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观后感心得
《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镜子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阅!
镜子观后感心得篇1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12岁女孩彤彤显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冷漠:“我们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需要在这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来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这是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电影——《镜子》,由中央电视台《天网》栏目出品。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这部影片把镜头对准了亲子关系中的伤口,而疼痛带来了对家庭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既是片中心理咨询师的一句同期声,也是贯穿全片的主题。18岁的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三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需要纠偏”;父母之间的隔阂,泽清能敏感地察觉,并明确地表达出来:“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如果父母所营造出的家庭在孩子的眼中呈现出的只是这样的镜像,而父母却认为是“网络的消极影响”“早恋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恐怕他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吧。画面中可以看到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缺失,情感的断裂,沟通的无效。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了“问题少年”,实际上他们像镜子一样,真实准确地反射出家庭教育的塑形作用。
的确,在社会的种种职业中,绝大多数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而“为人父母”则是无需培训上岗、却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履职。片中“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是这里面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凸显放大在银幕上,如同社会学研究中的“深描”,赤裸着呈现出来。
这是一部没有旁白解说的纪录片,配乐也只是配合情节和氛围的小段插入,家长、孩子、心理咨询师们的人物原声才是构成整部影片的曲调。影片的色调整体偏灰,如同武汉雾蒙蒙的江景,画面中明度偏低的部位失去了细节,隐在灰暗之中,体现出一种观察的冷峻。孩子的反抗挣扎,家长的固执己见,夫妻之间的情绪爆发……真实记录的视角下,这部影片充满了饱满的情绪,拥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镜子》所营造出的这种真实感,不仅再现了我们熟知的现实形象,而且,还将那些在我们的日常体验中被隐匿于其中的部分也凸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泽清”“家明”时,不仅会闪现出现实中我们熟知的那个“泽清”“家明”,还会讶异于原来现实中的“泽清”“家明”的背后是有一个如此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迷失了的、在被限定了的体验中捕捉不到的、被隐匿的事物与人的形态,突然呈现在眼前的银幕上,迫使被习惯埋没于现实琐碎生活中的我们刹那间猛醒,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这便是纪录片中的真实带给我们的魅力与震撼。《镜子》是一部遵循真实记录原则的影片,没有过多的装饰与炫技,没有煽情的音乐与解说,然而在纪录片影像的呈现上,可以看到制作团队的创作能力,以及对主题的深刻理解。
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片中出现的众多脸部特写镜头,或夸张、或细微表情变化:无论是家长被问到教育理念的尴尬,或是孩子反省流下的泪水,反抗挣扎时血红的双眼,拼尽全力的嘶吼等等,放大人物的画面,带给观众的不只是情绪,还有所有这些画面背后的思考。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因为镜头记录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
影片最后,这些家庭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一次短期的培训无法解决永久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要继续走下去。《镜子》不但提出了对于当下中国家庭关系的思考,更提出了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行的列车上,会有多少“问题儿童”“问题家庭”已经或正在被无情地抛下。我们的经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同时,我们物质生活在极大提高的同时,民众的精神、情感、心灵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同时得到了迅速提升?“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物质获取的压力”。如果由于这种压力从获取物质财富的家长那里转嫁给了孩子,作为镜像的孩子便会反射给家庭,进而再通过家庭反射给社会,那么,最终的承担者终将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分子。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我们是彼此的镜子。
镜子观后感心得篇2
这几天看了央视纪录片《镜子》,看完,沉思良久!
是的,关于教育,关于这个维度的教育不得不让人沉思!但是,沉思之后呢?发一牢骚?!
其实,这些问题无非是在反映一个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自己真正意义上爱孩子!
这句话说的对,说的也好。
但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就出来了?什么问题?
站在一个道德高度把这句话美美的说完事后呢?能不能给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说,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改变?改变什么?借助什么进行改变?作为父母要爱孩子,那该怎么爱,爱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不关心,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只是站在边上:指指点点,而且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自己经常习惯讲一句话: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这种在观念上的改变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你意识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可能在观念上会有一些认识,再加上周围人给你的指点,可是,一个人的改变,难道仅仅只是观念上的改变就够吗?不够!!!
还需要后续的支持!
技术上的支持!方法上的支持!等等很多!
比如,关于在教育的层面上,你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考试帮,在那里我们有成系列的关于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看完你就明白了!
镜子观后感心得篇3
最近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在央视CCTV-12频道《天网》栏目上映,该纪录片分三集讲述了各种“问题”孩子被强制带入训练营的事情,让人感受颇多。笔者并非心理专家、也非教育相关职业,所以本文仅仅是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以下内容为业余观点。
看完前两集,笔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家长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难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没有一个“问题”家庭?究竟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长的责任真的能推卸掉么?难道这些孩子不想做一个阳光少年?为什么我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本纪录片都给您带来详细解答!
笔者记得片中有这样的情节“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些“狠话”都是出自几个花季少年的口中,有的孩子甚至才上小学,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也许,纪录片《镜子》能给你带来更多思考。
正如片名《镜子》一样,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整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地强加,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对家长对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抵触,到最后出现基本无法正常沟通的局面。这个时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进某些机构进行“特训”。面对图中的场景,家长心里肯定也是非常难受,他们也知道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过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龄的孩子更强。当孩子渴望得到家长关心的时候,你们往往表现的是不耐烦?孩子对于家长的表现是最为在意的,你们的一些行为,一些语言都会对成长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家长总在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而不是真诚的去和他去沟通,去弄懂他真正在想什么。但是这些始终是片面的猜测。
孩子也认为家长过于意识强加,让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自己买的东西回家就被家长丢掉,自己的想法还没说完,就被他们否决。
其实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理解,得到家长的爱,但是家长的错爱往往造就了这些“问题”孩子。
孩子的问题反映的是家长的问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更应该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镜子观后感心得相关文章:
3.关于榜样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