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后感800字_观亲爱的有感800字作文(2)
亲爱的观后感篇4
整体来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在烂片如云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十分有诚意的作品,也是用心良苦之作。整个电影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如果是讲一个丢失与找回的故事,我想,在找到的那一刻,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在电影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以,这个电影讲了不止一个故事,而是以一个故事为切入点,讲了一个社会上被忽视的群体的事,这个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心酸苦难,却不知道何以救赎。说陈可辛良苦用心,确然如此,当一个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放置于的社会苦难的本身,他已经成功了好大的一部分,这种用心带着对众生的怜悯,对遭受苦难的无可奈何。
深圳这座用摩天大楼与金钱堆积起来的城市,出现在电影里,是城中村那些错综复杂的街巷,肮脏迷乱如头顶交错的电缆一样,这是对于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可见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如同这个故事发生的群体一样,不被重视,被忽视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再发生。黄渤丢失了自己的孩子,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遇到的不是阳光正义的救助,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这些趁人之危的骗局,让人咬牙切齿,而却又令人真实相信这才是最可能的结果,那就是,这个社会阴影不被我们所察觉,直到我们走进阴影本身。
当黄渤带着钱进入一个骗局,他在最后一刻逃跑的时候,骗子去追他,要抢他的钱,他在前边跑,骗子在后边追,却喊前边的是抢包的,这个情节,着实触动人,令人头皮发麻,这就是传说中的角色翻转,惨吗,还不够,已经被苦难踩到脚下了吗,不,还要粉身碎骨。——悲惨的世界!
陈可辛当然给黄渤一个美好的结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黄渤遇到了一群同样经历的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不为社会所熟悉的群体,他们为所知,却一直在为那个悲伤的经历奔波,一载又一载。电影美化了好多,韩先生是个有钱人,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帮了黄渤不少,黄渤也不过是中彩票的一个人。而故事外另一个群体呢,是赵薇角色群体,他们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一心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却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各种壁垒。这并不是为了同情,导演也没有丝毫同情,但是最令人心酸的时候,是在世界之窗公交站那个场景里,一群人将失子的痛苦的愤怒,一股脑撒向了这个有点无辜的女人,她哭着伏跪在地上,但是依然无法被原谅,这个水火不容的矛盾无法调和。正如电影里高律师所抱怨,世人缺乏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这似乎也印证着一个事实,世界如此,那么似乎有些痛苦,就必须要被一些人心酸的承受下来,不会因为他本身已经很苦难。
陈可辛的诚意还在于,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生态,政府相关在里边出现了没有多少次,一次是24小时之后才给立案,一次是韩先生找了6年之后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时候,政府人员要他前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明。这倒不是在黑谁,可能当时这个情况就是如此,但是陈可辛并没有对社会完全失望,他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政府,毕竟在关键时候,还是警察开着车,一枪示警终止了村民对黄渤等人的围殴。
陈可辛把镜头摇到社会的这个角落的时候,他已经成功了好多,这种题材,只要能客观些表述,就不会出大问题。这个电影,说不像一个单纯的故事,因为已经有点纪录片的味道,而这种带着对世界怜悯的眼观,在一片浮华空洞无物的国产电影中,能找到他的位置。
亲爱的观后感篇5
看这片的时候,周围没有喜剧片时放肆的毫无节制的笑声,没有动作片时我X我X的大呼小叫,没有悬疑片时讨论和卖弄的高谈阔论,没有烂片时手机亮起一片、人人都在聊天的茶话会气氛,只有不间歇的抽泣声、偶尔的轻笑,这点噪音渲染群体情绪足够,又不至于影响心情,刚刚好。
我没有想到《亲爱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和陈可辛近年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一样。去掉一水儿的大腕脸孔,再在镜头语言上做点“朴实无华”的加工,立刻就能改换成一部半纪录样式的新闻片。这里没有谁是戏剧核心的主角,谁都可以独自面对镜头,谁都可以偷偷跟观众交流一下心声的设置,就像那些被誉为特定领域教科书的小说一样,非得有详实的资料搜集,精确的人物肖像,一丝不苟的背景调查,才搭得出来这样的故事结构。这种结构里,角色重心的不断游移,不会让人觉得怪异,反而能加深自然主义的印象。一切都是现实的一部分嘛,生活中谁也轮不到始终当焦点、做主角的。到结尾一看,果然取材自真人真事,这样留给编剧的活儿相对轻松了,只要精心做减法即可。
现实色彩的弊端是,对体制内人员的描绘,有点让人齿冷。无论警察、法官还是福利院院长,均予人墨守成规,不近人情的印象。当然,从逻辑上衡量,这并不是负面描写,他们恪守法律法规,不徇人情,是应尽的职务。但电影作为激发感情的文艺作品,尤其是这样以瞄准并挤爆观众泪腺为己任的悲情片,观众在同情主角之余,格外容易对他们产生反感。陈可辛拍这样一个剧本,是非常冒险的决定,他大可以妥协一点,把这群亲情的阻挠者塑造成两手一摊、满口抱歉、不那么吹胡子瞪眼的。但他就是要维持现实骨架的刚度,其创作立意是勇敢的,他的前作《中国合伙人》为三个大亨立传,偏要把他们早年市侩钻营、投机倒把的劣迹抖一大堆,都是一脉相承。
没看到一半,两边的姑娘都哭成狗了。我从头到尾都没掉泪,倒不是说电影不够煽情,其中多场催泪戏,每一场都足够给一部常规的剧情片做压轴了。只不过我年幼时候去影院看了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极大幅度提升了亲情戏的泪点阀值,不太容易被这种骨肉分离、久别重逢的情节逼出泪来,只在临界点七八成的位置持续徘徊了好久。陈可辛的这个煽情境界,已经足够把许多姑娘的纸巾耗得跟宅男一样快了。考虑到完全可以拉伸到20集电视剧的情节被大幅度简约化,泪点频度的设置还是合理的,毕竟你要给每个角色同等的、合适的展现酸楚的机会嘛。不过我估计,这些煽情戏码很快会被许多影评人称为电视剧哭法,等着吧。我比较意外的是,本期待结尾轰轰烈烈煽一场,它却抖了个现实与虚构的置换,把高潮尽在不言中了。这样的处理方式还是遵循了生活的逻辑,有光明的希望,也有崩塌的预兆,谁也无法预料会迈向哪一个方向。
影片星光熠熠,鉴于我不是任何一个主演的粉丝,免不了给好感度排个名。最后还是佟大为的痞子律师最得我心。这个角色放在这个剧本里,其实是带点抽离的。皆因其他所有人都是立足于真人真事,或是脱胎于那个世界观的,唯独这个家伙是戏剧化的,他也是唯一一个用发飙而不是流泪展现高光瞬间的。剧本为了把他和其他人放进同一个悲惨世界等同视之,必须安插了一个精神不稳定的母亲。否则我们太容易将这个家伙视作置身事外:别人都那么惨,你凭什么不开森。
但我喜欢他的原因不在这里,而是很离奇地,他让我想起《海扁王2》的结尾那句台词,现实的世界需要现实的英雄。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小律师最符合这个定义。佟大为这个演员很有意思,《金陵十三钗》里演了一个以一当百的漫画式英雄,这里又诠释了一个没有壮举的草根英雄,全都似模似样。我不太懂得评价演员的表演,但至少这两个形象的塑造,佟同学叫我心服。
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在这个律师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及周围许多同龄人的影子,事业失败,地位卑微,爱耍小聪明,爱装腔作势,在现实面前忍气吞声,热血上头也会怒发冲冠横一次,更重要的是,势利冷漠的保护壳底下,裹着的都是柔软和善良。他会在村妇当街受辱时,男子气概十足地挺身当一回侠士,也会义薄云天地拒绝金钱的馈赠。他和我们分享许多缺点,却做了许多我们羡慕而没有机会或勇气做的事,这实在令人很振奋。现实主义电影情节平实,却比戏剧化的大起大落更具励志意义。比起在一个夸张的世界里目睹超级英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