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5篇
“人生就像个种个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是什么味儿。”阿甘母亲的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人的生命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是听了这样的教诲,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奇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欢迎查阅。
更多初二观后感相关内容推荐↓↓↓
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1
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爱是阿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妈妈对他的爱,使他并没有被放弃,以至于拥有了一个如此传奇的人生,他对珍妮的那份爱使他坚持奔跑直至跑遍美国。我承认,对珍妮我是不喜欢的,不管是她是因为怎样的背景造就了她的性格,我对她自暴自弃这点是极不赞同的,我认为一个人有怎样的明天取决于你拥有怎样的今天,所以我对她是怀有一种同情但不怜惜她的心情的。但是,其实看到最后,对珍妮,也是已经释怀的了。她最后还是没有继续放逐自己,没有继续放纵自己,这点还是值得怜悯的。
阿甘爱珍妮。珍妮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四处漂泊。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也许珍妮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珍妮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阿甘爱他的孩子。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车,像小时候妈妈送自己上校车一样。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一次,车上不会再有一个珍妮那样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我也懂得这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2
一条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掉落在阿甘的脚下,阿甘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后来羽毛再次飞向蓝蓝的天空,结束了阿甘的故事。这一羽毛似乎又飞向另一个人,向我们诉说下一个的故事。这是我喜欢这部影片的一原因,似乎蕴意着什么的。
影片《阿甘正传》以阿甘的故事向我们揭露了当代美国人的生活现状。很多人对它的评价是,《阿甘正传》更具讽刺色彩,它讽刺美国人们的生活以及政治。可能是我对美国发展历史的不了解,说到讽刺,我看到的只是美国总统频频遭到刺杀和美国人们沉迷于酒吧中的消极生活,以及对美国士兵的伤害和人们反的高潮运动。
对于《阿甘正传》我所体会的并不是对美国讽刺这一部分,而是关于人生的一些小启示。智商只有75的阿甘,从成为橄榄球星到大学生,从优秀军人到国家乒乓球员代表,从捕虾船长到富翁,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阿甘是个再幸运不过的人了,上帝对人总是公平的,关上这道门就会为你开启另一道窗。但是我觉得并不只是幸运使得阿甘成功。还有他的执着和信守承诺,这可能更重要。只有他执着地奔跑着,他才不被欺负;只有他执着地跑,才能避免那一次毁灭性的轰炸。阿甘始终坚守着他对巴布的承诺,回到巴布的故乡,成为捕虾船长,才能成为富翁。这一切,并不是只归结于他的幸运的。
阿甘的母亲说过,人生就像巧克力,你不知道你的下一块口味是什么。我到现在还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因为我熟知的巧克力不是苦的就是甜的。我不确定这里的滋味是不是只有苦与甜两种。就像巧克力,如果你不尝试,你不会知道它是什么滋味。人生也一样,你不去经历,怎么会知道是苦还是甜呢。
阿甘常说这样一句话,蠢人做蠢事,傻人有傻福。我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在人们难以自信的时候,阿甘总是用他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这个难以自信。影片这里,往往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吧。
珍妮消失后的一天,阿甘突然想跑不了,他说既然跑了整个村子为什么不跑完整个城市呢,既然跑到城市的西边为什么不跑到东边呢,既然跑到了沙漠为什么不跑到大洋边呢。于是阿甘开始跑步,跑了三年多,他觉得累了,他说他要回家。看完这里,觉得阿甘这个低智商者居然向我们揭示很多人生大道理。
一个常被人取笑的人,却成为全美国跑得最快的人。一个被人认为是傻子的人,却用他的执着证明了一切。一个低智商者,却成就了他无法想象的成就。然而我们这些人呢?
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3
这部《阿甘正传》上映于1994年,一直到现在仍不少人在观看这部电影。这电影给人鼓励和欢喜,反映阿甘在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成就了许多传奇,电影中有讽刺、幽默、爱情、亲情等,以多角度刻画了阿甘这一人物。
阿甘是在二战后一个闭塞的小镇上出生,他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的智商只有75,他是一名弱智儿。但他的母亲没有放弃他,而是坚强地把他带大,并让他与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当他第一天上学坐上校车的那天,没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坐,唯独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愿意与她一起坐。在阿甘成长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妈妈和珍妮的爱护和帮助下,他开始了奔跑。第一次的奔跑是在他被别的小孩欺负时,珍妮一直叫快跑!福瑞斯!这时他就脱离了脚的支架开始了他第一次的奔跑。也因为这次奔跑让他跑进了大学,也开始他的橄榄生涯。因为奔跑让他在橄榄界成为了大明星,也受到总统的接见。毕业后他去了参军,当他上车时,在车上应征的士兵同样不愿与阿甘一起坐,只有一位叫巴布的黑人与他一起分享座位。在当兵的日子里他除了认识了巴布外,还认识了泰勒中尉。在一次战争中他们受到了敌人的埋伏,他不断奔跑,但想到了巴布,他毅然地冲回了战场,结果因救了不少战友又被总统接见。在一次反战集会,他遇到珍妮,结果她还是匆匆忙忙地走了。后来迷上了乒乓球,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传奇。后来他与泰勒中尉一起,可是泰勒中尉已经成了整天无所事事的酒鬼,但他军人的品质还存在自己内心里。之后与泰勒中尉分手后开始了打渔的生活,为了巴布的梦想,这时泰勒中尉来了,与他一起打渔,后来他们赚大钱,阿甘却要与泰勒中尉分道扬镳。他又跟珍妮在一起,但珍妮还是离开他。他又开始跑步了,结果又因跑步一举成名。这时珍妮寄了信给他,叫他过去找她。也就是《阿甘正传》刚开始的画面,那个老婆婆跟他说了地点就去找珍妮了。珍妮这时已经是一位母亲了,也有正当的职业,同时她也有了不治之症。但阿甘还是与她结婚,阿甘跟珍妮还有小福瑞斯一起生活。在珍妮病故后,他与小福瑞斯一起生活,他教小福瑞斯生活、读书等等,只为了小福瑞斯不变成他那样。
这部电影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导演的编排技巧和语言运用技术十分吸引人,主角的演绎也十分精彩。这也是电影《阿甘正传》的成功之处。
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4
看过《阿甘正传》后,我想我应该安静地坐下来写下自己想说的。尽管我想千篇一律的写阿甘如何如何傻却又执着,如何重情义,如何痴情,但是站在一个女生的角度,我还是决定写他爱了一生的女人,一个幸福的女人珍妮。
珍妮最初应该也是善良的。在所有人都歧视这个靠支撑架才能走路的阿甘,不愿意给他座位的时候,他站在车里孤独无助的时候,她对阿甘说:坐这里吧。也许是因为她家境的贫穷和暴力使她也没有什么朋友的原因,也许只是同情的原因,让她去帮助阿甘,自此成为了一生的朋友,最后甚至是她的爱人,这些珍妮当然还都不知道。也是她,跑!阿甘!跑!让阿甘摆脱了吱吱呀呀的脚撑,同时也无数次免于了同学的欺辱。这也许也奠定了阿甘成功的一生。这时我想起外婆唠唠叨叨的话语:不正常的孩子要离他远一点,不要招惹麻烦上身。
珍妮也只是为了梦想努力,方式不对的侥幸者。一开始我是讨厌她的,他怎么能自甘堕落,一次又一次抛弃那么爱她、信任她的阿甘,我恨她恨的咬牙切齿,也许是我太过敏感和夸张,我愤恨地关了电脑,让我可以继续恨她,三天的情绪像渐变色一样,终于平静下来我又打开电脑继续看下去,渐渐发现,其实是她也只是个普普通通为着自己努力方式不对而导致堕落的人。当时社会的黑暗,也让我觉得,她的做法也许在那个社会也很普通吧,就像现在用尽各种手段想出人头地而又没有资本的女人人认干爹一样普通,至少珍妮还是个有资本的年轻人。她脱光抱着吉他在酒吧卖唱,她又抛弃了阿甘跟着至少她认为能让她过得好的男人走,她在街边卖唱赚钱,又被骗到酒吧像妓女一样卖唱,最后吸了毒。我又想起外婆说的话:无论怎样,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好吧,外婆一定是让我向好的方向发展。
珍妮现在我确定,她是爱着阿甘的。我之前一直不明白她为什么一次次抛弃阿甘后又回来,也许真像之前她自己所想的,只是密不可分的朋友,两个永远不同世界却仍可以在一起的朋友?当然不是,就像现在网络说的,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蓝颜红颜,所谓的蓝颜红颜,一定有一方是深深爱着对方却永远迈不出那一脚跨到对方的界限,而另一方则呆呆的以好朋友的情感认为对方就是蓝颜或者红颜一样,等到两个人都迈开了跨越界限的步子,那就是最幸福的情侣,就像阿甘和珍妮一样。珍妮在吸毒绝望的,想跳楼的一瞬间,我肯定,我真的肯定她想的是阿甘,是傻傻的爱着她,信任她一定会回来的阿甘,于是她就回来了,又跟阿甘在一起,度过了缠绵悱恻的一整晚,但第二天的离开让我以为他永远不会回来,结果她寄了封信给阿甘让他去找他。女人心,海底针,我现在懂了。她是抱着什么心态笑着脸迎接来找她的阿甘呢?我永远都不懂。外婆还说:女人要多长个心眼。长多了心眼,心不就破了么。
我最终最终的确定,珍妮是幸福的,因为有永远爱她的阿甘,有万花筒一样的人生经历,尽管大部分都是不堪回首的,有着幸福安详的最后人生,艾滋病也挡不住的幸福。这些就够了。珍妮幸福之前承受的的会比现代任何一个女人都多,所以在最后对幸福的珍惜也是死命的,死命的去珍惜的。珍妮,做梦都是幸福的。
阿甘正传观后感初二5
电影《阿甘正传》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智商只有75分,而且腿有残疾的孩子的人生经历,他的名字叫阿甘。其实质这是一部深刻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影片。
羽毛飞啊飞,电影开始了。憨厚的阿甘坐在长椅上等九路公交车。对着身边来来去去的人,他讲述他的故事:幼小的阿甘,戴上背撑,两脚有那些金属支架,他无法走路。如果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会有同学背着他上学,风雨无阻,团结友爱。阿甘的同学们干了什么呢?他们不给他让座,拣石头扔他,他夺路狂奔。还有那个校长,居然因为阿甘智商75,想不让他上学。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绝不允许、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阿甘和珍尼在大树上培养着他们深厚的友谊,如果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是他们俩一起做功课,互学互帮,先进带后进,先后带上红领巾、入团、成为积极分子!是的,多么遗憾呀!在他们年少的美好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学习,甚至阿甘进了大学,也是天天不务正业,抱着个球猛跑,跑上四年就毕业了,带上学士帽。我们的大学生,一定要过英语四级、所有学科都及格才能毕业进入社会,成为栋梁之材。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去当兵。在资本主义国家,当兵就是当炮灰,阿甘所在的纵队在英勇的北越社会主义军队AK47的猛烈打击下,溃不成军,纵队的头儿中尉,也丢下双腿。阿甘的屁股上也挨了一枪。他冒着炮火,只为抢救回那个黑人奴隶的后代,他的心,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
阿甘的妈妈死于癌症。因为她没有医疗保障,没有高超技术的医生给她做手术,没有白衣天使照顾她,她靠出租小房子为生,她也没什么钱,看不起病。我们为了六十一个兄弟干了些什么?谁能忘记?制度不同,命运不同。 影片在细节处也在阐述这个道理。阿甘在路上跑了三年多。他为什么跑?是追寻理想?追寻一个乌托邦社会?逃避那个让人窒息的社会制度。但是,他最后无奈地停下,因为追随他的人太少。悲哀!二亿多人——只有那么几十个清醒者。
写到这里很悲伤,悲伤得写不下去!还是收尾吧!阿甘在椅子上坐了那么久——才有一个人告诉他可以不用坐车,直接走过去就到珍尼的家。这是一个典型的人情冷漠的社会……
羽毛飘啊!飘!在那个社会,每个人都如一根飘在空中的羽毛,随时会改变方向和命运。幸运的是,我们不会轻如羽毛飘在天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