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优秀范文

坤杰分享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是中国人文化生命的种子,弘扬国学文化关系民族精神的传承,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篇一

  最近在看翟鸿荣主讲的国学文化,觉得挺受益。中国古文化的确博大精深,经翟教授的讲解,更觉有值得领悟的地方。国学的范畴庞大繁杂,国学的典籍汗牛充栋。它永远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

  中国的古文化,特别讲究领悟,要悟道。“悟”,就像是羚羊挂角,踪迹若隐若现,需要用心去慢慢体会,然后在某一天,突然有顿悟,从而有豁然开朗之感。“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翟教授特别讲道: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好人就是没时间做坏事的人。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人,一定要有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是个汉奸。人,一定要有好心态:不要气愤,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善战者不怒。

  我听了他讲“三和经”、“弟子规”和“沟通”颇有感触,孝于亲,在东汉时,九岁的黄香就知道在冬天时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床;夏天时又用扇子把床扇凉再给父母睡。他这种孝敬双亲的行为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都要向他学习,不能反过来让父母帮你做。有“融四岁,能让梨。兄于长,宜先知”。孔融四岁就知要上让哥哥,下让弟弟,自己吃最小的。他这种尊敬兄弟的美德,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小小年纪的孔融都知道手足情深,懂得了谦让之礼。还有“弟子规”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自己的身心何等受到伤害,就会使父母担扰;如果我们道德品质不好,则会让父母蒙受羞辱。所以说,想孝敬父母,先要做好自己。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处世等传统美德;第一个要感恩:感恩父母,我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里冒出来的,我们的生命本体发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血肉之躯是父母的精华赐予的,不是任何元素所能造成的。是父母把我们养大,虽然父母有可能没有给我们金钱、地位、豪宅或者美丽的容颜,但他们给了我们世界上谁也无法代替的生命。感恩师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国尊师的良好传统仍值得我们继续发扬。没有他们持续的辛勤,我们仍处于蒙昧无知的原始时代;没有他们无私地指引,我们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是他们,开启了我们智慧的闸门,使我们看得更清,想得更深,懂得更多,走得更远。感恩单位,因为他们的“有限”造就了我们的“无限”。感恩领导,社会是由组织构成的,有组织就必需要有秩序,有秩序就必需有维护秩序、主持公道的人。这些维护秩序和主持公道的人,就是领导。没有领导,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像是无头的苍蝇不知所终。没有领导的世界,是没有秩序的世界;没有领导的组织,是松松垮垮的人群;没有领导的部队,是一群乌合之众;感恩领导,因为没有头的身躯,即便再庞大,也会顷刻倒下。

  第二个要勤奋学习:“三字经”的“如襄莹,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晋朝的车胤把萤火虫装在网兜里当灯照明看书;孙康借着雪光学习。他们虽然家庭贫穷,但从不间断求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三个要学到做人:“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当面请求,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就拿来用,那就是偷窃。借来的东西要爱惜使用,一定要按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借给人家,不要小气。还有“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接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话最要紧的是诚信,答应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不能对人撒谎或欺骗。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尖酸刻薄的言语和下流肮脏的话一定不要去讲,做一个文明的人。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乐观的面对,把它看作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在与人沟通时,保持自信、谦虚、友善的态度。与人有分歧时,尊重他人意见。别人伤害自己时,学会包容他人。自己要有修身修养,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同流等于合流,合流等于合心,合心等于交心。沟通就是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沟通有3个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影响沟通效果有3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沟通的3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沟通的5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沟通的5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在家多与父母长辈交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学会关心他们,在单位多与同事沟通,多帮助他们,做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知己。

  翟鸿荣教授讲到,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能坐的住的人。释迦摩尼一坐9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闭关,一坐3个月…所以啊,修身为本。翟教授他心怀古道、古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他身系诸子百家,将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古为今用,他的讲座观后可以使人在震惊和觉悟过后获得思想、行为以及心态上的突破,感叹自然科学伟大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学的伟大而感到自豪。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篇二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题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篇三

  学习国学的好处很多,我听了,我也想了。而让我真正明白的是看完《王老师国学讲座》后 ,我深深的被触动着 。 “ 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以前经常会听到这一句话,而多的是疑惑,半懂。看了讲座后,让我对这一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讲座的内容是推广儿童经典诵读的理念,看过以后,我感触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倡导孩子读经。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我现正在学弟子规,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弟子规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之一。每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弟子规主要教人孝顺。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以前我一直没有做到,现在听了古人的教训,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应该。

  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只要我们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就会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猜你喜欢:

1.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2.于丹国学讲座观后感3篇

3.国学经典讲座心得

4.传承国学经典读后感

5.国学经典诵读课听后感

6.国学经典观后感

    247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