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村委会抗击疫情工作总结_农村抗击疫情个人总结

自畅分享

出门佩戴口罩,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家国情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村委会抗击疫情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村委会抗击疫情工作总结篇一

疫情带来死亡和伤害,也引发反思和应对。抗击疫情中,人们对照科学指导改善卫生习惯和健康理念,这无疑是一次全民健康素养教育。

如果不是抗击疫情,可能很多人还把卫生习惯看作“个人小事”,在体育锻炼上“偷工减料”,在合理饮食上“纵容”自己,习惯于不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某种程度上,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缺失,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不到位,维护健康的基本技能欠缺,为此次疫情的快速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涵养培育。疫情发生以来,病毒传播的种.种渠道及其带来的致命伤害,更突显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合理膳食加强锻炼、不吃野味绿色生活……时下,为了阻断病源传播,提高免疫力,这样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深刻认同,并广泛贯彻到生活中,我们乐见其成。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这一“国民素质重要标志”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仍有待提升。数据和现实都表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需要“更进一步”。这既要求全社会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升“获得、理解、处理和使用信息做出健康决定”的能力,又需要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学做并举”,掌握必要的健康医学知识和基本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全民健康素养实现“知行合一”,才能有底气、有能力应对疫情暴发这样的“紧急事件”。

打赢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心,而在更长远的未来,打赢破除陋习、提升健康素养的全民战役,同样需要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村委会抗击疫情工作总结篇二

根据国家教育局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通知,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坚决执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精神,还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我们鄢城潭垴村小学全体教师从接到通知起,就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开展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之中。

教师们一边通知每位家长为学生准备网络学习需要准备的硬件设施,一边投入到平台选用的准备工作之中。为了保证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线上学习之中,不落下一名学生,每位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联系没有给老师回复信息的家长。秦艳美为了通知李云霆的家长,打了十多个电话,才联系上他的爸爸。到2月9日前,全校老师百分百收到家长们得到通知的回复。为了让家长彻底明白需要给学生准备些什么,学校给每位家长发送《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每位家长注意事项,得到很多家长的感谢。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对于从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教师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面对困难,全体教师没有一人有怨言。白衣天使们面对新型冠状肺炎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时刻人人迎险而上,战斗在一线给我们全体教师树立了迎难而上的榜样,也激励我们全体教师加班加点的热情与信心。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使用各新型平台之中,从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或自己制作知识胶囊,或寻找好的资源。姜燕老师在外地网上办公,用自己的流量教老师们怎样使用希沃白板制作胶囊;李江林、李海军、郑勇俊等老师,十一二点了还在教师群里讨论交流使用希沃云课堂、使用“小盒老师”的方法……在2月9日晚,全校每位教师都准备好了二套二天所需的一切教学准备工作。

通过四天的线上教学,我们潭垴小学学生参学率100%。教师们每天忙碌在教学一线。给学生讲课,帮助学生理解;听学生读书,指出错误的读音;批改学生作业,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认真学习,鼓励学困生,坚持完成各项作业;教师们看着手机一一统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学习反馈情况……老师们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在休息时间,只要学生有问题,家长们有要求,教师们马上进行回复。

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还在边教边反思,寻找新的方法。熊红丽、郑勇曾、赵银燕、李艳荣等教师,希望使用钉钉进行课堂直播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晚上加班加点讨论,进行视频会议,模拟教学直播方式……

而我们的陈校长,也在为全体教师、全体家长们的流量问题而加班加点询问、统计,在操控大局的情况下,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

为了早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我们虽然上不了一线,不能像“英雄白衣战士”们一样冲锋陷阵与病毒做斗争。但是,我们全体教师也在行动,共同为战胜疫情这场战斗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停课不停学,我们在行动;抗病毒战疫情,园丁们责无旁贷!武汉——加油!祖国——加油!!

村委会抗击疫情工作总结篇三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对卫生条件、防控基础相对薄弱而人员流动频繁的广大农村而言,让群众戴上口罩是第一步。

出门佩戴口罩,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体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对于它的来源、传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最简单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物理隔离,一是减少人员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门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机会,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三是加强个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由于疫情的消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人总要有一些外出活动,绝对的隔离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佩戴口罩就成为一种简捷有效,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防控手段。

出门戴口罩,是一个人社会公德的体现。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关爱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质所在,是社会公德的体现。尤其是在诸如疫情暴发的突发性事件的非常时期,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卫生,不光关系着自身的安全健康,而且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和传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认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也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公众普遍的吁请,这种情况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心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就能够限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社会成员被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疫情阻击战就能尽早获得胜利。因此,戴不戴口罩绝不是不关别人的小事、私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一只小小的口罩,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决定着当前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反映着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反映着社会公德建设的状况,决不可等闲视之。

出门佩戴口罩,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家国情怀。2020年,是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无疑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对防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武汉。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不辞辛劳,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为科学施治提供科学依据。不少医务工作者牺牲春节休假,纷纷请战。这些动人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爱国情怀的体现。作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们那样,奔赴灾区,但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遵守党和政府的号召,听从专家的建议,出门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卫。这既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爱国情怀的体现。

出门戴口罩,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集中检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文明素养,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试点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的新阶段,质量是重点。质量好不好,关键看效果,关键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群众的文明程度是否有所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为检验这项工作成效如何的一个客观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检验一个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如何,首先要看看这个地区的群众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的表现。出门佩戴口罩,就是一个具体的检验标准。它反映着这个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否为群众所欢迎,是否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新时代文明意识是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文明实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脱离实际的,而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实践始于细,细微之处见文明。当下流行的口罩文明,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前一段时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


    33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