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精选
《双奥之城》讲北京如何传承奥运遗产和奥林匹克精神,包括2008年场馆的赛后遗产利用,还有冬奥会的场馆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1
奥运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关于奥运会的起源,自然和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是分不开的。
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三百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斯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故事则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十三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十四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二百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七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
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2
奥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体育成就,金牌数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在辉煌成就之后,我们迎来了后奥运时代,国人尤其青少年如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向世界展现中国国民风范,是我们面临的新考验。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很多精彩的中国元素激发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强烈兴趣。恢弘磅礴的“击缶”表演,精美绝伦的画轴展示,都唤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向往,甚至连读书的孩子都从开幕式中能找到文化共鸣:“原来教科书中的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的‘缶’是这么有意思的乐器。”——这样的共鸣就是文化自豪感的萌芽。
北京奥运会为公众提供了一次集中接受文明洗礼的机会。在细节上,人们从排队等候看到了有秩序的好处;为保证空气质量,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措施,大家也都表示赞同。这说明人们的责任感增强了,大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都在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对于今后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如何保持住这些文明意识,是很重要的。奥运之后,这些措施也许将不会强制执行,但是,人们是否在心里要求自己一如既往地文明行事?
可能大家会加强自我约束力,又或许会懈怠,出现不文明行为,但是,既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坚持下去应该不会很难。文明是一种习惯,如何长久保持下去,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最终效果看,公众自觉自发提升文明素质的行为远比强制要求的效果好。大家可以切身体会到文明行为带来的好处,认识到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好的东西留住,也才会不断地从中受益。奥运会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止步。奥运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自己光彩的一面,也发现很多还要继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为之努力了将近7年的目标,通过努力,中国加速了发展进程;奥运之后,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国家,重新梳理了国民的精神世界。
后奥运时代播下了精神文化的风范种子,对国人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在奥运期间,很多国外媒体将目光对准了奥运赛场上的观众,不吝褒奖地称他们是热情而文明的观众。如何让奥运期间的文明风范在后奥运时期成为我们的一种永恒的传统,传统精华文化的熏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礼仪之邦”的复兴与繁荣,固然需要现代文明的滋养,值得赞赏的是,后奥运时代,这一文化效应正在形成,如何让这种效应长久地维持下去,形成一个大国固有的国民风范,让其深传远播是整个社会在后奥运时代最值得商榷的基石问题!
《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3
焰火璀璨的鸟巢、意境幽远的古文化展示、大气磅礴的炫美表演使得中国人悬了七年的心终于稳稳当当得落了下来,而世界持续了七年的挑剔与质疑在巨幅画轴被描上第一道墨迹的瞬间安静了。剩下的就是欢呼与掌声。国内外媒体占压倒性多数的赞美证明了开幕式的成功。
本次开幕式留给了世人很多惊喜,以引导开幕式的29个大脚印为代表的焰火、千缶齐鸣的人工倒计时、贯穿全场的巨幅卷轴以及以活字印刷为代表的团体操表演等等,果真是视觉享受的饕餮大餐。
相对于这些恢宏大气,开幕式中另类的柔和也让我们眼前一亮。没有人会想到国旗是那样被请入会场的,雄壮铿锵的鼓鸣余音尚未散去,一个稚嫩清脆的童音悠然响起,在全世界瞩目下,这个清新脱俗的中国小女孩气定神闲得唱起了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那一刻,我很虔诚得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五朝礼乐尽现中华文明精髓——天籁般的钢琴声在从中央画卷响彻鸟巢。享誉国际的钢琴大师郎朗手牵一身白裙的小女孩共同谱写浪漫的星光篇章,国际大师与可爱女童的搭配骤然成为全场焦点,稚气未脱、纯真自然的表情动作让仿佛置身梦幻的人们有了一份真实感,谁敢说她不是星光流影中那最耀眼的一颗呢?头顶是五彩斑斓的鸟巢,身下是2008人构筑的绿色鸟巢造型,真假鸟巢的中间,一个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的女孩翩翩起舞,巧笑嫣然,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路追逐着象征自由与和平的中国纸风筝。我相信世界记住了这个轻盈灵巧的小天使。
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高人一等的'旗手姚明旁边多出一个意料不到的“小不点”,细心的人们发现,他是年仅9岁、在“5?12大地震”中连救两名同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小小英雄成为数十万经历浩劫的人们的代言,我们似乎还能从他的喜悦中看出他的坚毅;行走在中国代表团的前列、行走在小巨人的身边,他的从容淡定,让世界为之动容。
细细一数,蓦然发现开幕式的主角,是孩子!开幕式闪现的孩子绝不仅仅只有四个,身着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将五星红旗抬入会场的,是孩子;在巨幅卷轴上将水墨写意的线条涂绘成蓝天碧山、将太阳画上笑脸的,是孩子;在转动的巨大地球下绽放的笑脸,也是孩子们的!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看到的……在这场盛世欢宴中,孩子们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4
开幕式,悬疑了很久,也让人牵挂了很久。第一次作为奥运会的东道主招待世界八方宾客,中国能奉献出什么?中国又应当奉献出什么?当李宁在空中奔跑着点燃火炬之后,这颗悬空的心终于平安落下。当奥运过后多日,我的心绪才归于平静。中国文化如此密集地展现出独特之美,这是空前的。用如此具象的文化元素表达如此强烈的历史意向,这,也是空前的。这应该是有意义的。不善于用形象思维的我,如何面对这场开幕式?
用日晷投影开启击缶而歌的迎宾礼,激光穿越夜空正如同悠久文明照亮今天。缶的很多细节已经无法追究,但是凭《史记》的记载我们相信,两千多前中国是用击缶欢迎贵宾的。如今庞大的击缶队伍整齐而嘹亮,中国敞开了自己的怀抱。缶光的倒计时,伴随排山倒海的呼应,那是中国的心声。巨人的脚步,岂止是二十九届奥运会,那不也是古老东方巨人的足迹吗?
中国的历史,就像一张丰富厚重的画卷。这张画卷,今天重新为你打开。不,这张古老的画卷,长久以来就一直平展在那里而无人问津。现在,我们终于知道,所有的我们走过的路,所有我们曾经的辉煌,都如实记录在这张画卷之上。我们今天所有的活动都是历史的继
续,所有的创造都是中国文化的继续。在祖先荣誉的画卷上,应该怎样书写我们后代子孙的名字。今天,当我们舒展画卷的时候,我们有可以少许告慰祖先的自豪,因为我们正在重续中国的光荣。
正是在这张美妙的画卷上,中国文字书写过优美的篇章。就文化的符号而言,中国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三千孔门弟子手捧《论语》高声吟诵,这代表文化也代表历史。在抑扬顿挫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经典名句的诵读声中,汉字正在历史的波涛起伏中不断地书写“和”字。那是展现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的巨大符号。活字方阵,不是凭空出现,那是在彩陶、青铜之后,那是在大篆小篆之后,历史瞬间显现深邃。灵活的汉字,如同键盘一样起伏变幻,正在如今的世界展示应有魅力。
丝绸之路纯粹是历史名词,那条贸易、文明的交汇道路,沟通着古代最重要的世界文明区域。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那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一环。取材敦煌壁画的舞者,在一张画纸上跳跃腾挪。人类关于丝绸之路的记忆,很大一部分都保留在敦煌的洞窟中。丝绸之路为西方送去了中国的造纸术,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为世界贡献了指南针。不,远不止这些,还有丝绸、瓷器还有茶叶……,人类彼此拥有对方的文明成果,人类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因而变得更加容易。把那幅画卷变成一艘宝船吧,我们愿意把中国的文化瑰宝奉献给世界。让中国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变成一艘永不沉没的航船,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双奥之城》观后感及启迪范文5
奥运开展的如火如荼,中国的金牌榜第一的地位甚至无人可以撼动,国人都沉浸在冠军和骄傲的气氛里,华夏大地蔓延着喜庆和欢喜的氛围。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是每个国人都高兴的事情。可是,在比赛中总是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人觉得有点无法接受。其实我不想说什么,我也没权利去指责谁,当然更不是因为我没进去现场观看比赛而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那天看李娜的半决赛,对手是俄罗斯的萨芬娜,其实李娜一直打到现在,我觉得以她的状态应该能走的更远。即使不能夺得冠军也该挺进决赛。但是,遗憾的是停步半决赛,之后的三四名之争又痛失铜牌,遗憾的取得了第四名。当然,对手很强大,这是我们谁都能看得清认识到的问题。
但是,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现场直播的时候,观众的表现令我从内心里感觉到一种被压抑被扰乱的感觉,我们的观众怎么可以这样。现场乱遭遭的,喊加油声的动静很大,此起彼伏,这没有错,毕竟这是我们的主场优势。可是,现场的助威一是杂乱无章,二是不太礼貌。
杂乱无章听喊声就能感觉出来,时机把握的也不是很好,无论是什么时候,一个人喊一群人就跟着喊,一点也不考虑比赛的选手感觉。当李娜发球的时候,还是一个劲的加油、加油,可是,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安静啊!不太礼貌更加非常明显,有一次李娜发球,一发失误,但是当李娜刚想二发的时候,萨芬娜示意等一下,解说解释了一下,说是看台上有人走动,影响了萨芬娜的注意力。
结果当过了这一下的李娜再发球的时候,又失误,双发失误,送对手15分。还有国人的热情似乎有点高涨,萨芬娜发球的时候全场喊声四起,萨芬娜于是不发,裁判只好用广播请全场安静。这我认为是对现场观众甚至是对主办国最大的羞辱。我觉得因此小小细节我们也无法称得起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
当然,国人的心态还是不能完全用素质来理解的,素质我们有吗?绝对有,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一些礼貌是非常欠缺的,真把这当自己家了,这么多年大家都牢记着,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一点没忘。要因为这个就说明我们的素质太差有点偏颇。通过看羽毛球比赛之后,我发现问题其实只是因为看球的人不懂而已。
热情我们满满的,可是身为主场身为主人的我们,还要做到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展示文明的一面。羽毛球比赛的时候当中国队杀球的时候每一次杀球观众都一齐呐喊,随着比赛的节奏呐喊,喊的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每一次大力杀球的同时,看台上都齐刷刷的高呼:杀!那是一种力量,长士气,将我们的主场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因为这些我知道当网球场上的意外出现的时候,或许仅仅是因为看台那些热情的国人们,他们心可嘉,情可奖,只是行为有欠商榷吧!没有一个对的方式去加油,所以,差点毁掉我们泱泱的文明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