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提琴音色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的乐器以及各种乐器不同音区的音色,使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将这些音色加以柔和处理、有效结合是配器法的主要内容,是作曲家的任务。如何将一件乐器的多种音色挖掘出来,并自如的演奏,则是演奏家(者)的重要任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各个时期的音乐对音色的追求都有所不同
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如: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多以结构严谨、典雅清秀为特点,一般追求晶莹纯净、明彻清晰的音色;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追求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音色,以表达情真意切、起伏跌荡的情绪;印象派的钢琴音乐一般注重意境的描绘、色彩的变幻,因而追求飘逸、透明、朦胧等多层次的音色。在近代音乐中音色已上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十二音音乐重要作曲家威伯恩把勋伯格音乐中的序列原则用到节奏音色等方面,在交响乐中使用音色来创造“音色旋律”,进一步提高了音色在作品中的地位。西方现代作曲家利盖蒂被称作音色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对传统乐器音色潜力的挖掘和音色组合,寻求产生新颖别致的多变的音色。后来的希纳斯、基彭德雷斯基、诺诺、贝利奥和克拉莫等人都先后扩展了音色的使用,常识了更多样化的音响创作手法。可见,“从表现性的角度去衡量音乐形式各要素的话,音色应占据第一位”。
小提琴的音色明亮、细腻、秀美、柔和、丰满,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及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它特有的音质接近人声,非常富有歌唱性,是小提琴所具有的基本个性音色,这种个性音色成为演奏者头脑中的音色意识,它能指导演奏者头脑中对音色的想象与音色定型。这种想象与音色定型来自演奏者听觉对小提琴音色的直接感受和对音色的了解及艺术表现实践,如果离开头脑对音色的想象定型,演奏技术的训练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些认为演奏水平的高低、优劣的评价是以快为标准,演奏速度越快,则演奏水平就越高,对音色的美缺乏足够的重视的做法,显然是审美意识标准欠当。没有音乐审美意识中的音色美,便谈不上实际演奏的音色美。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是实际演奏美好音色的必要条件。衡量小提琴音色之是否美,总是离不开具体作品所要求的风格、韵味、意境、情绪;总是因曲而异,而非整齐划一、千曲一声。
在小提琴丰富多彩的音乐调色板上诸如:柔和、强烈、纤细、粗糙、暗淡、明亮、轻盈、浓重等音色中,选择什么样的音色,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离开具体作品而空谈音色,只能是“隔靴搔痒、南辕北辙”。因此,懂得产生不同音色的关键因素,掌握获得音色美的正确演奏方法,对于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深化艺术造诣至关重要。
在小提琴演奏中,“任何一部作品都会有相应的音色、力度变化要求,不同风格、不同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对音色、力度的要求也相异。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对音乐的理解,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表现出不同的音色。通常人们在用改变弓速、弓压等技术手段时,也会采取改变接触点的位置来达到这一艺术目的。”小提琴音色的产生和控制主要取决于发音木体的质量、泛音的多少、琴弦振动、力度变化、弓速变化、运弓角度、触弦点、左手运指、揉弦、等等。本文在这里主要论述由演奏者的演奏所产生的音色。
小提琴的演奏技法
主要包括分弓、连弓、跳弓、顿弓和左手的按弦、揉弦、换把等。这些技法的密切配合,能让演奏者自如地抒发喜、怒、哀、乐的内心情感,表现各种不同的音乐内容。小提琴的分弓、连弓、跳弓、顿弓等都是以弓子触弦而发出声音的。而弓子触弦的点、力度、角度、面积和左手按弦速度等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音质、音量、都会有明显的差别。
综上所述,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描绘意境、渲染情绪、揭示韵味、塑造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优劣、色彩感觉浓淡、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良好的音色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唤起潜藏于心中的某种情绪。随着小提琴音乐作品的不断增多,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对小提琴演奏音色的要求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细致人微。基于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异,人们对音色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所以对音色鉴赏已成为当代小提琴演奏乃至所有器乐演奏的必备修养。在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进程中,音色的表达与利用必将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