “ 外星人劫持赵本山 ” ,引起广泛轰动。

  要论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变化,叶茂中是个不可漏掉、争议颇多的人—— 1989 年拍摄第一支电视广告, 1993 年正式进入广告业——他在本土广告人当中可谓“资深”。同时,他所著的《创意就是权利》、《广告人手记》、《转身看策划》、《圣象品牌整合》等 10 余本书也都炒得沸沸扬扬、卖得风风火火。在业界,他以善于炒作为名,成就了许多知名品牌;在业界以外,他也同样知名,出书、炒作、活动,“中国十大策划人”的称号伴随左右——硬生生的给自己打造出一块金字招牌。其实,褒也罢、贬也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叶茂中,是今天中国本土广告的一种别样成功。而且,其领导下的“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也是当前中国本土广告的一只劲旅,其经验、历程、发展模式,都耐人寻味。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成立于 1997 年,在叶茂中本人的领导下成长迅速。它擅长企业的营销策划和品牌整合设计,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动作体系,为上百家企止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以新、奇、特的定位手段和表现手法屡屡的企业创造佳绩。目前正在全案服务的品牌有 : 大红鹰、红双喜、红金龙、长城润滑油、燕京啤酒、柒牌男装、雅客糖果、圣象地板、三全食品、海王药业等。其代表作品:圣象地板《踢踏舞篇》,荣获第一届 IAI 年鉴奖十大影视广告片奖。在“白内停”杯首届中国药品营销案例大赛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其策划执行的海王案例,则成功入选 2001 年中国十大营销案例,等等。公司秉承的 经营、guǎn lǐ理念是:“做迎合消费者的广告,不做引导消费者的广告。迅速提升客户的销量与品牌”——姑且把这一想法的正确与缪误放在一边——吸引我们眼光的是:它独特的自我包装的视角与行动。其实,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没有彻底的打开自己的思路。试想,在我们没法成功打造出自己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够底气十足的为他人“施以疗救”?

  综上所述, 广告公司作为一类为企业提供市场推广服务的中介公司,它的生存点遍布整个漫长的市场推广战线的各个环节:围绕它的核心价值——创意(比如捷先)、围绕一种媒介资源(比如白马)、围绕一种专业、产业技术(比如元太)、围绕一个重点客户资源和地区(比如金鹃),都可以催生出一个个不同、而又长久的盈利点,统一在“本土广告公司”的大旗之下,不断奋斗。

  四、解决模式综述

  结合上述的问题困境、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总结目前对广告公司运营模式的研究成果,探寻中国广告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试图将本土广告公司未来的经营模式总结为以下四种:

  1 、大而全的“集团化”发展模型。

  即将现有的广告公司进行整合,逐步建成具有广告策划、设计、调查、整合营销、媒介投放、公关、线下广告等多元化发展的、具有综合性业务能力的广告集团。上述的广东省广正是利用此模式进行多元扩张的典型案例。

  构建这种模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并购、联合一些独立的、或在某个营销传播领域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小型广告公司来逐步实现。此外,由公司内部原有的成员部门直接成长、壮大的业务分支公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发展途径。

  这种经营模式一旦建立,就相当于踏上了本土 4A 的红地毯,为公司长远发展储存了相当的实力、拓宽了发展空间。但是,在业务方面直接外资 4A 正面交锋,拼的是业务和资金方面的能力,相对风险很大。而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广告行业本身发展不足的缘故,具备这种条件的本土广告公司并不多,而且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广告中心地带,本土竞争压力也较大,阻力相当强。

  2、小而精的“专业运作”发展模型。

  很明显,把一条大鱼放在小盘子里,效果要远远比把一条小鱼放在大盘子里要好得多。

  虽然只专注于广告业务的某一小块领域,但一定是精通这一领域的专家,就必然会在该领域占据领头羊的位置。目前中国这方面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如业务集中在户外广告的广州白马和优于创意的北京捷先等。

  如果说建立大而全的广告公司对众多本土广告公司来说上述可望而不可及,那么这种模式可谓中小型公司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固定领域的地位,同时对资金投入的要求不高,但是资金的风险被技术的风险替代。

  建立小而精的广告公司,首先要求领导人独到的眼光,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的机会点;其次,公司本身的专业能力来自于长期不懈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培训创新,也即对建立学习性组织的需求更高;再次,要用切实的实力肯定自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掌控制高点。再以白马为例,该公司取得成功后,跟风者很快一拥而上,争夺市场空间和客户资源,使户外广告行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但是白马的老大地位依旧稳固,与位居第二的差距明显。

  3、打破常规、行业联合的“精耕”模型。

  这种模式与第二种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都是集中力量专攻一点。但区别在于,前者的精在于业务,后者的精在于行业;前者是站在广告公司的角度,后者是站在广告主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将业务与行业联合成为一个广告公司发展的亮点。比如前面提到的专营体育广告的元太,再如深圳房地产业领跑于国内其他城市,促使深圳广告公司在有关地产方面的服务更深入、全面,地产的策划、设计、推销等都非常到位。

  篇五:广告公司年终总结

  去年6月底,从班主任手中接过毕业证、学位证,到现在刚好一年半。这一年半,自己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这一年半,自己从事过三份工作;这一年半,自己曾经迷惘、失落;这一年半,自己收获了很多……

  是呀!原来自己已经从事过三份工作,其实也不算夸张,谁叫我们毕业的时候遇上金融风暴的强烈余威呢?谁叫我们生在一个大学毕业生满街跑的年代呢?(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并非天之骄子)。因此,除了极少数一毕业就可以进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那部分同学,我们绝大数只好乖乖地相应温家宝总理的号召——先就业,再择业。于是我们先找着一份不至于让自己挨饿的工作先做着,然后就开始跳槽之旅……我就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第一份工作——让我初步接触社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社会团体做事务员,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单位,一个非盈利机构、实质像一个小企业那样运作的赚中小学生钱的地方。具体工作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跑学校,跟老师搞好关系,让那些老师帮忙在学生中宣传加入小记者这个组织的好处,收了小记者会费,我们就给他们上新闻培训课,联系采访单位,周末就带他们出去采访,工作人员同时充当着业务员、辅导老师、导游的角色。带着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到处去,有时候确实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带小记者出去采访也是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这包括口才、交际能力的锻炼,甚至是听小记者的采访也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但这份工作我只做了7个月,原因有三:第一,小记者的安全问题。我们带的小记者跨越佛山四区(除了三水区),人数多,我们根本不可能像学校老师那样熟悉那些学生。每次出去采访少的时候10几个小记者,多的时候60多个小记者,每次都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带队。说实话,我每次带队采访,心理压力都挺大的,生怕采访结束后少了一个小记者。第二,我个人的安全问题。经常出去跑佛山四区,有些学校、采访地点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人生地不熟,遇到危险求救也难。特别是有些地方只能“摩的”到达,那些“摩的”司机的开车速度让我这个长期开摩托车上班的胆战心惊。第三,不喜欢老板的朝令夕改,更受不了他说的“再不快点去发展会员,就没钱发工资了”。所以自己毫不犹豫地炒了老板。

  第二份工作——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份工作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一名广告公司文案,之所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工作,是因为它跟我专业对口,也很有趣——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新的,:创作品牌故事,给新产品起名字,在宣传册上面写上一段优美的文字……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我还喜欢公司里面同事间那种和谐的氛围、那位很懂得体恤员工的老板。在广告公司一个月,工作其实还没有真正上手,但一个月让我知道了广告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至今还记得上司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广告公司文案策划,平时一定要注意博闻强记,要及时把握时尚元素。不过一个月后,我还是选择了当一名居委会工作人员。因为在广告公司里:整天对着电脑;而且经常加班,有时候是加到三更半夜的;广告行业人员流动性也大……从广告公司走出来后,我形成了一个新的习惯:阅读《瑞丽》、《悦己》这些时尚杂志,也关注迪奥、古琦、范思哲、爱马仕这些时尚品牌。

    25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