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学乐器>学古筝>

学古筝培养节奏感的方法

乐宁分享

  学音乐的人,都知道节奏是分外在节奏和心理节奏。在弹古筝时,培养内心节奏感是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首要问题,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学古筝培养节奏感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学古筝培养节奏感的方法

  什么是节奏?

  简单地说,音的长短关系就叫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我们在演奏音乐作品前,应该对各音的时值长短充分了解,不但要对它有感性认识,还要会理性的分析。这就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掌握几种基本的音符、节拍和常见的节奏型,会唱谱打拍子,为接下来的演奏打好基础。

  从简单的练习曲开始

  简单的练习曲一般都是先对最为基本的音符、节奏作笼统的介绍,让初学者一边演奏,一边在心里数节拍,认清各种音符的时值,以获得对简单节拍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加上各种符号和记号,混合运用。从简入难,循序渐进。

  灵活运用到乐曲中

  演奏者应该切实遵守各条练习曲的要求,扎实的练习每一首练习曲,达到练习的目的,打好基础,在演奏乐曲时牢记各种音符的时值比例,灵活运用。识谱要严谨,切不可随意创造,否则节奏一错就改变了原有的音乐骨架!

  可以说内心节奏感实际上就是内心对各种音符时值的敏感度,说白一点,就是每个音要演奏多长,心里应该清楚。有了正确的内心节奏感,我们演奏出的音乐才是准确的,弹奏古筝亦是如此。

  古筝初学者的手型运指和节奏问题

  和所有的乐器一样,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要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手型、运指技巧、节奏、基本功的练习。我下面分别论述。

  手型:

  手型的好坏对于音色、以及以后弹奏高难度的曲子能否弹下来有影响。正确的手型是我们在走路时的手自然的形状。找不到感觉的家长或者学生,就走走路拉:)

  易犯的错误:

  1.弹琴的时候,四五两指蜷起来,向内缩。这样的手型是很不放松的手型,会影响以后弹奏的速度。家长做陪练的时候,可以温柔地在发现孩子有这种问题的倾向之前就提醒孩子:放松四五指。一定要注意说话时的态度要温柔:)

  2.肘部、腕部抬得太高。基本上来讲,手腕和肘部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弹奏的时候,应该根据岳山的弧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发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帮助孩子调整一下即可。

  运指: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说,音色的好坏,取决于运指的方法。在弹琴的时候,指尖关节要主动地去勾琴弦。很象老鹰抓小鸡十那一刹那间发力的感觉。弹完之后,放松到正常手型,为下一次弹弦做准备。

  易犯的错误:

  1.手指大关节用力过大,指尖关节不主动。

  2.手指喜欢放在琴弦上之后去“拽”琴弦。正确的是离琴弦有3个毫米左右的距离地方去弹琴(个人认为这种音色比较好)。

  3.弹奏八度音的时候,喜欢把用手往上拽琴弦。

  4.完成一个动作之后,手指还是处于紧张状态。

  节奏:

  初级阶段我个人建议让孩子先跟着节拍器练习。刚开始跟着节拍器练习的时候会有些困难,因为孩子不习惯节拍器打的拍子,会出现合不上拍子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可以把节拍器的速度调慢,同时用手划拍子跟着节拍器先唱几遍,等到熟练了再在琴上跟节拍器练习。熟练了比较慢的速度,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把速度提上去。尤其是对于小的孩子而言,跟节拍器练习尤为重要。这对于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一定不要觉得花这么多的时间在节奏上面很可惜。这是绝对值得的。(而且,国外的教师也建议用节拍器练习。)

    296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