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

剑锋分享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观抗战电影观后感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观抗战电影观后感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1

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铁大桥局六公司京沈项目部测绘分公司组织团员青年于9月1日晚组织所有员工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

这场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意义重大,同时在这次战役中,抗日军民们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也时时鼓舞着后人。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

观影过程中同事们不时鼓掌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战场将要和日军拼死一搏。

所谓烽火硝烟不屈民族魂,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志,战士们的鲜血洒在敌人的身上浸入脚下的土地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传承百团精神呢?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实现中国梦!

是的,我们的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昂首阔步,而作为13亿分之一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不忘历史是为了警示现在,传承精神是为了激励后人,百团大战中战士们的热血拼搏也将是我们大桥人投身工程建设最好的榜样,我们唯有不畏艰险建设伟大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壮美国土。

新中国成立后,大桥人响应祖国号召在长江上架起一座座宏伟的大桥,大桥精神,我想是抗战精神的一种传承,是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能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百团大战中邓超饰演的张自忠将军因左手受伤只能用一只手扳开保险再开枪,看到那一幕我在想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条件下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工地条件艰苦,相比之下,我感到惭愧。

9月3日的北京即将举行一场浩大的阅兵,天安门广场检阅的是解放军新型武器和战机,而整个国家检阅的将是整个民族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信心,抗日战争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

我为祖国所经历的那段历史痛心更被先烈们奋起反抗,浴血奋战的精神所折服,电影中彭德怀将军的豪情让我振奋,每一个士兵的不怕死的精神也敲打着我的内心,那段历史将永远被铭记,百团大战的精神也将传承下去,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忘掉伤痛。

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北方的夜晚来得沉寂,我点燃一根烟,心情慢慢平静,抬头看着测绘办公室的同事们还在埋头整理着资料,窗外的月光从1940年的华北平原一直照到这个少年的心上,我想起大学时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投身于祖国的高铁建设中,而现在我是京沈高铁项目的一名普通的测绘人,是我国万千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

我想我们每个人做好我们本职的工作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百团大战苦战3天3夜最终击败日军,让我们以先烈为榜样,齐心协力建设祖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伟大的中国梦也定将实现。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2

大半个世纪前,日本大肆侵略我国,中华危在旦夕,面对日寇的铁蹄,中华民族奋力反抗,一次次打败日寇,而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正面战场的首胜--台儿庄战役。

故事以李宗仁来到徐州为开头,全社会大为关注,体现出全国抗日热情之高,宗仁激昂地演讲和蒋中正亲临徐州并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表明国民党当局急切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该心愿很快会在台儿庄实现了。

在这部剧中,其战争之惨烈,伤亡之严重,在向我们诉说先烈的壮烈事迹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以下有三个镜头:在一个阵地上,川军的一个整编师的兵力几乎打光了(六七千人哪!),只剩下一名重伤员、一名通讯员和他们的师长,伤员对师长说:“师座,我不想当俘虏。”他指了指师长的枪说“帮帮我。”师长听后感到内心强烈震荡,他含着泪用他那颤抖的手握着枪帮他结束了生命,也满足了伤员最后的愿望。他又让通讯员去发封急电(电台在后方)又将他珍藏多年的怀表赠予通讯员作纪念。只留下他孤身一人对抗百名日军,当敌人冲上阵地时,他冷静地吸了支烟,然后从容自杀。他的灵位前有一面千疮百孔的锦旗:“天府子弟,抗日报国。”和一把蒋中正亲自奉上的宝剑。

一名长官见七八名士兵用担架抬着一具尸体便问道:“站住,你们抬得什么人?”打头的一位士兵回答:“是我们营长。”“你们营还剩下多少人?”“就我们几个了。”(800人哪!)只见他们有的头部受伤,有的互相搀扶,有的失去胳膊……长官见状说:“你们下去好好养伤吧。”众人答谢,一瘸一拐的走向后方。长官望向战场,叹了口气。

敢死队向日军占领的阵地冲去,一阵激烈的枪战开始了,经过殊死搏斗,最后敢死队占领了阵地,原本几十人的队伍只剩五六人,通往阵地的道路排满了日军和敢死队员的尸体。一名队员正展开一面青天白日遍地红旗时,一名受重伤未死的日军军官枪击中了那名队员的右手,其身后的队友们开枪射杀了日军军官并帮助他展开旗帜,象征阵地夺回。之后,我方凭着敢死队突击的战术奇迹般的夺回了全部阵地,打了场胜仗,了解了老蒋的愿望,使李宗仁一战成名,大大提升了抗日士气。

76年后的今天人民安居乐业,大家生活幸福安康,有些人已经忘记了76年前的一场战役中所发生的故事,也有的人不在注意它的意义,但大家要想想为什么我们至今仍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面对东边军国主义复苏的日本正野心勃勃盯着中国,南边还有那个在南海叫嚣不止的菲律宾(你们也不想想越南的下场?)和在身后为他们撑腰的老大--美国,我们如果没有坚固的国防技术和雄厚的经济资本可以吗?答案很明确:不可能。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知识去建设国防,提升经济水平,只有如此,历史才能不会重演!

同学们!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开创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园,创造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不然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无言面对他们的在天之灵啊!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3

影片《平津战役》刚刚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年代,随着影片的播放,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此时作为平津馆讲解员的我只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我的职业是神圣的,我要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将这段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我军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电影中我军战士英勇顽强的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组织涣散的国民党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军必胜的关键。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平津战役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极大减少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同时对国民党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影片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一幅幅画面仍在脑海中浮现,成千上万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4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期间,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军常常袭击老百姓,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_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_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着八路军打来的生活,我想起高老庄人民和高传宝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5

原本去看《百团大战》是冲着邓超去的,想看下他如何颠覆以往的"逗逼"本色。难以想象一直以来被贴上搞笑标签的他如何完成角色转换。

影片一开始就被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110分钟里把之前的想法完全抛诸脑后了,只是聚精会神的关注电影剧情和画面效果。

本片讲述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牵制了日军兵力,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今天来影院参加观影的还有老兵代表 ,那慷慨激昂的讲话,赢来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年轻人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炽热的爆发。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

观抗战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抗战电影观后感500字作文8篇

抗战电影观后感500字作文8篇(2)

抗战影片观后感300字

抗战影片观后感作文3篇

观看纪念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观后感

红色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2020年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

战争电影观后感5篇600字

一篇关于抗战的观后感

经典抗日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85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