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人生哲学的心得体会(2)

坤杰分享

  人生哲学的心得体会篇二

  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在广度上已经无远弗届了,在深度上则日益觉得不足。深度与传统有关,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也记得他说过“”。但是这句话何以是正确的?许多人没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如果要反省,又该如何着手?反省之后,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吗?

  要辨明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就须大费周章,何况西方哲学史中,可以列出一连串闪亮的名字,个个头角峥嵘、自成一家之言,我们如何可能全部认识?同时,有无必要这样做呢?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必须稍加分析。

  首先,即使我们不愿承认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等同关系,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实上主导着世界潮流,但是对于“文化交流互动”的需求,却是不能否认,也不宜忽视的。譬如,在闲谈中引用几句西方格言,往往带来彼此会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说话很尼采”来描写一个朋友,大概不会受到责怪,但是用“某人说话很孟子”来描写,就难免招人物议了。我们的文化活动其实已经浸染了许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还原澄清,倒不如顺水推舟,把一些常见的思想了解得更为透彻,让自己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们站在个人求知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深入认识西方文化,尤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的思辨趣味可谓独树一帜,与我们自己的哲学大不相同。中国哲学重视的是整体见解、实用知识、道德倾向、社会关系,并且自从先秦的儒家与道家出现之后,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学的风貌,从古至今都是百家争鸣,因为他们以哲学为“爱智”,勇于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创一套名词、自寻一种方法、自立一套架构,然后不管说得对不对,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评。

  阅读西方哲学,可以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这种习惯正是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凡事但求合理,进而推究理性之依据,设法建立共识;这正是注重沟通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修养。

  然后,能否不带任何实用的目的,纯粹由欣赏的眼光来品味西方哲学呢?这才是合适的态度啊!我不必奢望在读了柏拉图与康德之后,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或增加个人资产。我可以期许的是,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气较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视野辽阔,或许可以“望尽天涯路”,对于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可以作整体的了解与评估。平地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太拥挤了些,眼光不易高远,心灵难免闭塞。我们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尔体会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历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专业正是哲学,并且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如何能够“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专门术语中打转,同时以准确清楚的口语介绍西方哲学名家的思想”。这无疑是一大挑战。我挑选从古希腊直到当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学家,根据是:见解明确,方法清晰,系统完备,并且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启发。为了配合一般读者的背景,我刻意避开烦琐冗长的论证,以免减低了爱智的乐趣。我自己也在准备的过程中,重新思索许多问题,获益良多。若能把这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浏览一遍,对于西方心灵的发展主轴与特定风格,就不会觉得陌生了。“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是我的信念。

  看了“人生哲学的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哲学与生活的心得体会4篇

2.哲学文章读后感

3.冯友兰人生哲学读书心得

4.路遥人生读书心得体会

5.关于感悟人生心得体会范文

6.成功哲学心得体会

245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