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10篇(3)

福萍分享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八

  【2020 归“零”再出发】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利箭破长空,扬眉又吐气。长征五号火箭是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是我国现役最强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长征五号成功与否,对后续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因为块头大,长征五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胖五”。胖五自带光环和流量,每一次出征备受关注。追梦之路,并非坦途。2016年11月3日,胖五首飞成功。2017年7月2日,胖五第二次发射遭遇失利,“旅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接下来的900多个日夜里,研发团队三次归零,最终走出阴影,迎来高光时刻。

  归零就要有赶考心态。长征系列火箭具有超高成功率,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约为96%。犹记得,每一次成功发射后的报道结尾总是附上一句,“这是长征系列火箭x次飞行”。我们已经习惯了成功,甚至有点“麻木”,当失败来临的时候,还真有些猝不及防。我们似乎忘了,“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新征程,新起点,新心态。踏出去的每一步,既要信心满满,又要小心翼翼。在离开西柏坡进京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要进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我说的准备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准备。要告诉每一个干部和战士,我们进北平不是去享福,决不能像李自成进北京。在毛泽东看来,进京就是“赶考”,“而今迈步从头越”。不管做什么事情,党员干部都要头脑清醒,意志坚定,方能行稳致远。

  归零就要有斗争精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胖五失利,锤炼了一支敢打敢拼的钢铁之师。航天人不仅要攻克技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更要攻克思想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航天人早已宠辱不惊,既没有垂头丧气,又不会志得意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相比败不馁,胜不骄更难做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党员干部尤其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艰苦奋斗。老英雄张富清,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退役转业后深藏功与名,继续在贫困山区奋斗,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归零就要有严实作风。问题少一个,胜算多一分。只有坚持实事求是、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找到症结,保证胖五“身心”健康。为了抓住“魔鬼”,胖五研发团队“众里寻他千百度”,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要“不破楼兰终不还”。908天里,火箭研制人员进行了240多项技术改进,其中包括9项比较重大的改进。火箭试验团队累计进行了40余次、15000余秒的关键技术试验。短短两年多里,试验团队完成了以前13年工作量的一半。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归零决不是简单的从头再来,而是刀刃向内解剖自我,是“点燃”过去“照亮”未来。不管是从失败走向胜利,还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凡属过往,皆为序章”,来一次深刻的归零,为前行加点油。

  归零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如果说火箭运载能力体现的是航天人的硬实力,那么伟大的梦想、长征精神和航天精神的完美融合便是航天人的软实力。梦想有多大,精神有多强,舞台就有多大。“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动情地写道,“你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中国航天人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宏伟的目标,给予了航天人无穷力量,支撑着航天人负重前行。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刷新中国“速度”,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实现第二个100次发射,用了7年;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奇迹,一次次跨越,源于一次次归零,更源于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不论走多远,都要归零,回归“初心”。

  时间已经从2019来到2020,在你我的眼皮底下进行了一次归“零”。作为奋斗者,新的一年,归零再出发。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九

  【敖立群箭 再战苍穹】

  近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的消息振奋了所有的中华儿女,“胖五”在文昌发射场的上空留下了一道耀眼的尾巴,是无数航天人热泪盈眶后的泪痕。长征五号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并不陌生,在经历2次小挫折后,他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再战苍穹,这一次他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力量,践行了航天精神,寄托了航天人的初心使命,向中国梦又迈进了一步。

  浴火重生练就一身钢筋铁骨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技术成熟的长征3号系列火箭对于发射更重、更大、更复杂的航天任务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中国急需一枚“大火箭”,而长征5号的问世将对中国未来航天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征5号背后的科研人员从2017年的发射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经过他们对长征5号无数次的细致“体检”,最终交出一份精准健康评估报告,查出病源,对症下药,才会如今健康的“胖五”。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一个剪影,“胖五”是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液体火箭,他的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衔胆栖冰造就一个热血青年

  908天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差不多2年时间数字,可是对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科研工作人员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他们昼夜奋斗,团结协作、迎难克坚,只为让“胖五”能够再次成功地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失败是成功之母”,小小的挫败绊倒不了中国这个巨人,“众人拾柴火焰高”,科研工作人员凝聚力量在这908天的时间里卧薪尝胆、衔胆栖冰,最终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地把“胖五”送上了太空。“胖五”采用的是液氧煤油和液氢液氧清洁推进剂,众所周知,液氢和液氧的储存温度都远低于冰点,因此“胖五”还有一个别名称为“冰箭”,而“胖五”却是一个强壮的热血青年,他具有高性能、零污染、大推力、可重复使用等优势,因此“胖五”是中国未来实现飞天揽月关键一招。

  航天精神铺就一条通天大道

  “太空探索永不止境。”航天精神激励着广大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航天梦想变为现实。在“胖五”的飞控大厅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年轻航天人的面孔,航天精神正在薪火相传,而年轻一代的航天人正以实际行动回答老一辈航天人钱学森同志那一句“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这一项宏伟的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也正是依靠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航天事业才能实现了“一代人干成几代人的事”的壮举,才能铺就一条通向浩瀚星空的通天大道。

  中国自古就有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关于浩瀚星空的传说,这些传说是中华儿女对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而当下无数的中国航天人以“默默无名奉献者”的名义,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一点一点揭开奥秘的面纱,并把中国航天人的初心镌刻在苍穹上。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观后感范文十

  【仰望星空 踏上中国航天奋斗“新长征”】

  一声春雷拔地起,耀眼红光透夜空。近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时值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发射,令人振奋、令人骄傲。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又一次奇迹,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也不断助推着中国成为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航天强国。

  梦想推动中国航天事业“新飞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如此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是的,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有着一个不变的航天梦,直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横空出世,让这一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成为了中国追梦太空的起点。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时起,中国航天事业一直在加速前进。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了爆发性成长,进入了稳定、高速的发展期:从第1次发射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从第100次发射到第200次发射用了7年,从第200次发射到第300次发射更是仅用了4年时间。迄今为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先后有17型火箭投入使用,成功将506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在这半个世纪的跨度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力保障了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让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脚步越走越坚定。

  创新点燃中国航天事业“新引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翻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300次发射史,就如同翻开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从常温火箭到低温火箭,从串联式火箭到捆绑式火箭,从小推力火箭到大推力火箭……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凝结了无数航天人的诸多心血,是中国航天不断创新发展的最好注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已形成系列型谱,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飞船和探测器的能力。特别是2018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开启了“30+”模式,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独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航天发射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随着长征火箭产品系列越来越丰富,进入空间的能力越来越强,我国正以创新驱动点燃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引擎”,让中国航天的舞台变得越来越广阔,为中国探索浩瀚宇宙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奋斗开启中国航天事业“新长征”。60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不断努力奋斗的真实体现。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我国运载火箭能力将再一次实现新跨越: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开展研制,以实现运载火箭整体的“更新换代”;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执行多个重要发射任务,支撑我国探月三期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火星探测器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稳步实施;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实现首飞,使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空间运输的方式也将实现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由单一航天运输向航天运输与空间操作相结合等重大突破。不难想见,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发射,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着我们去奋斗。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39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