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观后感5篇观影心得
灾难电影不比文艺片和爱情片,如果观众们一脸懵圈的进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又一脸懵圈地离开,那就是真正的失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中国机长》观后感5篇观影心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中国机长》观后感一
《中国机长》导演刘伟强和主演张涵予等谈到为了逼真还原万米高空的惊魂时刻,在影片筹备中曾与故事原型刘传健机长有过多次深入交流,了解飞行细节。刘伟强表示刘传健机长的传奇经历让自己深受触动:“128个人的生死全维系在他身上,这惊心动魄的半小时应该搬上大银幕,让所有人都了解中国人有多了不起!每一个人都可以当英雄,每一个职业的从业者也都可以当英雄。”
《中国机长》的的确确激发了观众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扎扎实实地创作了一首对中国人民英勇和无畏的赞歌。刘伟强导演让我们在光影中认识了为把乘客安全带回地面、突破了人类体能忍受极限的中国机长,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壮举!也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中国机长的口头禅:“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则!”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就时刻准备着,这是中国人最坚定的信仰,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真实写照。
“让所有人都了解中国人有多了不起!”这不仅仅是刘伟强导演一人之信念,而是全中国电影人共同的使命!众志集团董事会主席陈林东先生设定了同样的方向:“电影可以跨越年龄、民族和国界,具有更加显著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是塑造国家形象的立体广告,是一个民族自我展示的一面镜子,是个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众志集团就是要通过电影这种最简单而广泛的文化传播形式,让千年中华文明和优秀民族精神永续传承,让文化自信充满每一个中国人宽广的胸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中国!”
《中国机长》观后感二
一场特别的万米高空首映礼,给电影《中国机长》增添了新话题。影片是根据去年川航机组的英雄事迹改编,导演刘伟强受访时表示观众此刻是知道事情“解决了”,那如何在保证电影真实性基础上做合理艺术性改编,是考验创作的一大难题。
让观众认识到坐飞机“不是简单的事”
身为影片导演,刘伟强有过《无间道》这样的成功经验,但拍摄《中国机长》经历还是让他感慨连连。首映礼上,当被问到让一个已知结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紧张刺激的悬念感,他回答说:“没错,观众进电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没事了”,所有人已经很安全地下飞机了。所以我们在真实事件基础上,做了艺术加工。比如飞机怎么开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设置挡路的障碍,机长怎么想办法去绕过障碍,障碍之后还会遇到什么……在成功备降以后,他们还要担心很多很多问题,观众就会持续被情节吸引,会给观众一种‘过了一关又一关’的感觉。”
刘伟强说当初接受博纳邀约担任导演,确实是被这个故事的特殊性打动,因为工作关系他也是“空中飞人”,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中国机长》故事背后的意义,“我是个常常坐飞机的人,但有很多东西我原来根本不知道的。比如,为什么飞机常常晚点,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看完电影之后,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为飞机在天上飞,是要符合很多很复杂的条件。比如,会有很多工程人员去检查飞机,确保飞机是健康的,才会放行。再比如,天气条件要符合飞行条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飞机之后,空乘会播放安全须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们可能会完全不看。但是我觉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飞机真的发生意外情况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务长、乘务员,他们真的受过很强的专业训练。”
刘伟强说,观众看完电影后能意识到坐飞机去某个地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了解了民航体系的不简单,就算是影片的贡献了。
《中国机长》观后感三
在这个火热的国庆档里,全国上下不仅各旅游景点堆满了人,电影院同样是挤得人山人海。而在这个国庆档里的三部主旋律电影也都开始较量了起来。
今日电影《中国机长》单日票房超越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和《攀登者》,成功拿下了今日票房冠军。累计票房已经高达17亿!
如今影片《中国机长》可以说得上是票房口碑双丰收了,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发现电影《中国机长》其实在细节上确实存在着漏洞,如果导演稍不注意,这种漏洞如果放大就会让电影成为烂片一部!
我们都知道电影《中国机长》是一部空难电影,并且电影是根据川航U8633航空事故改编,又加之影片是一部献礼剧,所以影片在制作上确实非常用心。片方不但请到了专业的特效团队和制作团队,而且更是有国内各个航空公司的一线职工亲临指导。
在制作方面,无论是对比同类型影片《紧急迫降》或是《萨德机长》,影片《中国机长》都是一部优秀之作!
但如果我们从情节设计上来看这部影片,就会发现影片出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影片的情节选择先紧后松。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去看灾难型电影就是为了寻求一个紧张的气氛,这是灾难片的基本硬件。如果灾难型电影的情节不能给观众吸引力,那么影片也就随之失去了灵魂。
国产第一部空难电影是影片《紧急迫降》,在电影中情节主要有三个镜头构成,从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和乘客到塔台信号接收人员再到开会解决问题的专家们,影片全程通过三个镜头的不断切换,让电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紧张的气氛。
虽然电影《紧急迫降》已是20年前的电影,画质和特效已经被电影行业淘汰。但是电影的灵魂并未丢失,所有观影人直到电影结束时心情才能平复下来,叹一口气。
而电影《中国机长》并非如此,在空难事故发生时确实让观众们感到了非常紧张,甚至有身临其境之感。但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影片中紧张的气氛也慢慢变得舒缓了。这种情节的设定在灾难片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雷区!
不过还好的是导演并没有将这一点放大,如果这一点被放大的话,电影《中国机长》恐怕要成为烂片一部了。
灾难电影不比文艺片和爱情片,如果观众们一脸懵圈的进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又一脸懵圈地离开,那就是真正的失误。不过庆幸的是电影《中国机长》的导演刘伟强经验丰富,并没有把松弛的情节放大,让观众们在看完影片后都能感觉到回味无穷!
《中国机长》观后感四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机长,一机之长,他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更是生命的守护。什么是英雄?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可是,今天我相信说的英雄是机长,一个用坚守和执着拯救生命的机长。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 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这就是英雄,他不是“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了119条生命。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机长》为了还原这个真实的故事,剧组不仅1:1造了一个模拟飞机,还辗转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实地拍摄,记录机场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态。为了拍摄副驾驶被狂风吸出舱外的情景,拍摄现场使用了6个巨大的鼓风机,风力大概八级,吹得演员差点飞起来,而饰演副驾驶的欧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肤过敏。《中国机长》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那些商业片该具有的元素:紧张点、爆点、泪点,它一个不少,甚至丰富。可是“文以载道,歌以咏志”,除了影片应有的外壳,《中国机长》还将一种精神、一种坚守的内核展现给了观众,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还原真实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机长”的魅力。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 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是对规章的敬畏和执着、更是对责任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
《中国机长》观后感五
火热的十月,爱国的热潮蔓延了整个中国,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影院热映的一系列爱国电影,可能有人会问我《中国机长》和你说的这个有关系吗?
听我慢慢说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四川3U8633航班突发事件,驾驶舱的玻璃烂掉了一块,以至于飞机内紧急释压,乘客恐慌一片,反观机组人员却是沉着冷静,乘务长指挥大家对待各种状况,稳定情绪,三位机长同志在高空低氧低温的情况下,从而安稳的降落下来。整个过程我的情绪也是随着那架飞机不断地盘旋、盘旋。
如果单纯的写一个机长同志的话,大可以叫《勇敢的机长》或者《厉害的飞机》可是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英雄故事,刘传建机长的成功背后是所有人的职责感,副机长面对玻璃碎后的冷静,能够及时的配合机长踩下刹车,另外一位机长,在明知机舱情况后仍然选择进入和他们一起面对,不断地提醒,不断地询问,使得飞机才能够安全地降落。还有那五位空姐同志,设想下五位同志都惊慌失措地话,可能会有什么后果,那个疯狂的叔叔会不会冲进驾驶舱,影响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他们的行为正说明了这一点。刘机长说:“这叫敬畏职责!”
不仅如此,这部影片中连空军都有所涉猎,是不是也说明了爱国将士无处不在,当你需要这个国家给你帮助的时候,他随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要说一下,里面有一个短暂的镜头:外国的幽灵520事件,机组全部人员因为缺氧而死亡,飞机却是自动驾驶模式一直飞到没有油。反观我们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国家人民的生命高于所有一切。
这就是机长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敬畏生命、敬畏职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