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论文示例(2)

坤杰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论文篇三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生力军的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衡水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积极的态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朴.加强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2):20-22.

  [2] 王冠,司雁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241-242.

  [3]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113-116.

  [4]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3):18-20.

  [5] 覃萍.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学院学报,2006(4):74-77.

  [6] 魏媛媛,杜瑞平.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汇总的现状及价值实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5):75-77.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论文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隐性课程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弘扬仁义精神,尤其重视礼、诚信等道德教育,是中国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核心价值观念、精神文化、优良道德传统的总和;隐性课程的设计和价值导向要以中国优良传统为基础并兼顾发展中的现代化大学建设为大背景联系实际;隐性课程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则能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隐性课程 内在统一

  隐性课程作为当今现代课程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隐性课程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隐性课程到底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设计隐性课程,就不得不被人们广泛关注。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如何审时度势地设计隐性课程,以什么为标准制定隐性课程则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隐性课程内在精神的匹配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华夏子孙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已经渗透在为此安身立命的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根本,它的内容博大而精深,通常意义上指以老子道德文化为一个基本分支,以庄子、墨子思想为补充的儒家思想大融为另一分支,这两个分支相互交融兼容并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讲文化,就是要以文教化,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教育都承载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没有价值或意义导向的文化与隐性课程都是不存在的,隐性课程的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隐性课程的文化不是‘课程+文化’或‘文化+课程’的简单组合,从文化变迁角度而言,隐性课程的文化复杂性不言而喻。”[1]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此可见,通过文化传承影响和教化人既要有内容又要有载体。我们认为隐性课程的合理化设计就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

  二、隐性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属于课程论体系,明显晚于显性课程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说法是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奥弗利1970年在《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The Unstudied Curriculum:Its Impact on Children)一书中提到的。张显东先生在《论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一文中提到,1972年,布鲁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一对概念,并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都忽视了隐性课程[2]。

  在我国,真正把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7年吴也显先生发表的《浅课程初探》是我国较早涉猎隐性课程的一篇文章,但是,有人认为,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引进这一教育学名词,该名词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3]。

  然而,无论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被正式提出的,它的思想内涵早已存在我国教育史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老马识途”,等等,这种隐性教育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数不胜数、比比皆是,鲜明而确切地彰显出我国隐性教育的历史悠远。

  三、隐性课程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往往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常常是内隐的,具有暗示性、间接性、随意性、多样性、互动性、持久性等。正因为隐性课程具有这些特性,才应该以多种形式设计隐性课程发挥它的多种教育作用。隐性课程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校舍建设等)、文化情境(校园文化等)和人际情境(师生同学关系等)。对隐性课程的态度则分为不同的声音,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隐性课程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说辞,并不能与学生的成长挂上等号。但是无论怎样,我们是赞成并欣喜于存在不同声音的,但是,隐性课程说到底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尤其是优秀的具有闪亮点的道德的发掘和培养。古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就会发现拥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比单单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既然隐性课程是产生客观影响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达到设定的教育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就显得迫不及待和意义非凡。

  (一)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

  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这就又回归到教育的本源这一问题。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且运用了很多方式方法,而隐性课程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设定体现教育的价值定位,这就对什么是教育提出了亘古不变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教育,关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无数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观点,在这里不一一罗列。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具有历史性,在当代中国,只培养会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安身立命的机会,我们要更注重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的,弘扬真善的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同时具有实践能力的,能在理论指导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并非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即所谓的社会人,不仅以自身发展为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隐性课程的建设应和大学具体特色相结合。

  大学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理念和文化不同,隐性课程建设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理念。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评价大学隐性文化道:“一所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沉淀、文化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教学计划,几乎是没有差别的。但是,论隐性课程(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4]

  大学隐性课程设计要立足于本校现实和历史,既要注重客观教育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个性,提高大学软实力。理念和实际相结合,培养爱学奋进的精神,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能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自强自律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感受到人文情怀。同时,不能放松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总之,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和能力、技能和情怀的全方位人才。   四、当代我国大学隐性课程的开发

  大学隐性课程如此重要,大学隐性课程建设由谁建设?作为一所学校的大家长,校长毋庸置疑是重要人物,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校长起到关键作用。至于具体措施,大多数学校都能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对学校的物质进行整体的设计,不要重复建设以避免造成浪费。

  优美的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产生获取知识的更强烈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喜欢追求美的东西,身处优美且“高尚”的环境中,对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情感品德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直都是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教师高尚的人文关怀,过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蔼可亲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体现着教师的高素质和学校的高水平。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5]

  (三)建立完善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校园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是指精神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完整结合,是隐性课程的具体体现。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点”,是学校的“校魂”[6]。要加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注,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包括学生心理成长的建设、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的建设。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总之,隐性课程的研究十分必要和有意义,它符合当前我国新课改的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具有充足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指导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隐性课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价值文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35-37.

  [2]张显东.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07-109.

  [3]陆为群.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评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132.

  [4]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104.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6-15.

  [6]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95.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论文篇五

  中国传统学习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学习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无形的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学习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学习文化的转变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所谓“学习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学习”这一特定的人类文明活动形成的一种无形而又普遍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对什么是学习、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学习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的理解。

  1.中国传统学习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的学习文化有些明显的特征。从学习的目的来讲,“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也就是说,掌握了知识,学习就达到目的了。既然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那么学习内容自然就是知识了。

  从学习方式来讲,“传道、受业、解惑”强调教师的传授作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指导学习行为的准则是勤学。在过去的私塾里,要求学生背诵那些他们并不理解的文字,以求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效果。

  “尊师”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由于过于强调师道尊严,使得学生认为教师无所不知,他们的权威不容侵犯。而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听课,认真学习。

  2.中国传统学习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重知识,轻能力。

  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以识字为起点,以做文章为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虽然与以前大不相同,但也是以识字为起点,分析句子结构、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我们文化思想的体现。而这种体现也渗透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是词汇。其实,词汇只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方面。很多大学生毕业时词汇量虽然达到了四、五千,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很差。这就反映了对“学习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偏差。不仅学生如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是以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为重点,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认为词汇、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

  2.2教师主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权威。因而在课堂上,学生总是忙于记录教师的讲解而很少提出问题。在教师控制的课堂上,学生看似获得了很多语言输入,实际上却没有多少语言输出可言。因为他们没有多少机会可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语言交流。尽管教师普遍会采用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提问主要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知道答案,是否理解语言信息。因而,学生提供的多是简短的回答,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有限。教师往往将自身的角色视作“传授现成的语言材料,而不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眼里,老师不仅是知识的权威,更是课堂的主宰。

  2.3强调师道尊严,

  儒家教育思想宣扬“天地君亲师”的排序,教师的地位仅次于天、地、君主、父母,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然而,过分地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他们产生浓重的保守心理和盲从心态。尽管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东西也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他们的脑海中。传统教育强调课堂内井然有序,老师讲课时学生认真听。甚至用“鸦雀无声”来赞扬一个班级的课堂纪律。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思辩能力、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

  3.学习文化的转变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教师传业授道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获得绝不是从教师到学生的机械传递过程,它的完成有赖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努力。中国传统的学习文化,某些方面违背了学习的基本原理,当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显然会对不断涌现的新专业知识和信息茫然不知所措。那么,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终身学习”又何从谈起呢?因此,学习文化必须转变。在当前日益盛行的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被日益淡化,多媒体在知识和技能传授中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彰显。与“以教学者为中心”的学习文化相对,理想的学习文化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观察者。学习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学习内容,也包括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课堂上轻松的互动氛围能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业的主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各层次的努力,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给学生自行选择和决定的自主权,使其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同时为那些对学习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其次,限制教学班学生数量,避免大规模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承担辅助的角色,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应尽可能降低讲授课的比重。如果学生一味地听讲和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之间的交流无法实现,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个人因素也往往会被忽视。因此,课堂上的对话练习或者小组练习应该大力提倡。通过模拟贴近生活的对话或场景,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学生能将学到的语言知识主动地运用起来,在运用中发现知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能在运用中学到新的知识。教师只要在一旁进行组织,必要的时候进行指正。当然,归根结底,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才是改革的关键。学习者的自主性更多的是指学习者在课堂层面上参与决策权以及发言权,这样,才能使教学者的教学目的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统一起来。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应该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建议。但是,有关学生意见的调查不应该等到学习结束时的评教活动才进行,教师应该定期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建议。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这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去共同构建课堂的一个重大前提。另外,还可与尝试让学生自主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这也意味着学生也必须为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从而能使他们在主观上更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进程。

  4.结语

  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不够理想,不仅要考虑师资力量问题、教材问题和四、六考试等问题,也要重视传统学习文化的无形影响。这里不是对我国传统学习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说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和方式存在偏差。因此,为了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学习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主义思潮[J],山东外语教学,2001,(4).

  [2]万涛,中西文化DNA观照下的现代教育[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3]姚颖莹,从学习文化的转变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08,(11)(下旬刊).


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还看:

1.传统文化论文

2.关于传统文化的满分议论文5篇

3.传统文化选修课论文

4.关于优秀文化的论文

5.关于传统文化政治论文3000字

6.传统文化高中议论文

24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