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

福萍分享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怎样写?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1)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指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对广大的乡村基层而言,欲学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门大“厨艺”,需树立地道的老农思维,完善种田、选料、炒菜各环节,最终呈上乡村人才振兴这道“大菜”。

让培育人才像种田,在灌水施肥之中积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人皆知在单位或者本地区内部培养人才的好处,但这却是一项长久之计,犹如老农种田,先是灌溉、犁地、耙地、插秧,插秧中又要注意深度、水层、密度,插秧后还要施肥、防虫,林林总总,一个老农对于自己的田地有操不完的心。对于乡村人才培育而言,首先需要坚持“党管人才”这个“大气候”,一旦气候不对,付出的努力再多也只是南辕北辙。要自人才培育之初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人才培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则是要有耐心。制定完善本地的人才培养计划机制,在培训教育、实地考察、结对帮扶等计划的落实中不断向人才施肥,耐心等待秧苗的茁壮成长。

让引进人才像选料,在衡量选择之中精准匹配。古人判断人才时善用“联想大法”,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形容俊美”就必然颇有才华,再比如,“举孝廉入仕”这一选官法的基本逻辑是一个有仁孝之心的人必然也可胜任一方的父母官,何其荒谬!这样充满浪漫色彩的“联想大法”在现代社会依然以“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等形式存在着,并在某种程度上误导着人们对人才的看法。一个人爱吃什么口味的菜,并不以菜的名贵程度决定,而单纯以个人喜好决定。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特定规律,一个地区亦有一个地区的发展现实和特点。熟练的“老农”当因地制宜引进适合的“稻种”,以“乡愁”筑基、以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和政策倾斜搭台,最后以当地“水土”为考察依据,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里选出真正合适的人去匹配合适的岗位。

让用好人才像炒菜,在烹调加料之中爆发美味。食材匹配完毕,重头戏便是如何烹调加料。不少地区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而轻视使用环节,却不知,决定食材美味的除了原材料本身之外,合理的烹调方法和调料使用尤为关键。首先,需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建立、完善人才数据库,对人才成长轨迹进行数据跟踪,打造好内部“人才林”,让人才管理工作体制化、机制化;其次,调味料需合理使用,不能味道过重,避免出现少数地区存在的过度使用人才,即鞭打快牛的现象。最后,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工作成绩、同事评价、群众口碑、道德考察等多种标准进行考核,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激励人才在大舞台上不断地比学赶超,把乡村人才振兴这道“大菜”真正做好做香。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2)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支撑。各级组织部门要深耕育才“沃土”,制定聚才“良方”,汇聚人才“伟力”,深耕人才育用“责任田”,建设创新“新高地”。

培根固本,深耕育才沃土,锻造“精干型”人才。千锤百炼终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磨炼是成长的“催化酶”,信念是成才的“根”和“魂”。一棵树苗要成为参天大树,千磨万击的风吹雨打不可少,更不可或缺的是孕育生命的厚土和滋养成长的甘泉。人才培养亦是如此。组织部门要始终坚持培根固本,深耕育才沃土,在人才的选育上守好关、把好脉;要用好人才“指挥棒”,牢固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为者上位,努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积极锻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精干型”人才队伍。

精准发力,制定聚才良方,汇聚“紧缺型”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四海有识之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有用才的胆识,也要有聚才的良方。面对乡村振兴的千钧重担,面对民族复兴的时代荣光,组织部门在制定人才“引进”良方的同时,要有爱才的诚意,拿出“暖心”的实际举措,积极协调好户口随迁、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一系列爱才实际行动,妥善做好人才引进的后半篇文章,实现人才引得进来、安得下心、扎得下根。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和聚才的良方,汇聚起浩瀚的人才洪流,积极锻造能征善战、担当作为的“紧缺型”人才队伍。

需求导向,凝聚人才伟力,壮大“创新型”人才。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人才育用上,组织部门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善于为人才成长“压担子”,乐于为人才进步“搭台子”,敢于向庸政懒政“挥鞭子”,努力建设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推进乡村振兴为需求、以服务基层发展为导向的新时代人才队伍。要加强引领,着力培育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推进适应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创新、助推民族复兴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深耕细作人才育用“责任田”,建设创新“新高地”。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3)

党的__以来,党中央多次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实施各项战略部署,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新时代新起点,__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紧跟“新步伐”,迈出“新步子”,把握人才“三用”的深刻要义,全面激发新时代人才效能。

用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怎么用好人才,“小概念”里也有“大学问”。当前,各地各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仍然面临着一个共性问题——“引得来,留不住,用不好”,一些地区在人才招揽上“健步如飞、大步流星”,而在服务政策、用人制度、配套设施上却“姗姗来迟、脱节断档”。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环境之于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真正“用心”。要准确把握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发展现状,摸清总量、了解结构、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和痛点问题,结合实际,紧贴人才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问题,制定完善一批用人政策和制度,实现“人才落地”即“政策落地”,为用好人才奠定扎实深厚的根基,打造一流的人才发展大环境。

用对,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要想用对人才,关键还在于“对口”。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在人才使用上普遍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人岗不适”。盲目跟风,追求人才“高、多、全”,未结合当地人才队伍结构、用人需求、人才总量等方面合理招揽人才。比如一些地区招揽人才过于追求“质量”,引人门槛“高”,结果通常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发现用不上、用不对,人才的价值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要真正用对人才,各地各部门就要着重在三个“精准”上下功夫,做到定位精准、结构精准、需求精准。要“据实引才”,结合当地实际,搭好人才结构框架,做好总量规划,设定合适岗位,调查用人需求,划分专业大类,细分岗位职位,引对才、用对才,真正实现人岗匹配。

用活,挖掘人才潜在价值。一颗人才“好苗子”,需要组织“栽培好”。一些用人单位不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激励机制,没有用心去发现、去挖掘、去提炼人才的潜在价值,导致人才使用“后半篇文章”做得不到位、不扎实。所以,人才不仅要用对,关键还要用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新时代人才培养教育机制,深入把握人才培养的内涵,聚焦教育、医疗、科研、管理、技术、金融等重要类别,明确培养主体。要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着力捕捉人才所长,发现亮点、放大亮点,积极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才潜在价值作用发挥最大化,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胜利,必须毫不动摇贯彻“人才强党”战略,把各方面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让党的百年基业“后继有人”。

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培养可堪重任的“接班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培养选拔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意义重大而深远。要着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要加强政治历练,把理论武装作为根本举措,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筑牢人才成长的“思想根基”;要注重实践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淬炼本领的“主战场”、选拔人才的“主渠道”,让人才在实践熔炉中、风雨历练中茁壮成长;要强化管理监督,既坚持正向激励,不拘一格用人才,又突出严格监督,为人才戴上纪律作风的“紧箍咒”。

永葆党的肌体“蓬勃力”,锻造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更新细胞,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活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高”字当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党员,注重优化结构、突出政治标准,不断壮大党的力量;要“严”字打底,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着眼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加强党员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党员政治觉悟、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要“先”字为要,组织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主责主业、立足岗位实际,在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中当先锋、作表率。

把牢党的领导“定星盘”,造就对党忠诚的“信仰者”。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来强调,是我们党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对党忠诚、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制定完善党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创新改善服务人才的环境,厚植人才创新创造的制度土壤。要加强党对人才的政治引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增强“四个自信”,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才把个人梦想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发爱党之心、爱国之情、报国之行。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5)

《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文章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在新的赶考路上,培养堪当重任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乡村振兴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定好乡村振兴“后继有人”坐标系,“引”“挖”“育”多管齐下,壮大人才队伍、发挥人才效能、提高人才素养,才能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定好吸引人才的“横轴”,壮大人才队伍。“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基层要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发展。“引”字关键在于吸引,或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才待遇,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或是依靠本地独特资源优势,整合基层产业,提升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只有让人才在基层工作顺心、生活舒心,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还需“一碗水端平”,吸引过来的人才,无论是创业者、投资者还是能人、乡贤,抑或是专家、学者,都需敞开怀抱,一视同仁。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在基层安居乐业,体会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如此,乡村人才队伍才能愈发壮大。

定好挖掘人才的“纵轴”,发挥人才效能。“引”是吸引外来动力,那么“挖”自然是发掘内生动力。基层天地广阔,能人巧匠不计其数,本地人才对乡村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发掘好、利用好本地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情”的作用,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乡村振兴“造血”功能的不断强大,本地人才在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不计其数,“一村一品”的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民宿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本地人才的参与。“挖”在于提供机会、搭建舞台,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还是在传承传统手艺上深有造诣的工匠,都应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帮扶,从而带动一批“土博士”“田秀才”破土而出。全面发掘乡土人才,还需了解他们的才能本领,只有将其放置在与才能相匹配的岗位,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效能。

定好培育人才的“竖轴”,提高人才素养。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乡村要振兴,就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的能力与素养,培育好“后备力量”,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培育首先要贯彻思想引领,无论是“外来女婿”还是“本地郎”都应筑牢其思想根基,引导其听党话、跟党走,将自身能力运用到对党和国家有利的事业上去。其次,要加强人才技能培训,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培育人才亦需与时俱进,要不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干事、会经营的乡村复合型人才。再者,还需打造一批有信心、有能力的高素质乡村干部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中流砥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外出考察、培训、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开拓乡村干部的视野,提高乡村干部的各项工作能力。定好培育人才的“竖轴”,才能实现乡村人才队伍能力素养的持续提升。

“横轴”为“引”,壮大人才队伍;“纵轴”为“挖”,发挥人才效能;“竖轴”为“育”,提高人才素养,定好乡村人才队伍的坐标系,才能让乡村振兴“后继有人”。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6)

海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委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事业考验担当。广大青年干部是强劲的“生力军”、是干事的“排头兵”,当用“心”擦亮人才标签、树立担当名片,真正成为不负组织信任、无愧人民重托的硬核力量。

用“爱国之心”擦亮“许党报国”的“忠诚名片”。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从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到地方贯彻落实举措,时代为广大人才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大舞台”、搭建了比拼争先的“赛马场”、打造了追逐理想的“梦工厂”,这是难得的时代机遇、亦是宝贵的报国契机。广大青年干部当有“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价值追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真正学会用“爱国之心”擦亮许党报国的“忠诚名片”,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事业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和领域中去,努力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发展、事业目标、人民期盼相统一,用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强劲的拼搏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顺利前进。

用“担当之心”擦亮“履职尽责”的“奋斗名片”。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在肩惟担当。新时代的奋斗号角已经吹响,壮阔恢弘的未来蓝图早已绘就,在这个充满重大挑战、充满未知风险、充满前行阻力的时代,更加呼唤和渴望担当者、实干者和拼搏者的出现。广大青年干部当用“担当之心”擦亮“履职尽责”的“奋斗名片”,真正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迈开步子联系群众、甩开膀子干好实事、挑起担子创造业绩中,实现工作的品质化飞跃、助推事业的高速化发展,既能展现出“时不我待”的昂扬斗志、又能保持好“崇尚实干”的坚定态度,努力在“为党分忧、为民谋福、为国尽责”中书写满意的答卷,真正成为新时代“能征善战、敢拼敢闯”的栋梁之才。

用“进取之心”擦亮“强基练领”的“成长名片”。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拔节孕穗期”,有着活力好、动力足、素质高、视野广等天然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经验不足、实践不够、本领恐慌等客观难题,只有真正以一颗“进取之心”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勇立时代潮头,争当“乘风破浪”的有力奋楫者。广大青年干部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迎合事业发展的需要,敢于到“矛盾窝”“问题地”里去增长见识、锤炼本领,勇于将“重大任务”“关键挑战”扛在肩头、行在脚下,通过不断的实践历练和困难考验,夯实专业本领、提升担当底气,从而擦亮“强基练领”的“成长名片”,在基层一线展现风采、贡献智慧。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乘着时代的风帆、吹响奋斗的号角、迈出赶考的脚步,新时代注定波澜壮阔、意义非凡。广大青年干部当用“心”擦亮忠诚名片、奋斗名片和成长名片,不断提升自我“含金量”、牢牢抓住时代“接力棒”,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7)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曾写信告诫两个侄儿。学习龙伯高这种敦厚周慎的人不到家,就像雕刻天鹅不成还可以像一只野鸭,而学习杜季良这种豪侠仗义的人不到家,就像画老虎不成功反而像狗了,这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由来。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只有“刻鹄”的谨慎而没有“画虎”的果敢。“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中最朝气蓬勃的群体,在新的赶考路上应当踔厉奋发,敢于“画虎”。

自信人生二百年,胸怀大志不妨“好高骛远”一点。干事创业应当脚踏实地,可少数年轻干部将眼光局限于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上,缺乏谋事的主动性、担事的积极性,看起来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实则陷入了简单重复、低效循环的怪圈。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年轻意味着能力素质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意味着人生事业发展还有无限种可能,不要自己给自己在心中设下了“天花板”。年轻干部应当摒弃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在“仰望星空”中把目标定高一些,将眼光放远一些。要敢于为一个目前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梦想而不懈努力,这样即使通过奋斗最终未能“尽善尽美”,回望来路也已经在很多人的成功之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使命在肩不妨“胆大包天”一点。干事创业应当谋定而后动,可少数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过于守成求稳。有的缺乏当仁不让的意识,面对难题明明有更好的思路却不愿“当先锋、挑大梁”,在领导同事面前故意“藏拙”。有的缺乏敢闯敢试的魄力,又想品尝成功的喜悦又怕经历失败的苦涩,在机遇面前犹犹豫豫、缩手缩脚。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唯担当。”愿不愿谋事、敢不敢担事、能不能成事,既反映出党性修养和精神状态,也体现出眼界格局和能力水平。年轻干部要增强“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中砥砺实干真功。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打破常规、创新实践中抢抓发展机遇。

不要人夸颜色好,胸怀公心不妨“棱角分明”一点。人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应当主动融入集体,可少数年轻干部受到某些消极官场哲学的影响,错把“圆滑”当成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与领导同事交往见风使舵,看到不良现象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当起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有人说要“爱惜羽毛”,也就是所谓“声誉”,那也要看看你爱惜的是哪家的“声誉”,究竟是个人主义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喝彩的“声誉”,还是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的声誉?干部的成熟应当体现在大是大非旗帜鲜明、小事小节坚守原则,而不是心机复杂、城府深沉,甚至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年轻干部要时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坚决同歪风邪气、顽瘴痼疾斗争到底。要不求闻达于天下,但求无愧于本心,做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不粘人”干部。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感悟和见解(篇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征程上,广大中国青年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复兴路上激荡青春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理想信念更为坚定,立心铸魂拨亮思想航灯。

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思想航舵是中国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命脉所在、根本所在。从缺衣少食、挨冻受饿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跋涉,到枪林弹雨、流血牺牲的抗日战争的深刻洗礼,再到艰难摸索、砥砺前行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激流险滩,中国青年在接续奋斗中持续拨亮思想航灯、擦亮青春底色,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点点星星之火汇聚成闪耀神州的璀璨星河,书写了恢弘壮阔的“青春史诗”。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将其作为指引人生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在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立心铸魂,进而为铸就无悔青春夯实根基和充盈底蕴。要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党性修养作为终身必修课,忠诚信党、真心爱党、热情向党、永远随党,牢牢记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信中国道路、坚守价值追求、坚定文化自信,在赶考复兴路上毫不动摇地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身心素质向好向强,强健体魄塑造昂扬风貌。

在无与伦比的“双奥之城”北京的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奥运健儿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自强不息的坚韧品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千锤百炼的强健体魄,用铿锵实事证明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是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更是身心素质过硬的中国人。中国青年拥有向好向强向上向美的身心素质,是建设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广大中国青年理应将锻造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涵养自信豁达的心理素质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勾勒更加青春靓丽的身影一起向未来。一方面,要发挥青年应有的积极性、主观性和能动性,深刻认识提升身心素质对于贯彻体育强国战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确保在思想认知层面上与国家主题主线一致。另一方面,要弘扬体育精神、加强体育锻炼,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全面锻炼促进身体各部分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保持对事物的热爱、正视对困难的态度、把控对生活的情绪,真正做到把自信达观的境界贯穿于人生之中。

知识素养不断提升,守正创新展现时代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教育事业作为兴国之基础、强国之支柱,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受到教育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仅在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更在质量上得到极为显著的提升,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瞬息万变、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抓住发展机遇、占领科技高地、开拓前沿领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为此,广大中国青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在深入学习、反复学习、系统学习中不断提升知识素质,进而掌握更多的传统知识和突破更多的科技桎梏。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诠释者和践行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永续传承。要在解决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深地深海等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上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敢于以“十年磨一年”的科研精神“另辟蹊径”,全力攻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凝聚共识谋划发展蓝图。

青年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支撑。近年来,中国青年的社会参与日益广泛与深入,参与领域不断扩大,参与渠道丰富多样,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广大中国青年积极参与,要发挥中国青年知识量足、见世面广、思维活跃、胸襟开阔的特质优势,把握好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青春性、突进性、有力性,进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澎湃青春力量。要追求政治进步、发扬斗争精神,不“躺平”、不“内卷”,以实际行动落实入党、入团的意愿,参与各级人大、__履职尽责、参政议政,在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凝聚民心中找到最大的社会公约数。同时,还要从青年的角度出发,积极为国家制定社会公共政策尤其是青年政策建言献策。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在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生态保护、文化传播、养老助残等社会事务中绽放青春芳华,为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和衔接架起桥梁。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长着中国脸,拥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富有中国味,应当努力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追求卓越、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永远奋斗,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不辜负党的期待,不辜负人民和民族的重托,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

    21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