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西方哲学相关的期末论文(2)

坤杰分享

  西方哲学相关的期末论文篇二

  西方音乐史与哲学的横向联系思考

  摘要: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主要阐述作曲家生平、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等,与其他艺术作品知识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笔者认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应该打破音乐“孤立化”的僵局,将音乐的作品与其他艺术知识联系起来,这来才能更深刻地体现音乐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文简称《查拉》)为例,建立起与哲学的横向拓展联系,展开对交响诗《查拉》的哲学横向思考。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哲学;横向拓展

  1《查拉》的概述

  1885年,哲学家尼采创作了散文《查拉》,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根据尼采的《查拉》创作了同名交响诗,这两部旷世的艺术作品,分别享誉于西方的音乐史和哲学史。

  1.1尼采散文诗《查拉》

  哲学家尼采创作的散文诗《查拉》以公元前六百年的波斯人查拉图斯特拉的战争、宗教、科学、贞操等为写作背景,几乎囊括了尼采的所有哲学思想,谱写了自由主义的人性赞歌。该诗有三大基本核心主题:一是强力意志,指的是追求生命力量的强大意志力,以支配力、统治力、影响力的形态,强化自己的力量;二是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在利用强力意志支配自己的目前和将来时,发现过去的价值都不适用,甚至与生命的意志互相冲突,因此需要根据生命价值标准,对以往的价值进行重新估价;三是永远循环,当目的在强力的支撑之下实现,强制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同理,在实现新价值之后,动机和情境又将继续循环。

  1.2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

  根据尼采的《查拉》,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花了两年时间,于1896年8月24日创作了同名的交响诗。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意图并非描述尼采的作品,但整个乐曲当中弥漫的哲学思考韵味是不可否认的。理查施特劳斯以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视角,同时传达了诗意音乐和哲学思想,这也是西方音乐史中与哲学著作同名的交响诗。该交响诗分为9个部分:引子(日出)、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梦游者之歌。

  2《查拉》音乐与哲学的横向联系

  《查拉》音乐与哲学的横向联系,体现在理查施特劳斯以尼采的散文诗作为基础,取舍和提炼出散文诗精髓,完成了同名交响诗的哲学思想内涵。

  2.1交响诗《查拉》的哲学思想

  19世纪,以叔本华唯心主义思想为主流的德国哲学,是尼采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人生信条,尼采不继承叔本华消极的悲观主义,而是提倡直接、担当、探索和战胜痛苦,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人类美好未来是“超人”创造的,他呼吁人们从____的道德枷锁中挣脱出来,重新寻找新的依靠和理想,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上帝”,在创造中完成自我的提升。在另外一个领域当中,理查施特劳斯在年轻的时候也受到了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后来在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摆脱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束缚,在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基础上,对乐观主义进行调整,而是热情地赞美和肯定生命,并创造出歌唱“个人英雄主义”的交响诗《查拉》。理查施特劳斯在尼采的哲学思想中汲取了生命和美的力量,其中蕴含的“强大的英雄意志”,就来自于尼采顽强不息和超越一切的“超人”英雄主义哲学人生观,与音乐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产生强烈共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理查施特劳斯创造了《查拉》交响诗。

  2.2基于哲学原著对音乐艺术的重新构建

  理查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交响诗《查拉》总共有9个乐章,标题均取自于尼采的同名著作,内容为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创作,是一部集谙熟谱曲技巧、节俭组织结构、独特声色的抽象思想音诗,演奏时间长达35分钟。

  1)引子―日出。音乐一开始以宽广和平静的C音描绘黎明红日升空的情境,先用钢管发出几小节的长鸣,然后以急促的鼓声定音和管风琴合奏暗示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引子的时间为1分30秒,让人似乎聆听到“超人”前进的步法。

  2)来世之人。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震音,随后竖笛、风琴、低音管起伏演奏,从降A大调到降B大调,从神秘到新的生机,体现出人类期望窥破宇宙谜底的强烈渴望和某种预兆的不详探索。“来世之人”蕴含的哲学思想是解开世界和宇宙背后的谜底。

  3)极度渴望。该主题用独奏的中提琴和英国管引出,以B音作为主调,经过句中的C大调代表大自然的主体,用高音弦声乐部应答激昂上升的B小调,其中木管声部的变化音三和弦呼吁出主题“极度的渴望”。主题由三个缓慢上升的音型变成向上跃进的旋律,犹如烈火一样迸发出勇往直前地热情。

  4)欢乐与激情。竖琴快速的刮奏,热情和生机从倾斜而出的音响中,而小提琴、圆号和双簧管演奏出持续流畅的旋律线,共同描述出“欢乐与激情”的画面。在这一段当中,来回旋转和跳跃上进是重要的两个主题,几乎在最高层急剧降到了出发点。

  5)挽歌。先用长号表达出“憎恶”的情绪,骤减插段的热情,然后沿着半音阶下降的新主题与用低音管和大提琴抒写的憧憬主题交响融合,最后用竖笛企图继续强调憧憬主题,但被拉近了下降音,使得整个乐队似乎堕落到不见底的深渊。这种音诗话化的交织声乐,混合了深奥的哲学思想,而整个乐曲的呈示部就此完成。

  6)科学。乐段在独奏的小号缓慢返回到C大调,分为3中节奏和5种调性,由半音音阶的12个音符编成,象征思维、逻辑和科学化,暗示人性的浮夸和疑问中解放的幸福遐想。这时,一段明快的全新旋律逐渐充实起来,体现出高高在上的精神境界,开启全曲的发展部。

  7)康复。首先由长号和低音弦演奏出赋格段的主题变化,为壮观的精神解脱铺垫,描写出在向往中无法满足后的突然醒悟情境;其次是用木管乐器演奏出“嘲笑”的音调,并不断地增强;再次是以变形的方式出现前面的各个主题材料,表示在病态中恢复过来,并将心生烦恼的事物置之不顾,在人性的精神中解脱,步入了“超人”的精神境界;最后用钢管、号角、双簧管引出乐曲的高潮,而发展部在此结束。

  8)舞蹈之歌。用古典奏鸣曲的模式,分别以“憧憬”、“厌恶”、“笑声”的木管引子、3/4拍乐章、持续和弦作为衬托,描写极富诗意的“夜歌”。这是一个关键性的乐章,首次用幽默的双簧管和悠扬的独奏小提琴演奏维也纳圆舞曲,象征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体现出作曲者自嘲的幽默性格,以不停顿的高潮延伸到最后一个乐段。

  9)梦游者之歌。乐段以时钟的12道响声,描绘午夜结束时的平静和神秘,再用飘渺的木管高音和简单的B大调重复,最后用低音的C调持续奏出渐远的舞曲,给人一种消失在脱俗意境中的感觉,而整部音诗也就此完结。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文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为例,分析蕴含在交响诗当中蕴含的尼采哲学思想,在阐述哲学家尼采散文诗《查拉》和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的基础上,分析了交响诗《查拉》的哲学思想和《查拉》基于哲学原著对音乐艺术的重新构建,最终完成对交响诗《查拉》的哲学横向思考,对于其他西方音乐的哲学思考,可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杰.对西方音乐史课程横向拓展教学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2(03):5657.

  [2] 徐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欣赏为例[J].艺海,2011(09):107108.

  看了“西方哲学相关的期末论文”的人还看了:

1.关于西方哲学大学期末论文

2.关于西方哲学的大学期末论文

3.西方哲学大一期末论文

4.关于西方哲学大学期末论文(2)

5.关于西方哲学论文

259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