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海露分享

影片描述的是发生在十五世纪法国的故事,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阴险、狡诈,想得到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孩爱斯米拉达,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就不择手段地残害爱斯米拉达,要置她于死地,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欢迎查阅。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1

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被它的音乐与剧情所感动。这部音乐剧被称为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它是根据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而成。它讲述了道貌岸然内心阴暗的主教孚罗洛、丑陋无比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年轻英俊但心灵丑恶的卫队长腓比斯与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之间的故事。

这部音乐剧气势宏大,场面开阔。它的舞蹈可以说是精妙绝伦。演员们跳的是高强度的现代舞,许多动作不经过艰苦训练根本不可能做成。比如《愚人庆典》那一段舞蹈,他们两人一组,分别站在滑栏两侧飞快地转着圈,然后一个人跑过来,滑栏快撞到他时,他侧身一倒,从滑栏底下穿过。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没把握好时机,头或身子撞在上面,估计能有个二级伤残,被碾到的话,那更非同小可。还有双手倒立行走,两脚腾空甩的动作常人也难以做出。在腓比斯主唱的《心痛欲裂》那一段中,身后的伴舞动作有力、难度极高,原地后空翻的动作,简直能和体操运动员媲美。他们表现出腓比斯内心的极度焦躁和痛苦挣扎。

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演唱的人和跳舞的人是分开的。演唱的人没有过多动作,而跳舞的人则用舞蹈帮助演唱的人表达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烘托气氛。比如上面提到的卫队长腓比斯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时唱着《心痛欲裂》,身后有四位男舞蹈演员疯狂舞蹈,非常贴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挣扎和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

至于歌唱演员的演唱,不论是卫队长腓比斯和未婚妻百合互相的对唱,或是腓比斯、孚罗洛与伽西莫多的三人合唱,还是爱斯美拉达与百合的合唱,都相当动听。而伽西莫多更是用他那种低沉、嘶哑、浑厚的独特嗓音唱出了对爱斯梅拉达真挚纯洁的感情,特别是最后一首曲子,感人极了。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唱的《钟》。他唱出三只钟敲响时的不同含义,充满了爱怜,最后却孤独而悲哀地说:“这些永远是在为别人而敲”。总之,剧中每个演员唱的每一句歌词都仿佛是从内心发出,格外打动人心。

通过这次音乐课的欣赏活动,使我们从小就知道如何观赏音乐剧,从而提高了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真是太有意义了。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2

电影《巴黎圣母院》很清晰地描绘了三个阶层的人群。

一、权力阶层:一个人物是代表神权的主教克洛德,他是一个道貌岸然[注: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但其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内外充满矛盾的人。另外一个是代表着统治阶级的皇家卫队长弗比斯,他一表人才、英俊潇洒,但却是一个趋炎附势[注: 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没有责任感、整天周旋于富家小姐之间的花花公子[注: 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这个阶层的人时刻以正义、法律为化身,他们制定法律,同时又作为审判者,而自己却在肆意地践踏着法律。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运用他们制定的法律,颠倒黑白[注: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编造事实,残酷地残害着处于弱势群体的贫民百姓。当他们因违法而造成无法掩盖的后果时,往往会拿弱势的贫民百姓做替罪羊。

二、贫民阶层:代表人之一是美丽、富于同情心的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为了拯救素不相识的落魄诗人甘果瓦的性命,她愿意与他结为名义上的夫妻;当看到曾经劫持自己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惨遭鞭刑,被绑在酷日下暴晒而口渴难忍时,善良的艾斯梅拉达不计前嫌,不顾众人的反对与讥笑,把甘甜的清水送到了卡西莫多干裂的嘴里……,这样一个善良的姑娘最后的结局是无辜地被送上了绞刑架。另一位代表人是丑陋、智障、失聪、正直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因为愚昧而做过恶势力的打手,因为正直而又能在最后明辨是非[注: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在他认清了恶势力的本来面目[注: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的时候,义无反顾[注: 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地举起恶势力的代表人物主教克洛德,把他扔下了高高的圣母院城墙……。这个阶层朴实善良,但时时被蒙蔽,处处被欺压,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着一切的不公,但到他们忍无可忍[注: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的时候,随时就可以爆发出毁灭性的反抗。

三、无赖阶层:代表人物是出镜率不高的那一对侏儒,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而编造谎言,在他们眼里没有正义,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随时可以充当恶势力的帮凶。

个体贫民没有任何势力,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他们却往往在很多重大事件中被当作主要责任人——残害了无数婴幼儿的“三聚氰胺事件”,个体奶农是责任人;毒害了成百上千万人的“瘦肉精事件”,个体养猪户是责任人;烧死了几十人的上海静安区大火,无照电焊工是责任人;损失几十亿的央视大楼火灾,运输花炮的司机被追究刑事责任。最后套一句电影《建国大业》中的台词吧——“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这就是现实。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3

“从绞刑架上解下来的爱丝美拉达的尸体,被人们放在蒙孚贡大坟窟里,卡西莫多找到她之后,静静地躺在她身旁。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便化为尘土。”

“生活真美……”

很早就听说过卡西莫多这个最丑又最美的人,电影巴黎圣母院好像自己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这次观看,似曾相识的恍惚的画面渐渐清晰……

电影119分钟,可带给我们的却许多许多……

好像一面镜子,每一个灵魂都被真实地映照出来。关于王室、宗教、平民;美与丑;正义与邪恶;欲望与爱情;人性与虚伪,这里什么都有。浪漫又残酷,讲的是爱情;脆弱又真实,说的是人性;压迫下的反抗,讲的是希望……

卡西莫多被做为后世相传的“心灵之美”我的理解是爱情使然,并非他有多高尚和多善良,只能说他很忠诚很执著。起初他是因感恩之心救了爱丝美拉达,只因在他受刑最饥渴的时候她给了他水喝,然后又被她的美貌所倾倒,最后深深地爱上了她。他没有英俊的外表,也没有动人的语言,用一颗真挚的心,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她。“这里是避难所,你不要出去,那样你就没有了,那我也不在了……”“我长得很丑,你不要害怕,我笑起来更丑,但我喜欢笑,这样我会开心些……”某一日教堂传出的响彻不停的钟声,是他的最快乐的笑语……“如果不是她爱你,我就杀了你(孚比斯)……”"你去睡吧,这里有我呢,他们想害你,你去睡吧……"最后的最后他们终于“睡”在一起了。卡西莫多爱爱丝美拉达……

爱斯美拉达我喜欢她的善良坚贞自由奔放执著和正义感。她会为了救人宁愿把自己“嫁”出去,又不愿屈从这种无爱的“婚姻”;她执著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教她的小羊念着情人的名字,为了孚比斯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即使是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牵挂的还是他……爱斯美拉达爱孚比斯……

孚比斯爱地位和权势,爱金钱和美女,他那程式化的语言“如果我有妹妹,我爱你胜过爱她,如果……”他的语言适用于他的万千宠爱~他的爱情只臣服于利益……

干果阿这个爱斯美拉达名义上的丈夫虽然没有与绞索配对,但是活着也非常可怜,他那虚伪空洞的诗比垃圾还不值钱,怪不得乞丐王国中的女人连最老最丑的都不愿意和他攀亲。不仅仅是他身体上的单薄,他的人格也和他的诗一样……

副主教弗罗洛也爱她,“在人世间我只有痛苦。她长得那么美,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舞跳得那么好,难道是我的过错?她能够使人发疯,难道是我的过错?”欲火中烧使她刺杀孚比斯,爱恨交织使他在爱斯美拉达受刑日去为她祈祷为自己忏悔,当发现她没死时,这种欲望渴望在煎熬中疯狂,一触即发,可这种疯狂又被压抑无法释放。他是个影子,也只能是个影子,灵魂虽在,心其实早已随着爱斯美拉达而去了,或许只有圣母院墙壁上深深地刻着的那个女人的名字知道他的爱……我喜欢弗罗洛,尽管会有人说他道貌岸然,会说他虚伪与残忍,谁的过错?……

“你不是一个人,因为还有梦陪着你……”

“生活真美……”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4

圣母院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的墙上有手刻字:“AN'ARRN”,而何谓命运?是任你无论怎样苦苦挣扎依然无法摆脱的上帝之手还是与生俱来的人生结局?

卡西莫拉天生其丑无比,后又因敲南钟楼的大钟而耳聋。在遇上艾丝米拉之前,他没有朋友,只是和圣母院的怪兽石像为友。作为一个人,他甚至说出“自己错在还是太像人,宁但是动物”的话。一个人,居然以自己是人为耻,可见他对这个人世间是多地绝望啊!克罗德收留了他,但没有给他爱,但是在卡西莫拉虔诚的心里,克罗德无疑就是上帝。于是他和克罗德一齐去劫取美丽的艾丝米拉。鬼使神差之下,艾丝米拉为腓比烈卫队长所救,而卡西莫拉被带上了邢台。众人聚集在邢台下看着卡西莫拉被毒打,却如同在看一出好戏。人群中的克罗德躲开了卡西莫拉求救的延伸!难怪哦,难怪卡西莫拉以自己是人为耻,对人间如此地绝望。

就在卡西莫拉被全世界遗弃之时,他生命中的女神艾丝米拉出现了!这位以前差点被抢走的女郎以德抱怨给了卡西莫拉向众人企求却无人愿意施舍的水!就是这一点点水滋润了卡西莫拉已全然干涸的心田,他虔诚心灵中的善良和良知被唤醒了。从此他向艾丝米拉庆祝了他最真诚、最卑微也最伟大的爱慕。

艾丝米拉,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吉普赛女郎,她的美丽使她在集市表演时总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但也引来了克罗德的图谋不轨和腓比烈卫队长轻浮的爱。她善良,全“乞丐”王国的人都喜欢她;她以德抱怨的美德擦亮了卡西莫拉混沌的心;她大义地嫁给甘果尔,只为救他一命……同时她又是聪慧的,她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克罗德的求爱,尽管深爱着腓比烈,但也清醒地明白腓比烈对她的爱有多浅薄。就是这样一个内在与外在完美结合的姑娘,上帝却安排她爱上了空有俊美外表的腓比烈,在是怎样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姑娘,最后却被绞死在刑场上,这又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命运?!

克罗德是宗教神职人员,聪明、博学而声名显赫,但是宗教的束缚使他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但他毕竟是人,抚养兄弟,收养卡西莫拉,可见他还是有感情的。禁欲注意的他向上帝企求得到艾丝米拉未果,最后甚至诅咒上帝。在雨果的笔下,世俗的爱念战胜了宗教的爱!作为一个宗教制度下的牺牲品,克罗德爱得近乎变态,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孤独而悲惨地死去。这就是一个宗教卫道士的命运,让人可怜又可恨……

腓比烈,巴黎城里一个空有亮丽皮囊的卫队长,这个自命不凡的伪君子同时周旋于多个姑娘中,玩着令他满足的感情游戏。刚开始他耍威风地救下了艾丝米拉,最后看着艾丝米拉因谋杀他的罪名被押往刑场时,他却始终没有胆量站出来说出真相!这分明就是一个胆小鬼!但这样完美的艾丝米拉却偏偏选取了这份仅在于外表美丽的感情,命运是怎样地弄人啊!

“乞丐王国”为了救出他们的艾丝米拉,深夜攻打圣母院,不明就里的卡西莫拉为了保护艾丝米拉奋勇抵抗进攻的人们,而克罗德趁乱骗出了艾丝米拉。此时,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命运”必须是在肆意地偷笑了!当郐子手从女修士的怀里拖走刚刚相认的女儿艾丝米拉时,“命运”必须是在冷笑了!当卡西莫拉把副主教推下教堂时,“命运”当是在狂笑了……命运,命运!但是当卡西莫拉与艾丝米拉相拥的尸骨化为尘灰时,命运也会动容吧?

维克多·雨果精心的描绘、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议论成就了《巴黎圣母院》这样一部荡气回肠的作品。浪漫的雨果最后安排了一个善良与邪恶同归于尽的结局,卡西莫拉的善良没有得到回报,艾丝米拉到死钟情的依然是邪恶的腓比烈,这就是那个人们要推翻的社会——一个善无善报的社会。

当卡西莫拉的骸骨化作飞尘时,一切又都归于无,一切又重新开始。埋没了那个邪恶的社会后,未来又充满了期望。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5

美与丑,本是一对意义毫不相干的反义词,可在这部电影中却让我深切体会到美与丑的和谐统一,同时,影片中塑造的人物也将美与丑表现的淋漓尽致。

埃斯梅拉达,不但有着惊人的美丽,而且有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美与善在她身上结合得那麽完美,使她拥有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因为她的纯洁天真,使她陷入了灾难的爱情悲剧。她应该是上帝的宠儿,却被处以绞刑,这让我感觉到当权者的无比残酷。

加西莫多,一个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教堂敲钟人。他独眼,驼背 ,罗圈腿 ,而且还是个聋子,可说是奇丑无比,一无是处。但他却有着纯洁的心灵,因幅主教对他的养育之恩,他甘心成为幅主教的奴仆:为报答

埃斯梅拉达的滴水之恩,他宁愿肝脑涂地。尽管他对埃斯梅拉达怀有极为强烈的爱慕之情,却只是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她,不去亵渎她。当目睹心中的爱人被无情地处以绞刑,他无助而又绝望,最终到墓去与她同葬一穴。他的丑达到人类的极限,而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深切的人性美,却使他成为电影史上最独特又最感人至深的一个艺术形象。他的心灵美已完完全全地掩盖了他外表的缺陷,成了人们心目中善良的楷模。

克洛德。富洛娄,身为神甫的他必须压抑自己的欲望,正是这种压抑扭曲了他的人性,情欲和嫉妒最终导致了他的理智失控,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由神甫变成了魔鬼。

侍卫队长菲比斯,外表英俊却是个势力小人,薄情寡义,为了权和财,不惜欺骗一个少女的爱情。他让我感到可耻。

整部电影通过最简单而有效的心灵美与外表丑的对比,令我深深感受到社会上,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那华丽的外表,辉煌的装饰,而是那最朴素简单的心灵美。这种美不需要修饰,它只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心灵触动。美并非不存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高中巴黎圣母院观后感相关文章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高中

高中生巴黎圣母院电影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优秀作文10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000字高中

高中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高中巴黎圣母院读后感500字范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高中范文800字

高中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范文

巴黎圣母院高中生读后感范文800字

高中生巴黎圣母院读后心得5篇

    1068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