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
参观艺术展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学习艺术,那么参观艺术展览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1
很荣幸,我参观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展览会。在展会的过程中我分别观看了五所高校的展会作品,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设计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有些人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都是围绕着自我的中心在做,所以做出来的作品是那么的普遍、不堪一击。当我看到具有设计美称的江南大学,学生作品是。让我对设计这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因为设计这个专业就是一种直觉的思考,设计者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反映了时代的需求。设计者不能一昧的去追求时尚,追求自已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时代设计的“梦想”。
在这次展览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首先作为一个设计者要做一个有心人,去观看你周围的一切事物。因为很多精髓的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当中。如果一个设计者能将生活中的小事溶于作品当中,那么他的设计作品将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设计就是这样,只要你的设计作品能使大众认可,能被时代需求索接受。则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者,所以现在的我们要建立起这样的思维。
在我观看完这次展览后,我对平面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当然这是对于我来说平面设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那要看你对这里词是怎么理解的了。对于学美术出身的人这方面其实是很简单的,可是对于不是美术出身的爱好者呢?但是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别人不敢想的,你想。别人不敢做的,你做(在国家法律规定内)。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你已经做到,就可以了” 。
在我认识到平面设计这个专业时,我一直认为,平面设计是有生命的,纸是作品的皮肤,印刷则是作品的华服,内容才是作品的血肉,翻阅则是欣赏时代的脚步,搁置则是停留的失落。静下心,观看展览中的作品,我能感受到艺术的呼吸。每张,每件不在叙述或好或坏的故事。精彩的在演绎、展示优美与繁华。粗俗的宣誓直接的苍白,充斥着霸道与无礼。也有简单愚笨者,混乱在漫无边际。这一切都是设计的端点。精彩的作品如人一样充满自信的魅力,感染着与其心灵相同的人。
观看了这次设计展览,现在我对设计的定位则是,设计就是一种创意,而这种创意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而是来自突然的灵感。而这种灵感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的。只要你把握好这个一瞬间,就没有你做不到的创意了。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2
20_年3月14日下午两点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1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在孟德会老师和宋严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张伯英艺术馆。 在两位导游的热情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参观。一进门,首先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是徐州民俗铜像。有民间娱乐的斗鸡热闹场景,有展示婆媳友好关系的烙烙馍场景,还有民间艺人捏泥人场景等等,这些铜像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再现了民国期间人们幸福生活的画面。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汉后堂、余庆堂,墨缘阁等景区。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亲身体会到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仅从床的差异上同学们就明显感到了南北之间的文化不同:南方——细腻,北方——豪放。最后,我们参观了艺术馆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文豪殿。它是目前苏北最大的单体大殿,大殿又分净觉和碧澜观两室。净觉里陈列着许多文人、名人对张伯英先生的赞美之词,碧澜观里展示着张伯英先生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文物。在返回的路上,同学们参观了百佛堂,远远就看见释迦摩尼正坐在大堂中间,同学们兴奋地跑过去,好奇地看看摸摸,有的同学还真诚地跪在佛像面前祈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的健康。
张伯英艺术馆不仅展示了张伯英在文艺方面的天赋,而且渗透了他弃官从文的淡薄心态和爱国主义情怀。历时两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下次再来参观。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3
对于一个没有艺术气息的人来说,参观画展着实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浏览像完成任务亦或是喃喃自语假装在陶冶情操。但是走进刘海粟先生和他的夫人夏伊乔的画展却给人一种心广神怡、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是不同。
起始,我便了解到刘海粟夫妇的一生。首先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了。我相信年龄不是差距,22岁的年龄差让我感受更多的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爱情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是很有影响的,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为他们的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色彩。与其说世界创造了刘海粟这样成功的画家,而夏伊乔夫人则是让这份成功熠熠生辉的光芒。通过欣赏,相对于刘海粟先生的画,我更喜欢夏伊乔夫人的画。因为颜色鲜艳的画更能带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鲜丽,是我对夏伊乔夫人画的总括。不枯燥不单一的颜色让人觉得舒心,她的画风从骨子里透着女子特有的风韵:纤柔、婉转又顽强。纤柔:是女子特有的气质,纤细而柔软;婉转:看着画中的风景仿佛一个窈窕女子在和你轻声细语的谈论着;顽强:并不与温婉冲突,那些苍劲有力的青松翠柏是最有力的代表。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缜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夏伊乔夫人的画不仅有了形神的完美结合,色彩的搭配更增添了一份视觉享受。
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写道:“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草一尊,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画的对象虽是极端复杂的,但复杂中蕴含着简单,变化多端中隐藏着规律。从夫人的《牡丹》到《四季花鸟图卷》对自然界反复观察研究,使其印于脑里,熟烂于胸中,而后才能倾泻而出,任意挥洒,才能“浅露造化秘”,最后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天地。
夏伊乔夫人是刘海粟先生的第四任妻子,他们在刘海粟先生人生最低落的时候结合了,生命最痛苦的“”阶段是夏伊乔夫人陪伴他一起度过的。夏伊乔夫人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地支持、理解和照顾着丈夫。没有人知道刘海粟先生这样的风流才子一生中到底爱过多少个女人,也无人知道他的爱到底停留在哪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拥有夏伊乔的刘海粟先生的后半生是幸福的,最后他用一个大写的“爱”表达了对妻子最大的感谢。正是夏伊乔这道最无私的光芒,照亮刘海粟先生成功路上最坚实的墙!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4
今天上午九点,我来到了上海城市艺术雕塑艺术中心,与中华小记者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日本新多媒体动漫艺术展,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呢。虽然上网查过,不过我还是不清楚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我进入了展厅。
首先是地球展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屏幕,上面是世界地图。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操控杆,一个同学正在操控着。咦?这不就是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的全球定位系统吗?没想到今天也亲眼看到了呢。经工作人员介绍,只要从不同角度拉动操控杆就可以从屏幕上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显示出此地与上海的距离。呵,真是高科技呢。它的作者是平川纪道。而来自平川纪道的另一样作品就更充满幻觉与想象力。他把因特网中的线路组合到一起,就出现了唯美的视觉效果。这就是“漂流网络”。你说,上网的人那么多,又有多少人能想到用网路来制造艺术?
然后就是东京展区了。在这个展区中有四幅以日本首都“东京”为题材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全东京的风貌。有三副的类型差不多,而另外一幅却吸引了我。它就是“门的视觉”,来自小林和彦。“它把新干线丛山形车站到东京车站为止的景色,用计算机进行圆形处理。形成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作品。虽然是非现实主义作品,但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呵,可不是嘛,一圈一圈转得头晕,也看不清什么景色。远看还像是小时候玩的万花筒呢!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从车门内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样,乘新干线的人也数不胜数,但只有他,想到了用平凡来造就艺术。
表现展区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展区,人可多了。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地上有好多锥形物,这些是干什么的?一看介绍,原来叫“光影”,可以通过外界对它们的碰触变化出不同的影像。我蹲了下来,用笔碰一碰,没反应……这时,工作人员又来帮我了,用手轻轻一摸,哇!一只蝴蝶就飞了出来。我也来试一试。小花,飞机,小鸟,蚂蚁……每一个锥形物变出的影像都不一样,可好玩了。好玩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科技的高超。
空中悬着一个轮子一样的东西,下面放着两个常见的圆形手柄。“环形光轴”?我纳闷了,这怎么玩啊?好心的工作人员又来帮我了。原来是一款游戏,跟打飞机差不多,但人得跟着飞机跑,因为是环形的嘛。第一轮我输了,没关系,再来。果然,第二轮我一下就把工作人员的飞机给打了下来。这跟其他的游戏不一样,很有创意。(无形之中还锻炼了身体)
普通的两台打字机也许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这里的两台可就有趣了。它们通过电子激光,在一张纸上“打”出五颜六色的文字,并可以传输给对方。“打字机”旁的“字符震荡”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了,很普通的几根绳子与一张屏幕。而当你拨动绳子的时候,屏幕上所显出的影像便会随着绳子的碰撞而变幻出绚丽的图案,像是抽象派。“桌上风暴加强版”也同样采用了投影技术,四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在桌面场景上随着个人的爱好随意移动,可以互相问候,也可以坐在花园的长凳上聊天。可奇怪的是,我看不到投影仪。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通过每个人物身下的识别系统向电脑作出反应所放映出的最新科技。
展区的右边跟“动漫展”类似,展出了许多日本原装漫画书与一个与人差不多高的高达模型。许多漫画书都不曾耳闻,只有一本“钢之炼金术士”是为众人所知的。像对于左边,漫画这边明显冷清许多。
哈,可不是嘛,左边的展区全是游戏机,而且大的小的品种齐全。任天堂出品的iQue我家也有,但今天所见识到的游戏卡可谓是闻所未闻。“瓦力欧制造转转乐”要求通过游戏机与人体的倾斜来完成游戏,我连连失败了几次,而另一位同学却过关斩将。看来我的平衡是不够好。因为是日文版的,所以好多游戏都不知道该怎么玩。只有一款“新超级马里欧兄弟”不用看文字就能玩,而且还是最新版本,所以许多游客都爱不释手。
大型游乐机中最受欢迎的要数两台格斗机了。不过我却认为“能源小精灵”更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有机器的手柄都与一般超市中买的不一样,所以感觉特别新鲜。在玩“音乐射击”的时候,手柄还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而震动。感觉身临其境。
展区最后的两个超大屏幕播出了日本的优秀动漫短片,卡通人物形状怪异却十分可爱,不得不感叹日本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也“玩”了,差点忘了还是有任务的。于是我开始在人群中寻找采访对象。呵,就在“新超级马里欧兄弟”游戏机的区域,我看到一位头发已微微泛白的老大妈正专注地打着游戏。凑近一瞧,别说,打得还真不错。等到她终于尽兴了,她告诉我,今天是来陪她的外甥的。他平时在家就喜欢这些,听朋友说这边有个日本媒体动漫艺术展,虽然家里很远,但还是带孩子来了,长长见识。来了发现,果然和外面的游戏厅不一样,都是高科技!当问到她为什么也和小孩一样喜欢游戏,她笑了笑,说:“我可不希望自己这么快就变老了,外甥喜欢玩什么,我也跟着看看,年轻一把!”她指了指在不远处“打拳”的外甥。呵,打得可起劲呢。
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于其他大多数人不一样,在漫画展区逗留了许久。她说,昨天5点来的时候已经清场了,感到很可惜。今天早早的就来了,主要是来看漫画的,身为一个漫迷今天能看到这么多原装的日本漫画书十分开心。没想到另外还看到了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新科技与最新款的游戏。特别喜欢“光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和我一样啊!)。感觉来参观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玩着iQue,年龄小,好交流。他说,是妈妈带他来的。他很喜欢游戏,家里也有iQue。不过觉得这里的游戏与外面的不一样,不仅是最新款,而且要动很多脑筋才能通关。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但还是被深深吸引了。
最后,小记者没剩几个了,我跑去找那个好心的工作人员。他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们真幸运,他觉得这个展里的的东西都蛮适合青少年看的,比呆在家里泡电脑好多了(那是)。多了解一些日本的新科技,开开眼界。的确,有些真的是我想都没想到过的。问起他做这个工作7天了累不累。挺诚实的,他回答说,累,当然累,不过累得值!既能帮助游客了解这个艺术展内的的新作品,自己也长了见识。
离开了展厅。一看表,呵,比预定时间超出了半个多小时。其实我也挺贪玩的,不,是有好奇心。前面说过,玩的同时也要思考,不然就白玩了。专业性的东西我不懂,但我至少知道要创造出这些东西光靠技术是不够的,主要还是得多动脑筋,得创新,不是吗?而且我在许多作品的制作人旁边还看见了“协助人”,说明啊,一个人突破性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另外,我很欣赏那位工作人员呢。
能在最后一天参观到此展,我想真的是很幸运呢。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5
最近,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铜陵书画院参观了“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水墨画,它们是由赵学军叔叔创作的。这些水墨画中,有的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展现出小桥流水,有的展现出田园风光。参观过程中,赵叔叔一边讲解画法,一边讲解创作经历,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发出赞叹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呈坎印象”,画面中近处是朵朵荷花与拱桥,让我想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动人诗句。远处青山苍翠,徽州古民居依山傍水在画面中央。池塘边,一群孩子在玩耍。虽然整个画面都是通过深深浅浅的笔墨,变化精妙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一转身,我们看到的是杨龙培叔叔的书法。书法字体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在书法展现上有横联,有扇面,有斗方。走近去仔细瞧,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么刚劲有力,细细揣摩又是那么的精妙,眼前仿佛出现了叔叔刻苦练习的情景。凑上去闻一闻,似乎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想书画家叔叔给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想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那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我们艺术欣赏视野。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认真真写好汉字开始。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6
4月20日上午九点,等我急匆匆地冲出车门,跑到关山月美术馆门前时,已有一大群戴着黄帽子的同学聚集在那里了。只见每个人都在和别人议论纷纷,对接下来的美术参观兴致勃勃。
这是一个以著名国画家 教育家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里面收藏了很多他的美术作品。我们站在美术馆外,一个一个地报着数,很快就分成了单数和双数两队。
我们跟随美术老师走进了美术馆,一幅幅画映入眼帘。一个戴草帽的人在长着紫色小花的绿色草地上骑着白色骏马,左边是两匹棕色的马,近处还有一只棕黑色的狗。远处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峰也被墨绿色的柏树所衬托,显得若隐若现。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为什么我喜欢它呢?因为这幅画里有很多匹马,而我又属马。再加上这幅画大多是以暖色为主,生动活泼,让人看了后好像进入了画里,来到了草原上。
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关山月先生的一幅幅水墨画,它们一个挨着一个地镶在画框里,让人过目不忘。
再往里走,便是一个被玻璃隔起来的房间,里面的桌子上摆放着关山月先生以前使用过的美术用具。这些用具一个个都很小巧,干净,根本看不出已经搁放了很久。
将每个作品展厅都走遍了后,我们便坐到了台阶上,一边喝水一边和旁边的.同学小声讲话。等王老师跟前来的家长开了短会后,大家便都陆陆续续地走了。
走出美术馆的大门,顶着头上早已冒出来的烈日,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顿时又浮现在了眼前。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7
这几天天气很好,既不下雨也没太阳。真是天公作美,是个合适出游的好日子。
今天,去了位于灯市口西四街的中国美术馆。该馆是个中国式的建筑,有五层楼。我们先从一楼展厅看起,一楼展厅今天展出的是专题作品——已故画家李瑞年100周年诞辰画作展。我对美术不在行,也就看个热闹。我不喜欢李老先生的作品,太暮气了,他的作品好像缺乏灵动之气,我是外行,也许这么说失敬了,我们一行4人都是这个观点,当然我们都是外行。从他的展厅出来再转到另一个专题作品——五龙山艺术作品展。眼前突然一亮,迎面扑来一股朝气锐气,明亮的色彩,熟悉的现代生活气息,让刚才有些压抑的心情得到了放松,这些画家的作品我觉得不错,尤其是那些先锋作品,好在哪我说不出,但让我留下了印象。
一楼展厅今天居然还有广西北海画家们的作品展——北部湾风情。这些北部湾才子们的画很有生活气息,但作品比较直白,看不出有什么层次和意境,看时是挺好看挺热闹的的,过后没什么印象,有点像陆麒任他们作曲专业的同学的作品音乐会,听的时候觉得还行,弦管齐鸣,热闹得不行,但没有音乐记忆点,无法回味。
三楼是澳大利亚土着文化展,纯属蒙事儿,什么破玩意也敢拿来泱泱大国嗮,孔夫子门前卖文章,不提也罢。
五楼是今天最值得看的重点,华彩。——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展。吴老先生刚去世不久,他把他的作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各个美术馆。人品真是让人高山仰止。
我再外行,也看得出大师就是大师,不是浪得虚名!吴冠中先生的画作与我们在一楼看的作品的显然不在一个档次,无论是构图布局,色彩的应用还是意境,都是不着痕迹非常自然,让人觉得舒服。看他的作品想起一句话: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色彩,线条等艺术形象,完全可以体现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或演奏家应该让人们在他的作品或演奏中感受到音乐色彩的变化,能让听众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这样你的作品或演奏才算成功!如果人家都不知道你在干嘛,你能说你的音乐是成功的吗?要做到这点,你自己的心中首先得有画面感,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怎么可能感动听众呢?朗朗为什么会成功,我觉得就是他的演奏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他能让听众明白他在干什么,能与听众交流并带他们进入音乐中一起悲欢离合。朗朗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东方与西方,音乐家与民众间搭建了一座桥,所以他成功了!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8
最近,我们雏鹰假日小队去铜陵书画院参观了“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水墨画,它们是由赵学军叔叔创作的。这些水墨画中,有的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展现出小桥流水,有的展现出田园风光。参观过程中,赵叔叔一边讲解画法,一边讲解创作经历,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发出赞叹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呈坎印象”,画面中近处是朵朵荷花与拱桥,让我想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的动人诗句。远处青山苍翠,徽州古民居依山傍水在画面中央。池塘边,一群孩子在玩耍。虽然整个画面都是通过深深浅浅的笔墨,变化精妙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一转身,我们看到的是杨龙培叔叔的书法。书法字体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在书法展现上有横联,有扇面,有斗方。走近去仔细瞧,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么刚劲有力,细细揣摩又是那么的精妙,眼前仿佛出现了叔叔刻苦练习的情景。凑上去闻一闻,似乎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想书画家叔叔给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想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那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我们艺术欣赏视野。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认真真写好汉字开始。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9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的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的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盛宴。
这次展出的都是大幅的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的感觉,马硕山教授的画运用了朴素、简洁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的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的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的文化气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怀。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的画,展出的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画者的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的感受和画家的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的画展,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的魅力。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10
我自幼爱画,对各画种均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前段时间,有缘偶遇一幅作品:悠悠流云,飘逸间含着深沉:巍巍峰峦,苍茫里藏着秀润;流泉飞瀑,如闻其声;村落丛林,掩映成趣。细品之,笔触老辣,水墨酣畅,气象恢宏,真是令我心生向往,并牢牢记住了这位叫“来支钢”的画家。我得知来先生将在深圳举办画展,我立刻从西安前往深圳美术馆观看《来支钢水墨艺术大展》。
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把展厅变成了一个黑白两色的纯净世界,瞬间让人体会了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仔细欣赏这些作品或悬崖古松苍莽,或山村野径闲适,或古镇纯朴风韵。那群峰竞秀之磅礴令人激动,那云叠雾障之悠远引你遐想,即便是一棵枝丫横陈的古树也显非凡韵致。虽是中国水墨画,自然景物的立体感、质量感和空间感都处理得很完美,画家的非凡功力。造型使我叹服。走出前厅,转入中厅,迎面墙上一幅《峡道》、侧面一幅《艺道》将我震撼。徜徉在巨型山水长卷前,感受云海翻涌,山水扑面,和鸣声声。又有村落梨花,人间生灵。画家笔下的山水奇观多么像一首雄浑激越的交响曲,起伏跌宕,让人沉醉其间。仿佛在旅途中,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正应了古人评画的那句“画中境界可居可游”!我想这应是画家来支钢的第二个非凡本领那就是造境。有型有境的画我亦见过不少,但打动人的却不多,我觉得来支钢的画真正动人的地方是“有情”。情是什么?情是大山大水的表情,是画家笔下的山水之境,仿佛山水也是有喜怒哀乐的。如他的作品《崛起》,那是一种呐喊,一种激情;而《涓涓涌泉》中,则是一种欣慰与欢畅。这种蕴含在水墨间的情感,才是作品真正的灵魂。我觉得这是一个画家最难达到的高度——造情。
来支钢作品的最重要的技法是积墨,这是中国传统技法,上可追溯到北宋郭熙,后有清初的龚贤,继而黄宾虹发掘了这一技法,李可染又将其推动发展。来支钢是李可染大师的第二代传人,既从师长处传承技法吸取养分,又有个人心得加以创新,其积墨通透灵气,毫无板结之象,可以说对积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支钢先生12岁开始学习画画,日复一日,从师练习。他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辛苦,我们所看到的《艺道》耗时八月余才完成,一丝一缕,一点一画,墨干了又积,几十遍后才终于成就这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细赏作品,可觉其力透纸背,千笔万笔,笔笔无敷衍懈怠,无丝毫轻浮油滑。想起来支钢先生在不同场合讲过的一句话:“作积墨来不得半点偷懒,人家出游,我在画画;人家吃饭,我在画画;人家睡觉,我还在画画;我就是在梦里,还在想着明天的画该怎么画。”天道酬勤,来支钢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为继承与发扬中国水墨艺术文化的新一代画家。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我忽然感悟到,他的积墨初看是一种功夫,其实是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才成就了他。
艺术展览参观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 参观艺术展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