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惊蛰观后感范文

邱妹分享

  孙皓执导,张若昀、王鸥、孙艺洲、阙清子等人主演的《谍战深海之惊蛰》,改编自海飞的谍战小说《惊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惊蛰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惊蛰观后感范文一

  剧情节奏快又刺激,陈山和张离从相遇、烧菜、试探、保护、摊牌等对手戏中拉近彼此距离。

  也喜欢肖正国(陈山)和妻子余小晚这对欢喜冤家的“婚后生活”,看片花这条线挺揪心带感的,就是可怜了我们小蒸锅不仅英年早逝老婆还不爱自己,却偏偏爱上了假扮他的陈山,果真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啊。都这样了那不管是和张离还是和余小晚都好配,反正我都可以!

  而且张若昀这一次的表演很有突破性,毕竟这一次分别饰演陈山和肖正国两个角色。“相貌相同”在谍战剧中并不新鲜,“被迫训练、成为特工”也类似《伪装者》的设定。但本剧依靠惊心动魄的情节,智商在线的手段,个性鲜明的人物,成功吸引眼球。

  陈山被迫为日本人做事,打入军统,在日本人与军统之间周旋,腹背受敌,既要保命,也要抗日。虽然两个角色之间没有太多的交叉对比,但整体的完成感还是可以的。

  惊蛰观后感范文二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只要自己喜欢就要拥有吗?是只要对方幸福,自己就可以成全吗?是为了爱情可以无所顾忌吗?

  电视剧《惊蛰》中,周海潮、余小晚、陈山、张离,他们都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可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爱情是奢侈的,注定要为事业让步。

  周海潮对小晚

  周海潮对小晚是真的喜欢,所以在和真正的肖正国出任务时,才会趁机开枪打死他,为了一个女人,能开枪,周海潮对小晚的爱是无需怀疑的。

  在肖正国消失的那段时间,周海潮一直追着余小晚,陪她跳舞,约她吃饭。假冒的肖正国回来后,周海潮虽然有所怀疑,依旧追着小晚,只可惜小晚对他没兴趣。

  在小晚开始对陈山有了感觉后,更是多次明白的拒绝周海潮,还对他冷嘲热讽,让他难堪,可是周海潮呢,依旧拿小晚无奈。

  小晚冲进周海潮办公室,当着很多人的面,对周海潮说,你肚子里那点心贼心思,我是管不着,但你要是想惦记我们家的东西,没门,更拍桌子直言,你要是想挖墙脚啊,小心这墙塌了,压死你。

  周海潮被小晚这一顿羞辱,张口第一句话还很温柔的问小晚“你手没事吧”。看,周海潮对小晚是真爱啊,这份爱有点卑微了。

  陈山从火中抱着小晚出来时,周海潮看到后,一脸羡慕嫉妒恨的表情啊,恨不得抱着小晚的是他自己。

  周海潮把张离抓住,打算用刑时,小晚冲了进来,周海潮一脸无奈的样子,嘴上嚷嚷着让小晚出去,可小晚就是耍起了赖皮,对周海潮说,我哪也不去,今天就守着我离姐了,周海潮只能无奈去执行别的任务了。

  因为小晚已经对陈山产生了感情,小晚是别人的妻子,所以,周海潮的爱,注定了没有结果,他只能一厢情愿了。

  小晚对陈山

  真正的肖正国是喜欢小晚的,对小晚言听计从,小晚让他往东他不往西,即使小晚每天跳舞,打麻将,肖正国也都依她。

  陈山假扮的肖正国,虽然也对小晚好,可能真正原因是怕小晚起疑心吧,但他又有作为丈夫,该有的霸气,知道维护自己作为男人的面子了。

  “谢谢你这段时间照顾我们家小晚,往后,自个儿的事自个办,自己人可不挖墙脚”,第一次相见,这几句话一出,让周潮海有点不寒而栗,很明显宣誓了主权。

  回到屋里,陈山摆上两人的结婚照,更是对小晚警告到,火药味够重的啊,早晚有一天,我灭了你这火药味。

  这么有男子气概的话一出,小晚看出他不是原来的肖正国了,但不但不讨厌,反而勾起了小晚的兴趣,女人都喜欢有点霸气的男人,小晚也这样,因此才会爱上陈山。

  陈山作为丈夫,对小晚是很好,回家做饭,还伺候小晚打麻将,更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公众场所,为了小晚和周海潮打架,这样的行为小晚也很有面子,说明他在乎小晚,即使这一切只是在利用小晚,但不知情的小晚还是被感动了。

  陈山被被荒木他们一顿水中淹后,回到家,看到小晚还没睡,小晚说是饿的,但自己又不会做,陈山二话没说,就挽起袖子,给小晚做起了宵夜。

  陈山被折磨后已经很疲惫了,但他没有乱发脾气,还给小晚做饭。不把工作情绪带回家,这么暖心的男人,女人很难抵挡住吧,小晚动了真情,也是必然的。

  小晚的爱,也是卑微的。她明知张离和陈山有好感,但依旧对他们好,还对费处说是她让张离去救的陈山。张离是她的好姐妹,她不愿伤害她,陈山是她现在爱的人,她也想尽自己所能保护。

  只可惜,陈山钟情的是张离,他对小晚只是在尽一些义务罢了。

  陈山对张离

  陈山来到重庆后,举目无亲,又有任务在身,他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家里他不能对小晚说实话,因为荒木当时让他最提防的,就是小晚,怕小晚发现他是冒牌的。工作中,又到处有埋伏,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应付遇到的每个人。

  身处紧张氛围中,突然发现张离是和自己有共同思想的,是理解自己的人时,陈山被张离吸引很正常,张离是那个和他可以并肩作战的人,那时的他也可以有个依靠了。

  虽然张离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也对陈山有了好感,在以为他被埋在山洞时,用手挖着想把他刨出来,但是陈山是小晚的丈夫,即便是假的,但她不能和陈山走到一起,因为她知道小晚已经爱上陈山了,她不能抢好姐妹的丈夫。

  陈山对张离的爱,也注定了不会有回应的。

  处于特定时期的那一代年轻人,责任第一,爱情只能藏在心里了。

  惊蛰观后感范文三

  这些年来,谍战剧佳作迭出,一个剧出来万人空巷,以为空前绝后、难以超越,没想到后来者不断继续突破。这不,《谍战深海之惊蛰》一出,又被观众热议。

  22日首播当晚,《谍战深海之惊蛰》以破1.5%的收视率收视第一。开播以来,凭借紧凑、精彩的剧情,《谍战深海之惊蛰》收视率频传捷报,29日,CSM59城收视率破2,同时段排名遥遥领先,且全国网收视连续夺得卫视第一。与此同时,网络话题热议度持续高涨,好评度攀升。

  《谍战深海之惊蛰》的热播热议,究其根本,其三个特点值得思考:

  创作明暗点交织

  个人认为,所有的主旋律人物创作(包括先进典型报道),其实应该先思考人物的暗点。因为“找亮点容易,找暗点难”。没有暗点,画面一片高光,人物不够立体;暗点多了,阴影面积太大,又容易误造出反面效果。所以,找亮点不是本事,找到衬托英雄恰到好处的暗点才是高手,而《谍战深海之惊蛰》便是上乘之作。陈山作为一个街头小人物的出场——首先呈现了人物的暗点。接下来角色的出生入死,就是传播的“小逆模式”了:即在舆论的传播谱系里,次主流舆论(“小逆模式”)在价值观上是主流,在表现方式或性格语言等方面有小小的叛逆,就成为最容易传播的类型。这也极大地契合了主要人物陈山的性格特征。

  剧情设计旗鼓相当

  在以往的谍战剧中,可能是普遍意义上的创作者太爱英雄了,恨不得把英雄角色塑造成无所不能。但没有想到,物极必反,敌人一旦被描写得不堪一击,英雄就被贬值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所以,英雄的对立面必须塑造成沧海横流中的典型代表。《谍战深海之惊蛰》也践行了这一点,在戏剧冲突与角色冲突上,没有矮化敌人,通过描写对手的强大,让英雄不再是百战百胜的“云端人物”,而是在一次次考研和战斗中成长和强大起来,无形中拉近了观众和剧中人物的距离。

  谍战剧中的英雄要与敌人斗智斗勇,不仅拼智商、拼情商,而且过五关斩六将,不断增加难度系数。这样的过关设计,如果敌人全是傻弱软,剧情根本无法展开与推进。所以我们在《潜伏》里看到李涯、吴站长、陆桥山,在《麻雀》里看到毕忠良,在《谍战深海之惊蛰》里看到荒木惟、周海潮。这些横流中看似了不得的敌人,恰恰衬托出余则成、陈深、陈山等英雄的不得了。

  谍战剧的传播模式很像世界杯——每一集都像一场精彩纷呈的赛事,不能出线,否则就会出局,而且是死局。这也是谍战剧令人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原因。

  人物性格形象的立体化塑造

  《惊蛰》这部电视剧还有两个特别有震撼力的要素:一个是英雄性格,一个是英雄形象。

  所有的英雄,都具备一种“走在人流反向”的性格,这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种性格,最动人的不是气概,而是选择。在生死关头,英雄一定选择走在死亡概率最大的方向;在舒适区与危险区,英雄一定选择站在最不利于自己的位置;在自己与别人的幸福之间,英雄选择的一定是把幸福让给别人。就像陈山为了妹妹的性命安危,不顾自身卷入地下战争、被迫成为日本间谍;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处于三重身份、高压紧张形势下的他,视死如归同各种敌对势力作斗争;在个人命运与家国大义面前,战胜回归平静的贪图安逸之心,毅然决然选择加入抗战阵营。

  谍战剧在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塑造中,特别得天独厚。它不像一般的电视剧,敌人不是在英雄的对面,而是出现在英雄的周围。正是这样的对比,谍战剧的英雄特别容易形成 “单车理论”传播现象。所谓“单车理论”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一个发言人说,昨天我们枪杀了3000个伊拉克人与一个骑单车的人,舆论的热点一定是追向那个“骑单车的人”。文学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合唱团里的领唱、乐队的指挥、阅兵方阵里的领队,都出现这种“骑单车人”的传播现象。四处皆敌人的谍战剧英雄,就属于这种骑单车的人。

  绝大部分谍战剧,都是英雄主动自愿打入敌人内部,但在《惊蛰》里,陈山却是被动卷入“千万人”之中,这就为情节的曲折与人物的变化埋下了值得期待的伏笔。最初,陈山因为酷似军统特工肖正国而被日本特务荒木惟看中,荒木惟用陈山的妹妹陈夏威胁,陈山为了解救妹妹被迫成为日谍。这时陈山所展现的还是普通人面对亲情会做的选择。随着剧情推进,陈山逐渐成长,他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也慢慢觉醒。这时的陈山不再甘当日谍,而是逐渐坚定信仰并找机会“反扑”,在面对荒木惟要求毒害飞虎队队员的时候,陈山经过挣扎,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在保全自己的同时,保护了飞虎队队员。

  这样的出场设计,是谍战剧少见的类型,即谍战剧+成长剧。一般来说,谍战剧的英雄一出场就是英雄,后来不过是他能力更加提升、信仰更加坚定、历险更加丰富的过程,人物自我变化的空间有限。但一个街头小人物的开始人设,让《谍战深海之惊蛰》中的角色有了成长的空间与曲折,产生了成长剧的看点与魅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牺牲是英雄题材的标配。如果这个牺牲者是英雄自己或其挚爱的人,其震撼力就更加强烈。谍战剧里的英雄,比别的题材英雄牺牲得更多,除了生命,还包括良心折磨、角色冲突、忍辱负重、隐姓埋名、甚至永远挨骂,特别是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情与亲情,这样的冲击力更大。我们看到了《潜伏》里的牺牲,看到了《麻雀》里牺牲,《谍战深海之惊蛰》里的牺牲会是什么?是陈山和陈夏的姐妹亲情?还是陈山和余小晚的“夫妻感情”?亦或是陈山和张离的惺惺相惜?从小人物成长起来的陈山,身上也背负了更多普通人可能遇到的抉择和冲突。于无声处听惊雷,从细微处见真章,当英雄化身成我们身边的陈山、张山、李山……他们最后的牺牲和抉择变越发显得可贵和高大。而这也是剧集吸引观众持续关注的核心要素。

  频上热搜的《谍战深海之惊蛰》,不仅有惊心动魄的谍战情节,也展现了轻松的日常生活,种.种尝试,都在谍战剧的创作中引领风向,为谍战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样板、新范例。

  惊蛰观后感范文四

  清晨的扫地声划过1941年冬天的上海街道,三个面色紧张的年轻人从通宵影院出来匆忙赶去接头,不料陷入日本人的包围圈,军统特工肖正国身亡。镜头一转,三个上海小混混在舞厅谋划搞事情,因袭击非礼舞女的日本军人而计划泡汤,其中相貌酷似肖正国又脑子灵光的陈山被日本特务荒木惟盯上……围绕着追杀、打斗、酷刑、诱惑、偷梁换柱、斗智斗勇,一场关于信仰和正义的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几起几浮,谍战剧重新圈粉观众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眼下正在热播的《谍战深海之惊蛰》却打破人设桎梏、创新叙述语言,让沉寂数年之后再度回归荧屏的谍战剧,又一次完成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华丽转身。

  有个性有血性的人民性英雄表达

  《谍战深海之惊蛰》讲述的是一个成长与蜕变的故事:1941年上海沦陷时期,街头小混混陈山偶然被迫卷入血雨腥风的谍战漩涡,冒名顶替肖正国前往重庆潜伏到军统内部,准备窃取重要情报。然而作为一个中国人,陈山并不想背叛自己的国家,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在一次次在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陈山毅然站到了抗日的阵营,最终树立了信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将小人物的成长与谍海交锋的历史相结合,展现小人物成长路上内心的挣扎与觉醒,是这部剧最接地气最人性化的表达。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他们只不过是在关键时刻完成了自我的使命。从上海街头无所事事,怎么看都跟“英雄”两个字扯不上关系的小混混,到英勇抗敌,心怀民族大义的英勇斗士,陈山的蜕变,不仅是一种反套路的人物塑造,更凸显了英雄的烟火气,成长过程中的撕裂也更具有感染力。

  小混混、日本间谍、国民党军统情报人员、中共地下工作者,剧中,陈山在四种身份中穿梭挣扎,这个角色的“非典型性”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为了从日本特务手中救出被挟持的妹妹,他不得不接受日本谍报部门布置的任务,但又不想为此伤害了自己的国家和民众。用片中女主角、打入军统的中共地下党员张离的话说,陈山的每一次行动都像是赌博。为了阻止日本特工掉包盘尼西林杀害飞虎队员的计划,陈山一度陷入两难:既要保住飞行员,又不能让荒木惟怀疑自己。于是他一边和日本特务周旋,一边配合张离采取救援行动,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和飞行员们一起进入被日本特工安置定时炸弹的防空洞,一度命悬一线……

  风云诡谲的时代背景,惊心动魄的情报争夺,挑战智商的反转悬念,拷问信仰的乱世爱情,各种极具冲突的戏剧元素在谍战剧中融合、碰撞,不断刺激着观众观感,也刷新着电视台的收视率。从《潜伏》到《黎明之前》,从《悬崖》到《伪装者》,从《解密》到《风筝》,近十年来,荧屏持续的“谍战热”导致了谍战剧市场的泛滥,题材内容同质化严重。“喋喋不休”的谍战剧如何突破现有套路,走出创作瓶颈,一直是困扰着创作者的难题。

  《谍战深海之惊蛰》为谍战题材人物形象塑造增添另类可能

  谍战剧作为一个发展成熟的类型剧,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情节架构、叙事手法等方面不断破局,而刻意营造伟大的英雄光环,早已经不再是创作者追逐的目标,为荧屏谍海群像增添另类形象,正在成为谍战剧创新人物叙事的新打法。

  《谍战深海之惊蛰》里的陈山,无论在日本特工荒木惟还是在观众眼里,都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有逻辑推理的智商,密室逃生的技能,过目不忘的本事,随机应变的天份,更有一张酷似军统特工肖正国的脸,因为这些“活下去的价值”,他成了荒木惟“绝妙的作品”,冒充肖去重庆窃取绝密的重庆兵工厂分布图,就是他的终极使命。接着就是一系列的魔鬼特训,被迫记住关于肖的一切,从强记各种人物关系,到练习左手写字握枪,学习摩斯电码、格斗、跳舞,直到在一次格斗训练中,体力不支的陈山绝望地夺过一支手枪后打死了一个日本兵。在生死的胁迫下,被逼学会了“杀人”,陈山终于变成了肖正国,荒木惟兴奋不已,可对陈山来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内心纠结也从此如影随形。

  好的人物塑造一定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在主线情节递进之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也层层铺开。从嫉恶如仇从日本人手里勇救舞女,到一再追问荒木惟偷梁换柱计划背后的目的,虽然那时的陈山还没有坚定的信仰,也没有追求进步的理想,人生观就是“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但他的血性还在,他的良知未泯。陈山深爱双目失明的妹妹,也正是因此才被日本特工要挟,他希望战火早日熄灭,希望挺直腰杆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初入军统,陈山和同事们一起观看爱国话剧,一起高喊“愿我们今日之鲜血,换明日太平盛世”的慷慨口号,可同时他又为自己的身份羞愧。开始觉醒的他救张离、救马向山、救盟国飞行员,在他内心一直有个朴素的认知:“中国人的枪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不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这种设置,一方面通过家国的矛盾推动剧情发展,另一方面,在亲情与人性的探讨上也完成得更加彻底。

  回望陈山这个“非典型谍战英雄”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一种信仰,必须符合人性、符合常情,它才不会偏颇、过激和扭曲。信仰不是僵死的教条,也不是抽象的理念、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人对世界从懵懂漠然到觉察笃定的真切感知。

  谍战剧之所以不乏观众缘,其烧脑的智力对决和紧张的正邪博弈是一个关键,风平浪静下的暗潮涌动,一触即发的绝地反击,不动声色的心理较量,都是考量一部谍战剧品质的要素。《谍战深海之惊蛰》一开篇就充满了来自各种势力的智力博弈,更将年轻受众热衷的推理元素融入烧脑虐心的强剧情中,营造出谍海迷踪、信念博弈、敌我难分、扑朔迷离的收视效果。

  第一次冒充肖正国接头,陈山就被“雄狮”问个底儿掉,打怪升级一样层层过关、步步惊心。到了重庆,等待已经3个月音信全无的“肖正国”的,更是“交替人生,饮冰潜行”的艰难险境,每走错一步,都将是万丈深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了这么多年谍战剧,如今谍粉们大多早已不满足于看打打杀杀偷情报抓特务,而是会用逻辑推理分析剧情,甚至会带着感情色彩去审视每一个角色。荧屏上的“非典型谍战英雄”,陈山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谍战主角的身份与职业的多变背后,可以看到谍战剧的创新之难。自带烟火气的谍战英雄和烧脑反转的剧情,应该是谍战剧的标配,还是只是谍战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各种荧屏探索和试水还在继续。不管怎样,《谍战深海之惊蛰》都让人看到了谍战剧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惊蛰观后感范文五

  孙皓执导,张若昀、王鸥、孙艺洲、阙清子等人主演的《谍战深海之惊蛰》(下文简称《惊蛰》),改编自海飞的谍战小说《惊蛰》,并由海飞担任编剧。就像海报上写的“交替人生 饮冰潜行”,该剧讲述的正是一个“交替人生”的故事。

  1941年,上海滩的小混混陈山(张若昀 饰),因长相酷似国民党军统特工肖正国(张若昀饰),阴差阳错之间被日本特务头子荒木惟(王泷正 饰)挑中,被迫前往重庆军统总部窃取兵工厂地图。陈山并不愿意屈从于日本人,在潜伏于国民党军统的中共地下党员张离(王鸥饰)的感召下,他加入了我党阵营。暗流涌动、腥风血雨的谍战拉开帷幕……

  一人分饰两角的“交替人生”的梗在谍战剧中并不鲜见,回顾起来还真不少。比如20某某年播出的《功勋》,柳云龙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惊天阴谋》,刘钧(《知否》中的盛老爷)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蝴蝶行动》,唐一菲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一触即发》,钟汉良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黎明前的抉择》,斓曦(《甄嬛传》中的沈眉庄)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绝路逢生》,杨烁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TVB剧《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黎耀祥分饰两角;20某某年的《脱身》,陈坤分饰两角;包括15日起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谍战剧《勇敢者》,也是“交替人生”的梗,曹征分饰两角。

  “交替人生”的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孪生兄弟/姐妹,隶属于同一阵营。在一方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革命事业后,由另一方接过使命,比如《一触即发》《脱身》。另外一种是孪生兄弟/姐妹,或者纯粹只是长得像,一方隶属敌人阵营,一方隶属我方阵营,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方战士取代敌方人员,打入敌方阵营以获取重要情报。大多数“交替人生”都是这一模式,比如《功勋》《蝴蝶行动》《黎明前的抉择》,包括《惊蛰》。

  之所以热衷“交替人生”的梗,根源在于谍战剧的核心元素是“身份”,编剧为了能够在身份上进一步做文章。一般来说,特工就两重身份,表面身份和真实身份,双面间谍就有三重身份;如果特工以他人身份潜伏,那么他就多了一重身份,也意味着多了一重风险,这可以极大增强谍战剧的戏剧性。

  《惊蛰》中,陈山本就是上海的一个小混混,这是他的第一重身份,他被日寇胁迫伪装成军统局第二处侦防科科长肖正国,这是他的第二重身份,他同时是“日谍”,这是第三重身份,在张离的感召下他成了我党战士,这是第四重身份。在重庆军统总部,他得提防着他人发现他是假的肖正国,得提防着军统发现他是“日谍”或“共谍”,还得提防着日方发现他是“共谍”……人物的活动空间越是逼仄、危险,情节冲突就会更激烈、紧凑,剧情就会更好看。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虽然都是“交替人生”,但那么多部作品也就钟汉良的《一触即发》豆瓣8分以上,大多数徘徊在6-7分,还有像《绝路逢生》这种惨不忍睹的。都是相似的梗,效果却天差地别,关键还是看具体剧情。

  《惊蛰》的开篇(前四集),虽然有细节瑕疵,部分桥段略显浮夸,但总体上说,是好看的。其主要讲述的是,陈山被日寇荒木惟相中,将他训练成军统人员肖正国,并顺利通过考验。三个月后,正当重庆军统内部以为肖正国已死亡时,陈山伪装肖正国重新出现,他一一应对质疑,巧救张离,并发现了张离中共特工的身份。

  小说与电视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惊蛰》是只有8万多字的小长篇,电视剧《惊蛰》是45集篇幅的电视剧。改编的一个难点是,在将小说优雅的文字影像化的同时,还得丰富、填补许多细节,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谍战剧的高压、紧张、刺激。前四集的改编做到了。编剧增加了不少桥段,让起承转合更具说服力,情节也波澜起伏。

  比如小说中荒木惟相中陈山,起因是他跟肖正国长得像,但剧中,编剧增加了陈山在米高梅夜总会破案的一个桥段,凸显出了陈山的侦探才能及荒木惟的心深如海(看出陈山是早早在房间里埋伏着),观众也能进一步理解荒木惟为什么相中了陈山。

  小说中,荒木惟训练陈山的过程,只是几行文字一笔带过,剧版则编排出了连贯又好看的情节,充实了剧集的信息量,好看指数也升级了。比如肖正国是左撇子,而陈山是右撇子。小说中对此只提了一句,“他下楼的时候,连提箱子用的都是左手。因为肖正国是个左撇子”。

  剧中则以快速凌厉的剪辑,呈现了陈山训练用左手的过程,左手拿枪、左手写字、左手吃饭……除此还有一个桥段,荒木惟给肖正国扔了一只雪茄(或者笔),陈山下意识用右手接住,后被荒木惟追打。荒木惟警告他,“到了重庆,再下意识使用右手的话,你会因此丢了性命”。到了重庆,果然陈山的所有动作都是习惯用左手,剧集在细节上并没有马虎。

  小说中,陈山直接抵达重庆。在剧集中,陈山去重庆前,还要接受一个严峻考验。陈山所顶替的肖正国需要单线联系一名潜伏在日方特务科代号名为雄狮的军统卧底,而现在没有人知道雄狮的真实身份,只有让陈山去和雄狮接头,启动计划,才能让雄狮暴露身份。这次接头,也是对陈山的一次考验,只有陈山通过了这次考验,就可以去重庆执行任务,如果陈山露陷,那么“功败垂成”。

  荒木惟早早在与雄狮接头的咖啡馆做好监听与埋伏,出乎意料的是,雄狮竟然和肖正国认识,甚至说是很熟悉,因为雄狮对肖正国有好感。她一下子就察觉到了眼前肖正国的不同,她让“肖正国”给她买一盒上次肖正国送她的香烟。弹幕上都是“送命题”“这题超纲了”,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

  但陈山“猜”对了。虽然陈山的分析全靠一张嘴,这是刑侦剧的大忌——“推理全靠说”,但总的来说,剧集增添的这些小说中没有的情节,瑕不掩瑜,有悬念、有氛围、有节奏,能够牢牢抓住观众。包括之后陈山抵达重庆,在第四集巧救张离,这一桥段也是小说中没有的,推理上不是没有破绽,只是对于一部通俗电视剧来说,也足够了。

  可惜,这样的亮点并没有接着保持下去。从第五集开始,陈山开始了在军统的生活。小说中,陈山在军统的部分从略,大概五分之一篇幅后,陈山便与张离以“雌雄汉奸”的名义“私奔”,投奔日方,成为军统安插在日方的特务。但剧集中,陈山的军统生活是主体情节,他必须应对来自死对头周海潮(孙艺洲饰)的怀疑和栽赃陷害。因此,从第五集至目前更新的剧情,几乎都是小说中没有的。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剧情的逻辑bug纷纷冒了出来。比如陈山在重庆的第一次大的危机,是好友李伯钧在肖正国家意外死亡。这是周海潮的设计陷害,李伯钧前往肖正国家途中,周海潮让人往李伯钧的脖子注射了乌头碱。

  这起命案细节上的许多瑕疵就不说了,比如路上注射的乌头碱,那么巧到了肖正国家才起效。更关键的是,牵扯到这次事件的李伯钧、陈山、周海潮,每一个人的行为逻辑,一点都不符合军统特工的身份。李伯钧在路上被人往脖子注射了东西,事后竟然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周海潮心机很深,让人陷害了李伯钧,偏偏落下了重要证据围巾;面对栽赃,陈山的应对方式竟然是靠与周海潮对吼……总之,这个桥段一切都太巧了,并没有什么严谨的推理,更近乎瞎编,以至于人物都立不住。

  尤其是周海潮。他一直觊觎肖正国的科长之位,也喜欢肖正国的妻子余小晚(阙清子 饰)。在肖正国消失的那段时间,他疯狂追求余小晚。在周海潮杀害李伯钧栽赃“肖正国”后,余小晚到军统总部大闹,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周海潮各种冷嘲热讽,将周海潮对她的爱,以及周海潮的自尊扔在地上踩。但周海潮只是常态性的反应,让余小晚别胡说。心狠手辣的周海潮被死对头“抢走”了职位和女人,现在心爱的女人为了死对头大庭广众下羞辱自己,他还如此平静?一点自尊都没有?

  人物成了功能角色,恰恰反映了编剧在忙着编排情节时,丢掉了必要的常识、逻辑和情理。这样的情节看似好看,实际上是干瘪的。

  《惊蛰》当前的剧情强情节、强节奏,推进得很快,只是逻辑还是在掉链子。第八、九集营救冯大圭,张离给冯大圭打假死针,竟然因为时间关系只打了半针——打一针打半针不是一两秒的事吗?但编剧为了让冯大圭提前醒过来,只能弄出这么没常识的设定。

  第十、十一、十二集,代号“樱花”的日谍想杀害飞虎队员,又是纵火,又是放毒烟,又是放炸弹,哪怕守卫重重,他如入无人之境。当陈山问“樱花”,他是怎么在守卫森严的安全屋投放炸弹的,“樱花”回答:这你就不用知道了。大概率是,编剧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圆。

  第十三集,陈山看到了周海潮的怀表上有裂痕,竟然直接推理出这块怀表掉落在某个混乱的地方,在这个混乱地方,周海潮杀死了肖正国。弹幕吐槽得没错,这推理牵强得跟做梦梦到似的。

  谍战剧包含了卧底、特务、情报交换、悬疑、爱情、刑侦等多种元素,一直以来都很受观众喜欢。一部好看的谍战剧,首先得情节紧凑、逻辑严密、细节经得起推敲、人物圆满立体,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升华到信仰与人性的高度,具有强烈的悲壮感,那么就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比如《潜伏》。《惊蛰》虽有一个不错的开头,但之后剧情逻辑开始松垮,非常可惜。不过,笔者也没有弃剧,张若昀、王鸥等人的演技合格,何况小说《惊蛰》的质地不错,马上就要惊蛰,剧情即将回归到小说原有的情节上,剧集的质感或有所提升。《惊蛰》仍可观望。


惊蛰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2019电视剧《惊蛰》最新观后感5篇

2.2019《谍战深海之惊蛰》最新观后感5篇

3.2019电视剧《惊蛰》观后感5篇

4.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500字范文

5.2019《谍战深海之惊蛰》最新观后感5篇精选

    上一篇:成事在人观后感范文

    下一篇:叶问4观后感范文影评

    36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