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的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罗马假日》像一张朴素别致的小小圣诞卡,令我深深体味梦幻般的浪漫,又像可口可乐,甜蜜里带有一丝苦涩,你会期望天天喝到它。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罗马假日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罗马假日观后心得1
很早就开始想看《罗马假日》了,初中的暑假里我最后如愿以偿欣赏了这部幽雅的作品。
奥黛利赫本冰清玉洁、温婉高贵、清秀典雅,她纯真美丽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清澈的眼牟,阳光的微笑、俏皮的短发,让人无法抗拒她的魅力,看见了就不再忘记;格利高里派克英俊潇洒、心地善良、眼神深邃,他仿佛就该是童话里不幸跌落的王子。在一个浪漫的地方一个浪漫的时刻邂逅了理想中的公主,而罗马更是一个梦想中的城市、历史上的繁华古城、银幕上的浪漫情史的发生地。就这样,高贵典雅的公主与穷困潦倒的记者之间,在罗马这座梦幻般的城市,上演着温馨感人、浓烈而又清香的感情。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看罢,不禁折服于演员的完美,折服于导演很有节制很细腻的笔触,《罗马假日》的每个细节都正好立于完美的那一点,似乎增之一分减一分都会大打折扣。为安公主睡在豪华大床上懒洋洋,接待外宾弄丢鞋子的可爱而忍俊不禁;为她应对着满满的日程安排、诸多拘束,深受宫廷生活折磨的痛苦而抑郁担忧;为安公主与记者乔的相遇,游玩于罗马的快乐与自由而兴奋激动;为安公主与记者无奈的分离而叹息。
上了大学,我再次看了《罗马假日》。或许是正因年龄的增大,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竟然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不再是仅仅看到演员、故事、背景的精致完美、高雅脱俗,更深刻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感觉跟自己有了实实在在的联系。
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是主人公,但每个人又是公主。我们都和公主一样,应对满满的日程,应对繁文缛节的束缚,看着远离自己本性的安排,想要呐喊,想要逃离甚至反抗。我们也象公主在站累了偷偷放松自己,在呆板的程序下不肯安然入睡一样调皮可爱;象她不顾一切逃离一样满心期望,义无返顾;象她剪掉长长的头发尽情游玩那样喜爱刺激;象她对抓她的人大打出手那样想用拳头向不明白自己的大人大声说:不!还一样的期盼着心中的白马王子,浪漫温馨的感情。
是的,小时候,我们能够用尽情的呐喊、大吵大闹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赖皮的坐在地上不肯起来,直到大人向我们妥协,才破涕为笑地宣布恶作剧告终;年少时我们能够对自己不喜爱的东西大声说不,然后很潇洒地不再理会,有苦恼的事就找个朋友,痛快淋漓滔滔不绝的唠叨一顿;那么张大了呢?放松心情的句子
最后,在一天艳阳高照、无忧无虑的罗马假日之后,在爱的火花正在灿烂绽放之时,公主安却强忍心中的巨大的悲痛对记者说“我此刻要离开你”“各走各路”。正如她所说,“若我不清楚自己对国和家的职责,今晚我就不会回来,永不再回来。”再次应对随行的将军和伯爵夫人,她不再不知所措,而有了属于自己的威严。正因她已经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担起着份职责,她开始用心主动地思考自己的立场、应对自己的主角。当公主和记者最后相遇在罗马的宫殿,却已经是一个公主,一个是平民,纵然有了许多共享了的快乐,有深深的彼此依恋,从此以后,两人是天涯陌路不相见,再无人知晓的秘密,只能甜蜜而又苦涩的埋于心底,随着潮起潮落永远封锁,成为岁月无言的歌。一边是自由与幸福,一边是束缚与职责,安还是选取了后者。
忽然之间,我们20岁了,似乎该是一个长大的年龄。已经不能再仅仅正因不喜爱就大声说:不了,即使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视野里绝对不能只有自己,看着把所有的爱都投注于自己身上,站在一旁永远默默支持着自己的父母,看着所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应对着高深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很多时候只能独自坚强。太累了,想逃课,想放下工作;要刺激,想瞒着家人快乐出逃;期盼放纵,于是决定通宵看电影,把一大堆事情扔在一边,不理会;要自由,不想上学不想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但是这些都不行!正因职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渐渐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肩上的职责与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们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正如圣君所罗门所说:“唯一值得一个人炫耀的,只有他的职责。”
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和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人生一辈子,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许多社会关联,人正因社会关联还到这个世界,在社会关联中成长和生活。在这些关联中,人扮演着必须的主角,务必做一些事情,承担必须的职责。职责,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必须的社会关联中的人与生俱来的。对自我职责,对他人职责,对社会负责,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增强职责心,强化职责感;用心承担职责,学会享受职责‘理性对待职责,适度把握职责。生命并仅仅属于自己,它还是父母、亲戚、朋友、社会的,因此活着要有重量,要负责。很容易就联想到华农的跳楼事件,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逃避职责的行为。不能总听从于自己的感性认识,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务必做,但你不必须喜爱做,这就是职责的涵义。”
就象公主一样,毅然转身回到深深的宫廷,但我们又比公主安幸运多了,起码我们在承担职责的同时也能够是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在付出,有职责才有真正的幸福,未来还是属于我们的天空!
其实,我一向都不太清楚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长大。在强大的诱惑下持续稳重,在一群朋友间掌握自我,在一片喧哗中持续宁静,在一堆压力下独立自强。这些虽然不是长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身负着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负责,我们要快点长大。
罗马假日观后心得2
23岁的奥黛丽·赫本第一次主演这部电影就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可谓绝无仅有。时近50年,《罗马假日》仍是浪漫爱情电影之代表,至今无出其右。这部浪漫爱情喜剧几十年来一直是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必提的经典。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老片都被处理成彩色,只有包括本片在内为数不多的几部黑白影片遭到禁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艺术性都完美无缺,堪称黑白片时代的完美佳作。
《罗马假日》具有古典浪漫的同时,更像是一部现代版的成人爱情童话。暂短的造访成就了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一段永难忘怀的愉快经历,一段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她不仅提供了一种穿着的品味,更启发了女性对自我形象的扩展。
它是一部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他们的相逢喜而不俗,他们的离别哀而不伤,增之一分减之一毫都会过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威廉·惠勒属于那种不出世的天才,他用一种很有节制的笔触,令这段爱情逐渐走上高潮,然后就让它停留在最美的一个点上。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对恋人就有多少个恋爱版本,其中总有一些东西被堪称永恒,《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银幕上高贵的公主和卑微的美国记者之间浪漫而纯洁的爱情深深打动了数以亿计的、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观众,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的24小时。《罗马假日》的爱情故事是不可以被复制的,该片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将感情升华把握得恰到好处。安妮与乔从相识、相恋、再到离别,虽然有些无奈但却哀而不伤,一天的美好虽然短暂但却浸着道不尽的情怀与思念。在他们之间,爱情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地方。
正如有有一句诗:“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却带走了一颗心……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而感到遗憾,多少人在电影散场之后为他们无瑕的爱久久不能平静,多少人期盼有这么一次纯洁而偶然的邂逅。这才叫有缘无分,这才是完美的相逢,这才真正诠释了短暂与永恒的意义。
相爱的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却永远相望而不能相见,这是“刻骨铭心”四个字的最好注解……
“说好了不说再见的,说好了不再回头的”。24小时的爱情,由于现实而要忘记一辈子。在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安妮公主回到公寓后,乔在那里一直看着她,直到看不见;另一个又跟上面的是那样的相像,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安妮走了,乔却还在那里,一直在看。每当想起这两个镜头,我都觉得特别的心酸,可能不是为安妮,而是为了乔,作为男人,我理解这种目送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屏幕留下来总是他的那个身影?一个在平时是那么坚强而些时却是那么无奈与落寞的背景?
流星划过天空,只是华美的一瞬;石头掠过水面,只是波光一现。也许我们会感慨它的短暂,但是正因为它的飞逝,才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和怀念,万事不一定有结果才算完美,有些事有些人正因为他的残缺才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我想他们的爱情也算是一种异常的完美吧!悲伤却不悲痛,轻松却让人难忘。
罗马假日观后心得3
影片讲述了高贵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宫外游荡的两天时光里,体验了许多她从未有过的事情,不但爱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还爱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乔。最后在乔家的时候公主本来想留下来,当听到了广播里说她的国家因为她的失踪而感到恐慌时她选择了离开。爱有时可以很自私,但有时也可以很无私。公主为了国家、家族放弃了爱情。
乔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没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说叫公主留下,可能结局就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影片的最高潮是到了招待会的那一段,乔与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当他们俩四目对望时,虽然俩个人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俩个人的眼神交流胜过了千言万语。公主离去时没有回头、乔在大殿上久久不想离去,只有她和乔知道,此去一别,相隔万里,难有再逢之日。
“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虽然这部电影结局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把爱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这是对爱的另一种理解,就像歌词里唱的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可以说是不懂爱的人,看了后我知道爱是包容、爱是无私、爱是奉献。
你爱一个人,如果她过的幸福,你就会很幸福。这种才是大爱,就因为有了这种爱,人世间才出现了那么多唯美的爱情故事。
罗马假日观后心得4
先说演员,毋庸置疑,奥黛丽·赫本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
其次是影片的故事情节。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关这句话的正确与否,在纵观影片的发展史时,不难发现,以爱为主题的影片多到难以计数,而自古以来,题咏爱的诗歌,小说等也是不可胜数。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电影的人,所以也看了很多。大多离不了公主和平民,王子和灰姑娘的情节,经典如《罗马假日》也不例外。但因为此片拍摄时间较早,此后的应为跟风之作,从侧面,这也反映了此片的成功之处,不提。
我最想说的是,这部影片反映的主题:爱与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有人相信一见钟情,而有的人不相信。这是一部描述24小时浪漫爱情的影片,邂逅,以及相爱,时间都是那么的短暂。我之所以想说,是因为我对这种爱情存在着很大的质疑。
先说男主角,他的身份是一个报馆的小职员,为生活和自由疲于奔命。把流落街头的安妮公主捡回家,是他的善良,但是这份善良在知道他公主的身份后染了色,而成为有目的的接近。对他的怀疑是因为在舞会大出逃的前一秒他都还在和同伴谋划得到照片,大出逃后,如何就有了河畔的深情一吻?在这方面,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即使在细节方面的描述我也找不出。
再说女主角,她是英国的王位继承人,什么都有,除了自由。看得出来,男主人公带给她很多惊喜包括她向往的自由,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想呢,她爱的与其说是男主角,毋宁说是男主角带给她的自由。可以设想,如果把她捡回家的是另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她会不会也爱上他呢?
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幸福是我们的追求,得到了我们没有的,是幸福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可以理解讲故事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喜欢本片的结尾,因为它的理性,而爱情最大的本事就是冲昏恋爱中人们的头脑。
当他们形同陌路,故事就该结尾。就像小时候看过的所有童话,“王子和灰姑娘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谁愿想,他们日后的琐碎呢?
罗马假日观后心得5
没有人会介意这是一场起因是以金钱为动机的爱情,金钱诱惑只是这一场浪漫爱情故事的导火线。也许大家看完电影后,会觉得故事发生的太快,刚产生的爱情就被现实无情的拆散,这也就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悲剧总是比喜剧更能牵动我们的心,更能冲击我们的心灵深处。人们在痛惜两人从此各奔东西命运的时候,便更能回忆起两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细小的情节处去挖掘出他们之间微妙的爱情发展,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当两个人经过爱情的分别后,第二天以不同身份相见时,心中的火在燃烧,可是表面上都是理智的。淑女和绅士的握手,竟是这样的无奈,这一握,彼此都知道爱情从此只能深埋心中。也许这一天的邂逅是他们今生都难以忘怀,也许这一天的留念,会珍藏到年老时,但现实毕竟是现实,淑女经过一天的疯狂后回归自己的角色,绅士也显现出内心的本能,没有将淑女的疯狂公布于世。
他们的相遇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却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各自的本色都决定了一颗红心只能埋于心底。现实世界也是如此,他们之间带有朦胧性质爱情的友情,一直维持终身。爱情也许不是要得到回报,只要对方过得更好,这就是淑女与绅士的爱情观吧。
倍受宫廷生活“折磨”的公主娇俏可爱,她睡在豪华大床上懒洋洋的样子,与仆人们的对话,接待外国使节时不小心把鞋子穿丢的情节,既令人捧腹大笑,也直接对公主的处境和性格进行了烘托和表现。在她微服私游罗马的过程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在与记者乔的朝夕相处里,她不但经历了情感的波折,也面对面接触了平凡的劳苦大众,并且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说“罗马假日”令她重新找回了自己、认识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幽默,浪漫,逗趣的打闹,对白,这电影把最优雅高贵的公主引荐给了我们,魔力一般地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在罗马的宫殿里,两个人站得那样近,也离得那样远。乔只能说:“你的朋友绝不会让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这样回答:“罗马,当然是罗马。”在人的一生里,即便只有这样一刻心灵的相通,也会少却多少遗憾!
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童话故事好象离我们好远,只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