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凡达》观后感精选
《阿凡达》拍得确实不错,尤其是3D效果也确实好,在悬浮山上奔跑那段,害得老子脚下麻麻的,真是如临深渊之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阿凡达》观后感精选,欢迎借鉴参考。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一
潘多拉,一个梦幻的地方,一个不容毁灭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生命之树,有我们的希望。
里面的世界太漂亮,预告片完全不能展示这个世界全部的美!悬浮在空中的岛,夜晚踩上去会亮的大,碰一下就缩得很小的巨大花朵,摸一下就发光的叶子,齐形怪状的生物,大的无法言语的树,能自由飞翔的龙(暂且叫它龙吧 我不知道这叫什么),还有那个红色的龙的王!这个世界太美丽!但也极度危险,主人公就像个孩子啥都不懂得突然闯进,然后跟着当地人形生物学习(稍微剧透下,主人公其实是人,但有项技术让人类的思想进入人类抓回来的当地人形生物大脑里,但一睡觉就醒来,思想回到本体里,所以主人公基本是以当地人的形象出场)!
看着生命之树倒塌的时候,我的情绪很激动,我由此联想到地球的环境,这难道不正是我们人类在对地球母亲所做的吗?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毁灭我们的家园,地球就像纳美人的主神一样,无私地给予我们她的一切,但我们却像片中的人类一样,疯狂地摧毁她。要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她毁灭了,我们也将消失。 里面的人类(大部分人类,像主人公那一伙几个就很好)太可恨了!当巨大的飞行机器开过来来时,大家就会感觉和这个世界多么的不协调,这里的世界不需要那样的东西!当人类的欲望膨胀时,他们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人类的文明确实强大,但当这个世界的全体生物的愤怒时,人类就变得不堪一击!人类还是无法和整个自然抗争啊! 其实如果是我意识转换到本地居民身上去,我将不愿醒来,这个世界美丽纷呈啊,这些外星人也很友爱更和谐(相信大家也会和我一样得想法得)。所以每个人都会支持主角最后的选择的!纳美人对家园的热爱,对生命的敬仰令我很触动。
纳美人对生存的理解为:大地给了他们生命,死后将归还给大地。但他们猎杀了动物后,会对动物进行类似超度的做法,可见他们的内心有多伟大!反思我们人类,不管什么动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吃的,通通都吃。特别是喜欢吃那些濒危的动物。野生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是地球的子女,我们为何要残杀他们呢?物种减少得越多,人类离灭绝就越近。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影片的灵魂支柱,那就是爱情。可以更准确地说,是爱的力量,这种爱可以超越种族,超越一切。男主角杰克对人类行为的极度不满,对女主角维斯特的爱,让他与纳美族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反抗人类的侵犯,这也突出了正义不分种族。他们的爱,点亮了整个潘多拉星,唤醒了灵魂之树,通过所有人,所有生物的共同努力,最终打败了人类。杰克明明知道自己会死,因为人类对潘多拉星的空气极不适应,但他为了爱,为了维斯特,他放弃了生命,放弃了所有,他的爱将永垂不朽,正如片头所说:“一个人死了,必然另外一个和自己相同的人就会诞生,所以我们的精神永远不灭。”潘多拉,一个不容毁灭的地方,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一个可以让爱超越一切的地方。
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全放映厅的人都自发的起立鼓掌,掌声很热烈,这一切证明了卡梅隆又一次成功了!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二
《阿凡达》:电影的好处
其实一向不是很懂电影。
这个声画影音的世界离我很近,但是想要走进它,却又觉得很远。
《阿凡达》上映前的影评已经反常的呈现一边倒趋势,我本来还怀着一些叛逆和好奇,可看完影片,我觉得它配得上这些所有称赞。
在被国内的诸多大片洗礼之后,我产生过强烈的念头:剧本是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我们国内最稀缺的是好的编剧——好的剧本比什么都重要。
《阿凡达》颠覆了这一切。
《阿凡达》的剧本是平凡的,它情节发展的每一步我们都十分熟悉,我们以前在无数的大小电影里看到过这些,外星生物的奇异、人类无奈的狂妄、原始部落的淳朴,以及永恒的战争和感情。它的情节很熟悉,它是《终结者》+《变形金刚》+《风中奇缘》,从满身肌肉的迈尔斯坚定冷血的眼神中我们就能够预知影片的结局。
但我还是被深深震撼。
《阿凡达》出神入化的3D效果将我震撼,紧凑细致的情节推进让我沉浸,人类执着的贪婪或善良还是让我和室友发出惊呼,整部电影的155分钟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全身心体验。
可又不仅仅仅是这些。
它让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观众,明白了电影的含义。
一部电影的成功,靠的或许是编剧的独具匠心,或许是导演的精心规划,或许是主演的百变妖娆,或许是后期的深层加工,亦或是上映前的到位宣传,可一部电影的辉煌,不仅仅仅就应是这其中的某一部分,而是以上全部。
我们观看的那个厅不是很大,我们同一排坐了个小孩子。开始的时候我嫌他吵,他一会儿叫嚷着阿凡达是蓝色还是绿色,一会儿又着急的问妈妈杰克变成阿凡到达底是不是做了一个梦。但是当人类的重型武器开进潘多拉,那棵大树在纳维人的哭喊逃跑中轰然倒下的时候,小孩“哇”的一声哭了。
那个时候我早已忘记了他的存在,那个时候我也已经泪流满面。
一个导演,一个团队肯花几年时间,诚心制作一部各方面能够到达他们所能做到的最棒的影片,观众感受得到这份诚意。
电影的投资能够有大小,题材会有区分,但电影里一些本真的东西就应是电影开拍的基础。
这些基本的东西会推进剧情的发展,让观众沉浸其中,同时享受电影的声画光影带来的奇特体验。如果这些东西能够做到位,再进一步做到极致,那么这种体验就升华为一种享受。
当我置身于原始森林中时,别样的体验已经让我激动的想哭,当情节平稳推进又步步累积到战火爆发的那一刻,我们强烈的情绪起伏便是再自然但是的结果。当我发现杰克的头发和胡子自然的随着时间变化,公主的发誓每次出场都有改变,甚至怪兽的表情纹理都能配合情节演进时,我开始感谢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切。
票房和荣誉就应是一部电影的结果,却不就应是出发点。
而我们的导演动辄斥资过亿拍出来的所谓大片,还要观众担心某个演员的衣服从开头到结尾都没有换过,对某个演员的观感一向都是他/她本人,直到电影结束都没有靠拢到主角上去,或者一不留意某句台词就会让我们跳脱出电影回到和电影一样可笑的现实。
一部电影对于导演的好处可能是圆一个梦或者得一次奖,对于资方的好处可能是亏的血本无归或是赚的盆满钵满,对于一批演员的好处可能是就此消失或者一炮而红,对于电影界的好处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开启或消亡。
但电影对于普通观众就应从投入和享受开始,由震撼和尊重结束。
感谢《阿凡达》。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三
《阿凡达》:超越想象的和不可想象的
“《阿凡达》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已经成为赞美《阿凡达》的标准语式,然而事实可能是:在此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网络中,没有一部电影只是一部电影,即使《三枪拍案惊奇》也不只是一部电影。
《三枪》和《阿凡达》或许正在两个极端上略略改变我们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观念。
用几个月的时间炮制出来的《三枪》把电影本身的要素缩减到最低程度,大银幕沦落为一个简易的小品舞台,电影被剥离得只剩下导演和几位演员空洞的“品牌效应”。所以,《三枪》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而只是一个以电影面貌出现的名人品牌简单堆积的赚钱装置而已。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这样的纯粹叫卖品牌、只剩营销心机的“电影”不是偶然的,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部。
詹姆斯·卡梅隆花费12年完成的《阿凡达》则“无所不用其极”,把电影的“光影造梦”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它接近的是一百年前意大利电影先驱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1911年)中的古老理想:“电影……就应发挥它表现非物质世界的那种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卡梅隆详细虚构了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从一草一木到一山一水,从纳威人的物质世界到语言和精神世界,都倾注了巨大的想象力和技术力量。据说,他的创作团队撰写了一本逾200页的百科全书,叫《阿凡达:潘多拉星生物和社会史机密报告》,解释背后理据。
《阿凡达》让我们看到,电影不只是创造一个故事,几个人物,一些场景,而是创造一个完整的另类世界(“可能世界”“非物质世界”)。这是卡梅隆的野心,也是电影本身自诞生以来就怀有的梦想。
如果说《阿凡达》在电影技术上“超越想象”的创造和耐心得到了一致的肯定的话,那么它在思想主题上引起的纷争无疑复杂得多。就其根本而言,《阿凡达》所传达的思想仍是美国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无法超越其内在的界限。
就像《纽约时报》说的,过去的一个月来,保守派人士一向对影片对宗教和美军的描述耿耿于怀;女权主义者则不满片中男外星人比女外星人体魄强健这一事实;反吸烟人士认为影片中出现了吸烟场景因而没有做到劝人向善;甚至还有人跳出来指责卡梅隆剽窃了前苏联科幻小说的故事梗概。
甚至连梵蒂冈天主教廷也大感不悦,透过其官方报章和电台猛烈抨击这出电影灌输错误的讯息和价值观,使人以为膜拜大自然,便能够代替宗教信仰。在梵蒂冈看来,《阿凡达》似乎正在把环境保护主义变成一种新的异教学说。
围绕着这部电影的诸多立场之争,构成了搞笑的新闻,但不会带我们深入这部电影的肌理。在中国,更多的人把它读作钉子户反暴力拆迁的故事,也但是是一种“具有现实好处”的搞笑引申而已。
重要的依然是,如何看待《阿凡达》所处的意识形态脉络以及它所传递的关于“自然”和“沟通”的神话。
《阿凡达》和不久前的《变形金刚》正好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两个极端:一个是自由派的——反人类、反科技、反暴力,认同异教和他者的;另一个则是保守派的——人类中心主义、炫耀武力、内部和外部界限分明。
在《阿凡达》中,这种自由派思想立场的核心之一就是“自然”神话。卡梅隆在电影中虚构了纳威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天人合一”)的乌托邦图景,这和人类掠夺资源、破坏自然的作为构成了比较。
透过杰克这个亦人亦纳威的阿凡达视角,导演让观众的认同从人类身上逐渐转变到外星人(纳威人)身上,最终完全认同这个乌托邦,为人类最后的失败喝彩。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反人类中心的难能可贵的科幻电影,但就其思想主旨而言,只是以被视为更原始、更自然、更完美的人类反对(反思)充满侵略性、掠夺性的现代人而已。
“回归自然”(BacktoNature)一向是人类的“乡愁”。在启蒙运动之后,伴随着现代科技理性日益主导人类社会同时日益显露负面效应,这种“乡愁”尤其强烈。
早在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鼎盛之际,卢梭就已经开始思考科学与理性的可能带来的深重灾难,已经开始勾画他的“自然”乌托邦:“自然”最根本的是指“人类自然的生活状态和纯真质朴的自然人性”。他甚至提出,在私有制和国家产生以前,人类以前历了一个原始的、纯真的、按照自然天性生活的完美时期。
然而,在我看来,“回归自然”的幻想是现代西方文化及其扭曲本身的产物。这种幻想带来了这样一种安慰:仿佛在现代文化确立之前我们以前拥有过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就是说,这种幻想创造了我们在现代化中所失去的东西、现代科技理性胜利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
卡梅隆透过创造“潘多拉”星球,只是继承并图像化了的关于“自然”的现代神话,而没有在当代的语境中深思“自然”并提出问题。就卢梭的政治哲学而言,他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倡导回到自然状态,而是透过这种虚构说明如何才能使社会关系具有正当性。
杰克最终变成了纳威人,从一个“残疾”的现代人类变成了从四肢到精神都“健康”的外星人。卡梅隆在这个结局中彻底拥抱了“回归自然”的幻想,也能够说,他最终只是针对对现代西方文化(反自然倾向)提出了堪称陈词滥调的笼统否定而已。
完美沟通的神话,则是理解《阿凡达》另一个关键。卡梅隆让我们看到,杰克透过学习土著语言和生活逐渐融入其中;和坐骑心灵沟通,实现“意念驾驭”;透过辫稍连接,纳威人、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沟通的和谐网络。
相比之下,人类中虽然也有少数科学家主张沟通,但战争机器始终握在那些满脑子“征服”概念、傲慢自负的掌权人手中。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或礼貌)差异大概正是因为这样的权力人物而变成了冲突和战争。新近的伊拉克战争就应也是卡梅隆脑海中关于反沟通(礼貌冲突)的典型例子。
完美的沟通从来没有存在过,即使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下,我们依旧看不到这种期望,然而对完美沟通的幻想却一向存在。像哈贝马斯这样的哲学家就一生致力于研究理想交流的哲学-语言学条件。卡梅隆创造的世界无疑迎合了这种幻想。
卡梅隆创造了“Iseeyou”(看见你的灵魂)——沟通神话的新版本。然而,与其说这种乌托邦能帮忙我们追求并实现完美沟通,不如说它掩盖了更重要更现实的问题:在完美沟通无法实现、文化差异不可剔除的前提下,不同人或人群之间的和谐、公正的关系何以可能?
故事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回到战争的主题上,不可避免地要以战争解决战争——战争消灭战争这种理念几乎和战争本身一样古老。这场战争发生在自然保护者和自然破坏者之间、平等沟通者和单边征服者之间。
这场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因为卡梅隆所做出这种僵硬的价值划分(自然|反自然,沟通|反沟通)本身就是现代西方理性的后果。
正因为处在这种现代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内部,所以更多更有价值、更需要想象力的思想主题即使对一再创造奇迹的卡梅隆而言依旧是不可想象的。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四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阿凡达》。
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山姆,为了拯救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他就像做梦一样,变成了蓝色的人。山姆
来到这儿,便改名为杰克。他尝试着去攀爬高高悬空的藤蔓石,去骑着飞龙飞上高空,去用心与各种各样的动物们相处……
这些蓝色的人们都有一条长长的头发,他们把头发编起来。这就是他们与动物的“联系管”。他们一直都很快乐!
好景不长,人类因为想要那里的矿产资源,所以开着大飞机和机器人到这里挖资源。杰克得知这个消息,就来到了圣母树,他请骑士允许他说话,并翻译。杰克对人们说:“空中人就要来了,是不可抵挡的。但是,我们也能飞上天空,把他们打回去!”于是,杰克一直在找图灵鸟。某一天,他看见了图灵鸟,便纵身一跳,跳到了图灵鸟的身上,并骑着它飞翔。图灵鸟是飞龙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上大部分是红色的。当然,杰克骑上图灵鸟就是魅影骑士!
“轰!”糟了,人类来攻击了!杰克的队伍正在峭壁上等着他们哩!“嗷!”图灵鸟大叫一声,所有的龙都飞了起来,人们用箭攻击人类。可人类呢?用大炮、子弹来攻击呀!可杰克他们并不害怕,马、龙、兽,都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武器。加油!可子弹是很快的。当然,第一场人类占了上风。接下来的一场战争中,那些动物们也一起到这儿为大自然而战!龙儿们干脆到机舱里去杀人,结果杀的他们落花流水。
就连机器人都被那些大家伙踩扁了……最后,人们因为有大自然的力量才赢得了这场战争。
人类本想采取矿产资源的,可是人类最后不但没有采取,反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大自然吧!
《阿凡达》观后感精选五
在2010年11月27日这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日子里,我观看了一部情节十分精彩的、令我终身难忘的电影——《阿凡达》。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由于人类破坏了环境,地球快无法居住了,经过寻找,人类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潘多拉星球,而这个星球还居住着土著人的部落。人类先派和土著人长得一样的“阿凡达”人主精神控制系统去和土著人联络,总部派杰克--萨利混入土著人内部,打探敌方内部情况。时机成熟后,人类的直升飞机终于来进攻了,土著人伤亡残重,已经融入土著人世界的杰克--萨利决定召集其他部落人反对人类,他骑着“终影”让数十架飞机爆炸。最终人类被赶回了地球。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情节是土著人和人类战争时的场面,人类进攻土著人的飞机和机器人被打爆,真让人解气!可恶的人类没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还去侵占别人的家园,真是罪大恶极,不知悔改。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家园,不然的话,也会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发生惨剧。人类呀!让你们的头脑赶快清醒过来吧!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居住的地球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