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最新个人观后感5篇
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最新个人观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篇一】
随着精准扶贫的组建以及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多村都暴露出了少数村干部与群众关系恶化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府干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作风。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实话解实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战争走向和平,离不开“小米加步枪”的历史;而今,我们需要人民群众去创造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所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靠干部引路,但脱贫靠群众发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该如何去密切联系群众?其实,只需要陪他喝杯茶、抽根烟、吃顿饭。一杯茶的功夫你就会发现他想要申请低保;一根烟的时间你就会清楚他为什么要申请低保;一顿饭过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申请不到低保。贫困户不会无缘无故为难,他总是有口气没咽下,基层乡镇干部要多与老百姓当面交流,帮他们咽下这口气。
只有扎实工作作风,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村干部的难,难在上有党委政府,家有妻儿父母,下有群众农户。村干部不会无缘无故难当,他总是有碗水没端平,或为完成上级任务,或为亲朋好友利益,或为全村发展着想。基层乡镇干部扎实工作作风就是要多与干部交心谈心,帮他们端平这碗水。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完成上级任务,没有听到村里大多数群众的心声,即使完成了上级任务却依然得不到群众的好评,我们就告诉他:任务是死的,但群众是活的,完成任务要结合村情民意,要用上级的文件去联系本村的实际;有的村书记总喜欢动“歪脑筋”,总以为在没有违背政策前提下优亲厚友就没有错,我们就告诉他:没有违背政策不代表没有违反原则;还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全村谋发展,为多数群众谋利益,然而仍有少数人到政府举报他优亲厚友,我们就告诉他:多数群众对你的评价是好的,而那少部分群众抓住了某某贫困户是你亲戚的“把柄”,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你亲戚好,不要在意那些“刁民”。
无论是低保户的评议还是合作医疗的收取,村里事事有矛盾;无论是过去书记、主任各负其责还是现在书记主任一肩挑,村里时时有矛盾。乡镇干部唯有不偏不坦,在村干部面前敢为群众说硬话,在群众面前敢为村干部说实话,才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篇二】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用教育为扶贫助力,才能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某县有161名小学和初中学生辍学,无论怎样做工作就是不去上学;中年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较多,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甚至交流访谈都需要当地干部做翻译才能顺利进行;因学致贫和因学返贫仍然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在某县分别占了14.5%和17.7%的比例;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缺乏吸引力,技能培训流于形式,有些贫困户打完卡领完钱就走人,并不认真参加培训,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中小学学生辍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学了没有用,二是感觉学习没有劲。前者是因为看到身边的人上学不上学没有什么大区别,进城务工也不需要太高学历。后者是因为学校的课程严重脱离他们的生活,同时学校里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紧缺,灌输式教学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这背后的问题是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下不去、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应出台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从教和退休优秀教师到深度贫困地区支教的政策。
要加大普通话的普及和扫盲工作力度。在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加强从幼儿园开始的双语教育,推广普及普通话。我们发现,青壮年普通话交流基本无障碍,困难主要在于中老年人群,对于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寓教于技、寓教于乐,将普通话学习、扫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因语言不通、不识字而无法脱贫的情况。
对因学致贫和返贫的贫困户,需要提供精准服务。现在各地在贫困户教育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某县贫困户每年可免除学前教育保育费1500元,义务教育阶段有寄宿补助1250元、营养餐800元,高中阶段免学杂费1400—1800元,大学和职业教育阶段还有“雨露计划”。但是,相关的配套工作仍有待加强。如高中和大学阶段生活费用的补助,由于孩子上学家中劳动人口不足的补贴,以及毕业后就业难度大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做好精准的对接服务工作。
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注重发挥发达地区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帮扶深度贫困地区中的作用,注意从入学、选择专业、教育教学到安排就业的全程跟踪服务,让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愿意学、学得好,就业有保障。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篇三】
按照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小康路上不挪下一人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精准扶贫力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资金、资源,一大批项目、资金落户贫困地区,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当前正风反腐呈“高气压”“强气场”,为何还有“蝇贪”“硕鼠”肆无忌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蝇贪”“硕鼠”地处基层,怀抱侥幸心理,总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上面九级风浪,下面风平浪静”,觉得反腐风暴刮不到自己身边;再加之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对国家扶贫政策不清楚,对干部的话言听计从,好糊弄,于是胆子便大起来了,有的甚至肆无忌惮,公然向贫困户索要好处费、跑处费、协调费等,严重侵蚀群众获得感。
笔者认为,当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审计、纪检等部门一定要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向扶贫领域“微腐败”亮剑,无“微”不治,重点聚焦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履责不力、帮扶工作不实、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等问题,铁面执纪、铁腕问责,对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形成强大震慑,让少数基层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贫困群众的“奶酪”, “奶酪”到了贫困户,才是真扶贫、扶真贫。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_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是对扶真贫、真扶贫的再次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的讲话,体现了中央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情况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牵挂。只有不掺水分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真正使贫困地区走出一条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致富路。
“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的讲话,彰显了中央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以及绝不允许数字脱贫、假脱贫的态度。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已经确立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不容许掺杂任何水分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开展脱贫工作时应注重实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投入与产出,以取得的实效来论成功与失败。一时的投入或许会取得数据上的成功,但数据上的成功是否意味着贫困生活的真正结束?这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的转变工作作风,戒掉急于求成的躁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从取得的实际效果来评定脱贫攻坚工作的成绩,为一方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贡献,不掺水分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遇到不少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时间有限任务重大,如果各级领导干部稳不住阵脚或急于求成或泄气,必然造成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作风不实或不作为、乱作为等与脱贫攻坚工作向背的情况。只要坚定信心,始终坚持不脱离实际的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展工作、判断成绩,才能正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工作注重的是实效,不是脱贫摘帽的时速,决不可为了完成而完成。搞形式上的、数字上的脱贫摘帽,要严格按照脱贫摘帽的科学评估标准来落实工作,决不可以应付的态度,随意的把未尽之事草草了之。要注重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要监督好各驻村工作队员及脱贫攻坚工作人员作用的发挥,要从取得的实际效果来评定每一项政策和每一个人,避免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作风不实的形式主义。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观后感【篇五】
要确保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致富是一场限定了时间的全国性战役。既是战役就必须夺取胜利,但不能用自不量力、掩耳盗铃的方式来宣布自己的胜利。
目标明确,很多地方都制定了脱贫作战图,其中不少是阶梯作战,一级一级、逐步脱贫,更多的则是限定了时间要求提前脱贫。但脱贫要的不是早脱贫、提前脱贫,要的是脱真贫、真脱贫。
不能为了提前脱贫扶假贫。眼看是场难打的战役,为了能早立功、早见成效,有些地方在制定作战目标时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把实际上贫困程度低的村说得极其困难,项目下来了,做得确是些脱离困难群众,好上加好的粉饰工作。真正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的地方选择视而不见,这其实是不敢担当的突出表现。
掩耳盗铃做不到提前脱贫。脱贫出列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由不同考核指标构成。打脱贫战的时候,有些地方,就犯了纸上谈兵的大忌。针对考核评估,千方百计找应对方法,各种各样的表格做了一套又一套,纸质材料做了一堆又一堆,资金拨了一批又一批,宣传攻势一波猛过一波,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脱贫了!还是提前脱的贫!熟不知明眼人都晓得这帮人又在掩耳盗铃,评估组又怎会让你通过?
收看《决战脱贫在今朝》电视专题片最新个人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