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基本乐理知识
架子鼓基本乐理知识你知道多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架子鼓的乐理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你们有帮助。
架子鼓基本乐理知识:
对初学者:
1.不要急着追求速度,不管做什么样的练习,放松和稳定的节奏是最主要的。
误区:新手在做单跳练习时,喜欢由慢至快的击打,达到最大速度时,往往是通过手臂肌肉的痉挛而实现的,这是一个恶习。
正确的方法:无论是单跳、双跳、复合跳、滚奏、压奏。都需要在节拍器的配合下练习。培养按照节拍演奏的良好习惯。
注意: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练习速度。
当你作一个练习时,能够击打30分钟而不感到疲劳,这就是你的最大极限速度。如果练习几分钟之后感到手臂手腕疲劳,就降低速度练习,直到找到这个极限速度。持续一周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极限速度提高了。
鼓手,不是体力劳动者。只有业余的鼓手,才会在一场演唱会之后手臂痉挛。
2.力度不等于力量。
有些初学者,与乐队合奏时,观众基本上听不到其他乐器的声音。鼓本身的质量有一定因素,主要原因还在于鼓手本身。
抽出1/5的练习时间,用你能达到的,最弱的声音作练习。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重音更加清晰,有颗粒了。持续下去,你会脱离“噪音鼓手”
3.初学者需要达到的标准。
120拍 32分音符 单跳 ,120拍 64分音符双跳 ,30分钟不疲劳。
按照节拍器作节奏练习,中途关闭节拍器音量。3-5分钟后再打开。基本能够合拍。
4.初学者需要记住的:
鼓是乐器,不是噪音工具。
成熟的鼓手,能够领导乐队,而不是跟着别人走。
到目前为止,你不是一个重金属鼓手或者爵士鼓手。到目前为止,你没有思想,你无法正确的用鼓表达你的构思。你是初学者。你需要学习所有的基本功,熟悉所有的音乐流派。对中级鼓手:
1.节奏型和华彩(solo)
一个鼓手,在脱离了初学者的队伍之后,开始与乐队合作。这时,不要急于把你所学过的一切技巧用于演奏。把自己定位于乐队中的“打拍者”而不是独奏演员。
当乐队按照总谱演奏时,请尊重编曲者的思想,即使编曲者为你留下4小节自由发挥的solo,也不要急于定型,你需要认真考虑前后节奏型的衔接和整体的韵律。哪怕是简单而贴切的几个重音,也比漫无目地的桶鼓轮奏强。
当乐队排练自己的作品时,你不妨在头几次排练的过程中,仅仅使用军鼓击打4分音符。仔细聆听其他乐手的演奏。找到作品的律动,然后再确定节奏型。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你首先需要熟悉其他乐手的动机,要做到知己知彼。
没有人规定,每隔4小节就是鼓手的solo。当你在乐曲开始后的第4小节加上一段可有可无的轮奏,并且在第5小节第一拍击打吊镲时,往往会发现:第二个4小节和第三个4小节变得难以处理了。
2.左手
作为一个“右撇子”,左手的力度和敏捷不够,是困扰许多鼓手的问题。有人建议你把军鼓和采镲的位置放于右侧,不要听他的!训练左手不是要让你变成左撇子。
专业的左手练习:
训练力度-----左手使用轻一些的鼓槌。
是否和你平时的左手训练截然相反呢?没错。使用重鼓槌训练左手,只能获得力量,而且你会发现左手变得更迟钝。用我的方法试验一下,如果无效,你可以用弹弓来打我家的玻璃。
训练敏捷和速度------首先解放你的右手。
练习时,右手不要击打军鼓,可以预先在旁边放一块胶皮垫供右手使用。这样可以强迫你把注意力放在左手。
作完上面的准备工作,开始你的单跳和双跳练习吧!以左手为起始。
注意:完全放松,不感到疲劳才是正确的。一开始练习不可能能达到右手起始时的速度,适当减慢。
3.进一步的技巧练习
变换练习:开启节拍器。第一拍右手单手击打16分音符,第二拍左手击打5连音,逐渐递增。(例:右手5连音之后,左手6连音)
注意:要准确,不要速度。音量平均,没有重音。
增强的变换练习:x表示重音,第一小节右手,第二小节左手。
|xooo|xoooo|
|oxoo|oxooo|
|ooxo|ooxoo|依此类推。
双跳的变换练习:R表示右手,L表示左手。
普通的双跳是这样的:R1 R2 L1 L2。
现在变换一下:R1 L1 R2 L2。休息一拍,重复。
这不是单跳吗?我说过了,这不是单跳。需要用双跳的感觉去打。这个练习很重要!!
作以上练习时,底鼓和节拍器同步,踩镲为偶数拍。
4.康加鼓和手鼓
爵士鼓音色的颗粒感,来源于手腕的控制和爆发力。所以,康加鼓和手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去找一本教材,认真地练习。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5.人品
鼓手,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是一个沉稳、踏实、有内涵的人。一个鼓手的真实水平。和他的人品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鼓手在现实生活中喜欢哗众取宠,那么他在演奏时,肯定每隔4小节都要表演SOLO。
不要在手指上玩弄鼓槌,不小心飞出去会砸到花花草草,即使砸不到花花草草,砸到主音吉他的眼睛也是不好的。
鼓手是一个时间感很强的人,也是一个生活很有条理的人。一条内裤能将就着穿半个月,我不相信你能耐心的处理好乐曲中的每一个小节,而不是将就着混过去。杂七碎八:
1.四肢分开和节奏感:
我不想打击大家,但四肢分开和节奏感确实有70%因素是天生的。当你发现,你无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到左手16分音符的同时,右手平稳的击打三连音,那么,把爵士鼓作为你的业余爱好吧。
不要认为四肢分开需要一心四用,爱因斯坦的大脑也不可能同时演算2道数学题。四肢分开,其实是指四肢的配合。(注意这句话)
四肢分开的前提是------熟练、良好的基本功、平稳的心板和一点点聪明才智。
哪怕是爵士鼓的天才,也不可能不经过练习而按照陌生的总谱直接演奏拉丁舞曲。
彼得。马加蒂尼的《爵士鼓教材》(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出版)中的桑巴示范,是绝好的四肢分开的基础练习。
节奏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含你对音乐的理解和你的乐理知识。只沉迷于一种音乐风格,是无法培养节奏感的。
2.配合。
我见过一些鼓手,独自练习的时候没有问题,一旦与乐队合作,就狼狈不堪。
原因:虽然你可以和节拍器丝毫不差,但并不能说明你富有节奏感。独自练习时,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上,与乐队合作时,需要转移部分注意力在其他人身上,就容易乱套了。
解决方案:
(1)写一些简单的总谱。排练时完全按照乐谱演奏,一周左右可以有所改善。
(2)击打你最熟悉的节奏型。让乐队根据你的节奏型即兴演奏。
(3)独自练习时,按照节拍唱歌,大声的唱。
3.文化内涵。
如果让一个老外学二胡,估计就算是玩儿了命,也拉不出二泉映月的韵味。
那么,你演奏布鲁斯、爵士乐的时候,能带出那缕黑人的乡愁吗?
如果你是一个痴迷的音乐爱好者,你不仅要模仿他的“皮”,还要找到他的根。如果你不知道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什么,你就永远找不到Rock &Roll中蕴含的那种无奈的悠闲和金属乐中的性饥渴。
4.分解节拍。
在鼓手眼里,每个4分音符都是可以任意分解的。分解成偶数,比如2、4、6、8相对容易些,但你仍然需要分解为奇数拍,才可以游刃有余的演奏。
练习:
4/4
每一拍只打一下三连音的第二个音。
底鼓跟节拍器同步,踩镲打偶数拍。
然后再来练习三连音的第三个音。五连音和七连音以此类推。(偶数拍也需要作分解练习)
5.关于爵士乐。
很多鼓手在初次接触爵士乐时感觉摸不到头脑,找不准节奏。
首先,作上面提到的分解练习。学会用奇数分解节拍。
再来训练心板:由慢至快的练习单跳和双跳,而在心中保持稳定的节拍(可以唱拍子)。
上述两个练习熟练后,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
6.录音。
如果有条件,不管你是练习还是和乐队排练,最好能够录制下来,这是寻找自身弱点的最佳方法。
小知识:
小步舞曲(Me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特点
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17、18世纪流入宫廷,并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三拍子、中庸速度、风格典雅优美。可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也常用于古组曲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通常为带"三声部中段"的复三部曲式结构。
起源
原为法国土风舞,一种三拍子的舞曲。约1650年传入宫廷,逐步变成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十七、十八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作为一个乐章(常为第三乐章),也可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其结构为三段式曲体,中段常用三个声部写成,故称“三声部中段”,沿习至今。
发展
小步舞曲的历史也比较久远,在欧洲流行了差不多有两百年之久。大概是跳舞时舞步跨得很小,所以称为小步舞曲。到165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个跳舞迷,他很喜欢跳小步舞,于是在宫廷里大事提倡,没有多久就传遍了欧洲各国。小步舞曲除了作为伴舞音乐之外,还有专门用来欣赏的,常常用在一些大型乐曲里,作为一个乐章。到了19世纪,欧洲的作曲家们仍然热衷于创作小步舞曲,例如法国作曲家比才在他的《阿莱城姑娘》的配戏音乐里,就有一首很有名的小步舞曲,后来编入《第一组曲》里,原来是在都德的同名话剧第三幕里演奏的,那是一个富有的农家热闹喜庆的场面,所以在优雅之中带有一种朴实的风格。
各种特色
小步舞曲既有巴洛克时期那种古雅的风格,又有鲍凯里尼、莫扎特古典时期富有活力而又保持高度优雅的气质。贝多芬是一个创新者,他也有很温柔雅致的小步舞曲,但在交响乐里,他又把小步舞曲写成一种符合他强力性格的、戏剧性的篇章。19世纪作曲家柏辽兹 · 比才又赋予小步舞曲新的格调,可见光就是小步舞曲就有各种不同的气质和姿态。再从它们的乐器编配来说,主旋律是非常清晰的,低音声部也不难分辨,至于中间的和声声部,只要你留心,多听,也很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
运用
在歌剧、芭蕾舞剧和清唱剧里,由于剧情需要,有时也会有小步舞曲出现,例如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他的清唱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五场里,玛格丽特入睡了,魔鬼梅菲斯特闯进她的房间里,召来一群鬼火的精灵,它们在玛格丽特的周围飞舞,一闪一闪地,于是魔鬼和它们一起跳着小步舞,这就是著名的《鬼火小步舞曲》。
代表作
拉莫、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人的小步舞曲最为著名。
巴赫在他的第一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就有一首小步舞曲。其实那时所谓的协奏曲,是一种乐队合奏曲,只不过有时是一两件或三四件乐器演奏较为独立的声部而已。和巴赫同时代的德国作曲家泰勒曼也写过许多著名的小步舞曲,选自泰勒曼的《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序曲》的两首小步舞曲,从这两首同一作者而不同风格的小步舞曲可以大概地领略17世纪欧洲巴洛克时期小步舞曲的风貌。第一首在优雅之中带有严肃深沉的味道,中段用了复调音乐的写法,连速度也加快了。第二首就比较优雅抒情,风格较为接近18世纪的小步舞曲。因为这两首小步舞曲都用在“序曲”里,是其中的乐章,不是用来伴舞的,所以在写作风格上有更多的自由。
在众多的古典小步舞曲里,最常听到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鲍凯里尼的《小步舞曲》。这首乐曲原来是《E大调弦乐五重奏》里的一个乐章,不过它实在太好听了,所以就被人改编为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其中以管弦乐队合奏最常听得到。鲍凯里尼生于1743年,比莫扎特大13岁,他的《小步舞曲》除了优雅的共同风格之外,还有一种摇曳生姿、仪态万千的气质,难怪一直是音乐爱好者最欢迎的曲目之一。一说起小步舞曲,自然会使人想起奥地利的音乐天才莫扎特,他一生写了六百多部的大型作品,在他的交响乐、协奏曲、管弦乐、室内乐和器乐独奏曲里,都常常有小步舞曲,而且首首不同,都非常优雅动听,真令人不明白他源源不绝的乐思到底是怎么来的。1990年荷兰飞利浦唱片公司为纪念莫扎特逝世二百周年,出版了一套庞大的《莫扎特全集》,其中第六辑是《舞曲与进行曲》,共6张CD,所收录的全是莫扎特创作的独立的舞曲和进行曲,其中小步舞曲就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贝多芬也写过好些小步舞曲,例如那首《G大调小步舞曲》就十分出名,但那首乐曲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的作品,由于太好听了,被人们改编为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和管弦乐合奏的组曲。在贝多芬的交响乐、室内乐里有时也有一个乐章是小步舞曲,但在性格上和莫扎特等作曲家的小步舞曲却大不相同。贝多芬的交响乐里的小步舞曲更多一些戏剧性,甚至带有谐谑曲的味道,优雅的气质就少得多了。例如在他的《C大调第一交响乐》的第三乐章,你就能够体会到那种大胆的乐思、飞快的速度和激越的情感和情绪了。
架子鼓乐理知识相关文章:
1.架子鼓乐理知识
3.架子鼓的乐理知识
4.基本的乐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