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古代知识>

广东深圳在古代叫什么名称

福萍分享

如今的深圳,已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北上广深”中外皆知。那你知道广东深圳在古代叫什么名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深圳在古代叫什么名称,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深圳在古代叫什么名称

广东深圳在古代叫什么名称

深圳在古代叫做鹏城。

深圳,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地处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深圳古时候曾被称宝安县、新安县。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战国时,深圳属于南越之地。

秦代时完成统一,设置郡县,深圳属南海郡。

西汉时增设州(刺史部),深圳属交阯刺史部南海郡。

东汉时,深圳属交州刺史部南海郡。

三国时,深圳属吴国交州南海郡。

西晋时,深圳属广州南海郡。

南朝齐时,深圳属广州南海郡。

隋代再次统一,重置郡县两级行政,深圳属南海郡。

唐代增设道行政区,深圳属岭南道广州。

宋代改道为路,深圳属广南东路广州。

南宋时深圳仍属广南东路广州,地名富场。

元代设置行中书省,深圳属江西行省广州路。

明代时调整行省边界,深圳属广东广州府,地名官富。

清代时深圳属广东省广州府,地名深圳。

深圳名字的由来历史简介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过繁华市区,“深圳”一名,就来源于它,“圳”是指“田边水沟”,“深圳”就是“深水沟”。

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纂《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在历史上不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为此,由负责当地治安的官富巡检司长官廖膺宠主持,于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此桥以石头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桥”的前身。

据说,“深圳”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1410年(明永乐8年)的史籍,当时的深圳只是东莞县的一个小村庄;清朝初年,建立深圳墟,到了 1688 年(清圣祖康熙27年),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深圳墟的记载,清代新安县展界后,当时在今罗湖区老街一带出现一个墟市(乡村市集),当中主要聚集着客家人,因为村落的西侧有一个深水沟,而客家话中称呼水沟为“圳”,于是这个乡村称之为“深圳墟”;

至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新安县域内已出现36个墟市,深圳墟是其中一个颇为繁华的墟市,拥有东、南、西、北四门,每到农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来了一片热闹的赶集“墟日”,最为繁荣之所是东门一带(今东门老街),便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由于深圳墟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优势,三条道路(从元朗到惠州,从南头到沙头角,从布吉到九龙)都在这里交汇。深圳河与主要支流——大沙河、双流河和清水河冲刷出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深圳墟正好位于这个谷地的中心,因此很早就成为市场贸易繁荣的小镇,也相当富庶。

深圳各区的名字由来

“深圳”这个地名,第一次在史籍中出现,是在1410年(明朝永乐八年)。最早是一个村庄,因为村庄周围有很多水沟,所以叫“深圳”。后来,深圳就一步一步从一个村庄的名字,变成了一个镇的名字,一直到今天,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名字。蜿蜒的深圳河,高楼大厦这边是深圳,农田那边是香港:除了城市名,还有一条河也叫“深圳河”。这条河就在深圳的最南边,是深圳和我国香港特区的界河。从深圳到香港,都会从这条河上跨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现已发展成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深圳”一名始自明代,南方人习称河沟为圳或涌,因所处环境河沟纵横,故名深圳。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到明朝时,朝廷建立新安县,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1842年至1898年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条约,将原新安县的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罗湖区,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设立于1979年。因境内有罗湖山而得名。1981年,为发展深圳经济,横亘在罗湖桥边的罗湖山被铲平,为罗湖区腾出0.8平方公里的宝贵用地,深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此开始。

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设立于1990年。关于“福田”一名的由来,说法有二:一说源于宋代所题“湖山拥福,田地生辉”之词;一说源于史书记载,南宋时期上沙村始祖黄金堂的四子到松子岭南麓建村,开荒造田,块块成格,故名“格田”,后来看到庄稼碧绿,形似图幅,于是更名为“幅田”,后人谐音为“福田",意为“得福于田”。

南山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设立于1990年,早在宋代以前,南山这一名称就已存在,一说是指南头城南面的山,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陆地上最南面的山。南山区因境内有风光秀丽的大、小南山和建村史已有700多年的南山村,故得名。

盐田区,位于深圳市东部,成立于1997年,有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的盐田港。古代的深圳以盐产著称,先民靠海吃海,煮海水为盐,清朝时期,在现盐田港东北角的海滩上,出现了一个交易墟市,后来墟市越来越大,开始有人搭棚逗留,逐渐,露天的墟市变成了村,因在海边造田晒盐,故得名盐田村。

宝安区,地处深圳市西北部,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为宝安县,宝安县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因境内有座宝山(在今东莞市境内),其山多银,"言宝,得宝者安,凡以康民也”,山有宝,得宝者安,所以旧郡以‘宝安’为名。

龙岗区,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原属宝安县,1993年设区,因区政府驻龙岗中心故得名。“龙岗”之名源于传说中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尘,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故留居此地,群龙便环绕护卫,化作山岗。

深圳各区、镇地名由来及其故事

1【深圳】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于清朝初年方才建墟。“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深圳”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2【鹏城】

深圳又名“鹏城”,源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湾畔的大鹏古城。古城位于龙岗区大鹏街道的鹏城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千御守户城”,简称“大鹏所城”。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又将深圳称为“鹏城”,寓意深圳似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勇往直前。

3【福田】

福田的名称来源于“福田村”,据说跟沙头的黄氏有关。南宋光崇年间(1192年),上沙村的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西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造的田一块块象格子一样,就取名为“格田”,后看到田里的庄稼颜色碧绿,好似幅幅图画,心理非常高兴,又将“格田”更名为“幅田”,因“幅田”中的“幅”与“福”同音,再改名为“福田”,有“得福于田”之意。“福田”的另一种说法,据说源自宋词的“湖山拥福,田地生辉”题词。

4【车公庙】

从前的广东、香港一带,建有很多的车公庙。传说,纪念的是车公——车大元帅,此人是宋朝的名将,智勇双全,曾经成功平定过江南之乱,南宋末年,宋帝南下避难,由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了广东深圳一带。车大元帅去世后,后人为表其忠勇,就为他立庙供奉。还有一种说法是,到了明朝末年,广东一带瘟疫蔓延,不少居民染上恶疾,相传车公在乡民梦中显灵,协助他们消灾解困,令瘟疫尽除。于是,乡民就在车公显灵的地方,建庙供奉。如今的车公庙,已是深圳的中心区,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以及深圳地铁,贯穿其间,当年香火旺盛的庙宇在哪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

5【罗湖】

罗湖的名称来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存在的罗湖村。“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带有“罗”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遗留,“罗湖”就来自周围湖塘众多的那座山的名字。“罗湖山”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即被夷平。

6【南山】

在广州东部一带,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处民村也叫南山,后来逐渐淘汰,只有深圳南山得以保留。南山这一名称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存在,历史上,南山村名变更过多次。以前,因南山村民大多姓陈,曾叫“陈屋村”,后来,因村址位于大南山麓北侧,又得名“南山村”。

大小南山的得名,一说是指南头城南面的山,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陆地上最南面的山。

7【南头】

南头的名称有一种解释是,“南头”是“南山”和“沙头”的合称。这里靠近海湾,历史上曾形成过由入海河道冲击而成的大沙滩,在本地话里就叫“沙头”,而当地人就将南山和沙头合并,称“南头”。明朝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曾写过一首诗,赞扬南头父老对抗击外国侵略的支持,题目中就有“驻节南头”四字。这是对“南头”的最早文字记载,说明至少在明朝中叶,“南头”就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称呼。

8【盐田】

盐田的名称来源于“盐田村”和“盐田墟”。盐田村、盐田墟的最早历史记录,出现在清康熙《新安县志》里,因在海边造田晒盐得名。清朝时期,在现在盐田港东北角的海滩上,出现了一个交易墟市,许多人不走山路,而是从海路划船、乘船而来,这就是盐田墟。后来墟市越来越大,赶墟的人就在墟市边搭棚逗留,露天的墟市逐渐演变成盐田村。深圳历史上形成的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地名不少,除盐田村、盐田墟外,还有盐灶村(现在大亚湾核电站北侧)、盐寮下村、盐田田寮下村、盐下灶村等。盐田村位于梧桐山下,清代初年还在此设有盐田汛,“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

9【沙头角】

沙头角是中国南大门的一个特殊的边陲小镇。清朝中叶,这里就是个规模很大的行政村,到了清晚期,由于新界的划分,沙头角村被一分为二。沙头角的得名,有一个颇富诗情画意的传说:相传清朝的一位大臣出游到这里,面对眼前碧波荡漾的大鹏湾、银白的沙滩,随口吟出“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句,沙头角因此得名。还有一种说法则比较血腥。“沙头”其实是“杀头”,沙头角是个杀人场,清朝时,抓到的海盗就是在这里被砍头的。

10【宝安】

宝安县取名“宝安”,据说是由于今属东莞市的宝山,古时产银,银在当时来说是十分珍贵的,所以“言宝,得宝者安,凡以康民也”。还有一种说法是,“邑地枕山面海,周围二百里,奇形胜迹不一而足,而山辉泽美,珍宝之气萃焉,故旧郡名以‘宝安’而名”。

11【沙井】

沙井曾称龙津。沙井兴起与陈氏家族有关。北宋末年,为避乱,陈氏经福建侯官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中期,陈朝举迁入归德盐场(现在的沙井、松岗等一带)涌口里。陈朝举可能是个级别不太高的盐官,当时古深圳地区的盐业已经非常发达,归德盐场的附近,有一个叫云林的地方,已经比较繁荣,陈氏就在云林的附近定居生活,这里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时沙很多,就取地名为沙井。

12【福永】

福永之名由来已久,据传这里地接海滩,只有一条街,后由于海泥淤积,沿海滩涂伸展为陆地。靠近海边处加建了上、下街,商业活动逐渐移来,旧街则成了居民区。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吸引了东莞、番禺、中山、顺德等地移民集居,日渐成墟,取名“福永”,表达“永远幸福”的吉祥寓意。明朝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记载,公元1575年,明政府在福永村南面,设立“福永巡检司”——主管社会治安的基层政府机构,这是关于“福永”的最早文字记载。

13【公明】

公明名称来源于原有的公明墟。1929年,公明墟建立,这个相对年轻的墟市,是宗族纠纷的结果。明朝天顺年间,在现在将石村的附近,就有了周家村墟;到清嘉庆年间,出现了白龙岗墟,也就是今天的薯田埔村的前身,还有永长墟(在今松岗罗田);清光绪年间,原来的白龙岗墟附近,又出现了丰和墟。其中,以丰和墟最为兴旺。后来,因为这几个宗族之间发生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与上村的交界处,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又叫义和圩(即移和圩)。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义。

14【观澜】

观澜原来叫“官难”。在建立观澜墟之前,附近的居民赶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后来,东莞知县派人勘定了观澜墟的地址,它坐落于新安、东莞两县之间,而新安、东莞各自都在墟内设置了地方治所,当官的互相牵制,所以,老百姓都叫此墟“官难”,以为一种讽喻。后来,一位很有名气的叫邓坤的风水先生,云游到这里的河东岸,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河水,大赞好风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于是“官难”墟也就改名为“观澜”。

15【石岩】

石岩地处风光秀丽的羊台山北侧山脚下,是个古老的居民点,远在北宋时期,已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清嘉庆年间,这里开始建墟。石岩的名称来历,与一个古寺有关。石岩原叫“乌石岩”,这里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供奉观音,洞中央有一大石座,供奉的人燃放鞭炮,投掷在石座上,见石座呈现褐黑色,就说是显灵,于是将大石洞称为“乌石岩庙”。后有人在此修建庙宇,名为“慈石古寺”,有石级通到大门,牌楼上书“乌石岩”。“乌石岩墟”因而得名,后来改为石岩。

16【龙岗】

龙岗多山,山岗犹如伏卧的巨龙。传说中厌倦天宫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尘,四方飘游,看到龙岗这一带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心生留恋而留居,于是,群龙便化作山岗环绕护卫。神话传说必伴随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龙岗先后是越国、楚国的属地;三国时期,经过吴国的拓展开发,龙岗一带人口渐多,日趋兴旺;宋朝末年,龙岗的主人,是现在横岗街道的荷坳乡人;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从梅县、兴宁、五华等地,迁了一些人来龙岗定居,1881年,正式命名龙岗。

17【布吉】

布吉得名,与俗称“布隔”有关。在300多年以前,在现在的铁路西侧,有一个莆隔村,因为客家话中,“莆”与“布”发音相近,到了清朝中期,逐渐被称为“布隔”村。清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在村的南面建起了丰和墟。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设了一个“布吉站”,“布隔”遂就称为“布吉”。现在,深圳本地的一些老人还称“布吉”为“布隔”。

18【平湖】

平湖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已经有48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平湖包括三个村——伍屋围村、大围村、松柏围村,巧的是,这三个村的形状都极像动物:伍屋围村的地形,非常像一只螃蟹,大围村极像一只蚌,而松柏围村像一只虾。村民们认为,螃蟹、蚌、虾都是水生动物,必须有湖泊才能成活,而当时这一带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一无江河,二无湖泊,水资源较为贫乏,出于对水的渴望,人们就将此地称为“平湖”。

19【坪山】

坪山原来叫“东头岭山”,至少在南宋时期,已经有大批汉人从中原南迁而来,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曾、张、黄、戴四姓的客家人,先后从兴宁、韶关、福建等地迁居龙岗“东头岭山”周围,即今日坪山大万世居、六联村一带。当地地势较为平坦,仅东南部有一个较高的田头山,其余均山丘,较为低矮,故起名“坪山”。

20【葵涌】

葵涌历史悠久,在这里曾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等文物,发现了宋代的墓葬,表明很早就有人在这一带居住、繁衍。在古代,这里河流交织,长满蒲葵,得名“葵涌”。“涌”是东部乡民对入海河段的特有称呼,海水涨潮时,潮水涌入河段,使河段变咸,乡民习惯地称之为“涌”(音“冲”)。

21【坑梓】

坑梓有一著名的黄氏围屋群,分布于坑梓街道的东部和西部。黄氏一世祖于明清之际,由梅县迁居坪山江边村,二世祖于清康熙三十年,携3子迁居到坑梓老坑的祠堂街,三世祖仍住老坑祠堂街,育有9子,后分居草堆岭、对门岭等地。“坑梓”得名与老坑有关。老坑因三面环山,居民住在中间的一个大坑上而得名。相传,坑梓镇城内以及沙梨园一带的村民,就是从老坑村的老祠堂分出的,所以史称“坑子”,意即“老坑村的子孙”,又因“子”与“梓”同音,后人遂改“坑子”为“坑梓”,意寓“老坑”是故里。

深圳最早的“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个郡;南海郡设四县:龙川县、博罗县、番禺县、四会县。今天的深圳这一带,大体上归番禺县和博罗县管辖。

汉朝盐铁专营,各地设盐铁官,南海郡在番禺之东,设“东官盐场”,置“番禺盐官”,官署就在今天深圳南头城一带。如果说深圳是一座古城,也就“古”到南头城这里了。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在其东部和南部设立东官郡,领宝安(男相。“男相”是分封制度五等爵中最后一级的“采邑”主,是封邑)、安怀(令)、兴宁(令)、海丰(男相)、海安(男相)、欣乐(男相)六个县。宝安县是深圳古代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东官郡的郡治和宝安县治都在南头城。

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改名为东莞县,县治从南头城迁到了莞城。

南宋以后,东莞县管辖的地区开始隔江分化,珠江西岸设立了香山县,东莞县只辖东岸。

明初沿海设防,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东莞县置南海卫,并设大鹏、东莞、香山三守御千户所。其中东莞守御千户所设在今深圳南头城。万历元年(1573年),为扩建东莞守御千户所基地,从东莞县南部分出新安县,县名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这个新安县辖区差不多就是今日深圳市的前身,那时香港属于新安县管辖。

可以说,深圳的前世,一是盐城,二是移民城,三是海防城,是在明清海禁与海防中渐渐显示出“存在感”的边陲小县。所以,在明代之前的古地图上,找不到“宝安”和“东莞”的标注。

明代之前的古地图上,珠江东岸,通常只记“惠州”和“潮州”,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初。明万历七年(1579年),两广总督刘尧诲增补《苍梧总督军门志》时,补绘了《全广海图》。此系列图的第九图,始有“新安县”的标注,并绘出县境。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万历七年(1579年)刊此图,可谓最早的“新安县境图”,也是“最老的深圳地图”。此地图上,首次标注了“九龙”,但看不到“深圳”的标注,那么,何时有的“深圳”之名呢?

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深圳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永乐八年(1410年)”,但至今无人找到这个最早记载“深圳”之名的“史籍”。可以查到最早记载“深圳”二字的史籍,唯有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

由于明万历年间及此后的明代《新安县志》皆散佚,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编撰的《新安县志》就成了存世最早的新安地方志。此志海内外存世唯一完整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2018年深圳以“文脉深圳”为题展出了这一版本。

康熙版《新安县志》关于“深圳”的记载有三:一是“地理·墟市”中记有“深圳墟”;二是“兵刑·墩堡”中记有“深圳墩台”;三是“地理·梁”中记有“惠民桥,在深圳”。

    20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