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大全>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

新华分享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1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超多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资料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女子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少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我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我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我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我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我的生活,将自我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重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我,承担自我所犯的过错。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最后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忙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的人有财,便能够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道德丧失。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我无法掌控的。这让我懂得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持续真正的自我。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2

《复活》创作于1889——1899,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于晚年的长篇小说,不仅是他对俄国社会最有力,最全面批判的著作,也是他思想,主张的总结。

《复活》的题材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出身于上流社会的陪审员,在法庭审判的时候,认出了其中一个犯盗窃罪的妓女是他亲戚家的养女,曾受他引诱并怀孕。被发现后即被赶出家门,她把生下的孩子送给育婴堂,然后从此堕落成妓女。

当这个陪审员认出这个姑娘后,他找到了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并告诉他自己要与这个姑娘结婚。但讽刺的是,这桩看似荒诞的婚姻,最后以这个姑娘在结婚前夜因伤寒而死为结局。

而在《复活》中,这个妓女便是女主人公玛丝洛娃,陪审员便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全文以玛丝洛娃的悲惨生活遭遇为线索,给我们铺展开一幅俄国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画面:上层社会的人民生活富裕奢侈,而且认为穷人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并鄙视他们,但在《复活》中,作者却借聂赫留朵夫的反思写出了自己的看法:“人们大多会认为小偷、凶手、间谍、妓女们为自己卑下的职业感到羞耻………可我们却对富翁、军事长官,统治者的自吹自擂大加赞赏………富翁的财富来自巧取豪夺,军事长官的胜利来自血腥的杀戮,统治者的威力来自残暴的手腕………可是因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和他们有相同的生活观念………目的只不过是为自己辩护。”而下层百姓则“在大量的死亡,他们已经对死亡麻木不仁。孩子养不活,妇女们长时间地干活而且是高强度的劳动………喂不饱自己………生活境况越来越糟”。

《复活》中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便是下层百姓的代表,她天真善良,却饱受社会的压迫、蹂躏,尽管沦落风尘,但她始终保留了可贵的天性;尽管她憎恨聂赫留朵夫的所作所为,但在发现后者的悔改之意时,却仍旧原谅了他;她又有极强的自尊心,因此她不愿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

而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则是上层社会的代表,但不同的是少年时的他抱负着理想;在堕入穷奢极欲的社会后,他的善良之心却并未湮灭,在认出玛丝洛娃后,他极力想帮助她,并重拾年少时的理想,从一个奢侈,浮夸的少爷到坚决反对上层社会的人物,他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揭露上层社会的腐败罪恶,反对沙皇制度。

尽管二者的遭遇境况南辕北辙,但相同的是他们的思想都在“沉睡”中,因此他们要“复活” ,要真正的成为一名有血有肉、有同情心、勇于反抗黑暗社会、追求理想的人。

在故事的最后,玛丝洛娃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聂赫留朵夫也追随了自己理想。托尔斯泰的理想寄托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3

人死而复生,在现实生活中看来是无稽之谈。但每个人对“生”或“死”的看法和定义是有所出入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在此,我引用臧克家的《有的人》一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生与死不仅仅是心脏和脉搏的跳动与否,而是心灵和精神的高尚与否。托尔斯泰笔下的《复活》便是围绕着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和道德洗礼而展开的故事。聂赫留朵夫一次偶然机会发现玛丝洛娃竟是自己青年时代热恋的卡秋莎。而此时的聂赫留朵夫是高高在上的公爵,坐在陪审席的位置上,卡秋莎却已沦为妓女,成了被告人。聂赫留朵夫现在才醒悟曾对卡秋莎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却碍于面子不开口。聂搞清事情原委,却已经来不及。

聂一次次地探监,希望得到卡秋莎的原谅。实质上,卡秋莎对过去所受的伤害已经不愿提起,并对聂如此这般利用自己来拯救自己的心灵而悲愤。

虽然最终的结果没能改变,聂踏上了和卡秋莎一同的流放路程,并让卡秋莎尽量地幸福,帮助她戒烟戒酒,卡秋莎也原谅了聂赫留朵夫。

这是一个有关精神和道德复活的故事,也揭露了贪官污吏和旧社会的制度。托尔斯泰是一位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用他的笔去抨击俄国政治的腐败。他亦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而今21世纪,纵观世界,是战争,是腐败,是灾难仍在吞噬着我们的心灵净土。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我们眼睁睁看着美好流逝,恶魔向我们伸出了利爪,但我们仍像鸵鸟一样逃避现实。抬起头看看,是否有更多的痛苦在继续,有更多的欢笑被淹没。或许,现在物质条件充沛的环境下,我们体会不到他人的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在温室仍旧昂首挺立,两耳不闻窗外事。

然而,生活中确实还有许多人性的闪光,只要我们能够将闪光放大并发扬,也一定会让更多原本堕落的心灵复活。年轻的我们,心灵还保留着一块净土,保护它并垦殖它,让它生生不息。我们是社会人,终要走到社会去。尽管从父辈嘴里,我们总觉得社会是险恶黑暗的。但一个人的心灵如何,他看到的世界就如何。这并非自欺欺人,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精神和道德崇高的最基本的保护和持有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

“人单纯些,会更快乐。”谁会笑话你的单纯呢?没有人会的。因为单纯的人最快乐也最幸福。这样要求自己的心灵,自觉把那些邪恶的拒绝在门外,用心去接纳这个世界。正如一句话所说的:

握紧拳头时,好像抓住了许多东西,其实,连空气都没有抓到!

张开双臂时,好像双手空空,但是,全世界就都是在你手心!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4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的。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但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但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5

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托尔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复活》。似乎很深奥,却又像读懂了什么,精神上的复活,比现有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

一个曾经有着纯真美好的童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却在鱼龙混杂的上层社会中过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一个美丽纯朴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也许会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但因一次法庭上的偶遇,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这一次,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来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被告就是他年轻时伤害过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又听到她被冤枉时的惨叫,或许是灵魂的反省吧,他在玛丝洛娃入狱后奔波在社会的高层,希望替他减刑,可都没成功,一次次探狱,聂赫留朵夫看见玛丝洛娃奄奄一息的样子,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都不算什么,于是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将她保释出来。

他又一次向她求婚,她却拒绝了,因为她不想连累聂赫留朵夫……

这里,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真正意义上的复活了,这并不是死而复生的复活,而是一种心灵反省和净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反映了人性的丑陋与纯洁。《复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大家有机会可以读读他。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6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复活》是俄国有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聪明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在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绘的精确、笔力的雄浑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与作品内容的严厉性是相符合的。在这里,面对人类的苦难,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镇静,然而读者却不得不为见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动。托尔斯泰在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说整个俄国都被他翻了出来。他再现的艺术世界已经达到可作为一面"镜子"的程度。伟大的真实!正因为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作者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掬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当我们打开这本书,我们不禁感受到有一种心灵的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即使是当代,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所觉。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复活》这样的作品来唤醒沉睡的心吗?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长出新绿,人类需要博爱与同情才能继续不息、日进无疆。抑或这就是使《复活》不朽的原因。

《复活》里写的虽然是贵族的忏悔,但是托尔斯泰并不是把这个母题当做贵族,他是把忏悔放在人的心灵的内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开的。人都有神性和兽性。当人放纵了自己,就可能堕落;而当人自觉,就可能"复活"。所以托尔斯泰主张以"道德的自我完成"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在社会革命激烈的时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恶",是反对阶级斗争的。但是,作为人类寻求精神解放的一种文献,在我们这个把道德的自我完善当成笑话的时代,读这样的书,也许会引起某种惭愧的感觉。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7

周六,我信手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8

《复活》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骗取”了故母的养母卡秋莎·玛斯洛娃的爱意,导致她被迫成为了妓女。当她被诬告谋财害命时,正好聂赫留道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卡秋莎后深深感到自己毫无人性,于是他为了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便为她奔走伸冤,并向她求婚。后来伸冤失败后,卡秋莎被流放,而聂赫留道夫也下定决心要陪她一起去受苦。他的一举一动卡秋莎都看在眼里,她不仅原谅了他,而且还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声和地位,卡秋莎最后没有与他成亲。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抱有像卡秋莎那样的宽容之心和聂赫留道夫的能够自我反省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有自私的心态,哪怕是看到垃圾却不捡起来,这也是自私的表现。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像聂赫留道夫一样知错能改,努力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就会让比尔原谅你。但如果你一错再错,屡教不改呢?那么比尔不但不会谅解你,而且还会认为你目中无人,从此再也不想和你打交道。另外,我们也要像卡秋莎一样先从比尔的角度考虑,这样才会让别人喜欢上你。

知错能改和宽容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9

聂赫留朵夫凝视着那盏油灯的火光,想得出神。他想到生活里的种.种丑恶现象,又设想是人们能接受这些箴言,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于是他的心充满了一种好久没有感受到的喜悦。

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写出这话,我也是思绪了很长时间的。这本书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尤其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他大学期间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在姑母家度假时,于美丽纯洁的少女卡秋莎恋爱。等他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以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并诱奸了卡秋莎。这也是卡秋莎后来堕落,成为妓女的主要原因。直到在法庭上相遇,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为玛丝洛娃(卡秋莎)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就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她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两个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在我读这本书时,一位律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见他们不能不感激涕零,因为我没有坐牢,您也没有坐牢,我们大家都没有坐牢,那就的感谢他们的恩德。至于要唬夺我们每人的特权,流放到不很远的地方,那是在容易不过的事了。”其中的“他们”就是检查官和有权引用或不引用法律的人。这话真是让我深思,如果“他们”可以为所欲为,那还要法院干什么呢?同时,聂赫留朵夫与卡秋莎的爱也让我感动。她爱他,认为自己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和西蒙一起走开,就可以使他恢复自由。她由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高兴。这部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高度的真实性,深厚的人性。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要克服使人们饱受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当我遇到了一切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常常遇到的情况。那就是我起初觉得古怪、荒诞甚至可笑的思想,却不断被生活所证实,有朝一日我会忽然发觉这原是及其平凡的无可怀疑的真理。

《复活》阅读心得200字篇10

人们都说:书是无尽的财富,书是智慧的源泉。起初的我认为:书中的知识非常重要,只要你读了很多书,学到很多知识,以后你就可以功成名就,获得很多钱财与名利。

但是,我已经改变了我对书的理解。

就在不久前,我的姐姐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起初我随手翻了翻,看这书中一幅插图也没有,于是便随手仍在一盘。直到昨天,我实在没事可做了,才想起姐姐暑假送给我的那本《复活》。起初,我只想随便看看这本说是讲什么的,可是,到后来,不知怎么的,我竟然被它给吸引了。

这本书实在是太迷人了,文中的种.种精致的细节描写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都让我深陷进去,并且无法自拔。自从那天下午看了一小段之后,就一直被它迷住了,无聊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看,晚上趴床上的时候也看,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看……

《复活》是代表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地主家的养女“玛丝洛娃”的受辱、堕落以及被下狱、别流放的悲剧,以及和主人公“涅赫留朵夫”的复杂经历。本书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广阔图景。

伟大的作家“罗曼?罗兰”曾评这本书:《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现在,我读了《复活》之后,重新领悟了对“书”的看法:一本书的精要在于对人的魅力,在于书背后那些伟大、富有哲理的道理,在于能把人吸引得魂不守舍、在于能把人“迷恋”得茶饭不思。而并不在于读书之后能获得那些钱财。

我只告诉大家一句:书是自己读的,不是为别人读的;知识是为自己学的,不是为长大赚多少钱而学的。

记住:请大家多多读书,因为这些知识可以让你受益终生!

    2114668