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给四个爹妈当“闺密”的故事(2)
演艺圈孝子,做四个老人的“男闺密”
北京市五环以内禁止养大型犬,李晨和妈妈非常喜欢动物,也养了两条大狗。为这两条大狗,李晨给母亲在北京五环外租了两亩地,盖起了农家乐。农家乐盖好后,他常抽空去看望妈妈一家三口,并经常邀请亲生父亲和继母到家里做客。两家七口人在一起快乐地打牌、聊天、包饺子,亲热得就像一大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令李晨倍感幸福。
有趣的是,妈妈和继父偶尔在生活中产生了小矛盾,还会向儿子“告状”,让他给评理。李晨一直坚持“向理不向人”的原则,谁做错了,他就逼着谁向对方道歉。当听说爸爸和继母闹不愉快的时候,他也会拎着礼物上门,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发展到后来,几位老人简直把这个孝顺又懂事的儿子当成了“闺蜜”,遇到好事第一个找他分享快乐,遇到烦心事也向李晨倾诉。
除了一双金手镯,李晨没给妈妈买过太名贵的礼物,平时带回家最多的是蜂花洗发水、六神沐浴露、蓝月亮洗衣液、百雀羚擦脸油……虽都是便宜货,但他知道妈喜欢,买回去,她就会用。比送妈妈LV包包之类的奢侈品,她既不舍得用又看着心疼强多了!李晨经常去看望妈妈和继父、爸爸和继母,只要是带给爸妈的礼物,一定少不了继父继母的。
李晨的孝心还表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他清楚地记着父母爱吃辣,但怕花椒;喜欢稻香村的传统点心,最爱驴打滚也最怕驴打滚,因为黏牙;喜欢吃葡萄不吃提子,因为剥皮麻烦;虽然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还是喜欢喝雪碧,不过只喝柠檬味的,冰茶味的不要;只盖棉被,云丝被、鸭绒被统统敬谢不敏;夏天空调定在27℃,再低就会觉得脚踝发胀;冬天每两天洗一次澡;零碎的东西找不到了,直接去鞋柜里面翻……
他每月去一趟超市,每次必买一种售价4.6元、吉利牌的微波爆米花。这是他妈妈离不开的一种小零嘴,每天吃完晚饭,她就会搁一袋进微波炉,爆好之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一边喂给家里的两条狗——桌子和凳子。“买什么味道的也是有讲究的,我妈不吃巧克力味,桌子不吃草莓味,凳子不吃香蕉味,所以只能买黄油味和原味的。”李晨说。
李晨不但爱妈妈,也爱爸爸。他一直觉得对爸爸照顾得太少,所以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在北京拍戏的机会,他立即把已退休的爸爸接到剧组,在拍戏的空当陪他聊天。爸爸每天都在片场转来转去,兴致盎然地看剧组拍戏,每天都乐呵呵的,一开始剧组的人还奇怪这位老人是谁,后来才得知他是李晨的父亲。
爸爸的收入不高,李晨就将自己的信用卡办了一张副卡给他,让爸爸想买什么就刷。“我感觉我爸花我的钱比我妈花起来要理直气壮多了,每个月他都能刷个几百上千,根据账单显示,他刷卡基本上是在超市,主要是买烟买酒自己享受了。”李晨笑着说,他还拿着爸爸的水电煤气单跑了一趟银行,委托代扣,全部从自己卡上走,爸爸就不用自己去交费了。
以前,逢年过节,李晨通常会很“实际”地给妈妈一些钱:“妈,您自己喜欢什么就买,别心疼钱。”演完《唐山大地震》,切身感受那种生离死别后,他开始尝试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2010年7月,《唐山大地震》首映,李晨带着妈妈一同走进电影院,看完后,他转过身抱着妈妈说:“妈,我爱您。”妈妈眼噙泪水,欣慰地说:“儿子,谢谢你!”
近几年,随着李晨塑造的一系列角色赢得观众好评和喜爱,获奖无数的他成了实力派当红小生。但李晨对名气却很淡然,于他而言,这些虚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孝顺好四位老人。
因为一份相依相伴的母子情,2011年2月14日,李晨收获了“演艺圈十大孝子奖”。当妈妈作为颁奖嘉宾,将奖杯放在李晨手中时,他瞬间蹦出热泪,一把将妈妈拥入怀中。
2012年1月,《北京爱情故事》热播让李晨人气大涨。5月,“2012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公布,李晨作为当红小生首次上榜,位列第56名,与黄晓明、陈坤、邓超、文章等内地小生一起,成为影视圈的中坚力量。
今年9月,见儿子出演男一号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在五大卫视热播,收视率连续冲高,爸爸妈妈和继父继母纷纷打来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并夸赞儿子的演技越来越棒了!正在新疆参加2012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的李晨,则在电话中告诉四位老人:“咱们一大家子好久没出游了,等我参加完这次的摩托车比赛,就带你们旅游去!”
2002年春节前夕,妈妈还将一把车钥匙交到李晨手中——一辆比赛专用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