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

春芳分享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学习历史能够让人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篇一:长平之战

  历史并不是时时都是公平和公正的,有时候,有一些人,他们明明不该承受那些骂名和嘲笑,但是因为历史,他们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无能之人。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发生了一场大型的战争——长平之战,就在这一场战争中,秦国就杀了赵国降军四十万,震惊了其他几个国家。从此以后,赵国无力独自对抗秦国,秦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霸主。

  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这是当时仅有的两个大国,长平之战谁胜出了,谁就有百分之八十的机会得到整个天下。

  早期的秦国只是周王朝的一个边陲小国,周王看秦王先祖有功,就赏赐了封国和国号,让他们镇守在周王室天下的西北方向,帮助周王抵挡北方戎族的骚扰和进犯。秦国自立国之日起,就是一个善于打仗的国家,因为多年和强悍的戎族打仗,更是多次击退了戎族,秦军的战斗力非常高。无奈秦国的地理位置实在不好,国土面积也不大,还要年年遭受戎族的侵袭,久而久之,秦国的君王们就想要将秦国变得强大起来,不要只是成为周王室对付戎族的利器,而要像强大的诸侯国那样,有能力威胁甚至取代周王室。

  是的,历代秦王们都是以此为目标而奋斗的。其实,他们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也考虑到了外部那些诸侯国的威胁。西周中后期,周王室控制不了强大的诸侯国,反被诸侯国要挟。那些强大的诸侯国吞并了周围的小国,变得越来越强大。秦国因为地处最西边,还没有受到抢夺土地的战乱之苦,但是秦国的王室们已经预见到将来周王室必然颓败,而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立足于世的道理,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周王室感谢和赏赐,而是要挟周王室。

  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先行了小部分小程度的改革变法,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受招贤令的诱惑来到秦国,为秦孝公进行了一场大型的改革变法,让秦国强大了起来。

  赵国也是一个大国,被列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也实行了变法改革,不过他们的改革是学习胡人的衣着和骑马射箭的本事,比起秦国的商鞅变法来说,范围小了许多,影响和作用也小了很多。但是尽管它的影响不足以媲美商鞅变法,可还是让赵国成功的成为了当时唯一能够和秦国比肩的国家。我们也可以得出,不论怎样秦国都要强于赵国的事实。

  这一次,两个国家因为上党之地而发生了争执。秦国发兵攻打韩国,想要得到韩国的上党之地。上党是一个军事重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各国都想争夺的地方。秦国的军队打败了韩国的军队,韩王投降,选择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的郡守却将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一看可以捡这么大个便宜,就高高兴兴的接受了。秦国见到自己的胜利品被赵国抢走,发兵攻打上党。

  赵王忌惮秦国却不怕秦国,他问蔺相如秦国有战胜白起,那我们赵国派谁去可以应战,蔺相如说,若是想要打败白起,机会很渺茫,若是之需要守住城池,那就可以派廉颇去。于是,赵王就派廉颇驻守长平。但是,廉颇和秦军对战后,失去了上党,退守长平三年不出。秦军没有办法,只好用一招反间计,先是挑拨了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让赵王换掉廉颇;另一方面,秦人中流出谣言说秦人害怕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不害怕廉颇,赵王中计,用赵括替换廉颇。赵王害怕失败,还派了使者到秦国求和,秦国将计就计在各国使者面前优待赵使,让其他国家认为赵国和秦国已经和好,从而孤立了赵国;最后,秦国悄悄将主将换为杀神白起。

  长平之战,秦国大胜,赵国大败。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篇二:沙丘之变

  沙丘是个充满了故事的地方,在这里发生了商纣王修建沙丘,设酒池肉林;发生了太子章和赵惠文王争夺权力,兵败而死,赵惠文王将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更是发生了秦始皇死在沙丘,赵高和李斯假诏杀死公子扶苏的惨剧。每一个关于沙丘的故事,背后都充满了血腥。那么,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指的是什么呢?沙丘之变又是怎样发生的?

  沙丘之变一般是指战国时期,赵国的太子章和赵惠文王争夺权力的事件,而另一件有名的关于秦始皇的沙丘事件被称作“沙丘之谋”。

  赵武灵王是沙丘之变的导火索,而真正发起沙丘之变的却是赵武灵王的长子太子章。古往今来,权力都是个充满了诱惑力的东西,有的人有权力得到它,有的人没有权力创造条件也要得到它。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王,是个精明强大的王,是个重感情的王。他先是立了韩王后的儿子章为太子,韩王后死后,他遇到了美丽的吴娃,在吴娃临死前答应封吴娃之子何为太子。可是他这样做了之后又觉得对不起太子章,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更何况自己退位以后发现十分留念权力的滋味儿呢!因为这些想法,赵武灵王就开始在继承人的身上做文章,既希望两个儿子都得到权力,自己也能得到一些军事上的权力。

  不过,不管赵武灵王想让多少人分走赵国的王权,他的初心都是为了赵国变得更好。就拿他放不下的赵国军权来说,他在军事方面建树颇多,经验丰富,更是有“胡服骑射”的壮举。赵国军队如今的强大,离不开赵武灵王的政策。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军事这个版块继续发扬光大,增强赵国的实力。

  好心的赵武灵王实在放不下心中对长子的愧疚之情,他知道,自从他娶了吴娃以后,对太子章的关心和爱护就少了很多,所以想要用权力来安抚长子。可幼子何也是自己喜欢的,怎么办呢?

  他找到小儿子,跟赵王何说了自己想要为太子章讨要几块封地,但是赵王何拒绝了赵武灵王。原本自信满满的赵武灵王感受到了赵王何的强大,他将小儿子当做一个强大的对手。太子章等人怎么约也约不到赵王何,只好请赵武灵王出手。他们计划对赵王何进行“逼宫”。赵武灵王说自己想要去沙丘选一块上好的墓地,赵王何只能答应。于是,父子三人就一起去选墓址去了。

  到了沙丘以后,太子章的谋臣田不礼建议太子章杀了赵王何,控制赵武灵王,回到朝中就以赡养赵武灵王为理由,接管朝政。太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牌请赵王何来主父宫议事,肥义很谨慎,没有让赵王何去,而是说自己先去试一试水。若是自己没有回来,就说明太子章谋反了,就要马上联系公子成和李兑勤王。

  肥义到了主父宫,没见到召见赵王何的主父,只看见了太子章和田不礼,他被两人杀害了。太子章决定再去请一次赵王何,如果他还不来,就发起兵变。赵王何见肥义没有回来,反而来了一个使者,逼问之下得知了肥义被杀的消息。赵王何怒杀了使者,调动自己的军队,包围了主父宫。赵王何和太子章的人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大战。后来公子成和李兑也赶到沙丘,并加入了战斗。太子章不敌,退到主父宫里面,主父赵武灵王就在里面。他将长子放了进来,不让任何人靠近。外面的李兑等人不敢进去,但是又想到赵王何最后也一定会冲进去杀了太子章的,于是一伙人冲进去制住了赵武灵王,强行杀了太子章。他们不敢担负杀主父的罪名,只好守住主父宫,不让主父出来。

  主父宫里面本就没有存粮,唯一的几个水果,吃光了就什么吃的都没有了。赵武灵王就这样被关押在主父宫,三个月后就被活活饿死了。李兑他们在赵武灵王死后才敢进去,并告知了赵王何这个消息。赵王何十分伤心,但是为了赵国的稳定,他只能这么做。赵王何哭着让人厚葬了父亲。

  在这场沙丘之变中,赵武灵王是整件事的导火索,也是他包庇了太子章,所以,最后只能被赵王何逼死。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篇三: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进行了一场学习胡人的改革行动,对赵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赵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猛增,国力十分强大。赵国的王室和秦国的王室一样,都是氏赵,而赵武灵王的名字就是赵雍,是历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一直都是进行时,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文化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它存在于我们的骨血中,轻易不能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最为著名的,不过早在孝文帝之前就已经有过了很多的统治者为了让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做了很多的工作和改革。

  赵国是战国时的一个强国,但是在它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它的处境却是十分危险的。秦孝公时代,秦国进行了一场商鞅变法,涉及了很多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农业都由关系。经过这一场变法改革之后,秦国国力迅速增加,成为了西方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军也成为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早在秦孝公的时代之前,魏国就已经有了李俚变法,魏国还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唯一的强国。所以,变法是一个让国家迅速变强的方法,因为它效果显著。

  赵肃侯死后,赵国面临着灭国的危机,秦国、楚国、魏国、燕国、齐国这几个国家联合起来要瓜分赵国。年少的赵武灵王刚刚面临了父亲的死亡,又被拥立为新君,年龄还如此之小,面对强大的国家的联合,他有些吃力。幸好赵肃侯给他留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这个大臣就是肥义。肥义给赵武灵王提了一个方法,就是用最强硬的办法,那几个王想要到赵国来瓜分赵国的土地,赵国就将计就计,迎接他们到赵国来。但是,这样做的话,无异于将赵国送到那些诸侯国手里。赵武灵王采纳了肥义的建议,等诸侯王们都到了赵国的时候,在赵国布置好精英部队,威慑诸侯王们,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就这样,诸侯王们虽然来了赵国,却也没有讨到半点好处,全部被赵国的军队围得严严实实的,不敢动手。回去以后,各国之间又起了另外的纷争,就无暇顾及赵国的事情了。赵武灵王趁着这个时机,和肥义一起商讨,如何让赵国变得强大起来的办法。他们认为,赵国要是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支无比强大的军队。但是赵国在这诸侯国中的军队中算是比较厉害和魁梧的,面对胡人的时候,还是会落了下风。赵武灵王喜欢胡人的东西,他不仅喜欢住帐篷,更是学会了胡人的语言。在赵国,胡人和赵人通婚是非常普遍的,所以,赵国的人都普遍长得很高大。他认为,胡人的东西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很轻便。在战场上,这个优点可以避免较大的损失。行军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快的人就能更快的占领有利的地形,了解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总之,速度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可是,赵国士兵们出剑的速度太慢了,还没拔出刀,就已经被胡人给抹了脖子。

  赵武灵王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赵国的人学习胡人的东西,既然两种人的身材体型都很相似,而且习性什么的也很熟悉,学习起对方的文化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这样就节约了很多时间,就可以训练出一支属于赵国的“胡人”军队。

  想通了这一点,赵武灵王就在赵国上下,大力推行“胡服骑射”,为将来赵国扩张领土训练“神兵”。

  赵国在诸侯国中只属于二等国家,其国家一直深受周围几个大国的威胁,并且在赵国的领土中央还立着一个中山国。赵国屡次派兵攻打中山国,都没有成功。中山国仗着自己在赵国腹地的优势,常常听从韩国的指示,时不时地就要来偷袭赵国,赵国对此很是烦恼。所以,赵武灵王十分想要强大军队,就让赵国子民进行了学习胡人的服饰和文化以及武艺,招揽了很多胡人勇士。最后,赵武灵王靠着“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

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精选相关文章:

1.中国历史文化成语故事

2.中国历史文化

3.中国历史文化

4.沧州历史文化故事

5.常州历史文化故事

6.《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277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