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5篇
《人间失格》这本书我早在几年前就看了,前几天好友说她买了这本书来看,我就又再次翻开这本书,再次阅读的时候,心态与理解完全不一样。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1
灵魂,有时候,不知所以不知所起,便破碎了。
曾读过一部小说《东霓》,无论东霓如何烂泥扶不上墙,无论东霓多么歇斯底里,无论东霓多么残忍,我都无法责怪她。
《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滥交、懦弱、酗酒、注射吗啡、进入精神病院,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渴求原谅。
《汉尼拔》里面的汉尼拔,凶残、扭曲、吃人!童年时妹妹被吃的恐怖记忆,成了他日后吃人的引线。他让杀人有仪式感,让死亡有艺术感,我记得电影里,飞机上,他拿出餐盒,竟然礼貌优雅的想让身旁的小朋友尝尝人肉,他的表情那么无辜、温和,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汉尼拔到底该怎么评价?
《人间失格》里的叶藏也是一样的,到底该怎么评价他?他灵魂破碎于何时何地?因何?
爸爸的忽视?佣人的侵犯?家族的压力?
以文中的内容来看,叶藏在很小的时候,已经讨厌那沉闷的吃饭时间了。屋子昏暗,气氛压抑,一日三餐竟然成了一个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
家人的疼爱,是他从小的渴求,但他努力的牺牲掉自己的真面目,以淘气、聪明、搞笑的方式讨好家人。他为了家人的爱,其实疲惫不已。
文中还提到他从小受到佣人的侵犯,但没有细写,可以说这是他不能承受的所在,因为他竟然连写也不能写——有一种可以承认但不能描述的感觉。
上学的经历虽然写的挺多,但其实并没有实质事件,一是一体两面,活在假装里,二是孤独,没朋友,三是滥交,性放纵。但显然此时他已经在承受恶果,在承受痛苦了。
而后,主人公因为与一个已婚女人一起殉情,而被父亲放逐了。我用了放逐这个词,文中表述的是断绝了关系。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格格不入被家人知道了,他不再需要苦心经营自己的搞笑形象了,不用在刻意活泼了,但他显然也不能快乐。
这个世界非你所愿,不管以真面还是假面示人,这世界还是非你所愿。
主人公的故事显然并没有结束,他遇到了一个丧偶女人,而他不辞而别前的场景,竟然是酗酒的他,受不了母女二人对他的认可。
再后来他结婚了。但他竟然看到了妻子被侵犯,他懦弱的选择了回到屋顶逃避,却没有救她。他的朋友目睹这一切,与他绝交,而他没有痛恨那个逍遥法外的罪犯,却痛恨的是他的朋友。妻子被侵犯的叙述,又是极简略——可以承认但不能描述,显然又是主人公一大痛点。
再后来他为了不酗酒,用上了吗啡。直到成瘾,最终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
全文内容不多,甚至谈不上特别引人入胜,谈不上多么精彩。但它在引人思考,该如何保护孩子的灵魂的完整性。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一种罪。《无声告白》里的女孩以跳湖逃离这她不能承受的巨大的压力,而这一切的起因,不过母亲过于倾注的巨大的爱和关注。《人间失格》有点反其道而行之,主人公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他需要哗众取宠来得到关注。特别是他长期受到佣人的侵犯,竟然没有被发现。他众多的兄弟姐妹也没有发现,可见主人公其实生活在极端的忽视里。
《重庆森林》里有句台词:有一种没有脚的鸟,困了只能在风里睡觉。渴望得到安全感、安定感的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一样需要安全感、安定感。谁也不可能做那只没有脚的鸟,那太累了,太孤独了。
有人问,有没有办法解救主人公?有啊,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呗!主人公似乎得到的全是爱,但其实他没有遇到合格的父母之爱,他没有遇到真正的朋友之爱,哪怕他与人殉情,被人无条件接纳,他还是没有遇到一份能治愈他灵魂的爱。
他的不堪,被他知悉,但他的无力,没被他承认,甚至他没有去试图获得幸福。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一切都渐行渐远。
如果,他殉情之后,能够允许回家,或许他不会陷入漂泊的境地。再后来,妻子被侵犯,他和妻子都是受害者,他无法伟大,但也不能苛责妻子。于是他发现了妻子的贮备的自杀药物,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能够进行一次深度谈话,也许能够合理的解决掉两个人的心病,但他选择再次自杀。而他醒来后的要求是去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要离婚。他和妻子始终不能做有效沟通。他没有那个能力,他不会爱人。
一个没有得到过爱的人,也不会去爱人。写到最后,其实我极度同情主人公,他其实情感极度匮乏,在情感上被亏欠的太多了,但在社会上他却是一个情场浪子的面目。没有人能治愈他,因为那份亏欠不是女人给的,而是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亲给的。但我其实也极度的不认同主人公,他的消极,他的浪费,他的颓废,可惜,我不能这么做,因为他是一个病人。就像《东霓》一样,面对他破碎的灵魂,我无法苛责。
人的灵魂,其实非常脆弱!我们崇拜坚毅,却忽视坚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以安全感、安定感为基础而呈现的。爱,是一个课题,请认真对待。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2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走饭
你知道的,就是有人可以这样轻松自然的谈论死亡,仿佛在谈论一日三餐、周末旅行。
生存并且不厌恶自己,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痛苦这种东西,与生具来根植于一些人的心里。时值四月,张国荣先生已经离开十四载,十四年前,他在遗书中写下:“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想都有珠光宝气的光泽,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中写到:“大愿,原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位是愿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个好看的姑娘,还有一个卖大饼的;另一位是愿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白海棠”。如此阴暗的理想,听起来却不觉反感,“扶白海棠吐血”,竟有了些雅的味道。
相比之下,太宰治先生的理想就不仅仅限于“吐半口血”了,他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打开太宰治先生的履历,除了获奖,便是自杀未遂,直到39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我没有考证过太宰治是否真的患有抑郁症,但毫无疑问,他的文字里透着抑郁倾向。人们说,这是“无赖派”文学。
太宰治的人生信条可能就是:如果没什么事的话,那我就去死一下。
第一次自杀,太宰治20岁。他在寄宿的家中服下大量的安眠药,却因为未到致死量,自杀失败。研究者说这次自杀是因为他的学业不佳。
第二次自杀,时年21岁的太宰治与银座酒吧的女招待殉情,这次同样是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情人离他而去,太宰治却被救了回来。这让他一生都觉得背负罪责。
第三次是太宰治26岁时,学业门门挂科,毕业希望渺茫,报考报社不及格,绝望之余,便跑到山中上吊自杀,可是上吊的绳子却断了,太宰治悻悻而归。
第四次是在1937年春天,得知妻子与人有染,他悲苦愤懑,带着妻子前往群马县水上村谷川温泉,打算两人结伴共赴黄泉。这次两人也因药量不足致死而幸存了下来。
连死都死不了,我有何用?
最后一次,就是1948年6月13日与山崎富荣的情死了。那时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人间失格》刚刚成书不久,太宰治已经开始屡屡咯血,病情恶化。据说投水之前,二人还服用了氰化钾,看来这一次当真是决意赴死,39岁的生命,终于如愿。
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读《人间失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作者的挣扎与痛苦。然而却丝毫不觉得同情,因为“同情”总是给他人,而《人间失格》里的种.种阴暗,总有一款适合你。就像张国荣先生在《异度空间》中所饰演的心理医生,以为看到的是“他人即地狱”,殊不知,自己才是地狱。
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对内心世界采取几近白描的方式,毫不掩饰的告诉这个世界:我就是这样卑躬屈膝的一个无赖,我过着混乱的私生活,没有责任感,面对现实只知道一味的逃避,我颇有才华却不愿有丝毫进益,我面目可亲却只是混吃混喝的皮囊……我唯一热衷的事情便是死亡。
叶藏(书中主角)说,他是用“丑角精神”作为对人最后的求爱,可他其实根本不会爱,因为他缺乏袒露自己内心,或是探视他人内心的那点勇气。叶藏在小的时候发现,自己佯装一个蠢货的时候,貌似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喜欢。于是他便走上了耍宝搞笑的道路,甚至当他发现“模仿劳埃德和大家寒暄的样子,她们笑得更欢畅了”。从那往后,每逢镇上播放劳埃德的电影,叶藏必坐在台下,偷偷揣摩他的神情举止。仔细回想的话,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都遇见过这样依赖耍宝搞笑博得他人认可的人?甚至我们自己,是否也在某些时刻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站在高处的时候,莫名期盼自己会突然跌倒。
所以我们总是听说,真正的喜剧大师,台下总是沉默寡言,而真正出色的喜剧,都有那么一丝悲凉的味道。陈奕迅的《浮夸》被很多人翻唱,我总以为最出色的是王祖蓝那一版,除却技巧,我想是因为王祖蓝更能理解歌曲中所描述的“丑角精神”。
我没有能力分析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就像我无法真正理解太宰治为什么如此执着于死亡。因为在他人的记忆里“我们所认识的阿叶非常率真机灵,若是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天神般的大好人呢。”以及“我早就注意到你了。对,就是这种腼腆的笑,这是大有前途的艺术家特有的表情哦。为我们的相识,干杯!小娟,这家伙是个美男子吧?可别被他迷倒哦,都是这家伙来了画塾,才害我沦为第二美男子啦。”
可是,这些根本无法填补心灵上的空缺。太宰治说,没办法,我只是想死啊。
这是一个暴露负能量会被咪蒙小姐骂翻的时代,我们太需要显现自己痴迷于读书旅行健身的政治正确了,没有人敢像《人间失格》一样,把阴暗的自己撕碎了给别人看。可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在凌晨三点和太宰治来一次精神碰撞,那么你不愿意再佯装幸福。谈到人生的真实状态,我在本书里也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一句描述:
现在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只是一个谈不上幸与不幸的存在罢了。何为生活?
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欢畅。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凉。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3
如果说有哪一部书可以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如同被鬼压身一样,喊也喊不出来,动也动不了的恐惧,《人间失格》绝对可以排进前三。人间失格的色调是暗淡无光的,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以至于竟然不能一口气读完,我必须要歇一歇,缓一缓,带给自己的冲击实在太大。读书最怕的是和作者产生共鸣,因为那样你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无法自拔!
小时候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虽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间,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离群索居的,与周围的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观与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都大相径庭,并为此而彻夜难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这种状态,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离经叛道的,一旦他表露这种想法的话,大概会被人当做精神病人送进冷冰冰的医院吧。
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读到这里,心真的很难不痛,这本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不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消极悲观,你可以赋予他所有你能想得到的负面词汇,这或者已经注定了叶藏以后生命的悲剧。。。我们无法去同情叶藏,因为你一旦开始同情,便代表着你开始思考,思考过后,你会骇然发现,你与叶藏并无不同,每天都带着一张假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累不累啊……
长大后的叶藏越发的颓废,逃课、酗酒、抽烟、娼妓,糜烂的生活像极了我们眼中坏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来越深了,终于在某一天,与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叶藏还活着,只是这种活着真的是叶藏所需要的吗?行尸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压抑,还是压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更能形容读人间失格的感觉。
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
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这是叶藏或者是太宰治的选择。与他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每一个关心我的人!即便生活有着再多的不如意,依然选择勇敢的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生活!人间失格,读过便相当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过后,依然要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并告诫自己,要好好的活……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4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本文作者对于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人间失格》中印象最深的句子。
初次接触太宰治先生的书籍《人间失格》,本文作者怀着淡然的心态开始读。但是,认真读完这本书,觉得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然后,查阅了关于太宰治先生的资料,才知道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豪门,一生立志文学,师从金伏鳟二等小说名家;他热衷于阅读《圣经》,五度自杀,四度殉情未遂,三十九岁时投水自尽。《人间失格》是他的遗作,也是最被人知晓的作品。
书中作者以自传的形式诉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实而又深刻。小说主人公叶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药物麻痹自我,自杀,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药物和酒精侵蚀了他的身体和灵魂,他痛苦不堪,却又无法挣脱。
作者想表达什么呢?令人深思。是虚度时光?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行尸走肉?通过作品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有价值,是否值得!书中的原型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那些人是谁?可能是你身边的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直面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普遍课题,描写了社会中概率越来越高的抑郁者、自闭者、叛逆者、边缘者的悲剧。作品主人公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叶藏若是处于当下,一旦试图叛逆、忠实于自我地生活,那么社会就会越来越容不下他,他就会被异化成“人间失格者”。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会受世人称赞,原因大概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叶藏的影子吧。他的出现不断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残酷地给予世人痛击,使人警醒!
“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他从挂着失真的笑讨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挣扎于金钱与爱、日渐倦怠而绝望的青年,叶藏于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于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这样的反差令人感到他的直率和悲哀。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所有人内心深处无意识都存在一个“永远的少年”。所谓“永远的少年”,乃是对希腊少年神伊阿科斯的指称,又是谷物与再生之神。作为英雄,他试图急速地上升,但时而又会突然坠落,被吸入作为地母的大地中。于是他又以新的形式再生,重新开始急速上升的过程。借助地母神的力量,他可以不断重复死亡与再生的过程,永葆青春。他永远不会长大成人,是英雄,是神的儿子,是地母的爱子,又是打破秩序的捣蛋鬼,同时又不可能彻底定型为其中的某一角色。他绝不被习俗所束缚,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对无意识中闪现的灵光,总是保持着开放的心灵,但却缺乏加以现实化的能力。他永远年轻,不被世俗约束。他与世界上的人性的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
透过人性的窗户,我们从中看出自己的不足,他人的弊端。因此,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人生在世,谁没有过痛苦和折磨? 存在即合理。不论何种际遇都必有其须经历的因缘。与其凝望着深渊, 不如怀抱阳光,明媚地活着与奋斗。这是积极的处世之道。
一个仅三十几岁的人能用自己的才学写下不朽佳作,必定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学,这也是本文作者最敬佩的。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5
其实我对作者太宰治并不了解,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看到了他的生与死,或者我。据我了解,太宰治在写完这本书不久之后,他跳海自杀,打算这样来结束自己的命运。
我想这么不对世界报怀希望的人,一定自杀了不止一次。而果不其然,是如此。20岁,第一次;21岁,有了第二次;26,28,29,他连又自杀了三次,而最后这一位早已对人世间不报以希望的人离开了我们。这里我不禁想到这个人的内心到底对他所在的世界绝望往到什么地步,才能下决心对自己如此狠心。他是“无”,是“风”,是“空”,他讨好,恐惧,害怕被抛弃,无心的行文流露着太宰治内心深切的苦楚。而这本书的主人公则是他的写照,另一个他。
可是他为什么这么丧?
这因为二战,二战以后的日本,动荡的社会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可能是他们缺少了往日稳定的经济消费吧。当时的日本人民落入心理性的虚脱状态中,后工业社会带来的人的异化。在这种精神荒芜,自私伪善的黑暗社会,而太宰治的一部《人间失格》表达对当时那个伪善荒诞世界的控诉和反抗。从小缺乏家庭关怀,生性敏感,神经纤弱,厌恶家庭却一生都在经济上难以脱离家庭支持,这些都最终促使他彻底走向虚无。太宰治的小说往往刻意表现一种懦弱美学,不像大师般俯瞰众生,太宰治对人间的凝视常含情意,连讽刺也寄予温煦,《人间失格》里说:“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所以不仅没有勇气奋起抗争,而且连幸福,爱情也不明所以,往往承受不起。
《人间失格》主人公每日自责“苟活着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里,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着。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最后灵肉一起湮灭。因为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为人资格,这不抵抗之罪其实也正是骄傲:拒绝一切形式的妥协,以放弃抵抗来表示自己的立场。
我想肯定有人不太喜欢这本书,或这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我就是这样,但回头想想我就是这样一个太宰治,敏感、孤独又温柔的人。
2020阅读人间失格的心得感悟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