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十篇

福萍分享

在此紧要关头,你们闻“汛”而动,逆行而行,在抗洪一线留下一道道美丽的“逆行”背影。在此,我要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敬意与感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一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万树千山不忘来时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个秋天,无疑是最上热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特别意义在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转眼间,已到秋分时节,气温迅速下降,在周末的下雨天,躺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便是这个季节最惬意的事了。然而,在祖国的边陲乌苏里江畔的八五九农场,刚过去的这段日子,有一群党员干部刚顶风冒雨,抗击着洪峰,保卫着万亩良田。

自8月中旬以来,农场全体党员干部日夜战斗在抗洪一线,无惧风雨,不怕风吹日晒,在抗洪堤坝上,众志成城,筑起了坚实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丁德会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接到抗洪通知时,他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奔赴抗洪前线,在紧张的抢险过程中,得知家里上小学的女儿一连几天高烧不退,既担心又着急,但多次拒绝领导干部让他回家探望的好意,他说:“雨还没停,洪水还没过去,孩子还不严重,有母亲照顾,应该没事,我要留在这里,这里更需要我。”丁德会同志始终坚守一线,顶风冒雨,冲锋在前,挖土、扛袋子、加筑堤坝、筑子堤,在加固堤坝的战斗中,半小时扛沙袋40余包。在抗灾抢险中,他没有好好地睡一会儿觉、吃一顿饭,饿了,就在堤坝上吃几口面包,渴了,喝一口冷水。

8月26日,洪峰来袭,情况紧急,必须下水铸沙坝,丁德会同志响应号召,第一个奋然跳入水中,肩扛沉重的沙包,摔倒了又爬起来,还要用几十米的编织袋把沙袋都盖严以免洪水袭来大面积冲垮沙坝。身上、嘴里都是泥沙,狂风卷着河水打得他眼睛都睁不开,但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切困难。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又有几名同志跳入水中,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沙坝建成了,丁德会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一阵洪峰过后,带头加固河提、修复险段。他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后背被湿衣服泡得全是湿疹,身上被蚊子咬得全是包,脚上被泡白、磨起了一个个血泡,双腿膝盖被冰冷的河水浸泡得已经肿了起来,就是这样他还坚持在抗洪救援第一线。

自己的家乡暂时保住了,在得知“兄弟农场”需要抗洪支援时,全体党员干部在农场党委的号召下,义不容辞奔赴抗洪一线,并带去了大量的抗洪物资。每天100余人的抗洪队伍,早起晚归持续战斗了6天,帮助“兄弟农场”筑起了坚实的抗洪堡垒。在兄弟农场抗洪时,面对30日出现的险情,他又带头冲向险情,短短半个小时,500多个沙袋垒在了被洪水冲垮的地方,一个新的堤坝重新筑起。从他那被雨水淋透的衣服、沾满黄泥的雨靴、满脸的泥巴上看到了他那颗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义务与责任,当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只是这个农场所有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全场上下所有党员干部都像他一样,为打赢抗洪战役努力奉献着……

找不到更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这群党员干部的初心,找不到更动人的乐章去歌颂他们的事迹。他们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忍不拔、勇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付诸于行动;他们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他们把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这次抗洪战斗中打上了一道永不褪色的烙印。在抗洪一线上,那一个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在风雨交加中,那一个个无惧风雨的站姿,在黑夜泥泞道路上,那一个个晃动摇摆的手电,无疑是抗洪堤坝上最美、最值得崇拜的风景。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却在抗洪救灾这场战役中闪耀着熠熠光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践行着党的宗旨,他们用行动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他们就是一面又一面飘扬在祖国边陲巍巍大堤上的鲜艳红旗,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党员的初心烙印在抗洪大堤上!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二

6月6日至9日,连续的特大暴雨无情地倾泻,江西省永新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854间房屋、116处公路、41座桥梁被毁,15.9万亩农作物被淹,64处山体滑坡,超过17.5万人口受灾,部分乡镇电力、通讯一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危急关头,派驻永新县的省、市、县三级驻村第一书记238人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勇担当、做表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

抗洪抢险:勇当“百姓的指战员”

灾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实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驻村第一书记和乡(镇)村干部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抗洪救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百姓的指战员”。

暴雨来临后,文竹镇龙源村第一书记刘建军,领着村干部走村入户第一时间排查安全隐患,对贫困户、危房户等重点人群上门查看住房及排水状况,提醒群众防范坍塌等险情,动员帮助沟底两侧30户近120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确保了村民生命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最为宝贵。里田镇下王村第一书记刘鹏接到汛情通报,妻子作为考务人员抽调去外县了,女儿发烧住院,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的时候,刘鹏毅然带领帮扶工作组奔赴受灾现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济难救危的光荣使命。他召集了村里所有在家的党员干部分组分工,帮助受灾群众转移物质。“把个人困难丢一旁,把组织重托担肩上”,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他的身影分明凝结成了一名党员干部在危难关头,对职责、对人民群众的一腔忠诚。

生产自救:勇当“百姓的指挥员”

洪灾过后,全县驻村第一书记不等不靠,和干部们一道走访慰问受灾户,因情定策、因户施策,全力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连日的暴雨,同时受上游枫渡开闸泄洪的影响,禾水河岸的汴田村水位漫过河堤,大面积农田、果园、沙丘旱地被淹,市农业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吴页宝迅速组织村干部用木笩解救被洪水围困在沙丘釆毛豆的村民肖元桂;帮助房屋浸水的13户村民转移财产和清理积水,并对受灾的水稻、毛豆、果树及大棚蔬菜提出了5条有效自救措施

莲洲乡光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美鉴领着大家把灾后重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脱贫产业结合起来。为解决灾后村民饮水问题,积极协调施工队伍购置配件、抢修管道,为克服道路不畅,组织村里30多名劳力及时排障开路。截至10日,村民饮水问题得到解决,道路修复也接近尾声,正抓紧修复农田沟渠。同时,高标准治理河道,在河道两岸种植果树,改善乡村宜居环境。

重建家园:勇当“百姓的协调员”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灾情发生后,驻村第一书记及时向选派单位进行汇报,争取帮助,为派驻村捐钱、捐物,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6月9日,埠前镇高贤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尧学主动与单位联系寻求帮助,当天下午,受灾村民就得到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送来的防疫药品和蔬菜种子。

6月12日,在龙源口镇四教村驻村第一书记史迪的协调下,县委组织部党员干部成立灾后救援队,自发捐款7700元为村里购置了抽水泵、雨靴、雨衣、矿泉水和食物等,及时走访慰问了受灾群众,对冲毁的水渠、道路、房屋进行加固整修,确保贫困群众收入不减,稳定脱贫。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洪涝后疾病蔓延,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芦溪乡古竹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晓峰迅速与县疾控中心取得联系,请求派出消杀服务专业队伍到村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和病霉生物防治工作。并协调医疗机构向受灾群众讲解洪涝灾后卫生防疫小常识,教育引导群众预防水源性、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三

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四

今年入汛以来,10轮强降雨相继袭击三湘大地。暴雨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均为近年少见。山洪频发,江河猛涨,其中湘江干流出现了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全省上下沉着应对,决策、指挥、行动有条不紊,防汛、抗洪、减灾秩序井然,直指目标——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这场抗洪救灾的胜利,是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面对严峻汛情,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应对、精细调度、靠前指挥的抗灾理念,始终贯穿在防汛抗灾的实践之中;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赢得了防汛抗灾的阶段性胜利,创下了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未现群死群伤的人间奇迹。

这场抗洪救灾的胜利,是省委、省政府抗御自然灾害时科学决策、敢于胜利理念的印证。

宁可备而无患,不可患而无备。这是与自然灾害搏斗时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应对之策。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雨情、水情、汛情,省委、省政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把功夫下在预防上,把工作做在来灾前,最大程度整合抗洪资源,全省上下形成抗灾合力。

抗击这场特大洪水的胜利,是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

从汛情预测,防汛物资器材贮备,人员调度,到高效快捷处置各地险情,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沉着应对这场特大洪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让我省抗洪抢险正在从“拼体力”,逐步走向“凭技术”和“靠装备”。

抗击这场特大洪水的胜利,也让全省各级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全面展示。

危急时刻,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奋起抗灾,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广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在洪峰浪尖间,树起一面面鲜艳的党旗,书写出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舍我其谁的忠诚。

事件,就是历史,就是铸就时代精神的舞台。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五

肖江堤是泉港蓄滞洪区隔堤,是浙赣铁路、昌樟高速公路以及万亩耕地、万人口的安全屏障。一旦垮塌,后果十分严重。肖江堤的安全受到省市防总的高度关注。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等领导多次亲临大堤,指导抗洪抢险工作。正是因为有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高安公安冲锋在前和全市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抢险救灾,肖江大堤才抵御住了这场50年一遇的强降雨。在大灾面前,徐四清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情系人民群众、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

在这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职责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哪里险情重,他就在哪里抗击。从6月25日凌晨3点至6月26日凌晨1点,他高强度连续工作二十多个小时,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身烧裆红肿,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参战人员,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参与抗洪抢险的人民群众,以及附近的村民对他给予高度赞扬。一向在现场做新闻报道的高安电视台记者在抢险间隙,要求对他进行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徐四清同志说:“大家都很拼命,守住大堤是我们的职责,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就应做的工作。”淡定的话语诠释的是一名公安民警个性能吃苦、个性能战斗学习抗洪英模,就要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他们公而忘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越是情况危急,越是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学习他们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全局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学习抗洪英模,就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抗洪抢险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要深刻理解和大力弘扬习近平同志所概括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学习抗 洪英模的重大现实意义,就是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抗洪精神,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激励和鼓舞灾区人民排除万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工作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奋发地去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六

抗击这场特大洪水的胜利,也让全省各级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全面展示。

危急时刻,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奋起抗灾,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广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在洪峰浪尖间,树起一面面鲜艳的党旗,书写出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舍我其谁的忠诚。

事件,就是历史,就是铸就时代精神的舞台。

在与这场特大洪水的殊死搏击中,三湘儿女用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一曲气吞山河的抗洪壮歌,历练出富有时代特征的抗洪精神。“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应对,精细调度;众志成城,敢于胜利”,是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它是98抗洪精神,抗击特大冰雪灾害精神的传承与延伸,再次赋予“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目前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既是我省今后实现科学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也是在现有基础上深化改革、自我完善的巨大挑战。

成功抗御特大洪灾的实践再次证明,只要全省各级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广大党员勇挑重担,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七

混泥土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

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政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救灾志愿活动让我理解了人类力量的强大。面对自认灾害,我们从不畏惧,因为我们有战胜它的信心和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灾的决心。抗洪救灾志愿活动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为宝贵的一课,也是我受用终身的一课。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八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常德市安乡县虎渡河超过警戒水位。为降低水位上涨带来的影响,安乡县安全乡茶窖社区的老支书、现任党总支书记、后备干部三代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在“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全村近百名群众自发上堤,短时间开挖了百余条导浸沟。

这是今年进入主汛期以来,湖南三湘大地上党群同心、协力抗洪的一个缩影。《逸周书·文传》曰:“人强胜天。”是谓人的力量强盛,可以战胜自然。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洪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凶猛的灾难面前,是主动出击,还是坐以待毙?是凝心聚力,还是各自为政?是带头冲锋,还是畏首畏尾?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这几个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那就是主动出击、凝心聚力、带头冲锋,构筑起一道动态的“钢铁长城”,让肆虐的洪水为人民让步。

主动出击,践行初心“我要上”。年年洪水肆虐,今年情况更甚。就湖南来说,平均降水偏多逾四成;降水造成溪河湖水猛涨,湘、资、沅、澧、洞庭湖沿线多个水位站点超警,高洪水位维持时间长,洪水组合复杂。这样的严峻形势,就是检验每一名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时候。“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丰富的内涵渗透到了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在洪灾面前,不需上级安排,不需组织动员,那颗红色的“初心”就会本能地告诫自己“我要上!”这样,就会闻汛而动,主动出击,抗击洪灾的干劲更足。

凝心聚力,坚决不喊“给能上”。暴雨、洪水的“魔力”是巨大的,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共产党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凝聚起更强大的力量。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但要主动出击,还要听从指挥,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才能具备战胜洪魔的力量。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不能去当那种“纯指挥”,只在那儿高声叫同志们“给我上”,自己却“不愿上”;作为每一名党员或群众,也不能各自为政、不听指挥,要把个人“微小”的力量融合到集体的“洪流”中,那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战胜洪灾的希望就更大。

带头冲锋,人人唱响“跟我上”。在大灾面前,人人都不是旁观者,特别是以服务人民,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员干部,更是抗灾自救的“中坚力量”。洪灾来临,各地干部群众自发拧成一股绳,处置险情,开展自救,保卫家园,那是一道独特而有深意的风景。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们亮出身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带头冲锋到第一线,更是振奋人心的场面。抗灾现场如战场,虽然没有炮火硝烟,但需要的就是斗志,就是士气。党员干部带头冲上去,群众的力量就会跟上来,磅礴的抗灾力量也就形成了。不和别人比享受,只把自己作先锋,人人唱响“跟我上”,那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暴雨、洪水就变得不再可怕。从小处来说,一次局部的灾难也需要大家众志成城;从大处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自保”的出路。因此,抗洪救灾,更需要党员干部带头主动出击,才能凝心聚力,构筑起抗洪防汛“钢铁长城”,为取得全面胜利保驾护航。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九

灾后的县满目疮痍,看到一处处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房屋,看到灾民一双双企盼重建家园的眼睛,程局长的心里比谁都着急。灾民住宅重建选址,他及时联系省内知名水工地质专家进行现场调查,避免新址受地质灾害影响;河流治理、灾民建房需要超多石料,他用心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在乡镇交通基本瘫痪的状况下,带领工作人员翻山涉水,为各乡镇选取适宜取料的采石场;在长青村灾后重建新村选址上,他用心争取省厅的支持,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搞调研,选新址,为老百姓能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四处奔波。村民看到他的救灾车都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国土局领导真为咱老百姓办实事儿的阿”。应对热情的村民,他说:“我就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职责。”

在抗洪防灾和灾后重建的日子里,__带领全局工作人员没休过一个星期天,他始终坚守在抗洪防灾第一线,饿了吃几口面包,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办公室几乎成了他的家。__的爱人在外地陪女儿上学,他既要抓好全局各项工作,又要照顾年迈的母亲。由于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期间他很少回家,对母亲疏于照料,70多岁的老母亲病倒了住进了医院。他匆匆办完住手续,就赶回单位。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续,就在母亲住院治疗期间,他也没能尽一片做儿女的孝心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在抗洪防灾工作中,__同志始终持续高度的职责心、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抗洪防灾工作中;作为党委书记、局长,他带领全局党员干部战斗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线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树立了新时期国土带头人的崭新风貌。

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十

这场抗洪救灾的胜利,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

面对严峻汛情,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应对、精细调度、靠前指挥的抗灾理念,始终贯穿在防汛抗灾的实践之中;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赢得了防汛抗灾的阶段性胜利,创下了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未现群死群伤的人间奇迹。

这场抗洪救灾的胜利,是省委、省政府抗御自然灾害时科学决策、敢于胜利理念的印证。

宁可备而无患,不可患而无备。这是与自然灾害搏斗时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应对之策。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雨情、水情、汛情,省委、省政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把功夫下在预防上,把工作做在来灾前,最大程度整合抗洪资源,全省上下形成抗灾合力。

抗击这场特大洪水的胜利,是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

从汛情预测,防汛物资器材贮备,人员调度,到高效快捷处置各地险情,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沉着应对这场特大洪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保障;全省综合实力的提升,让我省抗洪抢险正在从“拼体力”,逐步走向“凭技术”和“靠装备”。

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范文十篇相关文章

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观后感精选5篇

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微视频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防汛救灾一线党旗高扬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2020抗洪一线党旗飞扬微视频观后感汇总【5篇】

2020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2020关于抗疫一线党旗红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

抗疫一线党旗红观后感优秀范文十篇

2020防汛救灾工作心得体会优秀范文十篇

关于2020战疫一线党旗红观后感范文5篇

2020战疫一线党旗红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上一篇:观看2020少代会观后感作文十篇

    下一篇:纪录片《高考》观后感心得作文十篇

    52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