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关于重生的观后感范文

芷红分享

  《重生》是赵启辰执导的纪录片,由舒斯一、赵诚祥、陶贤锋、郭勐、董永等主演。那么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重生》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潜心研究十多年,验算用的草稿纸竟达十几麻袋之多。终于攻克了数学上的难题哥得巴赫猜想。诺贝尔奖的创立人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有十几次差点落入死神的魔掌,但是他还是不放弃,继续研究,终于取得了胜利。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神舟五号经过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功的飞上了太空,让世界人民所瞩目,救死扶伤的李时珍,经过自己二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不知道踏遍多少青山悬崖,用心血筑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这不就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吗?正是由于他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换来他们伟大的成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是我们中华儿女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在学校我们要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学好每一科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用科技来强国,我们要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祖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纪录片《重生》观后感

  侯睿

  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是二十八年艰苦奋斗的回顾,这是熊熊烈焰中的凤凰涅槃,这是重生后再次燃起的燎原之火。一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建党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的纪录片,自前清遗老郑孝胥的那段:“夜,闻爆竹声甚繁,于是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始,一点一滴的叙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溥仪退位,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王制度画上了句号,但此刻的中国仍面临着外国列强瓜分、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内忧外患,让这样一个东方的文明古国始终深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里,无力自救。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国内进步青年力图从“三民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五四运动结束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看准了中国只有走俄国革命的路线才能“救亡图存”。经过一番筹备,1920年8月,中国最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党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自此,“马克思主义”正式在中国这片饱经战乱的焦土上落地生根。

  1921年至1949年。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无数穷苦的百姓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走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历经无数的生死存亡,却依然屹立不倒;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怀揣着伟大的理想卧薪尝胆、鞠躬尽瘁,品过世间的酸甜苦辣,体味历史的兴衰更替,并最终夺得胜利。当胶片记录下这28年的风风雨雨时,就注定了要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怀与激动。

  在暴风骤雨里前行,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着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革命并没有顺风顺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国共合作期间接连策划并发动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系列阴谋诡计,导致中国共产党党员从革命高潮期的6万人锐减至1万人,直接挫伤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在此背景下,共产党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用奋起抗争的方式回应着来自国民党的迫害。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镇压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开启了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毛泽东的漫长军事生涯,一步步,共产党的部队靠着鸟枪和大刀在重压下杀出一条血路,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坚定了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反抗压迫的斗争,并以此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重获新生。

  在腥风血雨中翻滚,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股宁死不屈的坚韧骨气。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走上了漫漫长征之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由中国共产党带领的这支队伍用热血在长征的路途中谱写出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样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用脚步丈量了两万五千里的沃土,在连绵起伏的雪山上,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留下了英烈的累累白骨和革命的点点足迹。长征取得的胜利使红军突破了几十万军队的包围,实现了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战略目的,让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让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枪林弹雨中得以涅槃重生。

  在栉风沐雨后蜕变,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着贯彻始终的强大信念。“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止休干戈,一致抗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平型关大捷为起点,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对日战争的第一场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1940年,国民党完全断绝了对八路军的经费供应,并对边区实施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同时日军也不断对占领的边区推行“三光”政策,导致边区物资供应匮乏,战事难以为继。面对困难,军民齐心,在南泥湾这片土地上演奏了丰收的旋律。内战不断,硝烟弥漫,在西柏坡的指挥部里,决定未来中国走向的“三大战役”的战斗号角从这里吹响,红色政权自北向南席卷中国,共产党人用了28年的光阴,历经无数磨难,终是带领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冲破了历史中的黑暗,走向了重生后的光明。

  那首《我爱你中国》的旋律缓缓奏起,曲调婉转,感人至深。《重生》,一部仅有五集的纪录片,把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诠释的淋漓尽致,观毕令人荡气回肠。时光荏苒,在这二十八年的艰苦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老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最初的使命,一步步将沉沦在黑暗中的旧中国拯救;岁月如梭,在这九十五年的风云变幻里,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繁荣富强的基础,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伟大的梦想,一步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勇往直前。历史摆在眼前,未来就在脚下,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未来,影片结尾处引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经典之句来作为总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者单位:西乡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

  纪录片《重生》观后感范文

  由国防大学和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首部全面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八年奋斗历程的纪录片《重生》,将于7月1日播出。昨日,该片在北京举行了首播发布会,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出席发布会。

  刘亚洲说,相比于此前拍摄的同类题材的影视作品,《重生》拍出了新意,既有思想的高度,又有情感的厚度;既穿越了历史,又超越了历史,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播出意义非凡,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寻找信仰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宣传部是纪录片《重生》的见证者、推动者。梁桂说,《重生》从一开始就与陕西有着不解之缘,延安时期是这部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党在延安时期的伟大实践,淬炼出的伟大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动力源泉。《重生》独特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讲述党的历史、延安的奋斗、人民的勇气,把延安精神的旗帜鲜明地树起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光照人们心中的信仰之路。据了解,该片共5集,选择了故事化讲述,而非道理式论述,实现了政治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在拍摄手法上大量使用情景再现,在中方创作团队的基础上,还选择了好莱坞影视制作团队,其中就包括美剧《纸牌屋》第三季的摄影指导Mar-tinHaraldAhlgren,参演的演员也多是85后,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该片7月1日除了在央视10套播出外,还将在包括陕西卫视在内19个省份的卫视节目中同步播出,同时在遍布全球、覆盖海外5亿家庭用户的互联网电视端同步


​观后感相关文章:

1.阿甘正传电影观后感

2.《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

3.《妖猫传》观后感

4.马云演讲的励志观后感 马云演讲的心得3篇

5.《我不是药神》观后感600字

    409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