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范仲淹家规观后感3篇

乐平分享

  范仲淹家规观后感1

  2016年2月13日上午在区会展中心观看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范仲淹专题,深受启发,对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个人修养和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长期思考道德和道德律,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思想决定行动,即是行动的指南,修养决定人生的质量,德是思想和修养中的黄金,是重中之重。

  一、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定了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更应该带头加强道德建设,自觉引领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因为国家公务员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具体而言,在平时就应当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当作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先进的文化,在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上发挥带头作用。党员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倡导和弘扬时代精神,时时刻刻做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牢固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念,摆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不断增强永葆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榜。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文明钟山系列行动”——对培育优良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其充分体现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更进一步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通过这次学习,更坚定信心,不断巩固廉政为民,秉公执法思想意识,牢树“螺丝钉”和“一块砖”精神,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坚守好教育工作者的良知,牢固思想防线,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品、官品如同干部的两翼,缺一不可。做官必须先做好人。人品决定官品,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首先是好人。人品高尚者,日三省其身,时刻保持警醒,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不丧失道德底线,不迷失人生方向,始终对群众感情真挚,对教育事业忠诚可靠,对同事热心诚恳。没有好的人品做底子,一旦权力在手,势必生邪心、走歪路、办坏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好的人品,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德”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即要有高尚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强烈牢固的公仆意识,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范仲淹家规观后感2

  近日,通过观看“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范仲淹专题片,我深感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方面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理论学习,不能放松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问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才能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才能“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作为一名在经信系统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我将严格按照规定,从严要求,以身作则,和广大党员干部一道,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本人就“算好廉政帐”教育活动学习情况,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对算好“民心帐”重要性的认识

  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在心里上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甚至滥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虽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是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算好“民心帐”,算清腐败行为对群众感情的严重伤害,对民心民意的严重影响,认识到腐败问题是执政的最大威胁,只有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学习,切实算好“民心帐”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和利益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某些不正之风也在乘机而入,经济犯罪屡见不鲜。如果我们缺乏警惕,就很容易走上邪路,最后失去的不仅仅是来之不易的工作和可贵的人身自由,更重要的是会丢失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生命。身处经信工作的第一线,点多面广,工作的对象直接面对的是各类企业及群众,其自身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老百姓对干部的评价和机关形象。为此,要更加强化各方面的学习,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既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又要学习“一切为了让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的原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两次进藏工作的党的基层干部孔繁森、愿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雷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任长霞等先进人物事迹,用他们的感人事迹不断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觉悟。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荣誉。我们应当廉洁自律,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做诚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保持优良的情操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职业尊严。为此,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模范地遵守纪律规定,自觉接受各种监督,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使个人利益必须在保证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处理好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影响谋取私利,教他们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真正体现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共产党员气魄。

  三、结合实际,促进本职工作有新进展

  算好“民心帐”,必须紧密联系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实际,突出部门特色,确立更高标准,坚持搞好“规定动作”与创新“自选动作”相结合,努力在思想境界、能力素质、服务成效和部门形象四个方面实现新提升。要树立五种意识,集中正能量、提升内动力。一要树立学习意识,作修身养性的表率;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情系基层、情系企业,坚持“创三家、做两员”的服务理念,培育经信人的人文精神;三要树立自律意识,自重自省拒诱惑,时刻保持思想的警惕性,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慎独、慎为、慎交,自觉抵制外部诱惑;四要树立奉献意识,争做干部群众好榜样,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强化合作意识、补台意识、责任意识;五要树立争优意识,打造优秀团队。要大力倡导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六种风气”,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以工作作风改进为动力,着力加强经济运行组织、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全力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近年来,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城乡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市的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着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管理人才缺乏等困难。针对这些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环境,改善服务,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以史为镜,可以鉴人,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思案例,以自戒,明得失。永远不能麻痹大意、高枕无忧,慎重算好廉政账,民心帐。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我监督,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真正成为一名企业欢迎的服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范仲淹家规观后感3

  范仲淹在察看灾情的过程中发现灾民吃乌昧草充饥,乌昧草尝起来又苦又涩,实在难以下咽。范仲淹便把这种草带回京城,觐呈给仁宗皇帝,请皇帝在六宫、贵戚和大臣中传看,让他们能够尝一尝,以便体谅民间百姓的疾苦,戒奢侈之心。

  他的清廉操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范仲淹亲自定下《家训百字铭》,不仅要求族人“孝道当竭力,勤读圣贤书,礼仪勿疏狂,谦恭尚廉洁”,而且自己率先垂范。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范国强:

  范仲淹教育子女一定要好好学习,哪怕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要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百姓的忧乐为忧乐;还要无私奉献,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社会,救助那些天下的贫困人。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把毕生的积蓄都献给了故乡,开义庄办义学,救济范氏家族的那些贫苦人民和周边的老百姓。

  今天是范增生的96岁生日,范增生是范仲淹的第28代孙,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全家始终恪守着“清廉节俭”的范氏家风,过着朴素而快乐的生活。

  范氏家风不仅在家族中传承,而且影响了这一方土地。罗江县全县127个村,每个村在十年前就成立了公民道德协会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两年前又在四川省成立了第一个邻里乡亲互助会,这和范仲淹早年创办“范氏义庄”的宗旨和范氏家族要求“惠四邻”的家风一脉相承。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47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