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故事>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5篇

春芳分享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

↓↓↓点击获取更多“全面小康”相关内容↓↓↓

★★小康社会是什么★★

全面小康的随笔:何为小康

★★小康社会是谁提出来的★★

★★全面小康理论主题征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1

【决胜全面小康·小家看小康】村里有个树莓经纪人

“做好吃苦准备了吗?不然这活儿可干不下来!”

明明多发展一个种植户,就能多一份收入。可作为树莓经纪人的纪淑华,面对前来“加盟”的同村年轻人,总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有人说她傻,不先考虑个人收益。但纪淑华却更愿意替树莓种植户多考虑,“树莓金贵,需要起早贪黑侍弄。收果子时,要赶在太阳完全升起前把熟了的果子全部收完,不然,熟过了就卖不上价了。”

新入行

42岁的纪淑华,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常安镇长兴村村民;丈夫张钧是村医,开了家小诊所。

与树莓的缘分,还得从六七年前的一天说起。晚饭时,张钧跟纪淑华聊起了他的发现:“你注意到了没,咱爸这两天老往县城跑。他一个庄稼人,过去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县城,是不是遇到啥事儿?咱咋一点儿也不知道啊。”

夫妻俩急忙问了父母。原来,老两口见夫妻俩靠着小诊所生活,孩子出生后日子越过越紧巴。张钧父亲张国文听说一家公司在搞千亩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便多次到县城打听,想试着种植树莓,拓展收入来源。瞒着纪淑华夫妻俩,也是怕他们担心。

“咱们虽然祖祖辈辈都在种地,可树莓从没种过,会不会太冒险了?”

“公司给培训到位!而且听说还有个农村经纪人的活儿,从农户那儿收树莓,每斤有几毛钱的服务费。”

“农村经纪人,是干啥的?靠谱吗?”

“公司说,就是带动农户加入树莓种植的人,另外还要把公司和农户的信息对接好、沟通好。”

听着“农村经纪人”这个新鲜词,纪淑华夫妻俩有点半信半疑。

第二年春天,张国文在自家地里种上了树莓,同时,作为经纪人,他还动员十里八乡的村民种树莓。

一年过去了,收入很不错。眼瞅着经纪人的生意越来越好,光靠张国文一个人张罗不开了。考虑到张钧忙着小诊所,虽然纪淑华文化程度不高,但账头清,于是全家人一致决定,让纪淑华加入进来帮忙经营。

一顶遮阳棚,一张小方桌,一杆秤。树莓丰收季,就在这方寸之地,张国文和纪淑华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时收完果筐,已是凌晨时分。

挑大梁

纪淑华做事仔细,上手也快。2016年,张国文放心地把经纪人的活儿全部交给了她。种好树莓不容易,但更难的是收购时围绕树莓评定级别。

纪淑华全面接手树莓经营那一年,正是同村的老朱第一年种树莓。几箱树莓送到服务点,纪淑华仔细一看,果子摘得碎,杂质也不少,坏果虽然不多,但按规定只能定成二等果了。

“朱叔,下次送果的时候,您看能不能再挑一挑?这样等级上去了,您也能多挣点儿。”

“这果还摘得不好?咋的,姑娘,自己当家了,这是故意卡你叔呢?”

“朱叔,您可别误会!这样吧,这次给您算一等果,下次您多帮我的忙!”

午饭时间,纪淑华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替老朱把坏果一颗颗挑了出来。为这事儿,纪淑华整整忙活了两天。“农户送到公司是几等果,我们的服务费是不变的。但果子等级差一级,一斤就能差2毛钱。我总想着,能让乡亲多挣一点是一点。”纪淑华忙活的身影,前来送果的农户们看在眼里,都称赞她厚道。

隔了两天,老朱又来送果子了。“侄儿媳妇,你看我今天的果儿咋样,不用你再挑了吧!”

纪淑华一看,嗨,一筐筐果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她和老朱都笑了。

奔小康

做树莓经纪人几年下来,纪淑华对自己的要求从不放松。每年冬春季,公司组织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她期期都参加,认认真真学;老种植户那里,纪淑华也经常去请教,把经验总结成精确的数字标准:“1亩地最多种1200棵树莓苗,隔1米挖1个坑,隔2垄栽1垄,1个坑里最多4棵苗。”

这些经验,如何传递给新加入的农户?纪淑华用了个笨办法,一得空,她就到地里帮着整理树莓苗,手把手教新农户提升种植水平。慢慢地,致富效应越来越明显,新的种植户越来越多。

收购季,有的农户拿不出钱给请来的帮手发工资,纪淑华就主动掏钱借给大家,不收利息。在收购点将鲜果装车,原本是经纪人的活儿,大家看她忙不过来,纷纷主动搭把手。今年最后一批树莓下了枝头,纪淑华一拢账,光是服务费就挣了近6万元。

如今纪淑华一家,在村里盖了8间新房,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又在县城买了楼房。“日子能过得现在这样好,之前咋能想到呢?更带劲儿的是,我们不但自己富了,乡亲们也能一起赚到钱。”

当上农村经纪人以来,纪淑华已经发展了80多户村民种植树莓;有的自己干得好,还和她一样成为经纪人。近年来,宾县加快优化种植结构,村村都有像纪淑华这样的农村经纪人,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仅纪淑华所在公司的经纪人,就带动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多元。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2

他是一束光,照亮山和远方——追记倒在扶贫一线的挂职副县长邱军

站在自家门口,42岁的张应芬目光怔怔地向坡底望去,她怀揣着一丝期待,想象邱军会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全家人面前。待她缓过神,才不得已接受现实,曾经亲切喊她“大姐”的挂职副县长邱军,再也不会出现了。

邱军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员工。2018年12月,他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挂职担任副县长,主抓扶贫工作。

张应芬的家在华池县南梁镇高台村。提起过去的日子,她嘴上老挂着一句话,“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张应芬的一儿一女,被当作全家的希望。邱军来帮扶后,为张应芬子女升学的事忙前忙后:

得知张应芬女儿休过学,邱军专门去学校找到孩子并开导她,临走还留下慰问金。

邱军自己舍不得买鞋,在他手机“购物车”里,一双皮鞋迟迟不肯下单。但得知张应芬儿子高考中榜时,他花了2000元从网上买了皮鞋、运动鞋和行李箱,亲手送来,鼓励孩子努力成才。

张应芬和邱军以姐弟相称。在邱军的帮助下,张应芬更勤快了,房前屋后被她拾掇得体体面面。虽然俩人关系很亲切,但一发现张应芬的缺点,这个“弟弟”往往直言不讳,督促她改正。

挂职期间,华池的山川梁峁都留下过邱军的足迹。每到农户家,他坐在炕头聊家常,察看住房和饮水安全,了解产业发展。摸清底数后,他铆足干劲,经常通宵写调研文章,找帮扶出路,为老区群众勾勒致富蓝图。

如今在华池的大山里,有邱军协调实施的沙棘苗产业,也有他挨家挨户动员规划的奶牛饲养场,还有他争取助学基金为乡村学校安装的崭新路灯……

2019年华池县顺利脱贫,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就在他挂职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却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

在重症监护室中,邱军依然放不下心县里的事。在病床上他用凌乱的字迹,留下最后的嘱托: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对来年的资金使用要有个大概规划……

2021年1月8日下午,邱军终因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9岁。

走进邱军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块小白板,上面是他写的6项扶贫计划,用来时时提醒自己。

和他一起共事的当地干部周祥博说,只要是邱军想做的事,他就一定要做成。周祥博还记得,邱军下乡发现许多农村学生沉迷手机,他便多方询问。跟孩子们聊天中他发现很多孩子有打羽毛球爱好。“没想到,他回到县城,就策划全县举办了一场小学生羽毛球赛,还请来了教练。”周祥博说。

2021年1月11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追授邱军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大姐,我来看你了。”如今斯人已去,在张应芬的脑海里,却还反复着邱军常常说的一句话。

“以前我走在黑暗中,他就像前方的一束光。现在我要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辜负他的期望。”张应芬说。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3

【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多措并举,福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靠养蜂摘帽的贫困户说——“日子就像蜜一样,甜!”

核心阅读

自2016年起,福建省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通过多项措施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多方合力,构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产业,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培训技能,增强贫困残疾人就业信心……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脱贫。

截至12月15日,福建省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5538人,农村新增残疾人就业15875人;贫困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47.5元增长到2019年的11738.2元……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近年来福建省多部门联动的努力,更是全省残疾人不息的奋斗。

2016年,福建省启动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产业扶持、促进就业帮扶等多项措施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截至2019年底,55508户66284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截至今年9月底,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3223户4176名残疾人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住房就医有保障

基本生活兜住底

才刚出院没几天,家住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的廖妹便拉着丈夫蔡天伦在自家的早餐店忙活了起来。早晨6点开门,中午12点左右收摊。拌面、油饼、米线……虽说早餐种类不多,但也能有三五十元的收入。“一个月营业10天左右,有几百元的收入了。”廖妹笑着说。

廖妹一家四口,其中3人残疾。原本蔡天伦在外务工,2010年底,被查出股骨头坏死,此后行动不便,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廖妹一家被纳入了低保户。

近几年,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一个月的补贴收入相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现在,低保金加上残疾人的各项补贴,全家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廖妹说。

出了早餐店向前走十几米,有一座小白房,那是廖妹一家3年前建起的新房。为了改善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福建对全省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进行了安全等级鉴定,并将需要修缮、新建的住房纳入危房改造或“安居工程”项目。2017年,廖妹一家的老木屋也被纳入其中。“危房修缮补助了4000元,住建部门补助了1.45万元。”摇晃的老木屋变成结实的砖瓦房,廖妹没怎么操过心。

住房有保障,基本的生活也有兜底。廖妹患有哮喘病,近两年,病情变得严重,住院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医疗的花销却越来越少。原来,为加大扶贫力度,福建将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等制度保障范围。“住院一次,自己只需要花不到100元,其他的费用医保都直接报销了。”廖妹算了一笔账。最让廖妹担心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孩子原来每年有500元的助学金,今年升入高中,助学金也增加到了1000元。”

近年来,福建省出台多项举措,多部门合力共同构筑社会保障兜底体系。“我们不仅在全省范围建立了‘一户多残’家庭专项补贴和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还对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标扩面。”福建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朱森来说。

扶贫基地兴产业

多方参与助增收

50箱蜂产蜜800多斤,市场销路挺好;50只鸡,减去成本,每只也不少卖……临近年末,武平县桃溪镇新兰村贫困户李先锦在家门口算起了今年一年的收支账。“再减掉一些七七八八的开支,今年少说能存这个数!”说着,李先锦眼睛眯笑成一条线,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下。

“2万?不少啊!”“是啊!多亏了养这蜂!”李先锦笑着直点头。靠养蜂,去年年底,老李顺利脱了贫。

因为身患先天性小儿麻痹,双腿无法正常行走,今年59岁的李先锦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可想脱贫,光靠政府救助也不行。“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2017年,听说邻村肢体三级残疾的刘成生通过养蜂挣了不少钱,老李心动了,开着三轮车,直奔刘成生家请教经验。

“我从合作社购买蜂种养,技术他们支持,产的蜜他们也保价回收。”刘成生介绍。近几年来,福建省残联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农村电商+”等形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业增收。作为武平县残联指定的扶贫基地,梁野仙蜜养蜂合作社通过采取政府补助1/3、公司扶持1/3、农户自筹1/3的“三三制”帮助贫困残疾人通过养殖蜜蜂创收。

“一个蜂箱360元,我只需要出120元。”老李一口气购买了10个蜂箱。一开始,老李也不知道怎么养殖,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和刘成生就天天上门指导。不仅如此,县残联和合作社还多次举办养蜂技能培训班。“培训期间,包吃包住还给报销车费。”从最初的10箱到今年的50箱,几年下来,老李也变成了一个养殖大户。“日子就像蜜一样,甜!”

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既“输血”更要“造血”。“通过‘三三制’扶贫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残疾人投资难、技术难掌握、产品难销售等问题,还极大地增强了残疾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朱森来说。

免费培训学技能

助力就业增信心

“运营直播账号,前期要做好预热宣传,制作一些预告视频和海报。”在泉州高级技工学校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上,杜加兴紧盯讲台上的PPT,一字一句地记下课堂要点。这是杜加兴辞职创业后参加的第一次培训,也是他自工作以来参加的第十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6月,34岁的杜加兴结束了自己8年电商客服的工作,回到家乡——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创办了自己的电商公司,主要帮助企业运营网络商铺。

公司创办才不过半年,成绩却不一般。“光儿童睡衣,我们一个月就卖出了8000单。”最近杜加兴想带着职工一起尝试直播卖货,“刚好泉州市残联和市人社局组织了直播带货的电商培训班,我就来免费学技术了。” 对杜加兴来说,每一次的培训不仅带动了他技能的提升,更给他带来了走出去的勇气。

技能培训为杜加兴的事业不断添加动力。2012年,凭借自己打字快的优势,他在晋江市一家鞋厂找到一份电商客服工作。可时间一长,自己的短板也显露了出来:由于不熟悉办公软件的使用,每月末的对账工作,杜加兴总比其他同事完成得慢。2013年,福建省残联举办了全省残疾人电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泉州市残联的推荐下,杜加兴成为第一批学员。此后,关于计算机和电商运营相关的培训班杜加兴一次都没落下。

2015年,杜加兴参加了一场美工制作的培训。这次培训后,他不仅被聘为全省残疾人电商培训班的助教,更通过结课后举行的专场招聘会找到了新工作。“工资比以前高不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1万多元。”如今,杜加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想带动更多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提升技能、实现价值。

“职业技能培训班的举办,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的就业信心。”福建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东才介绍,每年,残联都会根据需求举办多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涵盖电子商务、面点制作、手机维修等专业技能及粮食作物、果蔬、家禽家畜等农村种养项目。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精致小康绘就“幸福威海”同心圆

金秋十月,依山傍海的威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就在十一长假前,全新、立体的上海路“大转盘”在威海经区全线通车,转盘内的圆形四季风景绿地也惊艳了路人,不少市民还跑到附近的高栋建筑上一睹这个“彩色齿轮”的“芳容”。这个地方是经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前因为车流日益增多成了不少上班族的“每日一堵”,如今,“大转盘”彻底转动了往来车流。

近年来,威海坚持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以全面小康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圆心,以精致城市发展要求为半径,正在绘就“幸福威海”同心圆。

临近中午,威海荣成上庄镇大李庄村的28位80岁以上老人陆续出门,来到“暖心食堂”免费就餐。记者看到,老人们利用餐前一刻钟和同村的老伙计拉一拉家常、听一听党的好政策、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到了午饭的点,一分钱不花的两菜一汤热乎饭就上了老人们的桌。平时家里有啥难事,跟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打个电话唠叨两句,一准给解决。”上庄镇党委书记董昭胜说。

推进海岸线修复、山体修复、河道治理、河库绿化等三年行动计划,让老百姓推门见绿,人居环境逐步改善。走进环翠区嵩山街道五家疃村,一面断壁前的石窝剧场质朴却新潮,村民们在这里散步、纳凉、跳广场舞

“去年改造前,这里一直是无人看管的废弃采石场,可以说是村庄的‘环境伤疤’。”嵩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萍说,如今,石窝剧场不但成了村民喜爱的场所、网民热衷打卡的网红景点,还带动乡村旅游越来越旺,促进农民增收。

停车难、行路难、垃圾处置难、历史遗留问题……与城市发展进程相生相伴。威海围绕解决办理不动产权证难、处置闲置项目和半拉子工程、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和解决城市管理服务中不精致、不文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解决精致城市建设中的短板与问题。

截至目前,威海累计盘活125处闲置项目及半拉子工程,10.4万套房屋达到分户办证条件。今年,威海市成立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规划整治工作专项小组,启动中心城区低效用地规划整治工作,摸排出40个地块低效用地,并制订出三年整治计划。

路不平、灯不亮、草不绿、狗不拴……别看都是小事情,但却让百姓幸福感大打折扣。为了让这些不文明、群众不满意的小事情有着落、有人管,威海打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平台、城管平台,热线事项同时派发镇街和部门,快速高效解决群众诉求。

在威海,一部“市民通”App可以随手拍、随时传,哪里不精致由市民“点单”来整改。上线以来,13大类234小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了“秒上传”和“秒解决”。在全国261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威海市稳居全国第一。一位威海基层干部说,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城市管理的“啄木鸟”志愿者。

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表示,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能否吃得放心、出行顺畅、居住惬意、有病无惧、老来无忧,是威海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精致城市的最重要衡量标准。

如今,对于280万威海市民而言,小康生活,就在家门口“长”出的130余个口袋公园、42处城市书房里;小康生活,就在7213个为市民错时开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里;小康生活,就在30余个社区食堂、395个老年餐桌的饭菜飘香里……2019年,威海人均GDP达到104615元、约为全国的1.5倍,交出了一份精致小康的高品质答卷。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5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用了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过程。建国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实现了我国的工业化,让我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党的100周年这一隆重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地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中华民族取得了斐然的历史性成就,而在这成就背后,是勇往无畏,勤劳奋进的中国人民,也是光荣正确、指引人民前行的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这背后蕴含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小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美好的愿景。建国前人民在温饱线上的挣扎,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剥削,黑暗的现实令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无比向往。一个人人都吃得饱,穿得暖的时代。共产党成立以后,一直以为人民谋幸福当做自己的工作目标。中国人民一直把小康社会当作追寻的目标,只可惜受到种种因素限制,这一目标在过去从未实现过。中国共产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书写了一段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开始与世界接触,中国也迎来了许多机遇,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推进,中国人民完成了消灭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历史性成就。随着全面脱贫攻坚的完成,中国人的小康目标终于得以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道路,其中又蕴含了怎样的中国故事呢。这其中既有党的坚强领导,也有人民的不懈奋斗。

党的坚强领导提供了政治保证。共产党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我们党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党中央注重实际,规划出精准的小康施工图,建立起的层层落实体制机制,确保了政策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以人民中心,彰显了党的价值取向。小康社会为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党一直鼓励着人民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在脱贫攻坚战中,举全国之力,派驻数百万干部驻村帮扶,投入扶贫资金以亿万元计。在举国体制的强大动员之下,各系统、各行业广泛参与建设小康,汇成合力。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共产党将战略步骤细化完善,每个阶段都有清晰明确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八大后被赋予了更高的标准和内涵。战略步骤的完善,小康社会内涵不断丰富。这表明党的坚强领导是科学的,逐步完善的。

中国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也离不开人民的不懈努力。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改变我们国家贫油局面的铁人王进喜,一生为中国人民能够吃饱穿暖而奋斗的袁隆平,为国家民族独立自强而投身于两弹一星事业的邓稼先。不止是这些大人物,还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或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又或在为他人的幸福生活不停奔走。正是每一位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14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力量比任何事物都要强大。从社会主义的建设,到改革开放的推进,再到全民抗疫,人民始终奔走在一线,为建成一个富强文明的中国做出自己宝贵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光辉历史是我们国家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蕴含的经验与故事,必将引导指引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相关文章:

2020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优秀作文范文5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演讲稿小学生5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演讲稿1000字五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5篇600字

2020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优秀作文800字范文5篇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故事演讲稿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5篇600字

关于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故事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故事

    3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