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饶宗颐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小传
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在家乡建有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少年饶宗颐常躲进天啸楼里自学,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超强的自学能力。
在饶宗颐的回忆中:“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1935年,18岁的饶宗颐经温丹铭举荐,进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为他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打下深深的基础。
饶宗颐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
1962年,饶宗颐获得了被誉为“西方汉学的诺贝尔奖”的“儒莲汉学奖”。自此,饶宗颐、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
饶宗颐
饶宗颐的研究领域,囊括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十三个门类,他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仅《20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十二卷,就达1000多万字。
2017年6月27日,百岁高龄的饶宗颐前往法国巴黎,参加“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开幕仪式,并与两位老学生:90岁的法国汉学泰斗汪德迈、91岁的德国汉学泰斗侯思孟会面。他所追求的正是将中国文化传播海外。
饶宗颐的人生哲学
饶宗颐曾诗云:“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我是弹古琴的。有一次,我和学生在海上弹琴,作了两句诗。‘万古不磨’,就是中国人讲的‘不朽’,中国人讲‘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
“这个‘自在’,是佛教的话。我写心经简介,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自在’,就是像观世音一样。‘中流’,在水的中央,说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有六个波罗蜜,就是要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前矗立四个大字“慈悲喜舍”,也蕴含着他对人间的一片悲悯之心。
饶宗颐的人才观
在饶宗颐先生百岁之时,曾对如何培养通人、怎样看待“东学西渐”等问题谈过自己的看法。
在饶宗颐心中,有一个“新经学”的概念。“经”是经典的意思,“新”主要“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新整理和研究新出土的材料;二是重新界定传统的经的范围,不应只限于十三经;三是可扩大经的范围至一些长篇而重要的铜器铭文、部分《逸周书》等,可以补充《尚书》,包括记言类的《国语》也可以入经,思想性的出土文献可选一些入经,道家的书如《老子》《庄子》等,一些子书更自当列入新经书体系之内,甚至释家的书如《坛经》等亦可列入。
他认为,“新经学” 有助于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重新树立中国人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之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常道,以达到天人互益的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已不是科学或物质的问题了,近年我们这方面突飞猛进,物质生活甚至已有过犹不及的态势,有些人开始价值观混乱或扭曲了。
饶宗颐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传统学问本就重视“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要求学者做通人,并非做专家。这个“通”“究”之道要付出极大心力和极多现实上的自我牺性。
"我的心得是,首先不要自我设限,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可先从一个小范围内的方面做起,如我年轻时先做方志学和地方史,以家乡潮州为研究对象。从考古一直到文学、戏曲、陶瓷等都做,特别注重不同领域间的关联性问题,这样慢慢就越做越通了。我也是这样教学生的,但愿意这样跟着我长期做的人极少。"
"现在要培养通人很难!中外学界制度上都重视专家,这是受理工科的影响。所以人文素质越发低下了,因为我们用了理工科的应用主义方法去培养文科的人才,结果是貌似专精而实际狭小,这还已是好的了,我还知道有不少粗疏而虚空的“专家”呢!学者可以先成专家,再追慕会通,终成通人,大概这样一个过程是可以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饶宗颐在为人修学中也有自己的“三境界”:
“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为第一重境界,在孤独里思考和感悟,上下求索。
“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为第二重境界,人其实越想暴露光彩,就越是没有光彩。
“红蔫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为第三重境界,无论如何都要相信,永远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这样才没有烦恼,自主人生,自成境界。
关于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