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任重道远

坤杰分享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承国学经典任重道远的资料,欢迎阅读。

  传承国学经典任重道远

  何为《明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第一明为动词,弘扬彰明的含义,第二明形容词光明的含义,人要弘扬内心善良光明的德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明明德》这部国学教材,是陕西教育督学会结合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和成长出发,组织专家编写而成,小学生《明明德》分为秋之卷和春之卷。其中秋之卷,以文载道,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智慧。春之卷,以经典诗词为主,陶冶性情,以诗言志,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短短一天的学习,我重新认识“国学经典”四个字,它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明明德中关于《论语》的推崇。其实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渺小。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习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学习各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意思是:“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长期不学习必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习才是当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份谦虚、豁达、坦然和乐观。

  传承国学经典任重道远,弘扬华夏文明继往开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承国学,我们责无旁贷,传承经典,我们任重道远,大明宫小学的师生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这里的校园环境幽雅,书香弥漫,艰涩绕口的《论语》声回荡在校园的上空,他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从国学开始的。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张贴着唐诗宋词,每层楼梯的每个角落的有一个别致的读书架,整齐的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楼道的每一面墙壁上都写同学们的读书体会,作文等。每个教室都有一个象征着自己班级标志的班徽,老师们儒雅端庄,学生们文质彬彬。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美好的校园环境真是让人留恋陶醉。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他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他们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每一语文老师深思。

  学习国学,传承国学。是我们语文老师一生必修之课。“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语文老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窗口,一片天地,一个世界,一种引领。语文课堂最价值连城的地方,是用我们自己得到的滋养,去滋养我们课堂里的生命。让国学成为我们一生挚爱的事业,一种永不改变的情怀吧。

    204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