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精选10篇
《少年的你》讲述的是高三那年的“残酷青春物语”,我流着眼泪,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一把什么是悲伤逆流成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范文一
今天去看了《少年的你》,理由是昨天看到一些影评说不错。赶巧有个空余时间就去看了一下。看看曾国祥导演的作品是不是那些评论里说的那样好。
先说结论,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无论是学生、父母、还是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去看看,写写自己的感受。同时,我对曾国祥导演有更多的期待日后会很关注他的电影。
电影主要讲述校园欺凌事件。以___饰演的高三学生陈念为主线开始讲述她所受的欺凌,在这之前被欺凌的另外一个小姑娘胡小蝶跳楼自杀了。因为陈念在胡小蝶求助下没有给予帮助,她很内疚。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在碰到一个小混混(易烊千玺饰演)被打时主动报警结识了这个小混混刘北山。之后,陈念在被多次霸凌、嘲讽、排挤后求助一个警官无果,只能求助于小混混刘北山保护。在他俩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搀扶、互相情愫。某次,在刘北山不在的情况下,陈念为帮助同学再次遭受欺负,被一些人拿手机拍下裸照。之后,欺负人事件的主要人物魏莱害怕陈念报警去求陈念原谅,一番言论之下陈念误伤了魏莱。刘北山为了替陈念顶罪,帮她把后面的事情处理完并教陈念如何面对警方。之后,快到判刑的时候,陈念自首跟刘北山一起坐牢了。
主要故事包括第一个:陈念受到集体的排斥、霸凌、和嘲讽,除了陈念其他同学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么那些霸凌者、嘲讽者、排挤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同时也说明了那些少年的冷血和失去理智或者无理由的残忍。
第二个故事:剧中有句台词:生活在阴沟,也要记得仰望星空。两个少年,无依无靠,只能够依靠他们自己,相互依靠相互搀扶走过成人的丛林。想要走出现在的生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个故事:这两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一个为爱自我牺牲的小混混。刘北山为了帮陈念洗脱罪名自己抗下所有的罪。同时那段杀人的镜头也是拍的有点悬疑的感觉。
第四个故事:警察在没有任何实在的物证下说服陈念去自首,挽救了这两个少年。
一些思考如下:
家庭对少年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环境时刻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状况。请父母们除了工作以外,尽量多多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不要除了打骂和批评。应该在ta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够帮助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强烈建议父母能够帮助孩子一起成长。看这部电影时,我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句话“孩子是成人的祖先”。单身家庭应该要比以前更加关注和关爱孩子,比普通孩子给予的关注和认可要更多一些。
对于学校,请不要把学校的升学率放在第一位,同时希望能够真正切切的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关注他们是否每一天快乐。只有在健康的环境下才能孕育出心理健全的人才。衷心的希望学校能够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能够训练或者教一教这些在校生父母如何去跟孩子沟通,如何能够让父母关注到孩子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而不只是成绩和好大学。帮助他们更好的建立亲密关系。
对于社会,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包容心。包容度更大一些,切实的去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即使那个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每个人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
对于少年,我衷心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我建议你们多多能够理解他人,去帮助他人。有问题能够主动找长辈们、大哥哥大姐姐们、老师、警察等。希望你们从小就可以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主动结交一些知心的朋友,也要寻找一些能够帮助你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承受不了的要发泄出来。学会运用现代方法保护好自己。
那么通过这个电影,我觉得未来在心理学这一类的专业可能会越来越受欢迎。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解决好未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这部电影很赞的地方是陈念去看监狱里的刘北山,两个人面对玻璃一段没有话语的表演。___与易烊千玺的那段表演真的很精彩,开心、难过、惋惜、鼓励、坚持、等待、爱怜、希望、痛苦、不舍等等一系列的情绪都在那段表演。你真的可以好好欣赏一下。
《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范文二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今年1月,《少年的你》入围柏林新生代单元,然而后来官方却宣布退出柏林展映。
5月,《少年的你》宣布定档6月27日,最终还是没能如期上映。
10月22日,《少年的你》突然宣布重新定档10月25日。
几经折腾,这部电影终于与我们见面。
据说《少年的你》前前后后一共删减了7分钟,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对影片降低了期待,结果没想到比想象中要好。
虽然也有一些缺点,但总体而言是中等偏上的。
豆瓣8.7分是有点偏高,但7.5分还是有的。
同样是讲校园霸凌,比去年的《悲伤逆流成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悲伤逆流成河》太狗血了,和以往的校园青春片没有本质的区别。
相比之下《少年的你》则更成熟,更像是一部电影。
影片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高中生活,不再是以往校园青春片千篇一律的早恋、堕胎、逃课、抄作业,而是更黑暗、更深入。
面对坠楼,他们忙着拍照发微信,只有陈念为她盖上衣服。
面对欺凌,他们假装没看见,只有陈念选择报警。
因为盖衣服,她成了下一个被欺负的人;
因为报警,她遭到疯狂报复。
袖手旁观的人平安无事,制止恶行却受到牵连。
被欺负了没人管,欺负你的人死了马上就管了。
受到伤害无法得到保护,犯了罪绝不让你少判一天。
当初不重视你的遭遇,不了了之;
如今却想尽快结案,让你接受法律制裁。
人人都说可以帮你,其实没有人能帮你。
受过教育不一定就品质高尚;
没上过学也可以善良正直。
家境富裕的好学生其实是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
你眼中的小混混却真正付出行动保护弱者。
你只看到他打架,却没看到他是为被欺负的人挺身而出。
你不会无私奉献,我也不会,但是他会。
为了帮助她实现梦想,成全她的人生,他甘愿献出一切。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
陈念、胡小蝶的经历,可能你也经历过,或者看到别人经历过。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没重视,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就像郑警官说:我小时候没发生过这种事。
老杨说:那些不好的,你都忘了。
《少年的你》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但是像胡小蝶被欺凌、陈念被全班同学嘲笑的事情,是很普遍的。
很多学生不知道嘲笑、欺凌他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以为只是小小的恶作剧。
像魏莱那样召集一群人欺凌一个人,甚至扒衣服、拍视频,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
可怕的是,很多施害者就像魏莱一样,还未成年,而且又没杀人,关不了多久然后又可以出来为非作歹。
魏莱一直欺凌胡小蝶,直到胡小蝶跳楼自杀才善罢甘休。
然后她又一直欺凌陈念,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
非要闹出人命,警察才会管。
要么你被打死,她犯罪伏法。
要么你把她打死,你犯罪伏法。
魏莱一直欺凌陈念,陈念不还手,魏莱就得寸进尺;
陈念还手,魏莱就把她从楼上推下去。
小北警告魏莱不要再欺凌陈念,魏莱就疯狂报复。
不还手不行,还手也不行。永远甩不掉她,直到她摔死才能摆脱她。
但陈念并没有因为魏莱的死而彻底摆脱这件事。
她把魏莱推下楼摔死了,虽然是过失杀人,但也要判刑。
所以说啊,被欺凌真的无解。
胡小蝶受不了欺凌选择了轻生,陈念不小心把魏莱推下楼,迎接她的是四年的牢狱之灾。
小渺逆来顺受、乖乖听话,最后也成了被欺凌的对象。
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没有一个能安全脱身。
这也是为什么小渺听到魏莱死了的第一反应是笑了,因为她终于摆脱魏莱了。
和《盲山》有点像,被拐卖的妇女有的自认倒霉,放弃反抗;
有的想逃出去,结果被抓了回来。
又不愿放弃,又逃不出去,绝望的女主角最终选择了一刀砍死村民。
砍死村民解决不了问题,她的人生只会走向更加黑暗。
被拐卖、被欺凌都是无解的难题。
被拐卖后靠自己是无法逃出生天的,被欺凌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靠法律、制度、警察了。
对于魏莱这样的人,应该如何教育、惩罚?
对于校园欺凌,又应该如何避免?
如果欺凌已经发生了,又该如何处理?
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完善的问题。
还有魏莱的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女儿,以为她很单纯;陈念的母亲不管女儿,无法保护女儿,也是导致魏莱欺凌陈念的原因。
包括小北也是因为被父母抛弃才做的小混混。
没有人天生就想做小混混,如果他的父母没有抛弃他,可能他的人生会迥然不同。
只有制度更完善,法律更健全,父母、老师更关心孩子,不仅关心学习还要关心生活……多方面同时进行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少年的你》的上映,能让更多的人重视校园霸凌、思考减少校园霸凌的方法,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我们也很需要这种能够改变社会的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警察王立让人感到很讨厌。
她怀疑陈念有罪没错,她迫不及待想要让陈念认罪也没错。
但当初陈念被欺凌的时候她怎么没有拿出这种誓要解决问题的气魄呢?
当初陈念被欺凌的时候她怎么不去对魏莱态度这么强硬呢?
陈念被欺凌的时候你不管,她不小心把魏莱推下去摔死你就这么迫切地要抓她。
该重视的时候不重视,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
要是当初胡小蝶自杀的时候她就用这种态度问魏莱,就没有后面那些事了。
对坏人太宽容,对好人太苛刻。
包括郑警官也是如此,他审问陈念、小北没有审出问题,后来又专门去陈念家套她的话,逼她说出“他还没成年”,从而得知他们认识,然后再诱导她去自首。
其实电影拍到陈念查到高考成绩,心情五味杂陈的时候就该结束了,后面反而有点画蛇添足。
小北觉得自己很没用,所以他想牺牲自己,成全陈念考进一流大学的梦想,不让无心之失毁了她的大好前程。
他不仅这样想了,还这样做了,不是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魏莱家庭条件那么好,做的全是丧尽天良的事,其它同学也嘲笑陈念,唯独小北愿意为陈念的错误买单,因为他爱陈念胜过爱自己。
这样一对比,更突显小北的高大。
但最后10分钟强行让陈念自首,就把小北前120分钟建立起来的伟大、无私、高尚全都打回原形。
当然,不这么拍的话这部电影就上映不了了。
就像《心迷宫》男主角也是被人勒索,然后慌乱之中推了对方一下,结果对方就死了,片尾还是加了一个父子俩自首的字幕。
的确,现实中人们犯了罪就该遭到惩罚。
但人们之所看电影,就是为了能在电影中找到现实中不存在的另一种答案。
所以人们喜欢看《十一罗汉》《瞒天过海:美人计》《赛末点》《速激5》……
犯罪伏法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不需要再在电影中强调了。
国产片中主角犯了罪就一定会接受法律制裁,哪怕他不是有意的。
所以我们就把《少年的你》最后10分钟当做不存在就好。
最后要表扬一下___,当初演《山楂树之恋》还很稚嫩,很多人都觉得她是花瓶。
后来的《七月与安生》,我们开始看到___的演技。
到《少年的你》___更成熟了,逐渐开始实现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变。
正如陈念历经挫折,终于变成了大人。
以前___总是被批评,现在很少有人批评她了,因为她已经用实力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范文三
影像,影像,伟大的影像
不出意外,这就是我的年度华语最佳了,无懈可击那种。
这绝对是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原著被爆抄袭东野圭吾,被迫退出柏林电影节,上映前又火速撤档,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修改、审查和妥协后,又在前几天草草定档10月25日。电影市场如此动荡的一年,这片也只是一个稍显可惜的牺牲品罢了。光就自我审查开始,这部电影,就注定是一部“残缺品”,就算舞姿多么优美,镣铐依旧存在。这就是我战战兢兢地走进电影院的原因,一想到我没法看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这就会让我极其纠结。但《少年的你》非常特殊,我看得见它的妥协,它的殷勤,它的讨好,它的“支离破碎”。但在这些不完整背后,我却依旧看见了主创团队想要表达的东西,他们的坚持,以及那种埋藏于影像之间,永不消散的生命力。
一开场,是属于___的个人秀。英语课上的playground被翻译成乐园,在“曾经拥有”与“曾经失去”的两种语法间,陈念看到了自己的缩影,也看见了过去,在连续两个极具张力的面部特写后,影片正式开始。这个开场的设计已经足够出彩,但全亏周冬___为她在这短短几十秒的表演,我已经完全被带入了电影,然后在接下来的134分钟里,再也没有脱离出来过。
既然讲到了___,那肯定也要讲易烊千玺。当然,在讲这两人的表演之前,还得讲讲本片一个极其突出的影像特点——大量使用面部特写。从本质来讲,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去拉进观众与角色的手法,演员与摄像机的距离,就代表观众与这个角色内心之间的距离。这是对角色长相、神态、表情和心理变化的赤裸裸的直观展现,不带任何掩饰。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对这两位新生代演员表演实力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
但另一方面,抛去影像运动啊场面调度什么的漂亮话,导演曾国祥所要做的,就是把全片最好看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观众(《小丑》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那么,这两人完成的到底如何呢?
先说___吧。怎么说呢,如果当时本片在去柏林参展的路上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本片可以进主竞赛单元的话,那么咏梅的柏林影后很可能就真的不保了。周冬___不负众望,让我非常讶异的一点就是,片中陈念这个角色和她平时生活中的性格几乎是完全相反的,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周冬___去依靠单纯的“体验”去领悟这个角色,而是要靠自我揣摩,推测,以及片中彻底的自我重造。
在如此考验面前,___做到了,她完全变成了陈念这个角色。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她在片中所表现的“高级哭戏”。由于角色特质,周冬___中有十几场重要的哭戏,每一场哭戏,其背后所承载的环境,心境都不同,那种细微的情绪承接,她真的演出来了。这其中最深刻的一场哭戏大概还是陈念被人用排球砸的那场,当周冬___幕上竭尽全力去压制那种从咽喉里涌现的痛苦时,我完全被折服了。
那,易烊千玺的表现又如何呢?这么说吧,在这之后,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演员了,一个优秀的演员。真的很难去描述到底是___给我的惊喜最多,还是易烊千玺给我的惊喜更大。与周冬___的经验不同的是,易烊千玺这一次的表演基本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无论是两者性格经历的贴合,还是演员年龄与阅历的恰到好处,这些都组成了易烊千玺的表演,这些东西,是随着演员所共同成长的。这一次,易烊千玺向观众证明,他有着一张非常高级的“电影脸”。
至于角色,有一个点我要说一下:在面对外界的各种暴力时,陈念和小北身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措施。一个是隐忍的哭泣,另一个是毫不屈服的暴力。在这两个截然相反的部分上,共同代表着他们对于成人世界那种幼稚的试探与反抗。而这种特性也成为了角色心理外在表现的最大化,所以___与易烊千玺是真的值得所有赞赏,他们真的让这种特性成为角感表达的重要部分,而非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噱头。
真的,怎么赞赏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影片最后两场极其重要的对手戏,只要稍微错那么一点,整部电影的情绪就真的整个垮掉。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撑起了整部电影,让每一场对手戏都如此惊艳,甚至那些极度失真的台词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掩盖。我在座位上的所有叹息、哀伤与战栗,全是属于他们的。
但若是只有表演,是没法撑起本片“华语年度最佳”的资格的。那么,接下来我要着重去表扬曾国祥,和他背后那个用尽心思的电影团队了。
影像,其实说到底,还是影像意识。我在今年华语电影里,从来没有见过影像意识如此强烈的电影(哪怕让娄烨来可能都不占上风)。手持摄影的晃动,惊悚类型的融合调度,极度压抑的建筑空间,高度浓缩的蒙太奇片段,还有那种无懈可击的影像叙事意识。早些年还在拍二流烂俗喜剧,近些年拿出了一部较为不错的《七月与安生》,结果今年就拍出了一部在10s华语影史留名的《少年的你》。曾国祥的成绩,我想也只能用开挂来解释了。
开场女学生跳楼的设计就已经提醒了主创团队的野心所在:先是通过英语听力隔绝外界声音,然后只通过视觉传递信息。在陈念下楼查看那一段简直是标准的惊悚片调度模式,俯拍与仰拍的切换,加深个体与群体的对抗,人物与建筑的关系暗喻,快速切换的聊天信息(我竟然看到了德尼罗的微信头像),通过手机这个媒介所放大的面部特写,照片在我们眼前飞速闪过,而这时,“少年的你”片名出现。可以说,这是我今年在电影院所看到过最具力量的电影开场了。
除去我在开头所讲过的面部特写手法,本片在建筑空间的关系展现也是相当值得一提。曾国祥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出了HK出身的特质(我怀疑取景重庆也是这个原因,两地的城市建筑风格太像了),那些城市间的楼房,封闭的教学楼,垂直延伸的台阶,景深对比的高架桥,这些建筑元素共同构建出影片压抑逼仄的情感氛围,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陈念与小北在这个社会共同的处境。而灯光则再度加强了这类元素的运用:陈念与小北对手戏时的霓虹光线,座位上红墨水的冷光特写,加强景深的空间光效,以及最后押运车上柔光的流动。也许是今年华语电影圈最棒的光线处理。
然后是剪辑,同样,年度华语最佳剪辑,没谁了。尤其以蒙太奇叙事为例,最能体现剪辑的功底:第一场蒙太奇关于陈念和小北的生活对切,考试与麻将,庄严宣誓与地下斗殴,这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内核影像表达,极度失衡的社会,就这么藏于技巧之下(在这之后也多次用到本手法,比如拆高考试卷后立马剪挖掘机那里)。而后在高考结束之后那场交代人物状态的蒙太奇也是极尽老辣的技法表达。至于审讯室的那场交叉剪辑,可以算作年度华语电影高光时刻,真正的“影像——表演”至高荣光。
摄影,主要以手持为主,可以说深得娄烨精髓,精确的用那种晃动去捕捉到人物最为真实的状态所在。当然本片的手持还是要比娄烨的要温和许多的。音效,极其出彩,声音作为情感传递媒介在本片的价值被最大化,表扬黄铮(好像这人还是《金陵十三钗》的音效设计师)。至于配乐,这么说吧,优秀的配乐永远不会喧宾夺主,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只消片刻,就将观众彻底拉入电影的氛围中。
曾国祥,___,易烊千玺,许月珍,贝尔,余静萍,黄铮,还有在幕后工作的众多人员,他们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到了肉眼可见的最好,而后又共同让电影变得如此优秀且完整,哪怕是在其删改后。那些妥协,那些无奈,那些倔强,还有他们所要喊叫的,爆发的,都留在了他们的电影里。那些珍贵的部分到最后,都凝结成了蓬勃的生命力。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礼赞。
争论会过去,而影像将永恒。
《少年的你》观后感长影评范文四
少年的你必须明白长大成人后的我们是没有人会来保护的
首先来解决一个这部《少年的你》电影中最关键的疑问。片头,片尾长大成人后的陈念在英语教学机构里所说的“三句乐园”——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乐园。这曾是我们的乐园。这是我们的乐园。
这三个乐园到底怎么解读?有什么象征含义吗?
一点点来分析。影片里陈念自己告诉孩子used to be比起was更有失去的意思。
从英语的语法来说used to be 是指过去习惯或常常是如何,强调的是现在不那样了;而was是指过去是如何,但现在这个习惯依旧。
不断强调乐园是长大成人后的陈念在告诉孩子,青春这个最美好的年龄,每一个少年都应该是美丽的,都应该活在最无忧无虑,最自在的乐园里。
这是从绝境中爬过来的陈念所持有的一种期望,一种对所有少年的美好祝福。但是事实上,少年时的陈念和小北都没有活在乐园里,而是活在了炼狱里。但陈念为什么一直还要强调这曾经是我们的乐园呢?因为同样寂寞痛苦的陈念和小北用对彼此的保护把这个炼狱变成了乐园,两个渺小而又伟大的灵魂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绽放出了绚丽而又温暖的生命之光,将这片炼狱短暂照耀成了乐园。
回到三个乐园,
也就说第一个乐园——“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乐园”表示陈念认为少年时代的青春已经逝去,但这个青春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愿提起,不想怀念这段痛苦的过去。
第二个乐园——“这曾是我们的乐园”表示少年时代的青春虽然过去,但多想想后自己觉得还是喜欢的,因为这里面有温暖,值得一再回忆的存在。自己开始学习着接纳了这段过去。
第三个乐园——“这是我们的乐园。”表示长大成人后的陈念终于真正彻底接纳了过去的自己,与这段少年的她达成了最后的和解,也接纳了那个时期的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所有悲伤,这是真正从痛苦走出来后的一种对过去释怀的回望。
这三个乐园层次依次递进,是影片中主角陈念的心里活动和成长经历过程,也是一个少年真正长大成人,接纳自己的过程。
影片中最大的看点就是___所扮演的陈念与易烊千玺所扮演的小北的对手戏。
两个人的对手戏如果有张力,有化学效应,彼此使出的大招都接住了的话,一部电影也就成功了。
看完电影后,觉得易烊千玺出乎意料的强,比想象中的强很多,这个角色特别适合他。而___则遇强更强,个人觉得她的演技比起封后之作《七月与安生》又进一步提高了。这次陈念这个人物的表演可以让所有曾经质疑过周冬___资格的人闭嘴惊艳。
两个人表演的好在于都可以见到彼此人物背后充沛的痛苦,而两个人把这个痛苦以一种十分内敛而又充满力量的表演方式释放出来,陈念和小北最后在监狱玻璃窗那里互相没有一句台词的对视,两个人却把重逢的欣喜,对彼此的感激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彷徨,对没有保护好对方的难过,对终究输了的不甘等等复杂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两个少年都没有父母的依靠,缺失父母的爱,于是只能互相报团取暖,抵御命运不断袭来的痛击。
小北对陈念说,你是第一个问我痛不痛的人。是第一个愿意关心我的人。
陈念从一开始看不起这个小混混,到慢慢接纳他,喜欢他,然后对小北说,你能保护我吗?
导演在表现两个人的心里活动时不断用大特写来展露演员,这是对演员演技的极大挑战。
好在两个人的眼神和表情都没有流于表面,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两个人物最内里的灵魂。
陈念是这个世界里光明,干净的存在。她读书成绩优秀,希望好好读书,考试,上好学校,可以报答母亲,报答社会,甚至保护世界。
小北是这个世界里黑暗,肮脏的存在。他整天无休止地参与斗殴,荒废人生,没有目标,无所事事,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灰色的。
一黑一白的反差和设定都在为结尾是谁真正犯下不可挽回大错的反转做戏剧冲突的铺成,为最后彼此互相保护和互相救赎做情感的铺垫。
影片之前的跳楼,到一系列的校园欺凌让人看的十分压抑,直到陈念遇见了同样在生活泥潭挣扎的小北才让影片有了一丝暖色。
影片的导演曾国祥非常善于挖掘人物最内里,最细腻的情感。陈念和小北从来没有像一般青春电影里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的那样,对对方大声叫喊表白说一句我喜欢你,我爱你。但观众却能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两个人的情意,感到到两个灵魂无法分割的深刻羁绊。这就是导演处理情感的高明之处。
小北对陈念的喜欢是笔记本上调皮的写陈念欠小北一次,是从此有了一个可以保护之人的挂念,是被警察抓走没有保护好陈念回到家里看见被欺凌的她深入骨髓的痛心,是我陪你一起剃发对痛苦的分担,是一起看金鱼恣意游动的温柔,是一起扮鬼捉弄路人的玩笑,是我们一起睡在一张床上却只聊心事的克制,是宁愿葬送自己未来也要让你赢一次的保护。
陈念对小北的喜欢在被警官欺骗说小北被判了死刑后绝望颤抖的背影和不顾一切的暴走,是把身体紧紧靠在开着飞驰摩托的小北身上的安心,是我一路前行却不用惦记背后,知道有人在守护自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我们不好,不求任何人原谅,但这个世界有一个人懂我就够了的安慰。是自己快要赢了却甘愿为对方前功尽弃,宁愿放弃我好不容易得来的未来也要把你一起拉出泥潭的决心。
随着易烊千玺所扮演的小北这个角色进入陈念的世界,也让观众真正的入戏了。
观影的过程是压抑——暖心——同情——痛心——欣慰。
少年时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境来一步步成功迈向成人世界,这个问题是一个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非常容易共情的现实议题,所以这部《少年的你》在导演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赋予了青春电影新的意义,引发了我们对校园欺凌,对青春,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自身命运救赎的广泛思考。
影片的最后,小北终于可以从阴暗中走出来,得到赎罪,终于可以在阳光下走在陈念的身后保护她,导演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值得欣慰的结局。
导演没有告诉我们,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长大成人后的世界真的是那么美好吗?所以只要我们长大了,一切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吗?
少年时期的你必须面对的问题也许是高考,是没有朋友的寂寞,是欺凌,是对未来的志向的彷徨。
而长大成人后的你将要面对的问题将会是少年时期的你所有问题的几何倍的增长。
年迈父母老去的速度,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工作的压力,如何立足,如何安身立命,对于孩子养育和教育培养每天巨额的支出,夫妻间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冷暴力甚至是出轨的猜忌,随随便便一个新的问题都能压垮你。
电影中陈念和小北会互相保护,而现实中的我们,一夜长大的我们又会有谁会来保护?
答案是没有人,可以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朋友。
愿看完这部《少年的你》的所有人,都会多一份去直面命运的勇气。
哪怕一点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