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电影刮痧观后感1800字两篇

乐平分享

  《刮痧》讲述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最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魔幻魅力电影观后感,字数在1800字左右,共两篇。

  电影刮痧观后感1800字

  《刮痧》是一部中国大陆拍摄的以中国传统中医中刮痧治疗方法为载体,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影片,移居美国的华人许大同的孩子感冒了,华人家庭用刮痧方法治疗,但却意外遭到儿童保护组织的控告,因为他们认为许大同有虐-待儿童的嫌疑,这场误会最终虽然消除了,但却给许大同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看完成这部电影,让人没有办法感到轻松,我一方面为梁家辉饰演的父亲许大同对孩子、家人的深情所感动,另一方面也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巨大的鸿沟,以及相互了解的不对称性而感到惋惜。

  中、西方两种文明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要消除这种文化隔阂,就必须要相互增进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误会,但很遗憾的是,中、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流,双方的态度和主动性都不一样,是非常地不对称,也就是说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了解的程度,远远大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从片中可能看出,许大同一开始对美国的生活是非常向往,似乎已经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但这都是许大同自己的努力适应,他们能够在西方人主导的社会中有所作为,说明他们非常了解西方文化,但“刮痧”事件发生后,让许大同一家感到震惊的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不知晓,甚至有些误解和歪曲,比方说片中对方律师对“刮痧”、“孙悟空”这些中国元素的解释,可以说完全是污蔑了,就算是这名律师是有意而为之,而法官、许大同的老板等对此也毫无认识,这就是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

  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造成文化相互认知的不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远远大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而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又是和国家实力相对称的,目前西方文化是世界主流的文化,就是因为西方的国家通常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所以西方人自身就会产生一种文化优越感,所以他们就不可能主动去了解别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增进文化交流,不仅仅我们要多多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将本民族的文化向世界传播,过去我们就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连中国自己也要贬低自己的传统,试想现在中国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刮痧”,有多少人看病会想到看中医,这了难怪“端午节”也被别人抢注了,筷子也被西方人认为是日本人发明的,等等诸如此类,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自然而然地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增加了,我相信像电影中“刮痧”这样的误会会越来越少。

  在这部电影中,最应该反思的应该是许大同本人才是,这次“刮痧”事件与其归咎于文化冲突,还不如归咎于许大同个人的失误或其性格上的缺陷,在片中许大同夫妇是知道美国的相关法律,比方说对孩子的保护-法律、中医“刮痧”不被法律认可等,但他们在主观上并没有认真看待,没有认识到不尊重这些法律的后果严重性,许大同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而且是在深夜中,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再加上他在众在面前打小孩,这些都无法让人认同他是一位负责人的父亲,后来他第一次面对法官的陈述,明显是表演的成份居多,他只是想走过场似的解决问题,请的律师也是一个门外汉,他声泪俱下的表演让人看了反而有些呕心,至少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最后他一系列的冲动举动,再次证明了他性格的不成熟,在危机面前缺乏冷静的思维,许大同的悲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对法律的漠视,我相信对法律的漠视,并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不诚实、违法行为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本片对许大同这个角色形象,是一个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具有中、西文化的复合体,在他的身上不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敬老爱幼、敬业持家的品德,又有浓厚的西方个人冒险、英雄主义色彩,他作为儿子,对没有能很好地孝敬自己的父亲感到内疚,自己发达以,将老父亲接到美国照顾,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虽然父亲对新的生活不能适应,但内心还是非常幸福的,他作为父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高兴,他在圣诞夜,变成“蝙蝠侠”,可以说是奋不顾身,他身体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结果不仅仅是智慧的火花,有时也会酿成悲剧,比方说将孙悟空设计到游戏当中,出人意料地取得成功,并因此获得游戏设计大奖,但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教育子女,比方说“打是亲、骂是爱”、“打自家孩子是为了给对方面子”,又让他陷入“家庭暴-力”的泥潭,所以说如何处理好这种文化差异,对许大同似的华人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电影刮痧观后感1800字

  电影是以一系列中国家庭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展开的,最深的感受的是学习中外文化比较,能更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减少矛盾摩擦。比如在法制方面,美国是不允许孩子单独在家的,而在中国恰恰是家长有事出去又怕孩子出去太危险,常常把孩子留在家里,电影的矛盾高潮:中国家庭对孩子刮痧,而被认为是虐待儿童,电影中很多场景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引起的麻烦。当今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很直观的深切的可以感受到只有学习好中外文化比较,去国外生活旅游才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才能更好进行国际交流

  二:取长补短:

  中国:孝顺长幼有序传统

  美国:法制民主

  通过电影能看到中外文化中的差异,当然文化无所谓好坏,但是通过文化背后折射的现代行为规范、法制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比如电影中主要矛盾是刮痧,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文化交流引起的,但另一面更重要的是美国法治的严格性引起的。

  看电影时,我们为中国的一家人感到难过惋惜焦急的同时,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美国法制性!想象一下,在中国会引起这么多事吗?首先大家没这么高的法律意识,那么当同一个中国医生看到孩子背上的"伤痕"(假设她真的认为是伤痕),她会想到去利用法律去保护这个孩子吗?也许只是从人道上惋惜下,然后和身边的同事说说怎么对待这件事,大家也一起探讨下当前一些家庭暴力现状然后一起感慨无能为力下,也就过去了。或者说医生和同事法制意识是比较高的,他们想保护这个孩子,那么第一步他们要找谁,似乎在中国这个看起来本应该很清楚的事却是困难的第一步,他们经过一番咨询找到了儿童保障的单位,那么接下来,儿童保障单位会有专门的行动组去全权处理这件事么?尚且是像电影中的这么用心用力,俨然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一样!在中国很多时候要借助媒体之手才有这样的效果吧!在中国,那么电影中的一家人也许完全就不会惹来这么多麻烦,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从这些一环环中去阻止这件事。所以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应该反省!中国在发展,法制的健全化是必经之路再看教育方面,面对小孩子犯错的时候,中美家长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式。中国家庭常常采取的是殴打,那么理由呢---儿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样就怎样。打是亲骂是爱。更甚至还有梁家辉扮演的男主角面对朋友那句"我打我儿子我是为了给你面子"!这些背后折射的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比如长幼有序…(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客人多时,孩子是不能上餐桌的)在中国孩子是不被当做一个个体看待的,他们更多的是附属家长的!那么什么时候才有"独立"的权利呢!这个恐怕要很久了!也许18岁以后,甚至也许要成家立业后吧!所以中国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很多时候比之美国的会缺乏自足独立性!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的环境中,在很长时间是不被当做个体看待的。同时虽然打骂子女向来是中国文化中教育的一种传统方式,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该想想,真的只有打才能取得教育孩子的效果吗?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吗?或者只说这样打的教育效果会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教育方面,学习中外文化比较,通过交流加大了解可以更好的取长补短。

  如此例子很多。以上更多的是从批判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当然好处也是有的,印象很深的是,当蒋雯丽扮演的女主角面对朋友的那句"什么梁要顶替父亲说刮痧是他做的"时候那句"因为他是中国人"!很深切的记得,很感人!这里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孝"。所以综上所述,学习中外文化比较是可以促进彼此的取长补短的!很有必要!

  三:发扬中华文化:除了电影中刮痧主要矛盾这个电影中有一幕,同时印象深刻的是在进行辩护时,美国律师那番侃侃而谈,断章取义把中国的传统著作《西游记》的孙悟空是暴力的象征,这让我想起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讲究的是中庸、仁,但为什么在国外很多人看来觉得中国人是野心勃勃的呢?原因还是文化交流不够,国外的人对中华文化了解的不够,典型的有个例子"韬光养晦",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在中华文化里他是很褒义的一个词,但到外国人手里他却暗含着另一种意思,他们觉得你中国人表面上和和气气,和谐社会,其实心里阴着呢!中华文化宣传少,国际交流少,那么国外的人对中国的了解的少,那么加上一些好事的反华之徒或一些自作聪明的学者或是国外的保守派则会"忧心忡忡"的添油加醋,把中国打造成一个真正积蓄力量的暴力狂!不了解情况者就这样信以为真了,这对国家是很有危险的!所以必须发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真正的内涵,只有这样,当一些人再企图来"误会、诋毁"中国时,才会有像电影中儿童保护局的女工作人员反驳律师对西游记扭曲的那一幕!

    29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